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5~6岁幼儿幽默感的培养策略研究
- 1
-
-
作者
赖品妤
-
机构
南宁市教育局直属第一幼儿园
-
出处
《世界儿童》
2024年第10期0132-0134,共3页
-
文摘
幼儿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初期阶段,他们如同一张“白纸”,正是塑造幽默感的最佳时期。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认知能力,一种理解、记忆和创造幽默的能力,可以促进个体间的积极交往。幽默感强的幼儿更容易得到同伴的认可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培养幼儿幽默感具有现实意义。研究表明,成人的言传身教,积极回应幼儿的幽默表现,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等策略能够很好地培养幼儿的幽默感,基于此,文章对5~6岁幼儿的幽默感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幽默感
同伴交往
语言表达
幼儿认知
-
分类号
G2
[文化科学]
-
-
题名幼儿宣泄消极情绪与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
- 2
-
-
作者
赖品妤
-
机构
南宁市教育局直属第一幼儿园
-
出处
《世界儿童》
2024年第9期0134-0137,共4页
-
文摘
文章以50名3~5岁儿童、6位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幼儿园特设的“分享玩具日”活动中幼儿消极情绪出现时同伴交往的情况,主要采用观察法分别从教师视角和幼儿视角出发测评,结果表明:1.在产生消极情绪时,幼儿最有可能压抑自己的情绪而配合成人的亲社会行为要求;2.幼儿消极情绪长期得不到合理宣泄,自我情绪调控能力较弱,在与同伴交往中更有可能表现出错误的交往行为,影响同伴交往;3.幼儿得到合理宣泄消极情绪的机会,更有可能学会掌握控制和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更容易在交往中表现出同情、内疚等亲社会行为;4.教师对待幼儿消极情绪的反应,积极性和消极性回应各占一半。
-
关键词
消极情绪
同伴交往
合理宣泄
亲社会行为
-
分类号
G2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