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水生物膜预处理工艺对有机碳源的响应特征--以脱氮性能与菌群结构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叶丽慧 刘欣灵 +4 位作者 林思慧 石海洋 陈东之 阳广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00-3809,共10页
原水生物膜预处理系统运行性能受限于原水水质特征,试验以模拟污染原水为处理对象,以彗星式纤维填料和活性炭填料为生物膜载体构建了实验室规模的原水生物膜预处理系统,采用批次试验探究系统运行性能与菌群结构对不同有机碳源乙酸钠和... 原水生物膜预处理系统运行性能受限于原水水质特征,试验以模拟污染原水为处理对象,以彗星式纤维填料和活性炭填料为生物膜载体构建了实验室规模的原水生物膜预处理系统,采用批次试验探究系统运行性能与菌群结构对不同有机碳源乙酸钠和腐殖酸的响应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原水生物膜预处理系统能长时间稳定运行,系统平均氨氮去除率(ARE)为90.1%.乙酸钠对两种填料生物膜的氨氮去除性能几乎无影响.以腐植酸为有机碳源具有更强的硝化能力,取得最高ARE值90.5%±5.6%.乙酸钠能够促进彗星式纤维填料生物膜胞外聚合物(EPS)的形成,腐殖酸会降低EPS中PN含量.以活性炭为载体明显增加了EPS的PN/PS值,且具有较高的菌群多样性,更有利于生物膜的形成.生物膜样品中,占据前三位的门是Proteobacteria、Planctomycetes和Acidobacteria.彗星式纤维填料生物膜,乙酸钠和腐植酸分别强化了优势门Proteobacteria(53.9%)细菌和优势属Nitrospira(10.7%)的累积.以彗星式纤维填料与活性炭为载体生物膜样品优势属分别为Nitrospira和Aridibacter.腐殖酸更有利于Nitrospira和Bdellovibrio的富集,乙酸钠更有利于Aridibacter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水 生物膜 有机碳源 运行性能 菌群结构 胞外聚合物
下载PDF
髁突软骨诱导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鹿蕾 +3 位作者 于世宾 杨鸿旭 叶涛 冯剑颖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7-421,共5页
目的:研究正常和骨关节炎髁突软骨诱导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软骨分化能力的差别及调节机制。方法:采用单侧前牙反[牙合](UAC)诱导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动物模型。BMSCs分别与正常髁突软骨(对照组)和UAC髁突软骨(实验组)在tra... 目的:研究正常和骨关节炎髁突软骨诱导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软骨分化能力的差别及调节机制。方法:采用单侧前牙反[牙合](UAC)诱导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动物模型。BMSCs分别与正常髁突软骨(对照组)和UAC髁突软骨(实验组)在transwell系统中共培养48 h,用realtime-PCR检测BMSCs中Col2a1基因表达情况,用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BMSCs软骨基质表达情况和c-myc和ERK1/2表达情况。结果:BMSCs与对照组和UAC组细胞培养后,甲苯胺蓝染色均为阳性,Col2a1的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UAC组BMSCs比对照组共培养的BMSCs表达低。共培养的BMSCs的c-myc和ERK1/2均为阳性,但与UAC组共培养的BMSCs的c-myc和ERK1/2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共培养的低。结论:骨关节炎软骨较正常软骨诱导BMSCs成软骨分化能力弱,c-myc和ERK1/2可能参与了髁突软骨诱导的BMSCs成软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成软骨分化 髁突软骨 Ⅱ型胶原(Col2a1) c-myc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和2(ERK1/2)
下载PDF
低溶解氧胁迫下生物膜-颗粒污泥anammox工艺生物富集特性及脱氮功能菌群和基因的演变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亦舒 刘亚雷 +6 位作者 方媛媛 阳广凤 王博涵 李佳瑞 吴懂 畅犇泽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43,共9页
为探究低溶解氧(DO<0.5 mg·L^(-1))条件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脱氮性能、生物膜及颗粒污泥特性、菌群结构及其功能基因的影响,试验构建了试验室规模的上流式载体生物膜-颗粒污泥anammox系统.结果表明,反应器在长达175 d的... 为探究低溶解氧(DO<0.5 mg·L^(-1))条件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脱氮性能、生物膜及颗粒污泥特性、菌群结构及其功能基因的影响,试验构建了试验室规模的上流式载体生物膜-颗粒污泥anammox系统.结果表明,反应器在长达175 d的运行过程中脱氮性能良好且运行十分稳定,系统平均NH_(4)^(+)-N、NO_(2)^(-)-N和TN去除率分别为95.0%±2.1%、99.0%±1.0%和87.0%±2.1%.在紧密结合型EPS(TB-EPS)中,颗粒污泥与载体生物膜的蛋白(PN)/多糖(PS)值分别为0.094和0.048,有利于颗粒污泥和生物膜的形成.粒径大于0.5 mm的anammox颗粒污泥占比达到72.0%,有利于系统持留脱氮菌群.菌群结构分析中发现,生物膜的优势菌门分别为变形菌门(29.6%)、浮霉菌门(10.7%)和绿弯菌门(10.7%),颗粒污泥具有相似的优势菌门,对应相对丰度(RA)分别为25.6%、24.3%和7.6%.生物膜和颗粒污泥的优势AnAOB属均为Candidatus Brocadia,但其在颗粒污泥中的相对丰度为14.3%,是生物膜中的3.4倍.在颗粒污泥与载体生物膜中均存在与脱氮相关的功能基因nirS、nirK、nirB、hdh、hzo和hzs,由于低DO(0.11~0.13 mg·L^(-1))的存在还发现了与硝化相关的功能基因,包括氨单加氧酶(amoA/B/C)、羟胺氧化还原酶(hao)和亚硝酸盐氧化还原酶(nxrA/B).基于此,低DO条件反应器取得了较高的anammox脱氮性能,并有可能发生了硝化反应和内源反硝化反应,从而减小了anammox反应的化学计量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生物膜 颗粒污泥 胞外聚合物 功能菌群 宏基因组
原文传递
强污泥流失对anammox工艺脱氮性能及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亚雷 +6 位作者 李亦舒 方媛媛 王博涵 李佳瑞 吴懂 畅犇泽 阳广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61-2168,共8页
为探究强污泥流失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反应器系统脱氮性能、颗粒污泥特性及功能菌群的影响,试验以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构建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试验结果表明,损失近一半反应器有效体积的污泥未明显破坏anammox工艺脱氮性能... 为探究强污泥流失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反应器系统脱氮性能、颗粒污泥特性及功能菌群的影响,试验以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构建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试验结果表明,损失近一半反应器有效体积的污泥未明显破坏anammox工艺脱氮性能.反应器在4d后总氮(TN)的去除率(RE)达到89.18%污泥EPS含量较高且其PN/PS值(0.12)较低有利于anammox颗粒污泥的形成和集聚.Anammox颗粒污泥粒径>2mm的污泥占到系统总污泥的44.9%,粒径大于0.5mm的污泥占总污泥的84.3%,能够有效持留污泥.厌氧氨氧化菌的优势门为变形菌门(28.03%)、浮霉菌门(15.57%)和绿弯菌门(8.63%),优势属为anammox菌属Candidatus Jettenia(9.63%)和Candidatus Brocadia(3.54%),参与anammox反应的功能基因包括nirS(1.27%)、hzs(1.28%)、hzo(1.29%)、hao(7.04%)和hdh(0.81%),但反硝化菌及其功能基因的存在使得化学计量比Rs(ΔNO_(2)^(-)-N/ΔNH_(4)^(+)-N)和Rp(ΔNO_(3)^(-)-N/ΔNH_(4)^(+)-N)低于理论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污泥流失 污泥特性 菌群 功能基因
下载PDF
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郭静 +1 位作者 邱新毓 冯剑颖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细胞外囊泡是由细胞分泌的不同大小的被膜囊泡,因其内容物包含有各种生理病理信号分子且可以稳定地在循环系统中停留,在临床上常被应用为疾病诊断和预后恢复的检测指标及有益的治疗方式。目前,EVs在多种疾病的诊疗、免疫微环境调控及组... 细胞外囊泡是由细胞分泌的不同大小的被膜囊泡,因其内容物包含有各种生理病理信号分子且可以稳定地在循环系统中停留,在临床上常被应用为疾病诊断和预后恢复的检测指标及有益的治疗方式。目前,EVs在多种疾病的诊疗、免疫微环境调控及组织再生中均得到了不同程度地应用。因此,通过进一步认知和研究EVs的生物学功能,有望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疾病诊疗 生物学功能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咬合干扰致大鼠咬肌损伤及相关标志物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祖阁 +3 位作者 任昊喆 王若欣 于世宾 张婧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6-720,共5页
目的:研究实验性牙移动造成的咬合干扰引起大鼠咬肌损伤的程度及骨骼肌损伤标志物的表达变化。方法:54只SD大鼠分为3组(n=18)。对照组(Con)大鼠无干预,咬合干扰(Exp)大鼠以正畸皮圈推大鼠左侧上颌及右侧下颌第三磨牙向远中移动,咬合干扰... 目的:研究实验性牙移动造成的咬合干扰引起大鼠咬肌损伤的程度及骨骼肌损伤标志物的表达变化。方法:54只SD大鼠分为3组(n=18)。对照组(Con)大鼠无干预,咬合干扰(Exp)大鼠以正畸皮圈推大鼠左侧上颌及右侧下颌第三磨牙向远中移动,咬合干扰加EDTA(Exp+EDTA)组大鼠加注EDTA-Na 2,90 mg/kg,1次/d。此后1、2、4周观察咬肌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改变,检测咬肌中骨骼肌肌钙蛋白抑制亚基(sTnI)、结蛋白(desmin)的表达,及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肌红蛋白(Mb)含量。结果:咬合干扰组大鼠咬肌组织学形态及其他骨骼肌损伤标志物没有明显变化,但出现线粒体肿胀等超微结构改变,线粒体内Ca^2+含量明显增加,并且在阻断Ca^2+后可明显缓解超微结构损伤。结论:实验性牙移动形成的咬合干扰造成大鼠咬肌轻微损伤,表现为超微结构变化,且与细胞内Ca^2+稳态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干扰 咬肌 损伤 超微结构 线粒体
下载PDF
低氧环境anammox工艺运行性能及功能菌群结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媛媛 刘亚雷 +3 位作者 李亦舒 阳广凤 王博涵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3-67,71,共6页
为了研究低溶解氧(DO)条件下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的运行性能、颗粒污泥特征及功能菌群结构特征,实验以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构建了实验室规模的上流式厌氧氨氧化污泥反应器。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能够在近两个月的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 为了研究低溶解氧(DO)条件下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的运行性能、颗粒污泥特征及功能菌群结构特征,实验以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构建了实验室规模的上流式厌氧氨氧化污泥反应器。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能够在近两个月的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运行,NH_(4)^(+)-N、NO_(2)^(-)-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11±4.13)%、(98.88±1.18)%和(95.98±10.6)%。胞外聚合物(EPS)的蛋白/多糖为1.26,anammox污泥颗粒化程度较高,粒径大于1 mm的颗粒污泥占全部污泥的为61%。污泥比anammox活性为4.34 mg NH_(4)^(+)-N/(gVSS·h)、6.55 mg NO_(2)^(-)-N/(gVSS·h)、9.78 mg TN/(gVSS·h)。菌群分析结果表明,颗粒污泥优势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4.25%),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19.61%)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10.48%),优势属为Candidatus Brocadia(12.56%)、Chloroflexinoname(4.64%)和Bacterianoname(2.7%)。其中,Candidatus Brocadia为优势Anammox菌,承担anammox反应。低DO条件对anammox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较低,但改变了anammox反应化学计量比且在颗粒污泥中观察到了氨氧化菌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0.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溶解氧 菌群结构 颗粒污泥 胞外聚合物
下载PDF
从水稻愈伤组织到小苗再生——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完美体验 被引量:2
8
作者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年第22期27-27,共1页
本文以水稻成熟种子为材料,成功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并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获得了再生的水稻幼苗。该实验过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于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解。
关键词 水稻 愈伤组织 植物细胞全能性 再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