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82
1
作者 陶建平 杨思达 +3 位作者 邓力 徐翼 龚四堂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3-426,共4页
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由于重症病例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首诊时容易忽略,而病情进展凶猛,一旦出现肺水肿、肺出血等呼吸、循环并发症,患儿可短时间内死亡,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因此.临床实践中如何及时识别... 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由于重症病例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首诊时容易忽略,而病情进展凶猛,一旦出现肺水肿、肺出血等呼吸、循环并发症,患儿可短时间内死亡,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因此.临床实践中如何及时识别出重症病例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传染病
原文传递
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败血症 被引量:44
2
作者 陈克正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7-118,共2页
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广州市儿童医院(510120)陈克正赖剑蒲新生儿败血症,尽管使用各种抗生药物治疗,但因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疗效受到一定限制,病死率仍高达13%~50%[1]。国外采用交换输血(简称换血)作为重... 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广州市儿童医院(510120)陈克正赖剑蒲新生儿败血症,尽管使用各种抗生药物治疗,但因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疗效受到一定限制,病死率仍高达13%~50%[1]。国外采用交换输血(简称换血)作为重症败血症的免疫治疗手段,取得满意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换血治疗
原文传递
广州地区33例儿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 被引量:38
3
作者 曾其毅 刘丽 +7 位作者 曾华松 于明华 叶启慈 邓力 龚四堂 苏燕莉 陶建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8-412,共5页
目的 分析儿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分析2 0 0 3年春广州地区 33例SARS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病情经过及转归。结果  33例中有明确SARS接触史者 5例 (1 5 % ) ,5例 (1 5 % )患儿患... 目的 分析儿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分析2 0 0 3年春广州地区 33例SARS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病情经过及转归。结果  33例中有明确SARS接触史者 5例 (1 5 % ) ,5例 (1 5 % )患儿患病后其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和 (或 )咳嗽。SARS病例 3~ 1 2岁儿童占 82 %。主要表现为发热 (1 0 0 % )和咳嗽 (91 % ) ,多为高热、干咳。外周血白细胞总数 (2 5~ 9 7)× 1 0 9/L ,以淋巴细胞为主者 1 8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 <5 0× 1 0 9/L者 2 2例 (67% )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 (5 0~ 7 0 )× 1 0 9/L者 1 0例 (30 % )。肺部细湿 1 9例 (58% ) ,肺部无音者 1 4例 (42 % ) ,胸X线片均表现为斑片状局灶性浸润性阴影 ,单侧病变者 1 5例 ,双侧病变者 1 8例。肺部病灶变化快 ,随病程进展而加重 ,部分患儿由单侧发展为双侧 ;肺部阴影消退较慢 ,明显吸收好转平均需 2周时间。ALT升高者 3例 ,CK MB升高者 2例。给予隔离、通风、充分休息、加强营养、低流量吸氧、中药清热解毒、预防细菌感染、抗炎症因子等综合治疗。住院天数 (1 0 0± 3 8)d。全部病例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儿童SARS有其自身临床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地区 儿童 急性呼吸综合征 临床特点 治疗转归 冠状病毒科感染
原文传递
纳洛酮早期干预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34
4
作者 周伟 +3 位作者 吕回 陆玲 赵宁 陈克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21-622,共2页
为探讨纳洛酮早期干预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的影响 ,将90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 :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5例 ,即在对症支持处理的基础上使用脑活素和胞二磷胆碱治疗 ;纳洛酮治疗组45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早(生后6... 为探讨纳洛酮早期干预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的影响 ,将90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 :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5例 ,即在对症支持处理的基础上使用脑活素和胞二磷胆碱治疗 ;纳洛酮治疗组45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早(生后6h内)应用纳洛酮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惊厥或频繁惊厥的发生和病死率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分度和行为神经评分测定。结果纳洛酮治疗组的惊厥或频繁惊厥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4.44 %vs66.67 % ,χ2=4.500,P<0.05) ,生后7d~8d和12d~14d的行为神经评分<35分者所占百分比前者亦明显低于后者(50.00 %vs74.29 %,χ2=4.642,P<0.05;35.00 %vs57.14 %,χ2=4.601,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1.11 %vs22.22 %,χ2=2.000,P>0.05)。提示 :对重度窒息的新生儿 ,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使用纳洛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纳洛酮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两种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喆 陈克正 +2 位作者 刘立炜 周伟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62-664,共3页
目的 比较天然与合成制剂的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14例NRDS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7例。一组使用Calsurf(天然PS) ,一组使用Exosurf (合成PS)。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血气指标、... 目的 比较天然与合成制剂的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14例NRDS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7例。一组使用Calsurf(天然PS) ,一组使用Exosurf (合成PS)。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血气指标、呼吸机参数变化、用药后机械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肺部X线改变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用药后 72h氧合及肺功能指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 ,差异显著 (P <0 0 5 ) ;呼吸机参数(除PEEP外 )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组间在用药前及用药后 2h、8h、2 4h、72h血气指标及呼吸机参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用药后胸片分值的改变、机械通气和总用氧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的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天然制剂PS与合成制剂PS治疗NRDS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干预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陆玲 周伟 +6 位作者 吕回 赵宁 黄晓虹 陈晓文 郑其才 陈克正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41-145,共5页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主要并发症的特点及影响其存活率的相关因素 ,以便改进干预措施 ,进一步降低其病死率。 方法 对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于生后 2 4 h内转入 NICU的 12 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主要并发症的特点及影响其存活率的相关因素 ,以便改进干预措施 ,进一步降低其病死率。 方法 对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于生后 2 4 h内转入 NICU的 12 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按出生体重分 3组 ,对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转归、主要死因、肠道喂养开始时间及体重变化情况等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导致极低出生体重的主要原因有多胎妊娠 (30 % )、妊娠合并症 (2 1% )、羊膜早破 (15 % )和原因不明 (30 % )等。所有患儿均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 ,主要为高血糖 (5 7% ) ,缺氧缺血性脑病 (46 % ) ,呼吸窘迫综合征 (33% ) ,感染(30 % ) ,低体温 (2 5 % ) ,呼吸暂停 (2 4 % ) ,脑室内出血 (18% )和动脉导管未闭 (18% )等。由于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 ,大多数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不同体重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本组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为 84 % ,若排除因经济困难或担心后遗症而放弃治疗后死亡的病例 ,则存活率为 91% ;其中出生体重≤ 10 0 0 g者为 5 9%。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和先天畸形。存活者能耐受经口胃管喂养开始时间为 (6± 4 ) d,不同出生体重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F=1.36 ,P>0 .0 5 ) ;自行吸吮开始时间为 (2 3± 14 ) d,且随出生体重增加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临床干预 并发症 发生率 病死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血培养252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周伟 +5 位作者 赵莉 陶莉 谢永强 万根平 陆玲 吕回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9-341,共3页
目的 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败血症和菌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 ,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8月广州市儿童医院NICU中 10 90例新生儿的 10 90份血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 目的 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败血症和菌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 ,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8月广州市儿童医院NICU中 10 90例新生儿的 10 90份血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10 90份血标本培养共分离病原菌 15种 2 5 2株 ,总阳性率为 2 3 1%。其中革兰阳性球菌 2 12株 ,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优势 ,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 38株 ,以大肠埃希菌居多 ,肺炎克雷伯杆菌次之。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头孢哌酮 /舒巴坦、克林霉素等的敏感性较高 ;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 /舒巴坦、羟氨苄 /克拉维酸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结论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是NICU中新生儿败血症 /菌血症最常见的几种病原菌 ,对常用的抗菌药物有程度不同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耐受性 细菌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5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陆玲 周伟 +2 位作者 卢伟能 张喆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38-540,共3页
目的研究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CCHS)的临床特征,提高对CCHS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2002年8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反复撤离呼吸机失败的5例患儿临床资料,经过仔细观察及相关检查,除外可导致低通气的心、肺、神经肌肉功... 目的研究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CCHS)的临床特征,提高对CCHS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2002年8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反复撤离呼吸机失败的5例患儿临床资料,经过仔细观察及相关检查,除外可导致低通气的心、肺、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原发病,结合相关文献,对照CCHS诊断标准。结果5例患儿均有CCHS的典型临床特征:清醒时有足够的通气,睡眠时呼吸频率减慢,通气不足伴高碳酸血症,常需机械通气,对低通气所致的高碳酸血症与低氧血症无呼吸增快及觉醒反应。第1例在早期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明确诊断较晚,提示CCHS的临床特征不易认识可致漏诊。结论对于持续存在的睡眠状态通气不足及高碳酸血症,无心、肺、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的原发病可解释时,应考虑CCHS,采取措施尽早明确诊断,进行有效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新生儿危重评分在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克正 +4 位作者 吕回 黄晓虹 陈晓文 陆玲 王卫 《小儿急救医学》 2001年第2期85-86,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作为危重新生儿转运的指征。 方法  对 1998年 3月— 1999年 12月由我院出车转运回NICU的 177例患儿 ,按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进行评分 ,按分值高低顺序将患儿分~ 10 0分、~ 90分、~ 80分及~6... 目的  探讨应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作为危重新生儿转运的指征。 方法  对 1998年 3月— 1999年 12月由我院出车转运回NICU的 177例患儿 ,按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进行评分 ,按分值高低顺序将患儿分~ 10 0分、~ 90分、~ 80分及~69分四组 ,分析评分分值与新生儿转归、多器官功能不全及其损害程度的关系。 结果  转运病例中主要疾病顺序为新生儿肺炎、早产儿、HIE、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RDS :危重度评分分值越低 ,发生损害的器官数量越多、病死率越高 ;各系统器官损害中以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最高 ,其后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 结论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能反映新生儿病情危重度 ,完全适用于基层医院作为危重新生儿转运指征 ,建议评分 <90分者即宜转运 ,若无条件开展评分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例评分 转运 危重新生儿
下载PDF
儿童非典型肺炎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9
10
作者 曾其毅 于明华 +8 位作者 邓力 叶启慈 刘丽 苏嬿莉 周容 陶建平 龚四堂 曾华松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7-267,T001-T003,共14页
关键词 非典型肺炎 诊断 预防 治疗 儿童
原文传递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新生儿的凝血功能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伟 +4 位作者 陆玲 赵宁 黄晓虹 陈晓文 陈克正 《小儿急救医学》 2004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目的 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新生儿 12 6例 ,在入院后 2 4h内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并采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 (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AP... 目的 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新生儿 12 6例 ,在入院后 2 4h内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并采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 (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APTT)、D 二聚体 (DD)含量和血小板 (PLT)计数。分别以SIRS符合项数及预后、疾病严重程度分组 ,观察其与凝血功能紊乱间的关系。结果 随着SIRS符合项数的增加 ,SIRS新生儿中危重病例所占百分比及病死率明显增高 ,PT、TT、APTT、DD也增高 ,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存活组与死亡组间PT、TT、APTT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死亡组DD显著高于存活组 (P <0 0 1)。危重症组PT、TT、APTT、DD与非危重症组比较 ,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 (P<0 0 1)。结论 SIRS新生儿存在凝血机制的活化 ,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数越多 ,病情越重 ,凝血功能紊乱越显著 ,病死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时间 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D-二聚体 血小板
下载PDF
预防性应用氨茶碱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喆 周伟 +1 位作者 陈克正 《小儿急救医学》 2003年第4期238-239,共2页
目的  探讨预防性应用氨茶碱对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的作用及其安全性。 方法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收治的 10 3例VLBWI(A组 )在生后尚未发生呼吸暂停时即给氨茶碱治疗 ,观察其在生后一周内及体重达到 2 0kg前呼吸暂停的... 目的  探讨预防性应用氨茶碱对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的作用及其安全性。 方法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收治的 10 3例VLBWI(A组 )在生后尚未发生呼吸暂停时即给氨茶碱治疗 ,观察其在生后一周内及体重达到 2 0kg前呼吸暂停的发生情况、经肠道喂养的耐受性和体重变化 ,以及平均用氧时间和需使用呼吸机的百分率。用药期间动态监测氨茶碱血药浓度 ,并与 1990年 1月— 1995年 12月收治的 86例在发生呼吸暂停后才使用氨茶碱的VLBWI(B组 )进行比较。 结果  在生后 1周内A组 10 3例VLBWI有 5例 (4 9%)曾发生呼吸暂停 ,与B组 (6 0 5 ,5 2 /86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6 8 81,P <0 0 0 1) ;在体重增至 2 0kg前 ,A组共有 2 4例 (2 3 3%)发生过呼吸暂停 ,B组共有 6 0例 (6 9 8%)发生过呼吸暂停 ,两组比较 ,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 (χ2 =40 98,P <0 0 0 1)。A组开始能耐受经胃管喂养的时间及开始自行吸吮的时间与B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组出生体重下降至最低值日龄、恢复至出生体重日龄以及体重增至 2 0kg日龄与B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A组平均用氧时间为 (8± 5 )d ,与B组 (12± 6 )d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2 4 5 7,P <0 0 1) ;A组因频繁呼吸暂停需机械通气比率 (3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预防性 氨茶碱 安全性 治疗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危重新生儿转运的病因及合并症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克正 吕回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 通过对转运患儿病因及合并症调查以提高危重新生儿转运水平。方法 对 1998年 3月至 1999年12月由该院转运回NICU的 177例患儿作病因、合并症及新生儿转归调查分析。结果 转运病例中主要病因是新生儿肺炎、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 目的 通过对转运患儿病因及合并症调查以提高危重新生儿转运水平。方法 对 1998年 3月至 1999年12月由该院转运回NICU的 177例患儿作病因、合并症及新生儿转归调查分析。结果 转运病例中主要病因是新生儿肺炎、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大多有合并症发生 ,其中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及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的合并症发生率最高。各系统合并症以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代谢及呼吸系统多见。 177例中危重儿占 69 5 % ,随着危重评分越低 ,发生合并症及病死率越高。结论 加强与基层医院联系及指导 ,做好转运前疾病危重度评估及稳定病情措施 ,做好转运前后及转运过程中的治疗及监护 ,及时反馈转运结果以提高转运成功率 ,减少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 转运 病因 合并症 调查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伟 刘志刚 +5 位作者 陆玲 赵宁 黄晓虹 陈晓文 张喆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05-308,共4页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期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于生后24h内转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226...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期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于生后24h内转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226例VLBWI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26例VLBWI发生医院感染59例共81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6.1%(59/226)。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81例次医院感染的疾病或定位分布主要为:败血症25例次(30.9%),菌血症10例次(12.3%),呼吸道感染21例次(25.9%),胃肠道感染8例次(9.9%)等。医院感染首次发生时间多为生后2~3周。67例次医院感染(除外皮肤感染、结膜炎、脐炎、鹅口疮)早期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暂停重现或频率增加25例;呼吸增快16例;呼吸支持增加或呼吸机参数需调高8例;发热或体温不升12例;喂养不耐受或腹胀8例;嗜睡和肌张力减低6例。白细胞计数异常或杆状核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0.16)27例;血小板计数降低11例;血糖稳定后又突然出现高血糖20例;难以解释的代谢性酸中毒12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7例。从59例患儿106份血液、尿液、脑脊液或气管插管内吸引物标本培养分离病原菌38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1株,革兰阴性杆菌17株。结论 医院感染VLBWI发生率高、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迅速,因此临床应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并密切观察病情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交叉感染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新生儿呼吸衰竭常用的辅助呼吸治疗 被引量:5
15
作者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487-489,共3页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衰竭 呼吸治疗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机械通气治疗 慢性肺部疾病 辅助呼吸方法 危重急症
原文传递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流行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伟 陶莉 +4 位作者 谢永强 万根平 陆玲 吕回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940-942,共3页
目的 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细菌的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对NICU 12 5 9例新生儿各种体液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  1892份标本培养共分离病原菌 5 49株 ,总阳性率为 2 9 0 %。其中革兰阳性球菌 2 5 ... 目的 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细菌的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对NICU 12 5 9例新生儿各种体液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  1892份标本培养共分离病原菌 5 49株 ,总阳性率为 2 9 0 %。其中革兰阳性球菌 2 5 9株 ,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优势 ,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 2 65株 ,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居多 ,大肠埃希菌次之。 970份血标本共检出病原菌 15种 2 3 2株 ,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优势。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及红霉素、头孢他定、头孢噻吩等具有较高耐药性 ,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头孢哌酮 /舒巴坦、克林霉素等的敏感性较高 ;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 /舒巴坦、羟氨苄 /克拉维酸仍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而对庆大霉素、头孢他定、头孢哌酮、头孢噻肟、氨苄西林等的耐药率较高。NICU中检出率较高的病原菌中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头孢哌酮 /舒巴坦、克林霉素、环丙沙星较为敏感 ,而对青霉素类及其它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很高 ;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仅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甙类以及喹诺酮类少数抗菌药物敏感 ,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很高。结论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是NICU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重症监护病房 流行菌 耐药性 细菌感染 NICU 血标本
原文传递
先天性结核2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卢伟能 周伟 +2 位作者 陆玲 陈克正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F0003-F0004,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结核 胎盘传染 结核杆菌 诊断困难 结核病 易误诊
下载PDF
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及急诊处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翼 杨思达 +3 位作者 邓力 陶建平 龚四堂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490-491,共2页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而危及生命。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置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早期诊断 急诊处理 重症 急性弛缓性麻痹 无菌性脑膜炎 常见传染病 呼吸道感染
原文传递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在NICU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克正 吕回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58-660,共3页
目的 评估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草案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广州市儿童医院从 1998年 3月至 1999年 12月出车接回在NICU治疗的 177例新生儿按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进行评分 ,记录并分析有关设备利用、... 目的 评估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草案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广州市儿童医院从 1998年 3月至 1999年 12月出车接回在NICU治疗的 177例新生儿按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进行评分 ,记录并分析有关设备利用、抗生素使用及器官损害等情况。结果  177例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为 <70分组 6例 (3 39% ) ,~ 80分组 2 8例 (15 82 % ) ,~ 90分组 89例 (5 0 2 8% ) ,>90分组 5 4例 (30 5 1% ) ;各组间病死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评分与出生体重之间无明显差异 ,但≤ 15 0 0 g者病死率明显高于 >15 0 0g者(P <0 0 5 )。单项指标符合危重病例者 37例 ,单项指标或评分法评定属于危重病例的组间病死率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机械通气、多种抗生素的应用以及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在评分 >90分组与~ 90分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但~ 80分组与~ 90分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危重评分能估计病情的程度 ,分值的划分是恰当的。通过评分 ,将分值低于 90分作为转入NICU加强监护、治疗以及基层医院危重新生儿转运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NICU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抗生素 临床应用 新生儿疾病
原文传递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喆 +1 位作者 陆玲 周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905-906,共2页
目的 :研究足月新生儿败血症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临床关系 ,探讨DIC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将 1998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足月新生儿败血症 5 6例分为DIC组与非DIC组 ,比较 2组原发病起病时间、血pH值、肺泡动脉氧分压 ... 目的 :研究足月新生儿败血症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临床关系 ,探讨DIC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将 1998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足月新生儿败血症 5 6例分为DIC组与非DIC组 ,比较 2组原发病起病时间、血pH值、肺泡动脉氧分压 (A aDO2 )、血小板 (Plt)数、硬肿程度、器官功能损害情况等与DIC的关系。并比较D 二聚体、Plt计数在DIC不同病程中的情况。结果 :生后 5d内发生败血症的新生儿其DIC的发生率 (60 % ,2 7/4 3 )显著高于出生 5d后发生败血症者 (2 3 % ,3 /13 ) (χ2 =6 3 3 ,P <0 0 5 )。两组患儿血pH值、A aDO2 、Plt数及硬肿程度等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在DIC不同病程中D 二聚体、Plt计数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结论 :败血症起病越早 ,病情越重 ,DIC发生率越高。D 二聚体检测、Plt计数等有助于早期诊断D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肺泡动脉氧分压 血小板计数 D-二聚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