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TS序列和trnL-F序列探讨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的种间关系 被引量:30
1
作者 侯鑫 刘俊娥 +1 位作者 一之 《植物分类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6-134,共9页
中间锦鸡儿CaraganadavazamciiSancz.的分类处理一直存在争议,它与小叶锦鸡儿C.microphyllaLam.和柠条锦鸡儿C.korshinskiiKom.的关系尚不清楚。该种被处理为一个独立的种或后两个种的变种。本文利用ITS序列和叶绿体trnL-F序列,综合形... 中间锦鸡儿CaraganadavazamciiSancz.的分类处理一直存在争议,它与小叶锦鸡儿C.microphyllaLam.和柠条锦鸡儿C.korshinskiiKom.的关系尚不清楚。该种被处理为一个独立的种或后两个种的变种。本文利用ITS序列和叶绿体trnL-F序列,综合形态和地理分布,探讨了中间锦鸡儿的起源及与另外两个种的种间关系。结果显示,中间锦鸡儿的trnL-F序列与小叶锦鸡儿完全一致,而与柠条锦鸡儿有明显差异。中间锦鸡儿的ITS序列高度纯合,不支持该种可能是杂交起源的假设。相反,另外两个种的ITS序列均出现多个位点杂合,克隆后均得到2种不同的序列。中间锦鸡儿的ITS序列与小叶锦鸡儿2种序列中的1种完全一致。该结果表明,中间锦鸡儿可能作为亲本之一参与了小叶锦鸡儿的杂交起源,或者基因流是造成这两个种形态相似的主要原因。中间锦鸡儿与柠条锦鸡儿形态上的相似可能是趋同进化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中间锦鸡儿 柠条锦鸡儿 ITS序列 TRNL-F序列
下载PDF
贺兰山灌丛群落物种多样性海拔格局及环境解释 被引量:33
2
作者 苏闯 张芯毓 +2 位作者 马文红 梁存柱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9-708,共10页
贺兰山是一条重要的草原与荒漠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西北地区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灌木是贺兰山最主要的植被组成,但对贺兰山灌木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却很少有专门研究。本文对内蒙古贺兰山西坡沿不同海拔分布的13类主要... 贺兰山是一条重要的草原与荒漠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西北地区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灌木是贺兰山最主要的植被组成,但对贺兰山灌木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却很少有专门研究。本文对内蒙古贺兰山西坡沿不同海拔分布的13类主要灌丛群落进行了野外调查,探讨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及其与海拔、土壤、人为干扰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灌木层与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上升总体呈微弱的单峰格局,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随着海拔上升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格局。(2)除Pielou均匀度指数外,灌木层郁闭度与下层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呈显著的二项式回归关系,最大值出现在约40%的灌木层相对盖度处。(3)海拔、坡度和土壤质地等多种环境因子共同影响着贺兰山灌丛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其中海拔是主要的限制因素。本研究有望实现对该地区灌丛群落研究的扩展和完善,并为灌丛资源的科学保育及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灌丛群落 物种多样性 海拔梯度 环境因子
下载PDF
锡林河流域近15年植被空间结构变化遥感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仝川 雍伟义 +3 位作者 乌云娜 姜超 雍世鹏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2-566,共5页
利用 1 985年与 1 999年 TM遥感影像 ,通过地面详查 ,对锡林河流域植被类型及空间结构在近 1 5年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监测与分析 .结果表明 :由于过度放牧与草原垦殖 ,锡林河流域各植物群落类型面积在近 1 5年发生了变化 .1 999年与 1 985... 利用 1 985年与 1 999年 TM遥感影像 ,通过地面详查 ,对锡林河流域植被类型及空间结构在近 1 5年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监测与分析 .结果表明 :由于过度放牧与草原垦殖 ,锡林河流域各植物群落类型面积在近 1 5年发生了变化 .1 999年与 1 985年相比 ,羊草、大针茅、旱中生杂类草草原与大针茅、羊草、中旱生杂类草草原 ,分别减少了 2 0 .1 7%与 2 8.4 % ,冷蒿草原面积增加了 4 6.6% ,草原植被被开垦的面积增加了 34 .8% .总体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林河流域 植被类型 空间结构 动态变化 遥感分析 植物群落类型 草原退化
下载PDF
西鄂尔多斯半日花(Helianthemum soongoricum)种群结构和点格局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陈育 杨劼 +3 位作者 张璞进 张雷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82,共8页
半日花(Helianthemum soongoricum)是古地中海区系的残遗种,是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植物,种群数量和规模已非常有限。为了揭示半日花种群的结构和发展的空间规律,运用大小结构分析法将半日花种群分为3个龄级(Ⅰ级,d≤3cm;Ⅱ级,3cm<d≤9cm... 半日花(Helianthemum soongoricum)是古地中海区系的残遗种,是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植物,种群数量和规模已非常有限。为了揭示半日花种群的结构和发展的空间规律,运用大小结构分析法将半日花种群分为3个龄级(Ⅰ级,d≤3cm;Ⅱ级,3cm<d≤9cm;Ⅲ级,d>9cm,d为植株体积(高度×冠幅)的立方根),并采用空间点格局分析中的O-ring统计方法研究了分布于西鄂尔多斯砾石质和石质生境的半日花种群的结构和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空间格局及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半日花个体主要集中在龄级Ⅱ,龄级Ⅰ和龄级Ⅲ的个体都较少,种群的更新受到限制;(2)半日花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不同龄级间的空间关联性受生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并且对空间尺度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砾石质生境中的半日花种群及其各龄级在小尺度范围内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大逐渐趋向于均匀分布,不同龄级间主要表现为(或接近于)负关联;石质生境中半日花种群及其各龄级在中小尺度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加表现为随机分布,龄级Ⅲ与Ⅱ和龄级Ⅱ与Ⅰ之间的空间正关联或不关联关系更明显。这种差别与两种生境下的环境条件和群落结构有关;(3)半日花幼龄个体(龄级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成年个体(龄级Ⅱ与Ⅲ)的竞争压力。研究结果对半日花的保护与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日花(Helianthemum soongoricum) 鄂尔多斯 点格局分析 空间关联
原文传递
藏锦鸡儿群落土壤资源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璞进 杨劼 +2 位作者 宋炳煜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8-346,共9页
在内蒙古高原,藏锦鸡儿(Caragana tibetica)群落分布在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带上,在植被区划中常作为由草原进入荒漠的指示物种。藏锦鸡儿是一种旱生垫状矮灌木,由于其垫状生物学特性,在地表覆沙的生境中常形成较均匀的、非常醒目的灌丛沙... 在内蒙古高原,藏锦鸡儿(Caragana tibetica)群落分布在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带上,在植被区划中常作为由草原进入荒漠的指示物种。藏锦鸡儿是一种旱生垫状矮灌木,由于其垫状生物学特性,在地表覆沙的生境中常形成较均匀的、非常醒目的灌丛沙堆。不同大小的灌丛沙堆可对应其不同的发育阶段,选取不同大小的藏锦鸡儿灌丛沙堆,划分成小、中、大3组,小、中两组灌丛沙堆对应其发育阶段,大沙堆组对应于稳定阶段,通过测定沙堆间、沙堆内(顶部、中部)及沙堆下的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SOM)、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和土壤质量含水量(Mass water content of soil,Wm),分析了藏锦鸡儿群落土壤资源的特点。结果显示,随着沙堆的发育,沙堆内和堆下0~20cm处的土壤有机质、全磷和土壤质量含水量的平均含量呈递增趋势,大沙堆、中沙堆及堆下0~20cm处的土壤有机质、全磷和土壤质量含水量的平均含量均大于沙堆间,小沙堆的土壤有机质、堆下0~20cm的土壤全磷和质量含水量的平均含量大于沙堆间。不同大小的灌丛沙堆,在垂直方向上,土壤有机质、全磷含量基本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质量含水量呈递减趋势;在水平方向,随着灌丛沙堆的发育,土壤有机质、全磷和土壤质量含水量在同一部位的同一土层基本呈递增趋势;不同大小的沙堆表层0~20cm处的土壤有机质由顶部、中部、沙堆间依次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大沙堆和中沙堆的全磷由沙堆顶部、中部、沙堆间依次呈递减趋势,而小沙堆土壤全磷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着灌丛沙堆的发育,藏锦鸡儿灌丛截获的植物残体量呈增加趋势。研究显示,藏锦鸡儿在发育过程中形成"沃岛效应",这种效应不仅表现在沙堆内,也表现在沙堆下,同时也引起土壤有机质、全磷和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锦鸡儿 灌丛沙堆空间异质性 沃岛效应
下载PDF
侵入种刺苍耳在内蒙古和宁夏的分布 被引量:24
6
作者 臧春鑫 杨劼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8-310,共3页
报道了刺苍耳(X anth ium sp inosum L.)在呼和浩特和宁夏中卫地区的逸生状况,并对其形态学、生物学和生境特点作了阐述.指出了它的危害性和目前的防治办法,作出它在中国的现状分布图,并推测了其未来扩展分布区.
关键词 刺苍耳 入侵种 居群
下载PDF
西鄂尔多斯草原化荒漠植物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乐 +1 位作者 陈育 裴志丽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8-265,共8页
西鄂尔多斯位于我国阿拉善—鄂尔多斯生物多样性中心的核心区域,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关键地带。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区域生境破碎化程度高、群落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为了修复破碎生境、合理建植植被,采用样方法,对12个主要群系... 西鄂尔多斯位于我国阿拉善—鄂尔多斯生物多样性中心的核心区域,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关键地带。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区域生境破碎化程度高、群落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为了修复破碎生境、合理建植植被,采用样方法,对12个主要群系,共53个样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西鄂尔多斯荒漠植被中含有单种属和寡种属植物,如四合木属(Tetraena)、绵刺属(Potaninia)、沙冬青属(Ammopiptanthus)等;2在生活型谱组成上,灌木比相邻荒漠化草原高出13.1%,并在不同生境中成为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3在水分生态类型谱中,虽以典型旱生植物占优势,但强旱生植物比相邻荒漠化草原高15.9%;4典型的草原化荒漠群落〔如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在草本层片与灌木层片的相互作用下,群落具有更高的多样性和稳定性;5与荒漠化草原相比,西鄂尔多斯草原化荒漠群落之间具有更高的β多样性,能容纳更多的群落共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化荒漠 群系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指数 西鄂尔多斯
原文传递
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主要植物叶片性状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19
8
作者 朱媛君 杨劼 +4 位作者 万俊华 张璞进 牛明丽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96-1504,共9页
以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30种主要植物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功能群植物叶片性状的变异特征,分析植物叶片各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0种植物的比叶面积的变异系数最大,比叶面积与叶片干物质含量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叶片干物质含量与... 以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30种主要植物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功能群植物叶片性状的变异特征,分析植物叶片各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0种植物的比叶面积的变异系数最大,比叶面积与叶片干物质含量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叶片干物质含量与叶片碳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叶氮含量与叶片碳氮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叶面积与其他所有的叶片性状都无相关性。比叶面积、叶片干物质含量、叶面积、叶氮含量和叶碳含量在不同功能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叶片碳氮比在不同功能群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环境变化对植物种群的作用,增进对丘间低地植被演变特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叶面积 叶片干物质含量 叶片氮含量 毛乌素沙地
原文传递
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坪草与主要杂草抗旱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艳荣 邵元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测定温带半干旱区草坪草 (草地早熟禾 )和 6种主要杂草 (早开堇菜、止血马唐、鼠掌老鹳草、鹅绒委陵菜、欧亚旋复花、铺地委陵菜 )的萎蔫系数和干旱胁迫下的存活天数 ,根据耗水系数对 7种植物的抗旱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止血马唐的... 测定温带半干旱区草坪草 (草地早熟禾 )和 6种主要杂草 (早开堇菜、止血马唐、鼠掌老鹳草、鹅绒委陵菜、欧亚旋复花、铺地委陵菜 )的萎蔫系数和干旱胁迫下的存活天数 ,根据耗水系数对 7种植物的抗旱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止血马唐的萎蔫系数最小 ,草地早熟禾的萎蔫系数次之 ,欧亚旋复花的萎蔫系数最大 ,草地早熟禾、止血马唐的萎蔫系数分别与欧亚旋复花、鼠掌老鹳草的萎蔫系数有显著差异。 7种植物的生理抗旱性大小依次是草地早熟禾 >止血马唐 >铺地委陵菜 >鹅绒委陵菜 >早开堇菜 >鼠掌老鹳草 >欧亚旋复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草 杂草 萎蔫系数 抗旱性
下载PDF
西鄂尔多斯维管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包萨如拉 +1 位作者 朴顺姬 张璞进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8-436,共9页
通过在西鄂尔多斯地区几年的植物标本采集以及参考前人对该地区植物名录的记载,对西鄂尔多斯地区野生维管植物种类组成、生活型、水分生态类型及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西鄂尔多斯地区的野生维管植物共有64科、21... 通过在西鄂尔多斯地区几年的植物标本采集以及参考前人对该地区植物名录的记载,对西鄂尔多斯地区野生维管植物种类组成、生活型、水分生态类型及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西鄂尔多斯地区的野生维管植物共有64科、215属、433种;②植物的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52.66%,其他为乔木占0.69%、灌木占14.09%、半灌木占6.93%、一或二年生草本占24.25%、草质藤本占0.92%,类短命植物占0.46%;③植物的水分生态类型以旱生(包括强旱生、旱生和中旱生)为主,占49.42%,中生植物(包括旱中生、中生、湿中生)占47.58%,湿生植物占1.85%,水生植物仅占1.15%;④西鄂尔多斯地区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组成复杂多样,在温带区系性质为主体的背景下,受欧亚草原区系、东亚森林区系、亚洲中部荒漠区系及古地中海区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鄂尔多斯 维管植物 植物区系
原文传递
在典型草原放牧退化过程中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孙卫国 王艳荣 +1 位作者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4-307,共4页
在2001年5月~9月研究了三个不同退化强度草原群落的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全磷古量的差异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未退化群落土壤含水量高于其他两个群落,夏季未退化群落含水量最低,不同群落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 在2001年5月~9月研究了三个不同退化强度草原群落的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全磷古量的差异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未退化群落土壤含水量高于其他两个群落,夏季未退化群落含水量最低,不同群落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大小顺序均为,未退化群落〉中度退化群落〉重度退化群落,方差分析指出中度退化群落与未退化群落土壤有机质在0~10cm土层处差异显著。而重度退化群落与中度退化群落土壤有机质在10~20cm土层处差异显著.三种群落全磷含最在0~10cm层次都没有显著差异,但在10~20cm和20~40cm层次上,未退化群落与中度退化群落、重度退化群落之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中度与量度退化群落之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退化强度草原群落 土壤含水量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全磷含量 差异
下载PDF
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庆 牛建明 +4 位作者 董建军 王凤兰 郭婧 丁勇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1-456,共6页
对短花针茅草原种子植物科、属、种的区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共统计种子植物31科,96属,161种,并集中分布在几个大科,区系的优势现象明显;②属种比为1∶1.68,较内蒙古自治区、全国及全世界均低,物种分化程度低;③植物... 对短花针茅草原种子植物科、属、种的区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共统计种子植物31科,96属,161种,并集中分布在几个大科,区系的优势现象明显;②属种比为1∶1.68,较内蒙古自治区、全国及全世界均低,物种分化程度低;③植物区系组成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但与热带植物区系也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具有过渡性;④植物区系组成以年轻成分为主,兼有古老性;⑤植物生活型特征表明本区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表现出草原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的特征,但由于该区土壤覆沙或沙质化明显,因此,灌木和半灌木种类也较多;⑥植物水分生态类群以旱生为主,非旱生也占有很大比例,具有明显的过渡性;⑦该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应加强保护,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花针茅草原 植物区系 种子植物 内蒙古
原文传递
Amanita virosa对杨树烂皮病的抑制效果及其抑菌机理初探 被引量:13
13
作者 冀瑞卿 李玉 +3 位作者 宋瑞 孟黎鹏 王月杰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共4页
将Amanita virosa用于杨树烂皮病的防治研究,依次做了A.virosa与病原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的拮抗试验、A.virosa粗提液对C.chrysosperma的菌丝体及其孢子的抑制试验以及粗提液对杨树烂皮病病斑的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对杨树烂皮病起... 将Amanita virosa用于杨树烂皮病的防治研究,依次做了A.virosa与病原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的拮抗试验、A.virosa粗提液对C.chrysosperma的菌丝体及其孢子的抑制试验以及粗提液对杨树烂皮病病斑的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对杨树烂皮病起主要抑制或预防作用的是A.virosa粗分离物Ⅳ;C.chrysosperma菌丝体的己糖激酶活力降低,丙酮酸激酶、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和ATP酶活力提高,呼吸作用加快,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而且丙酮酸激酶活力和乳酸脱氢酶的活力提高使无氧呼吸加快,病原菌进行大量的无氧呼吸表现为缺氧;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总超氧岐化酶的含量都极低,不能及时清除呼吸作用急剧加快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对体内生物分子产生损伤作用,随着A.virosa培养粗提液浓度的增加受影响程度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ANITA virosa Cytospora chrysosperma 抑制
下载PDF
呼和浩特自然历主要物候期和物候季节变化特征及归因 被引量:13
14
作者 朱媛君 郝琦 +2 位作者 朴顺姬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0,共12页
根据内蒙古呼和浩特近32a物候数据并结合气象数据,编制了呼和浩特1983-2014年自然历。通过对比1983-1998年与1999-2014年两个时段的物候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揭示了1983年以来呼和浩特地区物候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归因,以期更好地... 根据内蒙古呼和浩特近32a物候数据并结合气象数据,编制了呼和浩特1983-2014年自然历。通过对比1983-1998年与1999-2014年两个时段的物候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揭示了1983年以来呼和浩特地区物候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归因,以期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和气候、物候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与1983-1998年相比,1999-2014年呼和浩特的春季和夏季开始时间普遍提前,秋季和冬季开始时间普遍推迟,其中春季(以垂柳芽膨大期为代表)平均提前7d,夏季(以刺槐盛花期为代表)平均提前4d,秋季(以珍珠梅果实始落期为代表)平均推迟3d,冬季(以榆叶梅叶全变色为代表)平均推迟6d。四季开始物候指标与其前3个月的平均气温、平均日照时数和平均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前1个月的平均气温与春季开始物候指标呈显著负相关,与夏季开始物候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冬季开始物候期呈显著正相关;前1个月的平均日照时数与秋季开始物候指标呈显著正相关,与冬季开始物候指标呈显著负相关;前1个月的平均降水量与夏季开始物候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前第2月的平均气温与夏季开始物候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前第3月的平均降水量与秋季开始物候指标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平均气温的升高成为影响呼和浩特物候期变化的主要原因,平均日照时数和平均降水量也对物候期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学 气候变化 中国物候观测网 呼和浩特 自然历
下载PDF
中国石生针茅草原的分布、群落特征和分类 被引量:12
15
作者 乔鲜果 郭柯 +4 位作者 刘长成 海卫 侯东杰 高趁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1-237,共7页
石生针茅(Stipa tianschanica var.klemenzii)草原是中国荒漠草原最具代表性的植被类型。该文利用2010–2016年生长季的野外调查数据并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对中国石生针茅草原的生态地理分布、群落学特征以及类型划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 石生针茅(Stipa tianschanica var.klemenzii)草原是中国荒漠草原最具代表性的植被类型。该文利用2010–2016年生长季的野外调查数据并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对中国石生针茅草原的生态地理分布、群落学特征以及类型划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石生针茅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锡林郭勒高原西部和乌兰察布高原,常分布在棕钙土基质的高平原上;分布区气候干旱,群落高度、盖度、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较低;根据80个样地的数据统计,石生针茅草原共记录到种子植物165种,隶属于29科85属,其中以偶见种(存在度<20%)居多,占87%,常见种和恒有种较少,存在度大于50%的物种有石生针茅、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细叶韭(Allium tenuissimum);物种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居多,分别占55%和20%;水分生态类型以典型旱生植物居多,占47%,其次为强旱生植物和中旱生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亚洲中部和东古北极成分为多,分别占37%和26%;根据生活型和物种的优势度,石生针茅群系可划分为6个群丛组、29个群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生禾草草原 生活型谱 区系地理成分 群落分类
原文传递
草地早熟禾光合与蒸腾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艳荣 刘玉燕 《中国草地》 CSCD 2003年第4期46-49,共4页
草地早熟禾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动态都为单峰型曲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蒸腾速率日变化分别与不同土层含水量日变化、环境温度和大气压有显著的相... 草地早熟禾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动态都为单峰型曲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蒸腾速率日变化分别与不同土层含水量日变化、环境温度和大气压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光合特性 蒸腾特性 相关关系 土层含水量 环境温度 大气压 日变化 草坪草
原文传递
不同围封年限对退化大针茅草原生产力和土壤碳、氮贮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强 杨劼 +4 位作者 宋炳煜 马文红 张立欣 侯虹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6-901,共6页
探讨了不同围封年限(6、8、30年)对大针茅草原生产力和土壤碳氮贮量的变化,以期构建围封年限与草地利用的关系,为草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通过实地样方调查及实验室分析,对不同围封年限大针茅草原群落的植被、土壤特征进行测定,分... 探讨了不同围封年限(6、8、30年)对大针茅草原生产力和土壤碳氮贮量的变化,以期构建围封年限与草地利用的关系,为草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通过实地样方调查及实验室分析,对不同围封年限大针茅草原群落的植被、土壤特征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围封年限草原的生物量、土壤有机碳、氮贮量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与持续自由放牧样地相比,围封后草原的生物量和土壤碳、氮贮量均呈显著增加;随着围封年限的延长,生物量和土壤碳、氮贮量也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地上生物碳和土壤有机碳的增加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封 大针茅草原 草原生产力 草原恢复 碳贮量 氮贮量
原文传递
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主要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朱媛君 张璞进 +3 位作者 牛明丽 龚德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14-2021,共8页
为研究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主要植物群落在不同土壤环境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的6类主要植物群落类型的14种土壤理化因子和4种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多酚氧化酶、转化... 为研究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主要植物群落在不同土壤环境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的6类主要植物群落类型的14种土壤理化因子和4种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多酚氧化酶、转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植物群落之间土壤酶活性的差异以及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寸草苔群落和碱茅群落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北沙柳灌丛和芦苇群落;各群落之间脲酶活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碱茅群落和假苇拂子茅群落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群落;北沙柳灌丛、芦苇群落和寸草苔群落的转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尖被灯心草群落。(2)4个土壤酶活性之间只有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而其他酶活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3)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相关的土壤理化因子有HCO3-、Cl-、K+、Na+、土壤全磷含量以及p H;与脲酶活性显著相关的土壤理化因子有p H;与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相关的理化因子有HCO3-、Ca2+、土壤全氮、全碳、有机碳含量以及p H;与转化酶活性显著相关的理化因子有土壤容重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之,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主要植物群落的土壤酶活性受到植物群落类型和土壤理化因子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间低地 毛乌素沙地 土壤酶活性 土壤理化性质
原文传递
内蒙古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及其基本特征 被引量:10
19
作者 智颖飙 王再岚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7-662,共6页
对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且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10种野生植物——发菜、钻天柳、黄檗(黄波罗)、野大豆、瓣鳞花、水曲柳、革苞菊、毛披碱草、沙芦草和内蒙古大麦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给出了蒙古名、地方名称及其生态环境特... 对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且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10种野生植物——发菜、钻天柳、黄檗(黄波罗)、野大豆、瓣鳞花、水曲柳、革苞菊、毛披碱草、沙芦草和内蒙古大麦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给出了蒙古名、地方名称及其生态环境特点,同时分析了其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并对其保护价值和科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保护 野生植物 基本特征 内蒙古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植物群落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9
20
作者 朱媛君 张璞进 +3 位作者 邢娜 闫颖超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80-1589,共10页
为研究植物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在群落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植被复合体的主要植物群落进行TWINSPAN分类和PCA排序,对土壤环境因子进行DCCA排序。结果表明:调查区内53个物种分属21科46属,其中菊科(Comp... 为研究植物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在群落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植被复合体的主要植物群落进行TWINSPAN分类和PCA排序,对土壤环境因子进行DCCA排序。结果表明:调查区内53个物种分属21科46属,其中菊科(Compositae,11种)、禾本科(Gramineae,7种)、莎草科(Cyperaceae,7种)、豆科(Leguminosae,5种)、藜科(Chenopodiaceae,4种)等科所含物种数较多,分别占20.8%、13.2%、13.2%、9.4%、7.5%,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植物为主。应用TWINSPAN将67个样方划分为17个组,依据《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和系统确定为21个群丛。对PCA排序的第一轴起主要作用的是以北沙柳(Salix psammophila)、假苇拂子茅(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es)和碱茅(Puccinelia distans)为建群种的群落,对第二轴起主要作用的是以寸草苔(Carex duriuscula)为建群种的群落。植物群落分布DCCA排序第一轴主要与地下水位、HCO-3含量负相关,与土壤粗砂粒正相关;第二轴主要与土壤Ca2+、K+和Na+含量正相关,与土壤容重负相关;其中地下水位和土壤Ca2+、K+和Na+含量是环境因子中影响丘间低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分布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DCCA PCA 分类 排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