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置换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因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40
1
作者 高辉 刘午阳 +2 位作者 姬广林 吕厚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5-366,共2页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下载PDF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探讨 被引量:17
2
作者 姬广林 徐房添 +5 位作者 吴东保 何澄 刘午阳 温煦 黄为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入路、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2000年2月-2005年12月对34例有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经验。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16~61岁,平均39岁。术前根据X线片及CT检查结果,所有骨折均按Letournel-Judet的方法...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入路、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2000年2月-2005年12月对34例有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经验。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16~61岁,平均39岁。术前根据X线片及CT检查结果,所有骨折均按Letournel-Judet的方法进行分型,简单型骨折13例,复合型骨折21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eek入路23例、髂腹股沟入路6例及前后联合入路5例进行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螺钉进行固定。手术平均耗时2.5h,术中平均失血0.6L。[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2~64个月,平均31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18例,复位满意9例,复位不满意3例,4例关节轮廓复位。根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关节功能优11例,良15例,一般4例,差4例,优良率为76.5%。解剖复位加满意复位的临床优良率为85.2%,而差及关节轮廓复位的优良率为42.9%(P〈0.05)。X线片结果按Epstein标准评价,优10例,良17例,一般3例,差4例,优良率为79.4%。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2例;异位骨化3例,其中BrookerⅠ°1例,Ⅱ°2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无手术死亡、感染及骨折不愈合发生。[结论] 术前完善的影像学资料、正确的骨折分型、及时手术、恰当的手术入路、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髋臼 分型 手术入路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3
作者 肖文德 刘午阳 +3 位作者 高辉 姬广林 王茂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MED)与小切口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8月~2009年8月间收治的33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18例,采用小切口...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MED)与小切口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8月~2009年8月间收治的33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18例,采用小切口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15例。采用JOA评分表评估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症状和体征。[结果]MED组有14例获得随访,小切口组有12例获得随访,术后随访1.5~8年,平均5.1年。术后患者症状缓解明显,中期随访手术效果满意,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正规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的患者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MED与小切口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相当,各有优点和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镜 小切口
原文传递
显微外科技术结合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外露合并骨缺损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亚东 周娟 +4 位作者 唐文 张飞 刘氜 魏晓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结合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外露合并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6年4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胫骨骨折合并骨外露及骨缺损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进行彻底清创后,用显微外科技术...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结合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外露合并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6年4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胫骨骨折合并骨外露及骨缺损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进行彻底清创后,用显微外科技术将游离皮瓣覆盖胫骨外露骨质,再行Ilizarov外固定架骨迁移治疗骨不连。结果患者手术时间80~120 min,平均(85.0±4.4)min;骨迁移长度5~11 cm,平均(6.0±4.6)cm;Ilizarov外固定架固定时间13~22个月,平均(15±3)个月;牵移骨痂矿化时间13~23周,平均(14.0±3.6)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6.2±5.5)个月。2例出现远端骨不连,给予髂骨植骨达到愈合。2例出现马蹄足畸形,给予行外固定架矫形。术中、术后无神经血管损伤表现,无再次骨折发生。根据Johner-Wruh评定疗效,优35例,良12例,差3例,优良率94%。结论胫骨骨折合并骨外露、骨缺损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结合Ilizarov外固定技术,可降低患者截肢率,促进骨折的愈合,缩短治疗时间,临床总体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显微外科手术 外固定器
下载PDF
Ilizarov外固定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 被引量:11
5
作者 唐文 高辉 +3 位作者 杨亚东 张飞 刘氜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及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及骨搬移技术治疗的胫骨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12例,术中根据骨感染情况,彻底清除断端...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及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及骨搬移技术治疗的胫骨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12例,术中根据骨感染情况,彻底清除断端感染骨段及硬化骨,打通髓腔,用骨段滑移及牵张成骨技术修复清创后遗留的骨缺损;术后7d开始骨段滑移操作;术后定时复查X线片,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评估成骨及骨愈合情况,随访时间大于15个月。结果本组共纳入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35岁。其中11例伴有局部软组织缺损和骨外露,缺损范围5cm×4cm-19cm×15cm,并先期给予局部或游离皮瓣修复创面。清创后遗留骨缺损长度4-7cm,骨滑移完成时间1.5-2.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23(19±3.84)个月。患者佩戴Ilizarov外固定器的时间为7-9个月,所有骨感染均得到良好的控制,5例有轻度钉道松动或感染,骨缺损断端骨愈合及牵张成骨区成骨愈合满意,未出现皮肤坏死、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愈合时间6-9.3(7.86±1.2)个月。按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2%。结论 Ilizarov技术能够有效地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同时不增加医源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 骨不连 骨缺损 牵张成骨 软组织缺损 胫骨
下载PDF
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9
6
作者 肖文德 胡菁 +5 位作者 姬广林 高辉 刘午阳 吴东保 何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81-882,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椎管狭窄 腰椎不稳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23例手术治疗 被引量:8
7
作者 肖文德 陈建庭 +2 位作者 高辉 姬广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615-3616,共2页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一种特殊型的颈脊髓损伤,多见于老年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手术时机把握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临床医师主张早期手术治疗〔1,2〕,其术式包括前路减压手术、后路减压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一种特殊型的颈脊髓损伤,多见于老年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手术时机把握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临床医师主张早期手术治疗〔1,2〕,其术式包括前路减压手术、后路减压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多节段或广泛的后纵韧带骨化等,同时老年人手术耐受力下降,一般适宜采用后路减压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块内固定 脊髓损伤
下载PDF
负压引流技术和传统方法在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杨亚东 唐文 +3 位作者 张飞 刘氜 魏晓军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914-917,919,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科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病例,符合纳入研究的共72例,传统方法治疗的为38例(TM组):用反复清创及抗感染方法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科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病例,符合纳入研究的共72例,传统方法治疗的为38例(TM组):用反复清创及抗感染方法进行治疗;新方法治疗共34例(NM组):用负压引流技术结合反复清创及抗感染方法治疗。观察两种方法治疗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TM组38例,复发17例,截肢2例,治愈率55.3%,复发率44.7%;NM组34例,复发7例,截肢1例,治愈率79.4%,复发率20.6%,NM组优于TM组。结论:新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促进创面修复,降低复发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内固定 感染 负压封闭引流 抗生素
下载PDF
两种手术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笑雨 钟艳春 +2 位作者 何澄 高辉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44-346,349,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直接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并随访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218例患者,其中直接外侧入路110例和后外侧入路108例,予以记录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观察和比较直接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并随访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218例患者,其中直接外侧入路110例和后外侧入路108例,予以记录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月内并发症发生率(脱位、感染、深静脉血栓)、术后3月检测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增加量及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3月内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后外侧入路组术后3月内脱位发生率高于直接外侧入路,两组术后3月患侧髋关节Trendelenburg试验阳性率及Harris评分相仿。结论:直接外侧入路与后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但选择后外侧入路时,应尽量对外旋肌群进行修复,减少术后脱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直接外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下载PDF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文 高辉 +4 位作者 张飞 杨亚东 魏晓军 刘氜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51-854,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创伤后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9例,其中男15例,女4例;年龄13~55岁,平均33岁;伤后至入院时间为1 h^55 d;损伤部位:小腿9例,足...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创伤后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9例,其中男15例,女4例;年龄13~55岁,平均33岁;伤后至入院时间为1 h^55 d;损伤部位:小腿9例,足部5例,前臂2例,手部3例;缺损范围3 cm×8 cm^13 cm×25 cm,均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创面。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皮瓣稳定时间、二次手术整形率、患者满意度,随访6~24个月。结果:纳入病例19例,平均手术时间(239±3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36±45)m L,平均输浓缩红细胞(0.74±0.3)U;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皮瓣稳定时间(6.4±1.2)d;术后需二次手术整形修整皮瓣1例,修整率5.1%。术后8个月11例获保护性感觉,患者满意率95%。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移植 修复 显微外科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下载PDF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功能的随访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辉 +9 位作者 艾芳 陈长妹 何澄 黄为民 温煦 刘胜 肖文德 吴东保 王茂源 吕厚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410-1411,共2页
关键词 高龄 股骨颈 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前列地尔预防和治疗显微外科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俊 刘氜 +4 位作者 张飞 魏晓军 杨亚东 唐文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24-126,146,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PGE1)用于显微外科术后血管危象预防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自2012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8~50岁显微外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PGE1)作为防治血管痉挛药物,对照组...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PGE1)用于显微外科术后血管危象预防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自2012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8~50岁显微外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PGE1)作为防治血管痉挛药物,对照组则给予罂粟碱治疗,其他围手术期基本抗感染及抗凝血治疗方案及护理标准一致。记录各治疗组术后血液循环情况,包括血管危象发生率、与血管危象相关的再手术率、组织瓣坏死率,以及住院期间药物治疗费用。结果:PGE1治疗组患者术后组织瓣坏死率及血管危象相关的再手术率为2.5%、罂粟碱对照组患者术后组织瓣坏死率及血管危象相关的再手术率均为2.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GE1治疗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2.5%、罂粟碱对照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为7.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GE1治疗组与罂粟碱对照组患者住院药物费用相比较,PGE1治疗组患者药物费用明显高于罂粟碱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PGE1)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显微外科术后血管危象,可作为治疗显微外科围手术期血管危象的可靠的供选治疗方案,但是治疗费用会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显微外科 血管危象 抗血管痉挛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芳 吴平辉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在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丹迪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43例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诱发定位检查。结果:全臂丛神经损害6例,其中5例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在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丹迪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43例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诱发定位检查。结果:全臂丛神经损害6例,其中5例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MCV及SCV均未引出波形,F波消失,患肢体感诱发电位引不出;1例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MCV明显减慢,波幅明显降低,潜伏期延长,SCV及F波异常。臂丛上干损伤18例,其中肌皮神经、腋神经MCV减慢,波幅下降14例;桡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MCV减慢,波幅降低4例。臂丛下干损害19例,正中神经、尺神经MCV明显减慢,波幅明显降低,SCV减慢,F波异常者15例;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MCV减慢4例。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于正确判断臂丛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以及决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神经电生理可作为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首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 臂丛神经损伤 诊断
下载PDF
臂丛神经上干损伤的屈肘功能重建体会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房添 高辉 +4 位作者 姬广林 刘午阳 华云 艾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897-899,共3页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上干根性撕脱伤后重建屈肘功能的方法。方法:对7例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术前EMG、MRI及全面的理学检查确诊后,或者通过术中神经探查及术中肌电检测确诊后,施行新的神经移位术:尺神经部分神经束移位至肌皮神经的肱二头...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上干根性撕脱伤后重建屈肘功能的方法。方法:对7例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术前EMG、MRI及全面的理学检查确诊后,或者通过术中神经探查及术中肌电检测确诊后,施行新的神经移位术:尺神经部分神经束移位至肌皮神经的肱二头肌肌支(经典的Oberlin手术),正中神经部分神经束移位至肌皮神经的肱肌肌支,施行双重移位,重建屈肘功能。术中运用电生理技术,增加手术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术后早期行理疗、功能锻炼及神经营养药物等综合措施。结果:经过术后6~28个月的随访,屈肘功能恢复满意。5例随访超过1年的患者,目标肌力均达M3以上,随访少于8个月的2例患者,目标肌力也达M1~2。结论:对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确诊后,尺神经及正中神经部分神经束双重移位是重建屈肘功能有效的、合理的治疗方法,较之单一的尺神经部分束移位(即为传统的Oberlin术式),增加了屈肘功能的恢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上干损伤 Oberlin手术 屈肘功能重建
下载PDF
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文德 高辉 +2 位作者 姬广林 陈庆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膝关节周围复发性骨巨细胞瘤患者行广泛切除术5例、根治性切除术3例,均采用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置换重建。术后每3个月复查胸片和膝部正侧位X线... 目的观察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膝关节周围复发性骨巨细胞瘤患者行广泛切除术5例、根治性切除术3例,均采用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置换重建。术后每3个月复查胸片和膝部正侧位X线片。采用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评分(MSTS)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所有患者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迹象,未发现假体松动;膝关节活动范围为80°~110°;MSTS为(23.5±4.0)分,优良率为87.5%。结论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复发性骨巨细胞瘤能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复发性骨巨细胞瘤 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胸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原因和处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笑雨 高辉 +2 位作者 钟艳春 何澄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896-897,共2页
脑脊液漏是由于手术操作导致硬脊膜破裂,引起术后脑脊液通过引流管或手术切口流出体外,若处理方式不当,可导致术口不愈合、感染,甚至椎管内感染.椎管内感染是脑脊液漏的严重并发症,因脑脊液循环涉及颅内,故感染可能波及神经中枢,导致颅... 脑脊液漏是由于手术操作导致硬脊膜破裂,引起术后脑脊液通过引流管或手术切口流出体外,若处理方式不当,可导致术口不愈合、感染,甚至椎管内感染.椎管内感染是脑脊液漏的严重并发症,因脑脊液循环涉及颅内,故感染可能波及神经中枢,导致颅内感染等,McClelland等报道脊柱手术后颅内感染率为0.4%[1].脑脊液漏常见于腰、颈椎手术术后,胸椎手术脑脊液漏报道较少,我们回顾性分析36例胸椎手术且术中发现硬脊膜破裂病例,其中7例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术后 脑脊液漏
下载PDF
Steffee钢板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乃夫 朱荣海 +1 位作者 姬广林 《临床骨科杂志》 1999年第2期135-136,共2页
腰椎滑脱症临床上较为常见,对腰痛严重和伴有神经根或马尾压迫症19980511收稿,1980730修回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江西赣州341000作者简介:张乃夫,男,42岁,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科主... 腰椎滑脱症临床上较为常见,对腰痛严重和伴有神经根或马尾压迫症19980511收稿,1980730修回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江西赣州341000作者简介:张乃夫,男,42岁,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研究方向:脊柱及人工关节状者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骨移植 脊柱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经腹直肌旁腹膜外侧间隙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文 杨亚东 +3 位作者 刘氜 张飞 魏晓军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旁腹膜外侧间隙入路显露和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2年10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并手术治疗的17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Tile分型:B型6例,C_2型9例,C_3型2例,均给予切开复位内固...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旁腹膜外侧间隙入路显露和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2年10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并手术治疗的17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Tile分型:B型6例,C_2型9例,C_3型2例,均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前方采用经腹直肌旁腹膜外侧间隙入路显露骨折,合并后柱或后壁骨折复位不理想者,则辅助后路K-L切口显露,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影像学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于伤后6~15 d内完成手术,手术过程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19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00 m L;平均手术切口长度10.3 cm。术后VAS疼痛评分:2例重度疼痛,15例中度疼痛。术中出现髂外静脉小破裂口损伤2例,给予缝合修复;1例后路切口出现术口感染,经拆线引流及换药后愈合;2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术后复查X线及CT三维重建显示骨折复位固定好;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优良率89%;Merled'Aubigne评分评价患髋功能优良率为88%。所有患者均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周。结论:经腹直肌旁腹膜外侧间隙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可以很好的从前方显露和复位固定一侧骨盆,尤其是有利于髋臼顶部四方区部分的手术操作,而且切口损伤和并发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髋臼骨折 内固定 骶髂关节 经腹直肌旁腹膜外侧间隙入路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的MRI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荣海 张乃夫 +1 位作者 黄为民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MRI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脊髓型颈椎病 4 6例的MRI改变。结果 :在MRI上重要改变为 :椎间隙变窄 ,椎间盘信号减弱 ,受累节段椎体后缘存在信号减弱的致压物 ,受压颈髓弯曲、变形、向后移位 ,出现异常信...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MRI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脊髓型颈椎病 4 6例的MRI改变。结果 :在MRI上重要改变为 :椎间隙变窄 ,椎间盘信号减弱 ,受累节段椎体后缘存在信号减弱的致压物 ,受压颈髓弯曲、变形、向后移位 ,出现异常信号 ,这些改变直接反映受累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和骨赘形成、颈髓受压和受损程度。结论 :MRI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MRI 诊断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改良Judet切口治疗肩胛骨MillerⅡ~Ⅳ型骨折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文 高辉 +4 位作者 杨亚东 张飞 刘氜 魏晓军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933-935,共3页
目的:探讨经改良Judet切口手术治疗MillerⅡ-Ⅳ型肩胛骨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9例,采用改良Judet入路作为手术切口,对照组11例,采用经典的Judet切口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探讨经改良Judet切口手术治疗MillerⅡ-Ⅳ型肩胛骨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9例,采用改良Judet入路作为手术切口,对照组11例,采用经典的Judet切口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Mallet肩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结果:20例均获随访。两组对比:手术时间治疗组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治疗组少于对照组;术前两组VAS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术后3个月VAS疼痛评分治疗组略优于较对照组;骨折均在3.5-6个月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术后Mallet肩关节功能随时间持续好转,但两组无明显差异,末次随访评分均达优等。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改良Judet入路可充分显露肩胛骨骨折,具有对切口内的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有利于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骨折 内固定 改良Jude入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