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8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热液金矿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特征 被引量:549
1
作者 陈衍景 倪培 +4 位作者 范宏瑞 F Pirajno 苏文超 张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085-2108,共24页
为使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得到较好的解释,避免矿床地质描述与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发生矛盾,本文试图以金矿床为例,建立科学而简便易行的矿床地质与包裹体特征之间的链接。为此,本文简单评述了现有金矿床成因分类方案,建议以主导成矿系统... 为使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得到较好的解释,避免矿床地质描述与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发生矛盾,本文试图以金矿床为例,建立科学而简便易行的矿床地质与包裹体特征之间的链接。为此,本文简单评述了现有金矿床成因分类方案,建议以主导成矿系统发育的地质作用特征划分5种类型:①浆控高温热液型,包括斑岩型、爆破角砾岩型、铁氧化物型、夕卡岩型等岩浆热液型矿床;②造山型,即变质热液型;③浅成低温热液型——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中的改造热液型;④微细粒浸染型(卡林型或/类卡林型)——沉积岩容矿的改造热液型;⑤热水沉积型(VMS 型和 SEDEX 型)——水下喷出地表的改造热液型。然后,分别介绍了5类成矿系统的标志性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特征,找出了它们之间具有成因标志意义的关键性差异;将成矿流体分为改造、变质和岩浆3个端元性成分,发现多数热液矿床具有多阶段多因复成的特点,晚阶段流体均为改造热液或有大量改造热液注入,因此指出,晚阶段的流体、蚀变和矿化特征不能用于判别矿床成因和类型,只有早阶段的特征才能准确指示矿床成因和类型。改造热液以低温、低盐度、低 CO_2含量为特征,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或海水;变质热液以中温、低盐度、高 CO_2含量为特征,而岩浆热液则以高温、高盐度、高 CO_2含量为特征;岩浆热液矿床发育含多种子晶包裹体和高盐度富 CO_2的包襄体,变质热液矿床发育低盐度富 CO_2包裹体,改造热液矿床总体缺乏含子晶包裹体和富/含 CO_2包襄体,大量发育水溶液包裹体。最后,讨论了各类成矿系统发育的岩石圈构造背景,如造山型矿床形成于地壳挤压造山-变质-隆升过程,热水沉积型矿床形成于地壳拉张成盆过程,古生代或更早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只能保存在增生型造山带等,提出矿床及其包裹体是研究大陆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成矿系统 流体包裹体 矿床地质 探针 大陆动力学
下载PDF
胶东矿集区大规模成矿时间和构造环境 被引量:191
2
作者 陈衍景 Franco PIRAJNO +1 位作者 李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07-922,共16页
本文全面收集了胶东矿集区矿床和相关岩石的同位素年龄,讨论了该区金矿床大规模成矿的时间和构造背景.数据显示成矿作用发生于中生代,以110~130Ma为高峰;成矿事件同步或略滞后于中生代花岗岩浆活动.铷锶和锆石SHRIMP年龄表明中生代花... 本文全面收集了胶东矿集区矿床和相关岩石的同位素年龄,讨论了该区金矿床大规模成矿的时间和构造背景.数据显示成矿作用发生于中生代,以110~130Ma为高峰;成矿事件同步或略滞后于中生代花岗岩浆活动.铷锶和锆石SHRIMP年龄表明中生代花岗岩类形成于多次热事件,大量继承锆石的存在和较高的ISr值(>0.709)指示花岗岩浆主要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或重熔.矿石和成矿流体的Isr值普遍高于0.709,并略高于中生代花岗岩类,指示成矿流体和物质主要来自地壳内部.讨论显示,中生代华北与华南古板块的碰撞造山作用是导致胶东矿集区形成的主导因素;花岗岩类侵入和大规模成矿作用耦合于碰撞造山带的3阶段地球动力学演化,即早阶段挤压-地壳缩短-隆升,中阶段岩石圈拆沉并转向伸展构造体制,晚阶段伸展;最强烈的成矿作用发生在碰撞造山过程的挤压向伸展转变期;已建立的碰撞造山成岩成矿和流体作用模式可以较好解释胶东矿集区的矿床、花岗岩类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矿集区 金矿床 花岗岩 同位素年龄 ISR 陆陆碰撞
下载PDF
甘肃阳山金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类型 被引量:103
3
作者 李晶 陈衍景 +3 位作者 李强之 杨荣生 毛世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44-2154,共11页
西秦岭造山带内的甘肃阳山金矿是我国最新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金矿床。矿床受 EW 韧脆性剪切带控制,赋矿围岩为泥盆系碳质碳酸盐-千枚岩-板岩和侵入其中的花岗斑岩脉。流体成矿过程包括:形成石英-绢云母-黄铁矿组合的早阶段,形成石英-黄铁... 西秦岭造山带内的甘肃阳山金矿是我国最新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金矿床。矿床受 EW 韧脆性剪切带控制,赋矿围岩为泥盆系碳质碳酸盐-千枚岩-板岩和侵入其中的花岗斑岩脉。流体成矿过程包括:形成石英-绢云母-黄铁矿组合的早阶段,形成石英-黄铁矿-毒砂和石英-毒砂-黄铁矿以及石英-碳酸盐-辉锑矿-自然金组合的主成矿阶段,形成碳酸盐-石英网脉的晚阶段。早阶段流体包裹体以含 CO_2包裹体为主,CO_2含量为7.3%~21.5mol%,均一温度集中于270℃~300℃,盐度<3wt.%NaCl eqv;主阶段发育纯 CO_2包襄体、水溶液包裹体和少量含 CO_2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10℃~270℃,盐度集中在<2 wt.%NaCl eqv 和3~5 wt.%NaCl eqv 两个范围;晚阶段只发育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60℃~210℃,盐度<3 wt.%NaCl eqv。主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的多样性、相似的均一温度和流体盐度的双峰特征均指示流体沸腾现象的存在,其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为210℃~375℃,压力为85~222MPa;赋矿断层的阀门式活动导致主阶段流体系统交替于静岩和静水压力之间,成矿深度为8.5km 左右,成矿流体系统发育在早侏罗世大陆碰撞造山过程。矿床地质特征类似于卡林型金矿。但赋存于蚀变花岗斑岩中矿体既非造山型,也不同于卡林型,成矿流体具造山型矿床特征。因此,阳山金矿可能代表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建议称为"阳山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山金矿 阳山型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内蒙古乌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68
4
作者 李诺 陈衍景 +1 位作者 李文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77-2188,共12页
内蒙古乌努格吐山(简称乌山)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得尔布干深断裂北侧的额尔古纳地体。作为兴蒙造山带的一部分,额尔古纳地体经历了古生代俯冲增生、早中生代碰撞造山和晚中生代—新生代期间的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碰撞后构造演化。乌山... 内蒙古乌努格吐山(简称乌山)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得尔布干深断裂北侧的额尔古纳地体。作为兴蒙造山带的一部分,额尔古纳地体经历了古生代俯冲增生、早中生代碰撞造山和晚中生代—新生代期间的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碰撞后构造演化。乌山矿床形成于侏罗纪,是陆-陆碰撞体制斑岩矿床的典型实例,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有助于理解碰撞环境的斑岩矿床的成因,因此本文报道该矿床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学、激光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能谱研究结果。乌山矿床流体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以石英-钾长石化、石英-绢云母-多金属硫化物化和伊利石-石英-碳酸盐化为特征。石英中可见水溶液包裹体、含子晶和含 CO_2三相流体包裹体,但晚阶段石英中缺乏后两类包裹体。早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510℃,盐度最高达75.8 wt%Nacl eqv,包裹体的子晶矿物有石盐、黄铜矿以及指示氧化条件的赤铁矿,气相成分富含 CO_2,液相成分以水为主,且多含 CO_3^(2-)。矿化主要发生在中阶段,可分为早期的钼矿化阶段和晚期的铜矿化阶段,其成矿温度分别为340℃~510℃和240℃~340℃。该阶段流体盐度介于6.3~52.0 wt%NaCl eqv。中阶段包裹体含石盐和黄铜矿子矿物,富气相、富液相与含子晶包裹体共存,且具有相近的均一温度,而盐度相差悬殊,指示流体发生沸腾,成矿物质快速沉淀。晚阶段流体温度降低至100℃~240℃,盐度则低于12.4 wt%NaCl eqv。总之,早阶段成矿流体来自岩浆,以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富 CO_2为特征;中阶段流体发生沸腾,导致 CO_2逸失、氧逸度降低、成矿物质快速沉淀;晚阶段流体以低温、低盐度、无子晶、贫 CO_2为特征,可能属大气降水热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钼矿床 流体包裹体 碰撞造山作用 乌努格吐山 兴蒙造山带
下载PDF
河南冷水北沟铅锌银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65
5
作者 祁进平 陈衍景 +4 位作者 倪培 丁俊英 宋要武 唐国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19-2130,共12页
河南栾川冷水北沟铅锌银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界栾川断裂北侧。矿床赋存于中-晚元古代浅变质碎屑岩建造中,受断裂控制,矿体呈脉状;矿石主要由金属硫化物,少量石英和碳酸盐组成;围岩蚀变和成矿过程分为4个阶段,以石英- 黄铁矿组合(Ⅰ阶段... 河南栾川冷水北沟铅锌银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界栾川断裂北侧。矿床赋存于中-晚元古代浅变质碎屑岩建造中,受断裂控制,矿体呈脉状;矿石主要由金属硫化物,少量石英和碳酸盐组成;围岩蚀变和成矿过程分为4个阶段,以石英- 黄铁矿组合(Ⅰ阶段)、黄铁矿-闪锌矿组合(Ⅱ阶段)、多金属硫化物(Ⅲ阶段)和碳酸盐(Ⅳ阶段)为标志。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含 CH_4的碳水体系,盐度为0.22~13.8 wt% NaCl eqv.。从早到晚,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420℃~340℃(Ⅰ)、370℃~280℃(Ⅱ)、320℃~260℃(Ⅲ)和<260℃(Ⅳ)。Ⅰ、Ⅱ阶段的流体盐度低于8 wt% NaCl eqv.,Ⅲ阶段增高至13.8 wt%NaCl eqv.,甚至偶见子晶。Ⅰ、Ⅱ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压力分为两组,即180~200MPa 和70~80MPa,代表着深约8km 的静水与静岩压力系统的共存或交替;Ⅲ阶段只有70~80MPa 一组压力,指示开放环境注入的静水压力体系。Ⅰ、Ⅱ阶段静岩与静水压力系统的交替现象完全吻合于断层阀模式,含 CH_4的 CO_2-H_O 流体的脉动沸腾消耗了流体成矿系统热能,并使盐度不断增高、成矿。该认识可被Ⅱ阶段广泛存在的沸腾流体包裹体组合证明,也与流体包裹体成分类型、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矿石组构的规律演化相一致。以上表明,冷水北沟是一个典型的形成于碰撞造山挤压向伸展转变期的造山型 Pb-Zn-Ag 矿床实例,成矿机理可由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型(即 CMF 模式)所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北沟铅锌银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造山型铅锌银矿床 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内蒙古敖仑花斑岩钼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2
6
作者 马星华 陈斌 +1 位作者 鲁颖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39-2950,共12页
敖仑花钼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是西拉木伦河断裂北侧多金属矿集区内新发现的斑岩型钼矿床。首次采用SHRIMP锆石U-Pb技术对敖仑花含矿花岗斑岩进行了测年,获得成岩年龄为134±4Ma;采用ICP-MS方法测定敖仑花钼矿床辉钼矿中Re-Os同位... 敖仑花钼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是西拉木伦河断裂北侧多金属矿集区内新发现的斑岩型钼矿床。首次采用SHRIMP锆石U-Pb技术对敖仑花含矿花岗斑岩进行了测年,获得成岩年龄为134±4Ma;采用ICP-MS方法测定敖仑花钼矿床辉钼矿中Re-Os同位素,获得模式年龄在131±2~133±2Ma之间,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32±1Ma(MSWD=1.12),成岩与成矿误差范围内基本同时发生,敖仑花斑岩钼矿床为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西拉木伦河断裂带内的多金属矿床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130~150Ma是带内矿床成矿高峰期,两侧矿床可能具有不同的成矿物质来源。区内独特的成矿特征,与区域经历了古亚洲洋构造域和滨西太平洋构造域的复合演化有关,发生于早白垩世时期的这一大规模成矿事件,是该区经历增生造山和地壳加厚之后,演化为弧后大陆伸展背景时强烈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 锆石U-PB年龄 辉钼矿 RE-OS同位素 敖仑花钼矿床 西拉木伦河成矿带
下载PDF
碰撞造山过程内生矿床成矿作用的研究历史和进展 被引量:45
7
作者 陈衍景 陈华 +14 位作者 刘玉琳 郭光军 秦善 黄宝玲 张增杰 隋颖慧 李超 李震 李萍 李欣 王海华 朱梅湘 高秀丽 魏倚英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6期1681-1689,共9页
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研究是发展与完善板块构造理论和区域矿床学的必须 ,必然日益受到注意 .列举了板块理论兴起以来与该问题有关的主要研究和讨论 ,将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研究历史划分为 2个阶段 ,即 1971~ 1990年间的初级研究阶段 ,1990年... 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研究是发展与完善板块构造理论和区域矿床学的必须 ,必然日益受到注意 .列举了板块理论兴起以来与该问题有关的主要研究和讨论 ,将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研究历史划分为 2个阶段 ,即 1971~ 1990年间的初级研究阶段 ,1990年以后的高级研究阶段 .初级研究阶段以Guild( 1971)提出碰撞过程不可能发生成矿作用为开始 ,主要是讨论碰撞造山过程中是否有成矿作用发生 ;高级阶段则以提出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为标志 ,开始研究碰撞造山成矿动力学、矿床时空分布规律、成矿流体作用、成矿与成岩的关系等问题 .中国具备无比优越的开展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研究的自然条件 ,已经获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和积累 ,因此呼吁职能部门和学者重视碰撞造山成矿作用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造山作用 成矿作用 板块理论 内生矿床 进展
原文传递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49
8
作者 李文博 +1 位作者 孙希文 王保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65-2176,共12页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增生型造山带,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体受 EW 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成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早阶段石英-黄铁矿,乳白色石英和粗粒黄铁矿变形、破碎;中阶段多金属硫化物充填胶结早阶段变形、破碎的石...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增生型造山带,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体受 EW 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成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早阶段石英-黄铁矿,乳白色石英和粗粒黄铁矿变形、破碎;中阶段多金属硫化物充填胶结早阶段变形、破碎的石英角砾和黄铁矿裂隙;晚阶段为石英-碳酸盐细脉,穿切早中阶段脉体和矿物组合。冷热台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早阶段石英中原生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248℃~380℃,盐度为4.34%~6.59%,次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80℃~260℃,盐度为3.23%~4.18%NaCl eqv;中阶段石英中原生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15℃~241℃,盐度为2.90%~4.18%NaCl eqv,与早阶段次生流体包裹体一致;晚阶段石英细脉和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7℃~181℃,盐度为0.50% ~2.00%NaCl eqv。激光拉曼测试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为 CO_2、CH_4和 N_2。成矿流体为低盐度、低密度、富 CO_2的流体,当这种流体到达剪切带时,由于压力骤然降低发生以 CO_2逸失为特征的沸腾作用,导致成矿流体过饱和,成矿物质快速沉淀下来形成矿床。白乃庙铜金矿床成矿流体及矿床地质特征与造山型矿床一致,确证了造山型铜矿的存在并提供了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造山型铜矿 白乃庙铜金矿床
下载PDF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和成矿构造背景 被引量:44
9
作者 李文博 陈衍景 +1 位作者 季建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90-898,共9页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钼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的中亚造山带的温都尔庙加里东期增生带内,其成矿时间、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一直存在分歧。为确定成矿时间,作者运用高精度单颗粒激光熔融氩氩法对含矿石英脉中的黑云母和白云母矿物进行了年龄测...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钼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的中亚造山带的温都尔庙加里东期增生带内,其成矿时间、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一直存在分歧。为确定成矿时间,作者运用高精度单颗粒激光熔融氩氩法对含矿石英脉中的黑云母和白云母矿物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黑云母样品22点^(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396±2 Ma(MSWD=20),白云母样品23点^(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358±2 Ma(MSWD=11),确证矿床形成于泥盆纪。矿区斑岩等岩浆岩类侵位年龄为428~466 Ma,早于成矿年龄至少40 Ma;赋矿地层白乃庙群形成于1130Ma左右,早于成矿时间约700Ma。如此大的年龄差表明白乃庙矿床不是斑岩型或海底喷流沉积型矿床,而是通过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研究所确定的造山型铜金矿床。白乃庙矿床的成矿年龄与赋矿地层白乃庙群的峰期变质作用年龄(384.5±6Ma)基本一致,也与晚志留世-泥盆纪时温都尔庙增生岩浆弧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碰撞拼贴时间吻合,因此认为白乃庙铜金矿床形成于碰撞造山体制,是世界首例造山型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乃庙铜金矿床 中亚造山带 内蒙古 成矿年龄 造山型铜矿
下载PDF
中亚成矿域斑岩大规模成矿特征:大地构造背景、流体作用与成矿深部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40
10
作者 高俊 朱明田 +15 位作者 王信水 洪涛 李光明 李继磊 肖文交 秦克章 曾庆栋 申萍 徐兴旺 张招崇 周建波 张晓晖 孙景贵 万博 王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71,共48页
中亚成矿域夹持于西伯利亚、东欧和塔里木-华北克拉通之间,展布范围与全球显生宙大陆地壳生长最典型的增生型造山带——中亚造山带相当,并产出一系列大型—超大型斑岩铜(-金)、斑岩钼及斑岩铜(-钼)矿床。斑岩成矿作用自西向东存在明显差... 中亚成矿域夹持于西伯利亚、东欧和塔里木-华北克拉通之间,展布范围与全球显生宙大陆地壳生长最典型的增生型造山带——中亚造山带相当,并产出一系列大型—超大型斑岩铜(-金)、斑岩钼及斑岩铜(-钼)矿床。斑岩成矿作用自西向东存在明显差异,可高度概括为具‘西铜东钼、早铜晚钼’特征。基于前寒武纪基底性质、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以及斑岩成矿特征方面的系统综合研究,以重要构造线为界,将成矿域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成矿省:哈萨克斯坦斑岩Cu(-Au-Mo)、蒙古斑岩Cu(-Au)和中国东北斑岩Mo(-Cu)成矿省。哈萨克斯坦成矿省具新太古—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四个大型斑岩Cu矿床形成于早古生代增生造山过程(481~440Ma),而绝大多数矿床为晚石炭世(330~295Ma)集中爆发成矿的产物。古亚洲洋西段,沿我国中天山—伊犁南缘—吉尔吉斯北天山—中哈萨克斯坦—科克切塔夫至成吉思线性展布的古生代岩浆弧与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共同制约了斑岩成矿作用;增生造山向山弯构造的转换阶段为斑岩集中成矿期。蒙古斑岩成矿省亦具新太古代—早古元古代结晶基底;斑岩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泥盆纪(~370Ma)和三叠纪(~240Ma)两个时期,为图瓦-蒙古山弯构造演化过程中两个局部时段的突发成矿;早期成矿事件与古亚洲洋体系向南戈壁微地块下的俯冲增生造山有关,晚期成矿可能是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作用的结果。中国东北斑岩成矿省广泛发育新元古代结晶基底和泛非事件岩石学记录;奥陶纪(482~440Ma)斑岩成矿受控于古亚洲洋早古生代时期俯冲增生作用;而中生代斑岩钼集中爆发成矿则分别受控于古亚洲洋体系后碰撞(~250Ma)、蒙古—鄂霍茨克洋体系同俯冲(248~204Ma)、古太平洋体系同俯冲(195~145Ma)及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事件(145~106Ma)不同地球动力学体制。成矿流体方面总体而论,中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成矿域 斑岩大规模成矿 大地构造背景 流体作用特征 成矿深部机制
下载PDF
内蒙古银都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1-593,共13页
内蒙古银都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属于特大型银矿床,经研究,确定成矿过程经历了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形成以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磁黄铁矿、萤石-白云母-碳酸盐为代表的矿物组合。其中,早阶段为锌、铜的主成矿阶段,中阶段则是... 内蒙古银都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属于特大型银矿床,经研究,确定成矿过程经历了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形成以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磁黄铁矿、萤石-白云母-碳酸盐为代表的矿物组合。其中,早阶段为锌、铜的主成矿阶段,中阶段则是银铅锌的成矿阶段,晚阶段矿化较弱。激光拉曼显微探针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为H2O-CO2-CH4-NaCl体系。包裹体研究显示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2%~5%)、低密度(0.72~0.88g/cm3)的特点,成矿温度随着成矿流体的演变,逐渐降低,早、中、晚阶段分别为340.5℃,282.4℃及260.3℃,成矿压力为37~74MPa,成矿深度为3.7~7.0km。经对萤石-白云母-碳酸盐阶段白云母的激光探针40Ar-39Ar年代学测定,确定成矿年代为135±3Ma,为白垩纪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年代 银铅锌多金属矿床 内蒙古
下载PDF
小秦岭金矿田成因的锶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32
12
作者 祁进平 +1 位作者 任康绪 唐国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543-2550,共8页
本文报道了前人对小秦岭金矿田部分金矿床流体包裹体、赋矿围岩(太华群)、文峪花岗岩的锶同位素结果以及作者新获得的中-新元古界地层(官道口群-栾川群)的缌同位素测试结果。鉴于小秦岭金矿田的金矿床和文峪花岗岩均形成于130Ma 左右,... 本文报道了前人对小秦岭金矿田部分金矿床流体包裹体、赋矿围岩(太华群)、文峪花岗岩的锶同位素结果以及作者新获得的中-新元古界地层(官道口群-栾川群)的缌同位素测试结果。鉴于小秦岭金矿田的金矿床和文峪花岗岩均形成于130Ma 左右,作者将所有^(87)Sr/^(86)比值返算为130Ma 时的初始值,即 I_(Sr-130)比值。文峪花岗岩的8件 I_(Sr-130)=0.7077~0.7084, 平均0.7082;太华群的12件 l_(Sr-130)=0.7073~0.8090,平均0.7557;中-新元古界地层的15件 I_(Sr-130)=0.7119~0.8373,平均0.7623;赋存于太华群中的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22件 I_(Sr-130)值变化于0.7334~0.7519,平均0.7440:赋存于文峪花岗岩中的矿脉流体包裹体7件 I_(Sr-130)=0.7135~0.71 85,平均0.7162。由此可见,赋存于太华群的金矿床 I_(Sr-130)值远高于文峪岩体,而落入太华群和中-新元古界地层的 I_(Sr-130)值范围,表明成矿流体不可能源于文峪花岗岩岩浆分异,而源于太华群和/或中-新元古界地层的变质脱水;赋存于文峪岩体中的含矿石英脉 I_(Sr-130)值低于太华群和/或中-新元古界地层,也低于太华群中的金矿床,但显著高于文峪岩体,应是高 I_(Sr-130)的成矿流体与低 I_(Sr-130)值的文峪花岗岩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此,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可较好阐释小秦岭金矿田的成因,即,中生代扬子与华北板块碰撞过程中,由中-新元古界地层及下伏太华群组成的陆壳板片沿小河断裂向北 A 型俯冲到小秦岭金矿田之下,俯冲板片经变质脱水作用为小秦岭金矿田形成提供了成矿流体,成矿流体与赋矿围岩的相互作用造成太华群中的矿脉与文峪岩体中的矿脉具有明显不同的 I_(Sr-130)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同位素 小秦岭金矿田 太华群 文峪花岗岩 中-新元古界地层
下载PDF
山东玲珑金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4
13
作者 张祖青 陈衍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207-2216,共10页
玲珑金矿位于胶东半岛招-掖成矿带东部,是我国典型的超大型含金石英脉型金矿。成矿过程可划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金主要在中阶段沉淀。早阶段流体包裹体为纯 CO_2型(L_(CO_2)+V_(CO_2)>90%)和富 CO_2型(10%≤L_(CO_2)+V_(CO_2)≤9... 玲珑金矿位于胶东半岛招-掖成矿带东部,是我国典型的超大型含金石英脉型金矿。成矿过程可划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金主要在中阶段沉淀。早阶段流体包裹体为纯 CO_2型(L_(CO_2)+V_(CO_2)>90%)和富 CO_2型(10%≤L_(CO_2)+V_(CO_2)≤90%),中阶段为纯 CO_2型、富 CO_2型、富 H_2O 型,晚阶段为水溶液包裹体。从早到晚,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在240℃~360℃、220℃~360℃、180℃~260℃和80℃~180℃,盐度分别集中在3.4%~10.4%、3.0%~10.2%、4.0%~14.6%和2.4%~5.0%NaCl eqv;早、中阶段流体盐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中阶段第一世代石英中大量水溶液包裹体和富 CO_2包裹体共生,指示流体强烈沸腾。从早到晚,流体包裹体的变化记录了成矿流体性质和构造环境的演化。早阶段石英中沿 X 型节理发育面型包裹体群,既记录了石英脉遭受的剪切变形事件,又记录了同构造流体作用。而充填于张性裂隙的黄铁矿为主的多金属硫化物-石英组合则表明主成矿期构造环境由压性向张性转化,成矿流体系统减压沸腾、逐步开放,并导致金等成矿物质大量沉淀。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和成矿时间,认为玲珑金矿成矿系统发育在应力场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构造背景,流体压力变化滞后于构造应力场变化,流体成分以低盐度、富 CO_2为特征,应属典型的造山型金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 玲珑金矿 造山型金矿 面型包裹体群 成矿流体
下载PDF
河南祁雨沟金矿流体包裹体及矿床成因类型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诺 +1 位作者 鲁颖淮 郭东升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230-1239,共10页
河南祁雨沟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熊耳地体,产于燕山期火山隐爆角砾岩筒内。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祁雨沟金矿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有3种类型:水溶液包裹体、含子矿物包裹体和含CO2包裹体。成矿早期流体为高温(>350... 河南祁雨沟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熊耳地体,产于燕山期火山隐爆角砾岩筒内。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祁雨沟金矿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有3种类型:水溶液包裹体、含子矿物包裹体和含CO2包裹体。成矿早期流体为高温(>350°C)、高盐度(>30wt%NaCl.eqv)、高氧逸度、富CO2的岩浆流体,经流体减压沸腾、挥发分逸失、氧逸度降低、温度降低演化为导致大量金属硫化物及金沉淀的还原性流体,再经大气降水的混入和降温等过程,演化为晚阶段低温、低盐度的大气降水热液。祁雨沟金矿的地质和成矿流体特征指示其应为爆破角砾岩型,而非浅成低温热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爆破角砾岩型金矿 祁雨沟 河南
下载PDF
岩石宏、细观损伤复合模型及裂纹扩展规律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永兴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4-542,共9页
通过假设微元具有破坏、损伤和无损3种状态,损伤和破坏可以用无损的程度表示;把细观损伤理论和宏观统计损伤模型结合,建立应力–应变与微裂纹密度变化的关系;分别运用Taylor方法、广义自洽法和Taylor介质法,通过计算实例分析岩石应力–... 通过假设微元具有破坏、损伤和无损3种状态,损伤和破坏可以用无损的程度表示;把细观损伤理论和宏观统计损伤模型结合,建立应力–应变与微裂纹密度变化的关系;分别运用Taylor方法、广义自洽法和Taylor介质法,通过计算实例分析岩石应力–应变过程中裂纹密度的发展变化规律,讨论特征点处的裂纹密度变化特点及计算方法的影响,尝试利用细观损伤理论确定岩石残余强度,得出岩石非线性性质是裂纹密度发展速度的宏观表现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细观损伤 损伤统计模型 微裂纹密度 裂纹发展速度 特征点
下载PDF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敖仑花斑岩铜钼矿床成矿时代和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舒启海 蒋林 +1 位作者 鲁颖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01-2614,共14页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敖仑花铜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拉沐伦钼矿带,是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对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分析,获得的等时线年龄为129.4±3.4Ma,表明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根据成矿中的流体过程可分为...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敖仑花铜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拉沐伦钼矿带,是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对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分析,获得的等时线年龄为129.4±3.4Ma,表明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根据成矿中的流体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早阶段以发育石英-黄铁矿脉为标志,中阶段是主要的成矿阶段,以发育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为标志。这两个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集中在330~430℃和250~350℃,盐度分别为1.06~>58.41 wt%NaCl eqv和0.88wt%~48.21 wt%NaCl eqv,两个阶段均为多种类型包裹体密切共生,均一温度接近而盐度相差悬殊,且两个阶段的包裹体均一方式多样,这些特征指示了这两个阶段的流体皆发生过沸腾作用。晚阶段以发育石英-碳酸盐细脉为标志,只有少量黄铁矿沉淀,该阶段仅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均一温度<270℃.盐度低,范围为0.71 wt%~8.41 wt%NaCl eqv。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早、中阶段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为H_2O和CO_2,而晚阶段气相中只含H_2O。总体来看,初始流体可能直接来自岩浆房中岩浆流体的上涌,具有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和富CO_2等特点,在430℃和350℃时流体发生了两次沸腾作用,致使成矿物质快速沉淀,流体氧逸度降低,CO_2逃逸,到了晚期,流体包裹体中基本不再含有子晶和C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阿鲁科尔沁旗 斑岩 铜钼矿床 成矿时代 流体包裹体 Area study 均一温度 盐度 沸腾作用 发育 华北克拉通北缘 氧逸度 石英 激光拉曼光谱 黄铁矿 多金属硫化物 NaCl 同位素分析
下载PDF
辽宁大石桥菱镁矿床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和成因 被引量:24
17
作者 汤好书 武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5-467,共13页
在2.33~2.06Ga期间,δ^(13)C_(carb)发生了地质历史上最强烈的正异常事件,被称为Lomagundi事件。辽河群形成于2.3~1.85Ga期间,其大石桥组蕴涵超大型的大石桥菱镁矿矿床,在矿区厚约1144m。为检验华北克拉通对Lomagundi事件响应,揭示大... 在2.33~2.06Ga期间,δ^(13)C_(carb)发生了地质历史上最强烈的正异常事件,被称为Lomagundi事件。辽河群形成于2.3~1.85Ga期间,其大石桥组蕴涵超大型的大石桥菱镁矿矿床,在矿区厚约1144m。为检验华北克拉通对Lomagundi事件响应,揭示大石桥菱镁矿的成因,本文报道我们最新获得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大石桥菱镁矿6件下伏白云岩地层样品的CaO/MgO摩尔比为0.87~0.94,δ^(13)C_(carb)和δ^(18)O_(carb)值分别为0.6‰~1.4‰(平均1.2‰,V-PDB标准)和16.4‰~19.5‰(平均 18.2‰,SMOW标准);与世界正常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相比,δ^(13)C_(carb)较高,而δ^(18)O_(carb)较低,表明原始沉积物具有类似于Lomagundi事件的δ^(13)C_(carb)正异常,δ^(13)C_(carb)可能高达4.2‰,但δ^(13)C_(carb)和δ^(18)O_(carb)值均在沉积之后的成岩或/和变质过程中显著降低。研究剖面大石桥菱镁矿含矿地层厚逾550m,6件样品的CaO/MgO摩尔比为0.005~0.23,δ^(13)C_(carb)和δ^(18)O_(carb)值分别为0.1‰~0.6‰(平均0.4‰),9.2‰~12.7‰(平均10.9‰),均低于下伏围岩白云岩;推测与区域变质有关的流体交代作用导致岩石发生重结晶作用和同位素交换,使δ^(13)C_(V-PDB)和δ^(18)O_(V-PDB)值降低。而对菱镁矿顶板白云岩和网脉状菱镁矿矿石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上述解释的合理性。总之,大石桥菱镁矿的形成经历了初始沉积、成岩作用、区域变质和流体交代作用以及成矿后的局部蚀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magundi事件 大石桥菱镁矿矿床 辽河群 C-0同位素体系 成因
下载PDF
内蒙古半拉山钼矿LA-ICP-MS锆石U-Pb与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成矿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24
18
作者 闫聪 孙艺 +1 位作者 马星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6-634,共19页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半拉山钼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是新发现的中型爆破角砾岩型钼矿床。半拉山钼矿区内流纹岩围岩和花岗斑岩岩脉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是(157.5±3.3)Ma和(126.3±2.1)Ma,而辉钼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半拉山钼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是新发现的中型爆破角砾岩型钼矿床。半拉山钼矿区内流纹岩围岩和花岗斑岩岩脉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是(157.5±3.3)Ma和(126.3±2.1)Ma,而辉钼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36.1±6.6)Ma(MSWD=0.42),表明成矿作用与流纹岩或花岗斑岩岩脉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成矿侵入体在矿区深部,这一认识与野外地质考察结果一致。本文研究结果和大兴安岭南段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年代学资料显示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发生在150-130 Ma,即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之交,构造背景是中亚造山带古生代地壳增生和三叠纪—侏罗纪碰撞加厚之后的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弧后伸展。半拉山钼矿床爆破角砾岩矿床类型的确定表明,爆破角砾岩型钼矿化之下可能存在斑岩型钼矿化,值得进一步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爆破角砾岩型钼矿床 LA-ICP-MS 锆石U-PB年龄 辉钼矿Re-Os同位素 半拉山钼矿 西拉沐沦钼多金属成矿带
下载PDF
内蒙古镶黄旗哈达庙金矿床含矿斑岩体形成时代和成矿构造背景 被引量:25
19
作者 鲁颖淮 李文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15-2620,共6页
内蒙古中部镶黄旗哈达庙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的中亚造山带中东段,矿体受控于花岗斑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为斑岩型金矿床。运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测定了含矿花岗斑岩中单颗粒锆石U-Pb年龄,获得15个测试点的加权平均年龄... 内蒙古中部镶黄旗哈达庙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的中亚造山带中东段,矿体受控于花岗斑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为斑岩型金矿床。运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测定了含矿花岗斑岩中单颗粒锆石U-Pb年龄,获得15个测试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71.8±3.3Ma(MSWD=2.3,n=15),表明花岗斑岩侵位年龄(或成矿年龄)为早二叠世。结合前人的岩相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认为哈达庙金矿区花岗斑岩可能形成于古生代末-三叠纪初的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古板块之间的大陆碰撞背景,俯冲板片部分熔融或者深熔作用形成的岩浆上侵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部 金矿床 含矿斑岩体 形成时代 成矿物质 构造背景 gold deposit tectonic setting 花岗斑岩体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华北板块北缘 等离子体质谱仪 中亚造山带 平均年龄为 单颗粒锆石 早二叠世 岩浆上侵 西伯利亚 深熔作用 侵位年龄
下载PDF
内蒙古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22
20
作者 徐佳佳 +4 位作者 崔栋 蒋林 舒启海 李文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57-2972,共16页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旗道伦达坝中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矿体主要产于粉砂质板岩与黑云母花岗岩的接触带。本文通过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属岩浆期后气化...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旗道伦达坝中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矿体主要产于粉砂质板岩与黑云母花岗岩的接触带。本文通过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属岩浆期后气化热液矿床,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3个阶段,温度区间分别为388~>500℃、302~463℃、179~359℃。钨-锡矿化主要发生在中阶段、铜矿化主要发生在晚阶段。初始成矿流体为CH_4-CO_2-H_2O-NaCl体系,随着温压降低,CO_2、CH_4大量逸失,而演化为H_2O-NaCl体系。流体盐度变化范围大,但从早到晚逐步降低。流体临界分离导致钨、锡矿化;流体CH_4、CO_2逃逸和大气降水热液混入导致铜矿化。黑云母花岗岩的侵入活动导致了成矿流体的聚集,而粉砂质板岩有利于成矿流体封闭,致使二者接触带成为有利的成矿和找矿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氢氧同位素 成矿流体 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 内蒙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