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校何日不再“学雷锋”?
被引量:6
- 1
-
-
作者
赏芝堂
-
机构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43,共3页
-
文摘
高校"雷锋岗"上的与"雷锋日"中的"学雷锋",实际上是大学生们在完成某种强制性任务或履行某种指令性义务,不是天性的自然呈示与天行的自然发生。这样的"学雷锋",暴露出高校道德教育的种种失误;可以说,空洞的道德说教,张扬的道德表演,加上负面的人性假设,不但没有提高道德情操,没有改善道德状态,反而消蚀道德本真,劣化道德实践。只有助弱、救难、扶老、护幼等善行成为天性的自然呈示与天行的自然发生,而不再是强制性任务与指令性义务,不再是响应"学雷锋"号召的"学雷锋"行动,高校道德教育才真正算得上成功。
-
关键词
善行
天性
天行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人才培养与国民荣耀观
被引量:4
- 2
-
-
作者
赏芝堂
-
机构
中南大学高教所
-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2004年第1期59-61,共3页
-
文摘
一、人才建设的关键是自己培养人才 ,而培养人才的关键是识才于未遇、而拔之于卑贱之时 ;既成的人才往往是待价而沽的不稳定资源 ,自己培养的人才才是稳定资源。二、国民的荣耀观、特别是大学教授等知识分子的荣耀观 ,决定民族文化品质的高低与民族综合力量的强弱 ;荣耀观是通过教育。
-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国民荣耀观
高等教育
民族文化品质
-
Keywords
human resources
financial support
ideal of glory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明师出高徒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赏芝堂
-
机构
中南大学高教所
-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2003年第4期45-46,共2页
-
文摘
名与明 ,德不同 ,功不同。名家与明家 ,方向不同 ,目标相距天远。名家为师 ,出名徒不是难事 ;明家为师 ,出高徒当是必然。明师出高徒。
-
关键词
教育思想
名家
明家
教师
教书育人
职业道德
-
Keywords
fame
enlightenment
disciples
-
分类号
G45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教授·科长·名片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赏芝堂
-
机构
中南大学高教所
-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2004年第3期43-45,共3页
-
文摘
从上世纪到本世纪 ,教授待遇日益下降 ;随着教育与教学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在大学教育中 ,行政控制越来越中心化、教授权威越来越边缘化 ;教授地位下降与教授权威边缘化 ,必然导致教授群体分化 ;分化中凸现出的教授情结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希望。
-
关键词
中国
高等教育
教授
工资待遇
社会地位
-
Keywords
professor
status
authority
fragmentary sects.
-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诲人不倦,应该有诲人不倦的环境
被引量:3
- 5
-
-
作者
赏芝堂
-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0,共3页
-
文摘
当今高校 ,诲人经常很倦。诲人不倦不是无条件的 ,往教“不知来学”者倦 ,坐教“知来学”者不倦。高等学校应该有诲人不倦的健康环境。诲人不倦 ,不是一种意识 ,不是一种精神 ,不是一种自由意志 ,而是一种因缘状态 ;不是一种行为准则 ,不是一种道德立场 ,而是一种情感理想 ,是一种因缘期待。
-
关键词
应该
因缘
自由意志
道德
意识
精神
理想
高等学校
高校
情感
-
Keywords
teaching
fatigue
stoop to give lessons
know to come to learn
milieu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B22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