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注射毒品人群中HIV、HBV和HCV感染的现况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佑春 许四宏 +3 位作者 李秀华 宋爱京 庄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77-779,共3页
目的了解静脉注射毒品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方法从四川、湖南、广西和新疆等地静脉注射毒品人群中采集血液样本2025份,应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抗-HIV、抗-HCV抗体和HBsAg。... 目的了解静脉注射毒品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方法从四川、湖南、广西和新疆等地静脉注射毒品人群中采集血液样本2025份,应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抗-HIV、抗-HCV抗体和HBsAg。结果在静脉注射毒品人群中,抗-HIV、抗-HCV及HBsAg的阳性率分别为14.7%~30.4%、60.7%~85.5%和6.6%~22.4%,其HIV/HBV、HIV/HCV、HCV/HBV和HIV/HCV/HBV合并感染率分别为0%~0.4%、11.6%~27.2%、2.3%~14.3%和1.6%~4.8%。结论静脉注射毒品人群中HIV、HBV和HCV的感染率均高于正常人群,其中HIV与HCV合并感染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合并感染
原文传递
HIV血清型分析及其对HIV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许四宏 宋爱京 +3 位作者 张峰 李秀华 王佑春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8-422,共5页
目的 分析HIV的血清型并比较不同HIV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检测不同血清型HIV抗体的敏感性。方法 利用血清型特异性寡肽竞争抑制EIA法对基因型明确的92份HIV样品进行血清型分析。选择血清型与基因型一致的样品以及血清型和基因型不一致... 目的 分析HIV的血清型并比较不同HIV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检测不同血清型HIV抗体的敏感性。方法 利用血清型特异性寡肽竞争抑制EIA法对基因型明确的92份HIV样品进行血清型分析。选择血清型与基因型一致的样品以及血清型和基因型不一致的样品各4份进行系列稀释,并用7家HIV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进行检测。结果 对92份样品中的77份样品成功地完成了血清型分析,其中血清型A、B、C、D和E分别为3份、17份、56份、0份和1份,与基因型的一致率为93.51%,对其余15份样品无法完成血清型分析。7家HIV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检测不同血清型样品的灵敏度虽有差异,但无规律性。结论 HIV血清型对HIV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敏感性无规律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血清型 基因型 敏感性
原文传递
临床护理路径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3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丰县人民医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丰县人民医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明显,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康复速度,节省住院开支,缓解患者家庭负担,最大限度地利用医疗资源,且护理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临床路径 治疗结果
下载PDF
α-Gal抗原定量检测试剂盒的研发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勇 邵安良 +3 位作者 徐晓莉 王金恒 徐丽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10-1919,共10页
目的:通过优化α-Gal抗原检测的方法及改善相关试剂的稳定性,研发α-Gal抗原定量检测试剂盒,并评价该试剂盒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适用性。方法:以医疗器械行业标准(YY/T 1561—2017组织工程医疗器械产品动物源性支架材料残留α-Gal抗原检... 目的:通过优化α-Gal抗原检测的方法及改善相关试剂的稳定性,研发α-Gal抗原定量检测试剂盒,并评价该试剂盒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适用性。方法:以医疗器械行业标准(YY/T 1561—2017组织工程医疗器械产品动物源性支架材料残留α-Gal抗原检测)中的α-Gal抗原检测酶联免疫抑制方法为基础,通过评价回收率、相关系数R2、最大吸收值和一抗的最高结合抑制率,对一抗、酶标二抗和固相抗原包被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预先制备好抗原包被板以及即用型试剂,制备成套试剂盒。通过考察Gal-BSA标准品的Gal抗原含量,评价试剂盒的检测回收率、标准曲线的R2值、最高反应的吸收度(A)和最高结合抑制率,考察其稳定性。使用优化好的试剂盒检测几种样品的Gal抗原,考察试剂盒的适用性。结果:经过优化后的试剂盒Gal抗原最低检测限为5.64×1012个/每反应,检测回收率80%~120%;相关系数R2>0.98;6批次的板内、板间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RSD<5%;阴性参考品无Gal抗原检出。使用该试剂盒能够准确检测小鼠脏器Gal抗原含量,其结果显示小鼠各脏器Gal抗原表达趋势与Gal抗原调控基因的m RNA表达趋势完全一致,间接地佐证了该试剂盒的准确性和可信性。检测生物型硬脑膜补片原材料Gal抗原含量为(8.34±1.17)×1014个·mg-1,产品Gal抗原含量为(4.16±2.56)×1012个·mg-1,计算得抗原清除率为99.5%。结论:该试剂盒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性,适用于依照行业标准YY/T 1561—2017进行动物源医疗器械/生物材料α-Gal抗原残留量的定量和Gal抗原清除率检测,为行业标准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医疗器械 生物材料 Gal抗原残留量 抗原清除率 酶联免疫抑制方法 试剂盒 行业标准
原文传递
戊型肝炎抗原检测试剂在供血浆人群的应用
5
作者 黄维金 宋爱京 +4 位作者 乔杉 赵晨燕 张燕 王佑春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0-304,共5页
目的:分析戊型肝炎病毒( HEV)抗原检测试剂在供血浆人群和戊型肝炎系列阳转血清的检测情况,评价HEV抗原( HEV-Ag)检测试剂的性能。方法从36340份样品中选择HEV-Ag检测阳性的样品,利用实时荧光HEV RNA检测试剂检测其核酸,并对核酸... 目的:分析戊型肝炎病毒( HEV)抗原检测试剂在供血浆人群和戊型肝炎系列阳转血清的检测情况,评价HEV抗原( HEV-Ag)检测试剂的性能。方法从36340份样品中选择HEV-Ag检测阳性的样品,利用实时荧光HEV RNA检测试剂检测其核酸,并对核酸阳性者利用巢式RT-PCR的方法扩增检测HEV 的ORF2片段,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确认HEV、构建基因进化树划分基因型。同时,利用HEV-Ag试剂和HEV核酸试剂平行检测Biomex的戊型肝炎系列阳转血清,比较其相关性。结果在36340样品中有26份HEV-Ag阳性样品(0.07%),利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阳性比例为25/26,序列确认后的比例为23/26。在供血浆人群中HEV RNA确认阳性的比例为1∶1580(0.06%)。基因序列分型表明基因1型17份(74%),基因4型6份(26%)。戊型肝炎系列血清检测发现HEV-Ag和HEV RNA相关性好,HEV-Ag阳性样品其HEV RNA均为阳性,与HEV RNA的滴度峰值一致。结论 HEV-Ag试剂与HEV RNA的相关性高,HEV-Ag筛查可作为降低血源戊型肝炎感染的一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抗原 核糖核酸 血液
原文传递
我国丁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6
作者 马建 辜文洁 +3 位作者 黄维金 梁争论 王佑春 《微生物与感染》 2015年第6期345-350,共6页
为构建我国丁型肝炎病毒(HDV)全基因克隆,分别从3份HDV阳性血清中提取病毒RNA,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段扩增,获得4个相互重叠的DNA片段,将PCR产物测序,利用DNAStar软件拼接,获得HDV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用重叠PCR扩增全长... 为构建我国丁型肝炎病毒(HDV)全基因克隆,分别从3份HDV阳性血清中提取病毒RNA,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段扩增,获得4个相互重叠的DNA片段,将PCR产物测序,利用DNAStar软件拼接,获得HDV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用重叠PCR扩增全长HDV片段并连接至克隆载体,构建全基因克隆。结果成功克隆出3株1 675bp的HDV全长基因组。经与GenBank标准序列比对,3株HDV均为基因Ⅰb型,核酸序列同源性达98%以上,与我国Ⅰ型X77627的同源性均达98%以上,与其他基因Ⅰ型的同源性均高于84%。与基因Ⅱ型和Ⅲ型的同源性分别低于77%和66%。本研究构建了3株具有我国代表性的HDV全长基因cDNA克隆,为进一步开展HDV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全基因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