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北旱塬乡村聚落演化的影响因素与空间重构——以黄陵县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薛东前 陈恪 贾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30,共9页
以渭北旱塬黄陵县为例,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15年遥感影像和DEM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最近邻分析、核密度估计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2000—2015年黄陵县乡村聚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乡村居民点提出... 以渭北旱塬黄陵县为例,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15年遥感影像和DEM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最近邻分析、核密度估计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2000—2015年黄陵县乡村聚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乡村居民点提出了重构思路。结果表明:黄陵县乡村聚落斑块数量和面积先增后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乡村聚落分布具有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范围不断扩大;乡村聚落分布对地势、河流、道路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人口与经济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政策调控等因素对乡村聚落布局影响日渐增强;乡村聚落的空间重构应基于各类居民点的客观条件和功能进行整体规划,散布于生态环境脆弱区的零星居民点应关注生态移民,保留居民点应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中心居民点应强化其联系和服务城乡的枢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空间重构 黄陵县
下载PDF
高龄孕产妇应用围产期保健对产后恢复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贾金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1年第1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孕产妇应用围产期保健对产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预防保健科的76例高龄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8例高龄孕产妇进行常规的孕产前检查以及产后指导,观察组的38例高龄孕产妇进行围产期... 目的探讨高龄孕产妇应用围产期保健对产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预防保健科的76例高龄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8例高龄孕产妇进行常规的孕产前检查以及产后指导,观察组的38例高龄孕产妇进行围产期保健。结果观察组的子宫复旧时间、初乳分泌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阴道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和产后尿潴留发生率[2.63%(1/38)]明显低于对照组[10.53%(4/38)](P<0.05);干预前,两组高龄孕产妇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高龄孕产妇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高龄孕产妇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更低(P<0.05)。结论高龄孕产妇应用围产期保健能有效改善产后的恢复情况,降低产褥期并发症,改善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产妇 围产期保健 产后恢复情况
下载PDF
新生儿混合喂养和纯母乳喂养的临床效果对比
3
作者 贾金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4期83-83,91,共2页
目的:对纯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新生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保健的新生儿500例,其中纯母乳喂养者380例,混合喂养者120例,对比两组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增长情况,以及常见新生儿疾病发病率。结... 目的:对纯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新生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保健的新生儿500例,其中纯母乳喂养者380例,混合喂养者120例,对比两组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增长情况,以及常见新生儿疾病发病率。结果:经由纯母乳喂养的男、女新生儿在体质量与身长的增长数值上显著高于混合喂养组的男、女新生儿,且纯母乳喂养组的新生儿在腹泻、发热、鹅口疮、低血糖等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发病率上显著低于混合喂养组的新生儿。结论:纯母乳喂养具有天然优势,对于新生儿的成长发育以及降低疾病发病率上均有较大的优势,应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母乳喂养 混合喂养
下载PDF
西安城市贫困阶层的空间聚居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薛东前 贾金 +1 位作者 罗正文 马蓓蓓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5-50,共6页
利用西安城市居民收支状况调查数据,采用隔离指数、贫困熵和空间自相关等计算方法,从三个时间断面(1990、2000和2013年)研究西安城市贫困阶层聚居的时空演化过程和规律。结果表明:时间上,西安城市贫困阶层聚居表现出阶段化的特征。空间... 利用西安城市居民收支状况调查数据,采用隔离指数、贫困熵和空间自相关等计算方法,从三个时间断面(1990、2000和2013年)研究西安城市贫困阶层聚居的时空演化过程和规律。结果表明:时间上,西安城市贫困阶层聚居表现出阶段化的特征。空间上,贫困聚居区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区、"三环线"附近及部分中心区,贫困阶层聚居正经历着由"城市边缘的传统贫困聚居区"向"城市边缘的传统贫困聚居区+内城衰退区"的空间转移。西安城市贫困集聚空间的转移是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城市再生与更新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贫困 贫困聚居 时空演化 西安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