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阿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对sCD40、sCD146、PAPP-A的影响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雅 辛未 +2 位作者 刘胜辉 冯翠娜 冯惠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25-1228,共4页
目的:分析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阿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CD40、CD146、PAPP-A的影响。方法:118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益气复脉... 目的:分析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阿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CD40、CD146、PAPP-A的影响。方法:118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阿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变化;治疗前后LVEF、LVDD、NO、NT-proBNP水平及sCD40、sCD146、PAPP-A水平;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40.08±2.86)%、LVDD(51.56±7.19)mm、NT-proBNP水平(1145.17±88.47)pg/mL、sCD40(8.01±2.10)ng/mL、sCD146(184.14±9.63)ng/mL、PAPP-A(2.22±0.72)mU/L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46.09±3.93)%、LVDD(57.51±7.90)mm、NT-proBNP水平(1898.53±98.68)pg/mL、sCD40(10.89±2.15)ng/mL、sCD146(190.23±9.21)ng/mL、PAPP-A(3.72±0.80)mU/L,而NO水平(384.21±12.38)μmol/L高于对照组(307.51±13.5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78%)明显低于对照组(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阿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心功能,重塑心室肌,降低sCD40、sCD146、PAPP-A水平,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益气复脉注射液 阿伐他汀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体液容量管理 被引量:23
2
作者 辛未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3期193-196,共4页
体液容量管理是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液容量状态的监测手段和管理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监测方面,强调了体重、尿量、呼吸困难的症状、水肿程度、颈静脉和辅助监测手... 体液容量管理是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液容量状态的监测手段和管理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监测方面,强调了体重、尿量、呼吸困难的症状、水肿程度、颈静脉和辅助监测手段如超声、标志物监测等的作用。在体液容量管理方面,从饮食管理、利尿剂的应用、激素应用、顽固性水肿、超滤及心脏康复等角度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体液 疾病管理
下载PDF
血糖水平升高对不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兰芳 辛未 +3 位作者 赵淑君 张继伟 洪亚宁 冯丽侠 《中国医药》 2020年第5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糖水平升高对不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不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随机血糖水平将其分为血糖正常组(&...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糖水平升高对不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不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随机血糖水平将其分为血糖正常组(<7.8 mmol/L,30例)和血糖升高组(≥7.8 mmol/L,30例),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入院后测定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住院期间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病死率,院外随访30 d记录因急性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结果入院时血糖升高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955±50)ng/L比(208±39)ng/L],LVEDD明显大于而LVEF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5.8±3.1)cm比(4.3±2.2)cm、(45.5±3.1)%比(51.3±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期间血糖升高组的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休克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16.7%(5/30)比3.3%(1/30)、6.7%(2/30)比0、6.7%(2/30)比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随访30 d,血糖升高组再住院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10.0%(3/30)比3.3%(1/30)、3.3%(1/30)比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糖水平升高的不伴有糖尿病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差,不良预后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高血糖 心功能 预后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型脑钠肽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情况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雅 辛未 +2 位作者 冯翠娜 冯惠平 赵文萍 《中国医药》 2019年第6期823-826,共4页
目的探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型脑钠肽(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93例。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Ⅱ级组(21例)、Ⅲ级... 目的探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型脑钠肽(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93例。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Ⅱ级组(21例)、Ⅲ级组(52例)、Ⅳ级组(2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抗心力衰竭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NP水平和LVEF,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再入院患者数和死亡患者数,对比不同结局患者的治疗后血清BNP水平。结果经过治疗,3组患者的血清BNP水平均降低,LVEF均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在治疗前与治疗后,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患者血清BNP水平逐渐升高,LVEF数值逐渐减小(均P <0. 05)。完成治疗后1年内,40例患者再次入院,5例患者死亡,再次入院患者在本次治疗后血清BNP水平高于1年内未入院的患者,死亡患者本次治疗后血清BNP水平高于生存患者[(943±276) ng/L比(785±230) ng/L、(998±294) ng/L比(615±287)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 016,P=0. 003;t=2. 903,P=0. 005)。结论血清BNP联合LVEF可以客观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其中血清BNP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B型脑钠肽 左心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白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6
5
作者 冯惠平 解俊敏 +2 位作者 张靖 冯惠清 辛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6-45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变化及其与在院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ACS患者分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性急性...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变化及其与在院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ACS患者分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NSTE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三组,入院24 h内测定血清ALB、检测外周血血细胞分类计数并计算NLR、PLR,比较各组间ALB、NLR、PLR差异,记录住院期间新发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死亡率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各组间差异,并与ALB、NLR、PLR作相关分析。结果UA组与NSTEMI组、STEMI组NLR、PLR、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轻度降低组和重度降低组在院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ALB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NLR、ALB均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LR和ALB为ACS住院期间新发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死亡率等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NLR、PLR、ALB对ACS患者在院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在院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营养素-1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兰芳 辛未 +5 位作者 陈春红 王占启 赵淑君 王艳飞 陈彦霞 冯慧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425-342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肌营养素(CT)-1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1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舒伐他汀常规剂量治疗组(A组):在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肌营养素(CT)-1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1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舒伐他汀常规剂量治疗组(A组):在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 mg/d;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组(B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20 mg/d。另选体检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AMI组用药前、用药后4 w空腹静脉采血检测CT-1水平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结果 AMI组患者用药前CT-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心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B两组AMI患者于用药4 w后血浆CT-1水平及超声心动图指标较用药前明显好转,且B组改善更为明显,表现为CT-1水平明显下降(P<0.05),LVEDD及LVESD明显缩小,LVEF值明显升高。结论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抑制心室重塑,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早期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营养素 药物溶栓再通治疗
下载PDF
和肽素联合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对心肌肌钙蛋白轻度增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7
作者 冯惠平 赵淑君 +4 位作者 张靖 张芳 祖玉刚 吴艳民 辛未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目的 探讨和肽素联合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I,hs-cTnI)对肌钙蛋白轻度增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收治的42例cTnI轻度增高... 目的 探讨和肽素联合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I,hs-cTnI)对肌钙蛋白轻度增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收治的42例cTnI轻度增高的疑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即刻和入院后1h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和肽素及hs-cTnI水平。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37例)和非急性心肌梗死组(5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hs-cTnI及和肽素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能。结果 根据ROC曲线分析,入院时及入院后1h和肽素诊断肌钙蛋白轻度增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30(95%CI 0.560~0.899)、0.589(95%CI 0.387~0.792);hs-cTnI诊断肌钙蛋白轻度增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AUC分别为0.757(95%CI 0.599~0.915)、0.805(95%CI 0.621~0.990)。和肽素与hs-cTnI联合诊断肌钙蛋白轻度增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AUC为0.811(95%CI 0.666~0.956),高于和肽素及hs-cTnI单独检测。结论 和肽素联合hs-cTnI早期诊断肌钙蛋白轻度增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效能优于二者单独检测,入院后1h复测hs-cTnI可作为肌钙蛋白轻度增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肽素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应用GLP-1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付立强 赵文萍 +4 位作者 辛未 高淑贤 付静静 张浩 高宏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SHG)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心肌灌注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STEMI合并SHG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入院后均给予标准AMI强化治疗,观...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SHG)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心肌灌注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STEMI合并SHG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入院后均给予标准AMI强化治疗,观察组从急诊PCI术前至术后7 d给予GLP-1干预,对照组从急诊PCI术前至术后7 d给予胰岛素常规干预。于术后7 d及3个月采用静息^(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17节段积分法评价两组术后心肌灌注缺损积分,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二维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cTnT)水平。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的心肌灌注缺损积分均较术后7 d降低,观察组术后3个月心肌灌注缺损积分较对照组同期降低(P<0.01);两组术后3个月LVEDD、LVEF均较术后7 d升高,观察组术后3个月LVEF较对照组同期升高(P<0.01);观察组围手术期CK-MB及cTnT峰值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STEMI合并SHG患者围手术期应用GLP-1可以逐步改善心肌灌注及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应激性高血糖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心肌再灌注 围手术期
下载PDF
羟考酮用于缺血后处理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高宏博 申文增 +6 位作者 辛未 牛培 赵文萍 付立强 尚雪飞 彭燕 杨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羟考酮用于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家兔心肌的保护作用,并观察κ受体在羟考酮缺血后处理中的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开胸后左前降支只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开胸后左前降支结扎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 目的探讨羟考酮用于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家兔心肌的保护作用,并观察κ受体在羟考酮缺血后处理中的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开胸后左前降支只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开胸后左前降支结扎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80 min,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羟考酮后处理组于再灌注起始前5min开始缓慢静脉给予羟考酮0.3 mg/kg;κ受体拮抗剂+羟考酮后处理组于再灌注起始前10 min给予κ受体拮抗剂3 mg/kg,余处理同羟考酮后处理组。于再灌注末测定各组血清CK-MB、cTnI水平,TTC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IS),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IS/LVS)。留取心肌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羟考酮后处理组、κ受体拮抗剂+羟考酮后处理组血清CK-MB、cTnI水平升高,CX43表达降低(P均<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羟考酮后处理组IS/LVS降低,血清CK-MB、cTn-I水平降低,CX43表达升高(P<0.05或<0.01)。与羟考酮后处理组比较,κ受体拮抗剂+羟考酮后处理组IS/LVS及血清CK-MB、cTn-I水平升高,CX43表达降低(P均<0.05)。结论羟考酮缺血后处理能够降低血清CK-MB、cTn-I,减少IS,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动κ受体后调节CX43表达来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再灌注损伤 心肌 缺血后处理 Κ受体 缝隙连接蛋白43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4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金娜 赵丹宁 +1 位作者 刘兰 辛未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31-1032,共2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保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 250 U皮下注射,bi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负荷量...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保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 250 U皮下注射,bi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负荷量0.4μg.kg-1.min-1,30 min,继而给予维持量0.1μg.kg-1.min-1,持续48 h,直至患者出院时行标准药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小板聚集率及出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3个月内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LVEF提高(P<0.05),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可显著减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MACE,改善LVEF,出血风险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低分子肝素钠 心肌梗死
下载PDF
血栓抽吸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预处理对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靖 舒民 +4 位作者 姚明言 臧燕伟 朱晓娟 李瑞雪 辛未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9-542,共4页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靶向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预处理对高血栓负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脉介入治疗中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存在冠脉高血栓负荷并且行直接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20例,采用...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靶向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预处理对高血栓负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脉介入治疗中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存在冠脉高血栓负荷并且行直接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0例采用血栓抽吸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预处理,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血栓抽吸。比较2组术中冠脉血流、心肌灌注、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TIMI血流3级比例、术后心肌染色分级(MBG)3级比例、术后2 h 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术后校正TIMI计帧数(cTFC)和无复流(NR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术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靶向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预处理可以改善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且不增加脑卒中、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 重组人尿激酶原 高血栓负荷 预处理
下载PDF
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晶 傅向华 +6 位作者 辛未 马宁 谷新顺 姜云发 范卫泽 刘晓坤 樊欣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应用选择性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球囊闭塞结合微血栓微球混悬液灌注方法造成心肌缺血坏死,探索建立稳定存活的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HF)动物模型。方法选择中国五指山小型猪18头,行冠脉造影后沿血管送球囊至LAD中... 目的应用选择性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球囊闭塞结合微血栓微球混悬液灌注方法造成心肌缺血坏死,探索建立稳定存活的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HF)动物模型。方法选择中国五指山小型猪18头,行冠脉造影后沿血管送球囊至LAD中段,依次扩张球囊阻断前向血流1、2、5 min,每次间隔60 s,然后扩张球囊堵闭血流120 min。再以4F导管超选LAD,行微血栓微球混悬液分次注入,间隔10 min重复注射,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2级和左室舒张末压(LVEDP)〉15 mm Hg时停止注射,同时监测心电图及应用漂浮导管监测有创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行pigtail导管测量(LVEDP)的变化,待LVEDP稳定在15~18 mm Hg之间后结扎血管,并加压包扎。监测心肌坏死标志物(cTnI和CK-MB)变化。分别于制模前,制模后第1天、7天、14天行心脏超声检查,制模第14天复查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查,并行心脏病理检查,认定和评价模型的成功率、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结果制模14 d后共有15头小型猪成活,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病理检查均符合AMI病理生理过程。其中14头小型猪达到动物模型标准【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8 mmHg和心输出量(CO)下降30%以上】,模型成功率为77.78%。制模后第14天PCWP明显升高(P〈0.01),CO平均下降50.76%;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P〈0.01)。病理检查显示心肌梗死面积占左心室面积的25.4%~34.9%。结论球囊闭塞结合微血栓微球混悬液灌注构建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具有闭胸、高成功率、稳定和重复性好等优点,较药物、冠状动脉结扎和起搏诱导的心力衰竭模型更接近临床病理生理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性心力衰竭 球囊闭塞 微血栓微球混悬液
下载PDF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Killip Ⅱ~Ⅲ级患者直接PCI后重组人脑利钠肽干预对心肌重构的阻抑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占启 李向欣 +3 位作者 辛未 张芳 张兰芳 周金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4212-421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KillipⅡ~Ⅲ级患者直接PCI后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 rhBNP)对心肌重构的阻抑作用。方法选择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Killip Ⅱ~Ⅲ级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rhBNP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急...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KillipⅡ~Ⅲ级患者直接PCI后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 rhBNP)对心肌重构的阻抑作用。方法选择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Killip Ⅱ~Ⅲ级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rhBNP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急诊PCI治疗,对照组应用标准的药物治疗,rhBNP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rhBNP(90 s内静脉给予 rhBNP负荷剂量1.5μg/kg,此后0.0075μg· kg^-1· min^-1静脉泵入72 h。观察rhBNP治疗前、治疗后4 w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 LVESD)及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包括严重低血压,心力衰竭、再发心肌缺血和死亡。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分别进行肌酐水平测定,并监测心率,尿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再发心肌缺血发生率,rhBNP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无死亡病例发生,rhBNP组3例,对照组2例发生了严重低血压,但经调整剂量后很快恢复,未造成不良影响,rhBNP组低血压发生率虽高于对照组(7.5% vs 5%)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rh-BNP组LVEDD、LVESD、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72 h rhBNP组肌酐水平明显降低,心率显著下降,尿量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KillipⅡ~Ⅲ级患者直接PCI后静脉应用rhBNP对心肌重构有明显阻抑作用,同时改善心、肾功能及患者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LLIP分级 急性心肌梗死 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肌重构
下载PDF
靶向给予尿激酶原预处理对STEMI患者急诊PCI中冠脉血流及左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靖 王艳飞 +4 位作者 解俊敏 辛未 吴艳民 祖玉刚 张卫锋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3-420,共8页
目的:评价经刺破球囊导管冠状动脉内靶向给予尿激酶原预处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血流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STEMI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尿激酶原预处理组(62例)... 目的:评价经刺破球囊导管冠状动脉内靶向给予尿激酶原预处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血流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STEMI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尿激酶原预处理组(62例)和空白对照组(64例)。比较两组术中冠脉血流、心肌灌注以及术后7和30 d左室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TIMI血流计帧(cTFC)、心肌染色分级(MBG)、术后2 h ST段回落率(≥50%)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7及30 d左心室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30 d内MACE发生率以及出血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经刺破球囊导管冠状动脉内给予尿激酶原预处理,可以改善STEMI患者的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改善30 d内患者左室功能,同时未增加出血等其他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尿激酶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脉血流 左室功能
原文传递
参附注射液预处理联合冠脉内注射前列地尔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现象的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姚明言 辛未 +4 位作者 解俊敏 王艳飞 赵淑君 吴艳民 张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21-3025,共5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预处理联合冠脉内注射前列地尔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3月医院使用PCI方法进行早期治疗的ACS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预处理联合冠脉内注射前列地尔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3月医院使用PCI方法进行早期治疗的ACS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7例患者,A组给予PCI手术治疗,B组在A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预处理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前列地尔,对两组PCI治疗前后的心肌灌注缺损指数(CSI),室壁运动指数(WMSI),矫正TIMI帧数(cTFC)进行比较,对两组PCI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进行比较,对两组PCI治疗前后的血清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进行比较,对两组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情况进行比较,对两组的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A组的CSI从(2.22±0.23)级降低到(1.58±0.13)级,WMSI从(1.98±0.31)级降低到(1.61±0.22)级,cTFC从(72.15±6.01)帧降低到(37.25±3.58)帧,B组的从CSI(2.23±0.24)级降低到(1.11±0.15)级,WMSI从(1.99±0.32)级降低到(1.14±0.18)级,cTFC从(72.32±5.89)帧降低到(28.41±3.91)帧,B组的变化幅度大于A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6.233,11.336,11.432,P<0.05),经过治疗后,A组的CRP从(8.29±1.83)mg/L升高到(14.93±2.81)mg/L,IL-6从(32.21±4.35)μg/L升高到(61.28±4.91)μg/L,B组的CRP从(8.31±2.01)mg/L升高到(11.23±2.35)mg/L,IL-6从(31.81±4.07)μg/L升高到(45.61±5.13)μg/L,B组的变化幅度小于A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925,15.128,P<0.05),经过治疗后,A组的NO从(70.81±5.26)μmol/L降低到(41.35±4.67)μmol/L,ET-1从(68.34±4.77)μmol/L升高到(116.21±5.81)μmol/L,B组的NO从(69.91±6.03)μmol/L降低到(54.25±5.27)μmol/L,ET-1从(69.91±5.12)μmol/L升高到(94.81±5.09)μmol/L,B组的变化幅度小于A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2.56,18.994,P<0.05),A组的复发率高于B组[17.02%(8/47)VS. 4.26%(2/4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前列地尔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术前口服羟考酮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敏秀 辛未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3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羟考酮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纳入STEMI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羟考酮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在急诊PCI治疗前,羟考酮组于术前30 min内给予盐酸羟考...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羟考酮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纳入STEMI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羟考酮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在急诊PCI治疗前,羟考酮组于术前30 min内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余治疗两组患者相同。记录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以TIMI血流分级≤2级为无复流现象,比较两组患者无复流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向后逐步回归法,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血流动力学、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发生情况,得出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发生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结果羟考酮组、对照组无复流发生率分别为7.8%(4/51)、29.4%(15/51),羟考酮组急诊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应用羟考酮是无复流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0.20,95%CI为0.05~0.83,P<0.05)。结论术前口服羟考酮可减少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现象、改善术后心肌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羟考酮 心肌灌注 无复流
下载PDF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金凤 辛未 +2 位作者 苏伟 唐伟 汪煜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CV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合并CVD在我国有着极高的发病率。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核心目标是在降糖达标的基础上产生心脏保护作用,从而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新上市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被证实有...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CV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合并CVD在我国有着极高的发病率。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核心目标是在降糖达标的基础上产生心脏保护作用,从而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新上市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被证实有着显著的心血管获益。本文就SGLT2抑制剂心血管获益的相关研究结果及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心血管获益 降糖药物
原文传递
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变化与房颤发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付静静 代晓莉 +6 位作者 解俊敏 赵文萍 辛未 王艳飞 李向欣 张敏秀 张浩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肿瘤标记物血清糖类抗原CA125与房颤发生的相关性及其预测房颤发生的最佳界值。方法选取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125例,根据心电图分为窦律组80例,房颤组45例。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两组血清CA125浓度,分析血清CA12... 目的探讨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肿瘤标记物血清糖类抗原CA125与房颤发生的相关性及其预测房颤发生的最佳界值。方法选取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125例,根据心电图分为窦律组80例,房颤组45例。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两组血清CA125浓度,分析血清CA125浓度与射血分数、肺动脉收缩压、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左房内径、心包积液、丙氨酸转氨酶、肌酐和血红蛋白浓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A125预测收缩性心力衰竭发生房颤的最佳界值。结果房颤组血清CA125浓度与窦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5±10)vs(34±9)U/m L,P<0.05];血清CA125与肺动脉收缩压、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左房内径、心包积液、丙氨酸转氨酶、肌酐呈正相关(r分别为0.352、0.536、0.411、0.302、0.576、0.237、0.275,P均<0.05),与射血分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223、-0.196,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CA125、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左房内径为房颤发生的预测因子(P均<0.05)。血清CA125水平升高与房颤的发生相关(OR=2.723,95%CI 1.917~7.716,P<0.05)。血清CA125预测房颤的最佳界值为44.5 U/m L;其预测房颤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95%CI O.660~0.831,P<0.05),敏感度为82.22%,特异度为71.2%。结论在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肿瘤标记物血清CA125可用于预测房颤的发生。当血清CA125浓度值越接近44.5 U/m L时,发生房颤概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性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糖类抗原CA125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诊疗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淑贤 辛未 赵文萍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6年第2期57-62,共6页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运动耐受减低和(或)组织充血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而其左心室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内(例如LVEF>50%)。HFPEF的诊断比射血分数减少心力衰竭(HFREF)的诊断更具挑战性,因为它需要排除大量其他潜在的...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运动耐受减低和(或)组织充血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而其左心室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内(例如LVEF>50%)。HFPEF的诊断比射血分数减少心力衰竭(HFREF)的诊断更具挑战性,因为它需要排除大量其他潜在的提示心力衰竭症状的心源性及非心源性的诊断。舒张功能障碍由多种机制引起,包括心脏结构异常及功能异常,但个体化治疗仍缺乏。随着多年临床治疗发展,HFREF患者的获益明显提高,但是HFPEF患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却没有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舒张功能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冠状动脉心肌桥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浩 杨漠源 +4 位作者 辛未 巩建平 李成 张敏聪 毕亮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4692-4696,共5页
通常冠状动脉(冠脉)主支爬伏于心脏表面,少数走形变异,节段性地钻入心室壁肌纤维束内侧。由于心肌束型似“桥”横跨冠脉血管之上,故被称为心肌桥(MB),其内受挤压的这段冠脉则称作桥下血管。1951年Geiringer[1]首次尸检上发现这一特殊结... 通常冠状动脉(冠脉)主支爬伏于心脏表面,少数走形变异,节段性地钻入心室壁肌纤维束内侧。由于心肌束型似“桥”横跨冠脉血管之上,故被称为心肌桥(MB),其内受挤压的这段冠脉则称作桥下血管。1951年Geiringer[1]首次尸检上发现这一特殊结构,1960年Porstmann等[2]在冠脉造影中再次证实。起初视为良性病变,但近来发现其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特点并非如此,关于心肌桥的临床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心肌缺血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