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有效成分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65
1
作者 曾南 孟宪丽 +4 位作者 张艺 郑军 程龙琼 任长茂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6-48,共3页
实验结果发现巫山淫羊藿多糖多相脂质体(ESPS)能明显提高老龄动物红细胞及肝组织中SOD的活性,提高老龄小鼠红细胞GSHPx的活性;能明显降低老龄动物血清及肝组织中LPO的含量,降低老龄小鼠心肌脂褐质的含量。
关键词 淫羊藿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淫羊藿有效成分对老龄雄性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他脑功能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6
2
作者 孟宪丽 曾南 +3 位作者 张艺 任长茂 程龙琼 《中国中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683-685,共3页
淫羊藿有效成分能提高老龄雄性大鼠下丘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改善老龄大鼠、小鼠学习记忆行为。
关键词 淫羊藿 单胺类神经递质 记忆 脑功能
下载PDF
黄连改善胰岛素抵抗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佳川 孟宪丽 +3 位作者 范昕建 张艺 曾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855-1858,共4页
目的:从细胞途径多方面观察黄连药材、部位及其成分等对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及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索黄连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采用地塞米松、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和胰岛素共同诱导... 目的:从细胞途径多方面观察黄连药材、部位及其成分等对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及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索黄连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采用地塞米松、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和胰岛素共同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并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依据黄连传统用药经验,观察黄连"药材-部位-生物碱成分"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对胰岛素抵抗模型细胞培养液中葡萄糖消耗的影响。结果:除非生物碱部位在6.0μg.L-1具有明显促进分化作用外,其余各组无论黄连水提物、不同提取部位还是不同生物碱成分均能明显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其中单体成分盐酸黄连碱在浓度16.5μmol.L-1时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同时,各组也均能降低培养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与马来酸罗格列酮相似,其中单体成分盐酸药根碱在浓度10.5μmol.L-1时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其余各成分。结论:黄连具有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其疗效可能是各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其抑制分化作用也提示黄连在增加细胞对葡萄糖摄取的同时不会引起脂肪的聚集而造成体重增加,这对防治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代谢综合征或并发症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3T3-L1前脂肪细胞 药效物质基础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紫金牛属药用植物中岩白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及资源利用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艺 +2 位作者 孟宪丽 邬家林 闵伯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58-460,共3页
紫金牛属药用植物中岩白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及资源利用张艺,赖先荣,孟宪丽(成都中医药大学610075)邬家林,闵伯清(四川省医药学校614201)紫金牛属多种植物有药用历史[1],其中紫金牛、朱砂根等使用较为广泛... 紫金牛属药用植物中岩白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及资源利用张艺,赖先荣,孟宪丽(成都中医药大学610075)邬家林,闵伯清(四川省医药学校614201)紫金牛属多种植物有药用历史[1],其中紫金牛、朱砂根等使用较为广泛,曾为中国药典、部颁及地方药材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牛属 岩白菜素 高效测定 液相色谱
下载PDF
民族药质量标准研究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33
5
作者 杨洋 张艺 +3 位作者 黄宇 范刚 游佳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878-2881,共4页
民族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完善、提高与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关系密切,对促进民族药现代化、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民族药质量标准研究现状,并指出了民族药存在严重标准缺失;药材基原不清,品种混乱;矿物药安全... 民族药质量标准的制定、完善、提高与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关系密切,对促进民族药现代化、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民族药质量标准研究现状,并指出了民族药存在严重标准缺失;药材基原不清,品种混乱;矿物药安全性研究薄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民族药质量标准研究要以民族医药理论及用药经验为指导;加强民族药质量控制和安全性、有效性评价;注重药材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采用民族特色和化学分析技术优势结合的研究思路,推动民族药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民族药现代化和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药 质量标准 民族药特色 品种 思考
原文传递
6种黄连饮片中6种生物碱的RP-HPLC含量测定及与“治消渴”药效学的谱-效关系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周邦华 +6 位作者 杜明胜 郑海杰 耿志鹏 李佳川 孟宪丽 张艺 张静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579-4586,共8页
建立生品、姜炙、醋炙、酒蒸、酒炙、萸炙6种黄连饮片中6种生物碱(盐酸药根碱、盐酸非洲防己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结合药效学结果探索其与药效学研究结果及中医疗效之间的关系。采... 建立生品、姜炙、醋炙、酒蒸、酒炙、萸炙6种黄连饮片中6种生物碱(盐酸药根碱、盐酸非洲防己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结合药效学结果探索其与药效学研究结果及中医疗效之间的关系。采用Welch XtimateTM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0.1%三乙胺溶液(用碳酸氢铵和氨水调节p H 10)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0~15 min,10%~25%B;15~25 min,25%~30%B;25~40 min,30%~45%B),流速1.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70 nm。6种生物碱分别在0.85~16.96 mg·L-1(r=0.999 7),1.25~24.96 mg·L-1(r=0.999 9),2.05~40.96 mg·L-1(r=0.999 9),3.65~72.96 mg·L-1(r=0.999 9),2.88~57.06 mg·L-1(r=0.999 8),13.25~264.96 mg·L-1(r=0.999 6)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102.4%(RSD 1.2%),101.8%(RSD 1.3%),100.3%(RSD 1.8%),100.7%(RSD 1.8%),101.2%(RSD 1.5%),97.90%(RSD 2.0%)。测定6种黄连饮片共36个批次的6种生物碱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3.55,4.49,9.12,19.17,15.69,62.56 mg·g-1。该文建立含量测定方法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6种黄连饮片中6种生物碱的含量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分层聚类分析对含量测定及前期药效学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酒蒸、酒炙、萸炙3种黄连饮片与生品黄连饮片存在明显差异,酒蒸饮片与生品饮片具有最大的差异,其差异主要与血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水平(FBG)有关,另外,盐酸非洲防己碱是6种生物碱成分中影响最大的生物碱成分。酒蒸、酒炙、萸炙3种黄连饮片用于中医临床“治消渴”(防治糖尿病)更有优势,特别是在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饮片 HPLC 盐酸药根碱 盐酸非洲防己碱 盐酸表小檗碱 盐酸黄连碱 盐酸巴马汀 盐酸小檗碱 含量测定 药效学 主成分分析 分层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GK大鼠的发病特征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胡泊洋 江道峰 +4 位作者 王张 孟宪丽 张艺 钟振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3-207,共5页
目的:研究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GK)大鼠的发病特征。方法:以Wistar大鼠(n=12)为对照,从第13周龄起连续监测GK大鼠(n=61)的基础血糖值、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第32周龄时,开展糖耐量试验,进行大便常规和肝肾指数检查,检测血浆中血... 目的:研究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GK)大鼠的发病特征。方法:以Wistar大鼠(n=12)为对照,从第13周龄起连续监测GK大鼠(n=61)的基础血糖值、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第32周龄时,开展糖耐量试验,进行大便常规和肝肾指数检查,检测血浆中血脂、肾功能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取胰腺和肾脏进行病理检查。结果:GK大鼠在第24周龄时开始发病,血糖稳定地维持在11.0 mmol.L-1以上的高血糖水平,HbA1c水平亦明显升高,至少可以维持到第32周龄;期间还出现类似于糖尿病病人"消瘦"、"多食"、"多饮"等临床症状;死亡率相对较低,仅为11.47%左右。GK大鼠对糖负荷的代谢能力降低,胰腺和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加重。结论:GK大鼠在第24~32周龄期间发病,具有明显的、稳定的糖尿病发病特征,且死亡率低,有利于开展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的有效性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GK大鼠 动物模型 特征
原文传递
RP-HPLC测定穿心莲片中穿心莲内酯含量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艺 孟宪丽 +2 位作者 张希 徐敏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91-192,共2页
应用RP-HPLC法对3种不同生产单位共3批穿心莲片剂中穿心莲内酯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
关键词 穿心莲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穿心链内酯 片剂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层次分析法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养阴润目颗粒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22
9
作者 韩云凤 唐茜 +4 位作者 石懿 蒲丽丽 潘琳 张富文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96-903,共8页
目的采用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结合响应面法试验,优选养阴润目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HPLC测定葛根素、陈皮苷、异阿魏酸的含量,干膏得率及总多糖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混合加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通过... 目的采用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结合响应面法试验,优选养阴润目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HPLC测定葛根素、陈皮苷、异阿魏酸的含量,干膏得率及总多糖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混合加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曲面法分别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养阴润目颗粒的水提工艺的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按照混合加权法确定的各指标的客观权重进行综合评分,确定养阴润目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65 min。验证试验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相比,RSD值≤3%。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经验证,稳定、可行且重复性好,可为其后续养阴润目颗粒剂的开发研究提供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重分析 熵权法-层次分析混合加权法 响应面法 总多糖 葛根素 陈皮苷 异阿魏酸 干膏率
原文传递
藏药小檗皮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水平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燕 孟宪丽 +2 位作者 岳丽珺 向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9期3619-3622,3607,共5页
目的:观察藏药小檗皮对糖尿病小鼠模型及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并以血糖为指标确定其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剂量范围。方法:以6.72 g.kg-1、3.36 g.kg-1、1.68 g.kg-1、0.84 g.kg-1、0.42 g..kg-1剂量的小檗皮浸膏灌胃四氧嘧啶糖尿... 目的:观察藏药小檗皮对糖尿病小鼠模型及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并以血糖为指标确定其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剂量范围。方法:以6.72 g.kg-1、3.36 g.kg-1、1.68 g.kg-1、0.84 g.kg-1、0.42 g..kg-1剂量的小檗皮浸膏灌胃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10 d,GOD-CE-PAP法测定小鼠血糖水平,以确定小檗皮的有效降糖剂量范围;6.72 g.kg-1、1.68 g.kg-1、0.84 g.kg-1剂量的小檗皮浸膏灌胃正常小鼠7 d,GOD-CE-PAP法测定小鼠血糖水平,观察小檗皮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盐酸二甲双胍、盐酸小檗碱、生物碱复配及6.72 g.kg-1、1.68 g.kg-1、0.84 g.kg-1、3.36 g.kg-1、0.42 g.kg-1的小檗皮浸膏均有较好的降糖作用,5个剂量的小檗皮浸膏降糖作用依次为:6.72 g.kg-1>1.68 g.kg-1>0.84 g.kg-1>3.36 g.kg-1>0.42 g.kg-1;盐酸二甲双胍、羟苯磺酸钙、盐酸小檗碱、复配生物碱及6.72 g.kg-1、1.68 g.kg-1、0.84 g.kg-1剂量的小檗皮浸膏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作用。结论:藏药小檗皮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有明显降糖作用,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小檗皮 糖尿病小鼠模型 血糖
原文传递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思路探讨 被引量:20
11
作者 范刚 周林 +2 位作者 王张 张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6期870-875,共6页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的又一门新兴组学技术,在方法学上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及综合性的特点,恰与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动态观、辨证观相吻合。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效应物质基础、质量评价研究中的应...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的又一门新兴组学技术,在方法学上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及综合性的特点,恰与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动态观、辨证观相吻合。本文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效应物质基础、质量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并针对目前中药质量控制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思路,即采用代谢组学的技术及其分析方法,明确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在药用植物中代谢变化的影响因素,从而建立与临床疗效相关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确保中药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药 质量控制 研究思路 整体性
下载PDF
川木香对实验性胃溃疡形成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孟保华 +2 位作者 江志尧 宋阳 吴秦西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34-36,29,共4页
目的:研究川木香对实验性胃溃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利血平型小鼠胃溃疡模型、醋酸型大鼠胃溃疡模型,以雷尼替丁为对照药物,观察动物溃疡指数和溃疡抑制率。结果:川木香单体提取物(去氢木香内酯)、醋酸乙酯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抑... 目的:研究川木香对实验性胃溃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利血平型小鼠胃溃疡模型、醋酸型大鼠胃溃疡模型,以雷尼替丁为对照药物,观察动物溃疡指数和溃疡抑制率。结果:川木香单体提取物(去氢木香内酯)、醋酸乙酯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抑制利血平型溃疡存在统计学差异(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醋酸乙酯提取物,抑制醋酸型溃疡存在统计学差异(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其中高剂量组作用存在统计学差异(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川木香具有抑制实验性胃溃疡的形成作用,醋酸乙酯提取物可以作为川木香抑制胃溃疡形成的有效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木香 有效提取物 去氢木香内酯 抗溃疡 行气止痛
下载PDF
藏药小檗皮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PKC-β、VEGF、HIF-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岳丽珺 孟宪丽 +3 位作者 张燕 向丽 范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1-186,共6页
目的:探讨藏药小檗皮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蛋白激酶C(PKC-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影响。方法:SD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内注射的方法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小檗皮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藏药小檗皮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蛋白激酶C(PKC-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影响。方法:SD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内注射的方法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小檗皮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组、羟苯磺酸钙组、小檗碱组和对照组。成模后开始灌胃给药,小檗皮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按成人剂量的5、10、20倍给药,二甲双胍组和小檗碱组按成人剂量的10倍给药,模型组和对照组予灌服蒸馏水。所有实验大鼠于灌胃6周后处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PKC-β、VEGF和HIF-1α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HIF-1α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PKC-β、VEGF、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皮高、中剂量组视网膜PKC-β、VEGF和HIF-1α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PKC-β、VEGF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小檗皮低剂量组大鼠PKC、VEGF和HIF-1α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小檗皮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整体多点调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PKC-β、VEGF、HIF-1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小檗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低氧诱导因子
下载PDF
藏药小檗皮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艳 吕秀梅 +4 位作者 林亚丽 莫家祺 范刚 张艺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2-596,共5页
为建立藏药小檗皮的质量标准,提高其质量控制水平,该研究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相关方法,测定小檗皮药材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以主要有效成分木兰花碱、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为指标,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 为建立藏药小檗皮的质量标准,提高其质量控制水平,该研究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相关方法,测定小檗皮药材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以主要有效成分木兰花碱、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为指标,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该药材的TLC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18批药材的测定结果表明水分为8.39%~12.23%,总灰分为4.50%~9.96%,酸不溶性灰分为0.10%~0.69%,浸出物为20.62%~37.13%,药材中木兰花碱、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5.98%,0.63%,0.30%,2.50%。该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小檗皮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皮 质量标准 木兰花碱 药根碱 巴马汀 小檗碱
原文传递
中国民族药的品种和使用现状 被引量:17
15
作者 贾敏如 张艺 +3 位作者 严铸云 马逾英 王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7期1546-1550,共5页
目的:调查和整理中国当前少数民族传统药物的现状,发现民族药物之间的异同,分析民族药物的品种、使用范围和功能主治之间的关系,为民族药的开发、研究和使用建立一个基础信息平台。方法:主要对上世纪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以来,公开出版... 目的:调查和整理中国当前少数民族传统药物的现状,发现民族药物之间的异同,分析民族药物的品种、使用范围和功能主治之间的关系,为民族药的开发、研究和使用建立一个基础信息平台。方法:主要对上世纪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以来,公开出版的图书和期刊中收载的民族药物进行系统的归类整理,编著一部内容详实可靠,且能快速查阅的工具书。结果:现已编写完成《中国民族药辞典》一书,并提交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该书共收载了53个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传统药物,涉及药物总数为7 734种,字数约170万字。结论:中国民族药物品种繁多;采收、用药部位、功能主治等内容丰富,特色突出;亟待查明的主要问题是品种和功能主治的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药 辞典 品种 使用现状
下载PDF
藏药吉尔巴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岳丽珺 张燕 +2 位作者 向丽 孟宪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49-153,共5页
目的:研究藏药吉尔巴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DR)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抗氧化应激作用、血管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SD大鼠单次ip给予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1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高脂饲料喂养5个月,随机分组,给予相应药物,连... 目的:研究藏药吉尔巴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DR)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抗氧化应激作用、血管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SD大鼠单次ip给予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1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高脂饲料喂养5个月,随机分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30 d,实验期间监测大鼠体质量、血糖的变化,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细胞黏附分子(ICAM-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并通过大鼠视网膜HE染色分析其病理变化。结果:吉尔巴浸膏可显著降低DR模型大鼠空腹血糖,可减轻视网膜病理改变,降低大鼠视网膜内皮细胞/周细胞值(E/P),显著增强SOD活力,降低血清细胞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结论:吉尔巴浸膏能够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减缓发展进程,同时具有整体调节功能,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吉尔巴 血糖控制 氧化应激 血管保护
原文传递
穿心莲提取工艺及其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艺 张希 +1 位作者 徐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7,共2页
穿心莲及其制剂是临床较常用的抗菌消炎药物。由于其内在质量很不稳定,影响了临床有效地应用。就穿心莲生药提取工艺的改进及成分的含量分析测定方法两方面对近二十年来的研究和进展作一概述。
关键词 穿心莲 提取 工艺 内酯 分析
下载PDF
藏药蔓菁膏抗缺氧作用的量-效/毒关系及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邝婷婷 王宇 +6 位作者 王张 张艺 范刚 王毓杰 游佳莉 陈一龙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7-602,共6页
为评价藏药蔓菁膏抗缺氧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建立蔓菁膏质量标准。该文采用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初步评价安全性;采用小鼠常压耐缺氧、小鼠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小鼠亚硝酸钠中毒模型研究蔓菁膏的抗缺氧作用;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 为评价藏药蔓菁膏抗缺氧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建立蔓菁膏质量标准。该文采用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初步评价安全性;采用小鼠常压耐缺氧、小鼠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小鼠亚硝酸钠中毒模型研究蔓菁膏的抗缺氧作用;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附录相关方法对不同批次蔓菁膏的水分、灰分、水中不溶物进行测定,采用蔓菁对照药材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蔓菁膏中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1小鼠经口给予蔓菁膏的LD50为56.73 g·kg-1,Dm为86.80 g·kg-1·d-1,Dn为35.55 g·kg-1·d-1;2蔓菁膏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的作用,确定有效剂量为0.388 g·kg-1·d-1;3建立了蔓菁膏薄层鉴别和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操作、准确、简便,制定标准限度合理,已被《四川省藏药材标准》收载,同时蔓菁膏具有明显的抗缺氧作用且安全性良好,为蔓菁膏的临床安全有效用药和保健品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菁膏 抗缺氧 量-效/毒关系 质量标准 藏药
原文传递
小檗皮水浸膏对db/db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Ⅰ) 被引量:15
19
作者 叶凡 岳丽珺 +2 位作者 范刚 孟宪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观察小檗皮浸膏对基因突变自然发病型db/db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选用18周龄db/db糖尿病小鼠,db/m型同性同窝瘦型小鼠为对照。采用随机方法将db/db小鼠分为:db/db组,小檗皮高、中、低剂量(1.50,0.75,0.38 g·kg^(-... 目的:观察小檗皮浸膏对基因突变自然发病型db/db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选用18周龄db/db糖尿病小鼠,db/m型同性同窝瘦型小鼠为对照。采用随机方法将db/db小鼠分为:db/db组,小檗皮高、中、低剂量(1.50,0.75,0.38 g·kg^(-1))组,羟苯磺酸钙(0.23 g·kg^(-1))组,盐酸小檗碱(0.135 g·kg^(-1))组。相关药物连续ig 2个月,观察一般体征状态,每2周称体重1次,测空腹血糖水平1次,并于ig 2个月末处死小鼠。苏木素和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常规病理改变,消化铺片观察微血管变化,计算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比值(E/P)。结果:与db/m组比较,db/db组体重显著增加(P<0.01),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0.01),视网膜血管E/P明显升高(P<0.05),视网膜毛细血管充血扩张,视网膜损伤明显。与db/db组比较,羟苯磺酸钙组、小檗碱组、小檗皮各剂量组体重无显著变化;小檗碱组、小檗皮低剂量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1),小檗皮高、中剂量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羟苯磺酸钙组血糖水平无显著变化;小檗皮高剂量组视网膜血管E/P显著降低(P<0.05),其他给药组E/P无显著变化;小檗皮各剂量组视网膜损伤减轻。结论:小檗皮对db/db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具有降低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高血糖水平作用,改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并阻止新生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皮浸膏 基因突变自然发病型db/db糖尿病小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空腹血糖水平 视网膜形态学
原文传递
三黄方及其单味药药效物质基础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艺 +4 位作者 郑海杰 邓翀 范刚 周林 孟宪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4期666-670,共5页
目的:研究三黄方抗内毒素及黄连炮制品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分别采用体外抗内毒素活性实验和3T3-L1前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试验,以及HPLC血清指纹图谱等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结果:(1)三黄方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 目的:研究三黄方抗内毒素及黄连炮制品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分别采用体外抗内毒素活性实验和3T3-L1前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试验,以及HPLC血清指纹图谱等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结果:(1)三黄方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4-(4′-羟基苯基)-2-丁酮-4′-O-β-D-(6″-O-没食子酰基)-吡喃葡萄糖苷、10,10′-双6-羟基芦荟大黄素、小檗碱和黄芩苷为体内入血成分,并与体外抗内毒素活性相关。(2)黄连炮制品中非洲防己碱、表小檗碱和小檗碱为体内入血成分,并与体外改善胰岛素抵抗活性相关。结论:大黄中的大黄素、大黄酚等5种成分,黄芩中的黄芩苷,黄连中的小檗碱等可能是三黄方抗内毒素的药效物质基础;非洲防己碱、表小檗碱和小檗碱可能是黄连炮制品改善胰岛素抵抗活性的药效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方 黄连 抗内毒素 胰岛素抵抗 血清药物化学 药效物质基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