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FNA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袁贤赟 刘伟 +2 位作者 吴骏 刘钟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PFNA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入院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采取PFNA微创进行治疗(PFNA组),对照组采取股骨粗隆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LC... 目的探讨PFNA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入院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采取PFNA微创进行治疗(PFNA组),对照组采取股骨粗隆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LCP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隐性失血量、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负重时间均显著低于LCP组;隐性失血量PFNA组明显高于LCP组。随访9个月时,PFNA组患者优良率为95.5%,高于LCP组(88.5%)(χ~2=0.763,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具有操作简便,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损伤小,时间短,手术并发症较低及允许患者早期活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闭合复位 PFNA LCP 内固定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前臂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彭观荣 +3 位作者 袁贤赟 钟章荣 管振华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术中引导儿童前臂骨折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都县人民医院骨科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儿童前臂骨折(尺骨、桡骨)行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 目的探讨超声在术中引导儿童前臂骨折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都县人民医院骨科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儿童前臂骨折(尺骨、桡骨)行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术中应用超声引导骨折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均通过C型臂最终透视确定复位效果,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团队完成,对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疗效评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疗效评价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在术中可动态观察骨折形态及内固定通过骨折端的位置及深度,具有操作简便、闭合复位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等优势,超声引导骨折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是儿童前臂骨折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儿童 前臂骨折 闭合复位 弹性髓内钉
下载PDF
经椎旁肌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袁贤赟 吴骏 +1 位作者 刘伟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4期85-87,90,共4页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最佳显露方式。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与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经...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最佳显露方式。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与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从Cobb角矫正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感觉程度等方面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术后及未次随访显示,两组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腰背肌锻炼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固定治疗胸腰段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中操作简单、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旁肌入路 传统后正中入路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戴闽 戴玥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519-521,共3页
目的:探究阿仑磷酸钠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及阿仑磷酸钠具体使用剂量和方式,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Ⅱ型胶原酶处理SD级大鼠,得成骨细胞,采用钙钴法对成骨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了解阿仑膦酸钠对于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并探究不同浓... 目的:探究阿仑磷酸钠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及阿仑磷酸钠具体使用剂量和方式,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Ⅱ型胶原酶处理SD级大鼠,得成骨细胞,采用钙钴法对成骨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了解阿仑膦酸钠对于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并探究不同浓度的阿仑膦酸钠对于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影响,阿仑磷酸钠对SD大鼠骨密度值的影响。结果:浓度为1.0×10^(-5) mol/L、1.0×10^(-4) mol/L的阿仑膦酸钠能够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浓度为1.0×10^(-7) mol/L、1.0×10^(-6) mol/L的阿仑膦酸钠对成骨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浓度为1.0×10^(-8) mol/L的阿仑膦酸钠增殖作用最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阿仑膦酸钠能够诱导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提高大鼠的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伦磷酸钠 大鼠 成骨细胞
下载PDF
微创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骏 刘伟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7期99-101,共3页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整理分...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整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经微创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踝关节功能评分、愈合率、SAS、SDS评分、治疗满意度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技术 胫骨远端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蛇莓和马鞭草在跟骨骨折术后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戴玥 +1 位作者 涂秋华 易桂莲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5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蛇莓和马鞭草在跟骨骨折术后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跟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伤口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和传代,对常... 目的探讨蛇莓和马鞭草在跟骨骨折术后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跟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伤口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和传代,对常见的感染菌株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将蛇莓和马鞭草的提取物用不同的比例进行分装并进行浓度递减的体外药敏试验,并确定具体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获得体外抗菌谱。对体外药敏试验敏感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蛇莓提取液对于革兰氏阴性菌抗菌能力较好,马鞭草提取物对于革兰氏阳性菌抗菌能力较好,二者具有协同互补作用。实验组患者愈合时间、创面缩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蛇莓和马鞭草提取物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感染,可有效抑制感染处的病原体,加快伤口愈合,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莓 马鞭草 跟骨骨折 感染
下载PDF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与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戴玥 +3 位作者 刘莹 袁贤赟 黄小华 彭观荣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20期2450-2452,共3页
目的:探究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与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Minimally Invasiveercutaneous PlateOsteosynthesis,MIPPO)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 目的:探究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与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Minimally Invasiveercutaneous PlateOsteosynthesis,MIPPO)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保守治疗组(32例)和MIPPO组(44例)。保守治疗组行保守治疗,MIPPO组行MIPPO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MIPPO组治疗后3个月及术后9个月前屈上举、体侧外旋、体侧内旋活动度均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13、53.820、55.439、55.132、38.070、13.942,P<0.05);MIPPO组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9个月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保守治疗组,VAS评分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96、36.484、20.488、27.188、20.415、21.461,P<0.05);治疗后,MIPPO组生活质量表中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活力、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61、12.751、11.109、14.442、11.263、13.241、13.506、15.002,P<0.05)。结论:MIPPO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治疗中效果好,能够有效缓解骨折端疼痛感,有助于恢复肩关节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保守治疗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 肩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在胸腰段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袁贤赟 吴骏 +1 位作者 刘伟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780-781,共2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18例,同时进行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经过12-24个月随访,术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较好,...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18例,同时进行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经过12-24个月随访,术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较好,术后cobb's角度恢复良好。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在胸腰段骨折是可行的,有利于矫正后凸畸形和维持矫正效果,可减少内固定的折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椎弓根螺钉固定 经伤椎固定 胸腰椎
下载PDF
PFNA微创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骏 刘伟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4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究PFNA微创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2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PFNA微创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疗法。分别观察两... 目的探究PFNA微创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2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PFNA微创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疗法。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并以数据的形式来进行表示,在两组间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卧床时间均要更短,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例,占3.9%。对照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5例,占29.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FNA微创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快速缓解了患者的病痛困扰,同时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 高龄 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发达国家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典型模式分析与启示
10
作者 《乡村科技》 2023年第24期154-158,共5页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日本、美国、德国、瑞典4个发达国家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典型模式和可借鉴经验,结合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实际,提出促进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建议: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治...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日本、美国、德国、瑞典4个发达国家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典型模式和可借鉴经验,结合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实际,提出促进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建议: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立法进程,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村人居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难点、痛点和堵点;提供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保障治理过程中各项行动有效推进;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日本里山模式 瑞典生态循环型治理模式
下载PDF
损伤控制理论和四柱分型理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彭观荣 +1 位作者 管振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29期4151-4152,共2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和四柱分型理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损伤控制理论和四柱分型理论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内固定方式,术后随访3年,统计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的膝关节...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和四柱分型理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损伤控制理论和四柱分型理论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内固定方式,术后随访3年,统计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的膝关节评分(88.32±3.58)分、膝关节活动度(132.46±17.25)°,高于术前的(60.49±5.07)分、(91.42±7.51)°(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6.67%,骨折愈合率为98.33%,平均愈合时间为(18.31±2.75)个月,全部患者下肢力线均恢复正常,双下肢长度差值为(0.63±0.17)cm。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应用损伤控制理论和四柱分型理论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提高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 损伤控制 四柱分型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赣南地区耐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血清分型、耐药机制及毒力的研究
12
作者 戴玥 万腊根 +1 位作者 刘洋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874-875,共2页
目的:探究赣南地区耐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血清分型、耐药机制及毒力。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赣南地区六家医院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采用PCR法确定血清荚膜分型,进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析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采用PCR法... 目的:探究赣南地区耐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血清分型、耐药机制及毒力。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赣南地区六家医院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采用PCR法确定血清荚膜分型,进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析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采用PCR法确定毒力基因。结果:赣南地区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的血清分型最广泛的是K1型,约占20%,高黏液菌株鉴定80株肺炎克雷伯菌拉丝实验结果显示仅1株阴性,阳性率达98.75%,80株分离菌株涂板法中,血清敏感的菌株为34株,中等敏感的菌株为28株,血清抗性菌株为16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对中性粒细胞抗性较强,K1血清型以rmpA、wca G、aerobactin、kfu和all S五种毒力基因同时携带为主;在K2、K20和K57血清型中rmp A+aerobactin是主要的毒力基因;K5型菌株主要携带rmp A+aerobactin+kfu;K54型菌株主要携带rmpA+aerobactin+wca G。结论:赣南地区出现最高为K1型,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之间已经存在一定的毒力基因遗传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 血清分型 毒力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