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道规划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29
1
作者 谭少华 万民 《中国园林》 2007年第2期85-89,共5页
总结国际上所开展的绿道规划的发展趋势。文献检索发现,绿道规划思想最早于公元前1000多年出现于中国的周代,但国际上公认的第一条绿道为美国波士顿地区祖母绿翡翠项链式的城市公园系统。现代绿道具有生态、娱乐和自然与文化遗产价值。... 总结国际上所开展的绿道规划的发展趋势。文献检索发现,绿道规划思想最早于公元前1000多年出现于中国的周代,但国际上公认的第一条绿道为美国波士顿地区祖母绿翡翠项链式的城市公园系统。现代绿道具有生态、娱乐和自然与文化遗产价值。同时对绿道规划概念与术语、绿道的分类、绿道效应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回顾,并对绿道规划的内容与管理措施进行了讨论,最后简单讨论了绿道规划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道 综述 规划设计
下载PDF
生活圈视角下的住区适老化步行空间体系构建 被引量:55
2
作者 万民 方国臣 王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69-78,共10页
我国老年人城镇化率逐年提高,步行作为老年人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在机动车交通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下,构建适老化步行空间尤为迫切。伴随我国城市公共生活的逐步回归与“以人为本”理念的知行合一,住区生活圈正逐渐成为我国住区空间治理的... 我国老年人城镇化率逐年提高,步行作为老年人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在机动车交通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下,构建适老化步行空间尤为迫切。伴随我国城市公共生活的逐步回归与“以人为本”理念的知行合一,住区生活圈正逐渐成为我国住区空间治理的有效工具之一。文章以生活圈为视角,基于老年人步行活动与空间需求特征,优化住区适老化步行生活圈,并系统化整合界定“点、线、面”空间元素,重塑扁平化的住区步行空间,形成由“5 分钟步行生活圈 10 分钟步行生活圈 15 分钟步行生活圈”构成的网络化步行空间结构,构建“树枝式+鱼骨式+棋盘式”住区适老化步行空间体系,从而精细化治理各生活圈层的步行空间,优化住区适老化步行空间体系的协调机制,以期完善我国住区适老化步行体系与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圈 住区 适老化 步行 空间体系
下载PDF
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功能研究 被引量:46
3
作者 谭少华 万民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0,共5页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自然环境的保护已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市民对城市公园绿地使用的角度,对绵阳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公园绿地对人们的心理与生理健康...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自然环境的保护已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市民对城市公园绿地使用的角度,对绵阳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公园绿地对人们的心理与生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能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强人们的精神健康、促进人们的社会交流。随机估价法、享乐付价法和旅行费用法等方法是开展城市公园绿地社会功能价值定量化评价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绿地 社会功能 精神松弛
下载PDF
关于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42
4
作者 万民 《规划师》 2003年第6期60-62,共3页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居于山地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我国山地的大部分位于西部地区。面对目前西部经济发展的骤然性和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跨越性,必需的理论研究跟进和实践探索引导迫在眉睫。建议:建...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居于山地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我国山地的大部分位于西部地区。面对目前西部经济发展的骤然性和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跨越性,必需的理论研究跟进和实践探索引导迫在眉睫。建议:建构山地人居环境学的理论框架,加强基础性工作的实践,加强研究性人才队伍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环境 人居环境学 空间形态 城市建设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重建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以重庆市长寿区三倒拐历史街区为例 被引量:38
5
作者 万民 彭薇颖 黄勇 《规划师》 2008年第2期9-13,共5页
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一个牵涉社会、经济、文化、物质空间形态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问题。在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在强调对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及城市肌理的保护与促使社区经济复苏与整合的同时,也应充分重视对街区和谐社会网络结... 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一个牵涉社会、经济、文化、物质空间形态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问题。在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在强调对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及城市肌理的保护与促使社区经济复苏与整合的同时,也应充分重视对街区和谐社会网络结构关系的保护及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在重庆市长寿区三倒拐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中,社会网络因子得到了初步运用,有力地指导了街区的规划布局,也有利于街区活力的增强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社会网络 保护与更新 重庆三倒拐
下载PDF
现代空港经济区的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模式 被引量:38
6
作者 魏晓芳 万民 +1 位作者 黄勇 朱猛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28-1332,共5页
空港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在各地相继展开,各个城市机场临空经济区相继制定发展建设规划时,面临着同样两个关键问题,产业的选择与空间的布局。通过分析临空产业的特征、讨论空港经济区可能存在的产业类型,提出产业选择的普适途径;通过空... 空港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在各地相继展开,各个城市机场临空经济区相继制定发展建设规划时,面临着同样两个关键问题,产业的选择与空间的布局。通过分析临空产业的特征、讨论空港经济区可能存在的产业类型,提出产业选择的普适途径;通过空港经济区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来分析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和发展阶段,讨论分析方法,总结因地制宜的规划要点,为今后空港经济区的规划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港经济区 动态选择 产业网络 空间布局
原文传递
城市自然环境缓解精神压力和疲劳恢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7
作者 谭少华 郭剑锋 万民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60,共6页
城市自然环境对人们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自然环境与健康关系文献调研基础上,阐述了自然环境的概念与类型,系统总结了康普兰夫妇的注意力恢复理论和乌尔里希的压力缓解理论、研究方法及自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主要成果。结果显示,... 城市自然环境对人们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自然环境与健康关系文献调研基础上,阐述了自然环境的概念与类型,系统总结了康普兰夫妇的注意力恢复理论和乌尔里希的压力缓解理论、研究方法及自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主要成果。结果显示,自然环境相对于城市环境而言,对人们健康具有更明显的积极作用,并且,城市规划与设计应着力加强自然环境对人们健康影响方面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自然环境 注意力恢复 压力缓解 效果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协同共享配置方法 被引量:35
8
作者 万民 冯矛 李雅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83,共6页
文章对目前我国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究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协同共享配置的内涵、模式及方法,并结合重庆市长寿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案例,运用GIS技术手段,对长寿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展开探讨。首先,根据产业分布、... 文章对目前我国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究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协同共享配置的内涵、模式及方法,并结合重庆市长寿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案例,运用GIS技术手段,对长寿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展开探讨。首先,根据产业分布、民俗习惯和居民意愿,对原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内容进行调整,并根据需求程度进行分级;其次,对影响空间布局的重要因子权重进行叠加,划分农村居民点的服务等级;最后,匹配设施配置内容和空间布局,构建基于协同共享原则的长寿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分级体系及共享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协同共享 配置方法 村镇
下载PDF
人居环境理论视角下的城中村改造规划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32
9
作者 陈双 万民 胡思润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7-42,共6页
以武汉市城中村人居环境系统特征为例,发掘城中村在其自组织演化过程中,所承担的特殊城市社会功能。纯粹市场化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忽略了其已有的良性社会功能,因而在发挥市场效率的同时,也容易忽视大量弱势群体的公平发展机会,不利于营... 以武汉市城中村人居环境系统特征为例,发掘城中村在其自组织演化过程中,所承担的特殊城市社会功能。纯粹市场化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忽略了其已有的良性社会功能,因而在发挥市场效率的同时,也容易忽视大量弱势群体的公平发展机会,不利于营造多样化、富于活力的城市社会生态环境。应以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重新审视并适时调整市场化改造城中村的策略及相应规划技术,以适应转型期城市空间的社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人居环境 复杂系统 社会功能 武汉市
下载PDF
西南山地城市交通特征与规划适应对策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崔叙 万民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9-83,共5页
西南山地城市具有的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敏感、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等特点,不仅给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使西南山地城市交通活动存在着与平原城市不同的特征。应基于西南山地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和道路... 西南山地城市具有的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敏感、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等特点,不仅给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使西南山地城市交通活动存在着与平原城市不同的特征。应基于西南山地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和道路交通系统特征分析,提出西南山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适应对策,以便更好地指导该类城市的规划设计,从多方面入手对城市交通做出系统化、科学化的统筹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地城市 交通特征 规划适应对策
下载PDF
龚滩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之一 被引量:17
11
作者 万民 韦小军 +1 位作者 王萍 《华中建筑》 2001年第2期87-91,共5页
论文从山地人居环境学的研究角度,对重庆南市酉阳县龚滩古镇的保护与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对古镇建成环境、古镇的规划与发展以及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的整合与设计三方面的剖析与论述,将山地环境、城镇形态、建筑空间纳为一体地讨论。论文... 论文从山地人居环境学的研究角度,对重庆南市酉阳县龚滩古镇的保护与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对古镇建成环境、古镇的规划与发展以及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的整合与设计三方面的剖析与论述,将山地环境、城镇形态、建筑空间纳为一体地讨论。论文力求把握该类型山地小城镇的演变规律及其在新的经济、文化、城镇聚居形态下的建筑学构成价值和文化发展价值,以期对古镇的保护与发展起到借鉴与指导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人居环境 建筑空间 城镇形态 龚滩古镇 传统建筑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2
作者 春容 万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9-183,共5页
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筛选评价指标,尝试建立通用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包括目标层、项目层和指标层的3层26个指标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评价效果较为理想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本次定量研究的方法... 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筛选评价指标,尝试建立通用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包括目标层、项目层和指标层的3层26个指标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评价效果较为理想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本次定量研究的方法。根据以上建立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绵阳市已有的调查数据和有关统计资料,对绵阳市1998~2005年间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了纵向评估。结果表明,绵阳市的生态安全水平发展趋势良好,但就所处的生态安全等级来看,该市总的生态安全水平并不乐观。研究中发现,环境压力一直处于一种相对反复起迭的状况,不安全的隶属度仍然占很大的比例;环境状态中临界安全的隶属度逐渐减小,较安全和安全的隶属度在增大;环境响应中较不安全的隶属度占的比例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评价 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法 绵阳市
下载PDF
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引论 被引量:26
13
作者 万民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3年第3期10-19,共10页
文章以国家城镇化发展的整体认识引入,阐述了山地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了山地城乡规划建设面对的问题以及构成这些问题的成因和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发展应该建立的理论思路和学科建设的工作设... 文章以国家城镇化发展的整体认识引入,阐述了山地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了山地城乡规划建设面对的问题以及构成这些问题的成因和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发展应该建立的理论思路和学科建设的工作设想。论文阐述了作者所工作的重庆大学"山地人居环境"学科团队近年来所开展的理论探索研究和项目实践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山地人居环境科学引论
下载PDF
我国西南山地城市规划适应性理论研究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24
14
作者 万民 《南方建筑》 2008年第4期34-37,共4页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全国2/3的土地、森林、矿产、水能等资源集中于山地。西南地区是人口、民族、资源、地域文化丰富而多样的典型山地区域。国家统筹区域发展和城镇化西部推进战略的实施,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与建设显露出理论指导...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全国2/3的土地、森林、矿产、水能等资源集中于山地。西南地区是人口、民族、资源、地域文化丰富而多样的典型山地区域。国家统筹区域发展和城镇化西部推进战略的实施,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与建设显露出理论指导乏力和基础研究薄弱,导致惯性走入"建设性破坏"的误区,造成城乡环境资源、地域文化特色、物质空间形态极大损失。进入新世纪以来,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逐步跃上台阶,"重庆-成都"城市密集的经济发展成为了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创新研究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适应性理论与方法,业已成为具有国家高度和重要学术价值的科学问题。论文针对西南山地土地资源稀缺性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人居建设,城市、建筑空间多维性和自然、人文内涵丰富性的人居环境品质追求,提出指导西南地区城市(镇)规划与建设的适应理论研究目标:山地城镇化适应性理论及发展模式,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生态理论及减灾防灾,山地城市(镇)有机更新理论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山地城市(镇)建设适应性新技术支撑体系。论文拟建立对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理论研究的思考并对我国山地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工作有所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地 城市(镇)规划 适应性 理论 方法
下载PDF
非法定规划的现状与走势 被引量:24
15
作者 陈锋 王唯山 +5 位作者 吴唯佳 孙施文 周岚 吕斌 杨保军 万民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5-53,共9页
关键词 法定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 城乡一体化规划 走势 现状 法律法规 都市圈规划 同济大学 规划建设
下载PDF
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良镛 万民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10,共6页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集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四大效益为一体的一项巨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水利枢纽工程,而且是一项社会工程和文化工程。它涉及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和技术方法,跨越超常规的时空界限,以其前所未有的宏大规模和操...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集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四大效益为一体的一项巨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水利枢纽工程,而且是一项社会工程和文化工程。它涉及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和技术方法,跨越超常规的时空界限,以其前所未有的宏大规模和操作难度摆在中国人面前。本文试图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的角度出发,提出人居环境学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从三峡大区域综合开发的高度和深度,讨论工程实施建设与人居环境学的关系,以及三峡工程大地区乃至长江流域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和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探讨解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城市迁建 移民 人居环境学
下载PDF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的局地土地利用格局厘定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成 万民 谭少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2-229,共8页
量化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益间的直接比较,更重要的是基于此厘定土地利用格局为局地土地可持续利用创造了条件。该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研究区,采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运用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分析其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变... 量化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益间的直接比较,更重要的是基于此厘定土地利用格局为局地土地可持续利用创造了条件。该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研究区,采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运用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分析其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及其分布,厘定土地利用格局。结果表明,在1996~2006年间生态服务价值从$1.50×107降低到$1.40×107,净损失$1.00×106,平均每公顷土地净损失生态服务价值$25.54;采用Costanza等人赋予耕地、林地和园地的生物量生态服务价值系数总和接近于区域真实值,但水域相差甚远,调整30%达5667$/hm2·a更接近于真实值;研究区基于生态效益变化的土地利用表现为4种类型:稳定区,主要集中于井口镇与回龙坝镇两镇;先降后升区,主要集中于覃家岗镇和虎溪镇;敏感区,主要集中于陈家桥镇、曾家镇和土主镇;持续增长区,主要集中于歌乐山镇和中梁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区位 生态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格局 厘定 局地
下载PDF
生态基础设施导向的区域空间规划战略--广州市萝岗区实证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汪洋 万民 段炼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63,共5页
生态基础设施是区域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和区域环境承载的刚性底限,区域空间规划是对区域城市空间、生态空间及农业空间的统筹性安排,其目的是创造一种人地和谐、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空间秩序。以GIS、R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建构了区域生... 生态基础设施是区域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和区域环境承载的刚性底限,区域空间规划是对区域城市空间、生态空间及农业空间的统筹性安排,其目的是创造一种人地和谐、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空间秩序。以GIS、R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建构了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定义的基本方法与技术路线,应用于广州市萝岗区,为其识别了3种类型的生态基础设施。参照当地生态基础设施的基本空间格局特征,提出了广州市萝岗区空间规划的基本模式和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基础设施 空间规划 广州萝岗 遥感(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下载PDF
城市公园适老运动环境影响要素聚类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万民 李长东 尤家曜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55,共6页
从适老运动环境出发,总结出流动型、聚集型和个体型3种老年群体常见的运动类型.基于老年群体在公园中运动过程的环境需求,提出景观要素与空间要素两大类共15项适老需求.以重庆市5个城市公园为例,运用Kano模型,提出基本型、期望型、兴奋... 从适老运动环境出发,总结出流动型、聚集型和个体型3种老年群体常见的运动类型.基于老年群体在公园中运动过程的环境需求,提出景观要素与空间要素两大类共15项适老需求.以重庆市5个城市公园为例,运用Kano模型,提出基本型、期望型、兴奋型和无所谓型4种需求类型,结合“Better-Worse”数据聚类统计法,分析检验不同运动环境中15项适老需求在4种需求类型中的聚类情况和影响程度.聚类结果显示:公园老年群体运动环境的基本型需求为舒适性、安全性、均等性、专属性和养护性;期望型需求为景观吸引力、亲近性、空间可达性和足够性;兴奋型需求为景观特色性、空间服务性;景观多样性和连续性对运动环境需求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 适老 运动环境 要素聚类
下载PDF
人居环境研究的信息论科学基础及其图谱意象系统 被引量:21
20
作者 汪洋 万民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3-265,共13页
从人居环境研究的系统性、融贯性内在要求出发,结合信息论、人居环境科学、地学信息图谱及城市意象理论的基本观点,本文对人居环境研究的内容和流程进行了信息论解读;结合城市意象的认识论逻辑,本文提出了基于信息论观点的人居环境意象... 从人居环境研究的系统性、融贯性内在要求出发,结合信息论、人居环境科学、地学信息图谱及城市意象理论的基本观点,本文对人居环境研究的内容和流程进行了信息论解读;结合城市意象的认识论逻辑,本文提出了基于信息论观点的人居环境意象及人居环境信息图谱意象系统概念,为人居环境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论思维模型。本文认为对人居环境研究的信息论解读包含信息本体界定、信息流向界定和信息流内容及其度量方式界定三大论域,可以此为基础派生人居环境信息主体、客体、载体以及正向信息流、反向信息流、信息立方体和人居环境信息熵等概念;论文在全面继承并充分融合人居环境科学及地学信息图谱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居环境信息图谱的基本概念系统,认为人居环境信息图谱是3大模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工环境)、3大层次(宏观、中观、微观)、3种类型(征兆图谱、诊断图谱、实施图谱)和3种维度(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时空综合维度)的融贯综合。该概念系统的提出和实现将会为人居环境研究提供一个数字化的模拟、实验、分析、控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意象 信息论 地学信息图谱 人居环境信息图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