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金纳米的第3代平面型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江丽萍 吴霞琴 +2 位作者 朱柳菊 章宗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8-52,共5页
在制备亲水金纳米颗粒的基础上,与明胶一起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制得具有纳米增强效应的葡萄糖传感器。实验表明:纳米颗粒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固定酶的催化活性,提高响应灵敏度,且电极响应迅速,一般在5s之内就能测得稳定的电流响应值,讨... 在制备亲水金纳米颗粒的基础上,与明胶一起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制得具有纳米增强效应的葡萄糖传感器。实验表明:纳米颗粒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固定酶的催化活性,提高响应灵敏度,且电极响应迅速,一般在5s之内就能测得稳定的电流响应值,讨论了纳米颗粒在酶固定化及其对葡萄糖响应中所起的作用,为基于直接电子传递的第3代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和开发、以及扩展纳米颗粒的应用领域提供了技术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胶 明胶 葡萄糖氧化酶 生物传感器 铂电极
下载PDF
亚甲蓝的电化学聚合及其聚合膜特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江丽萍 +2 位作者 黄绘宏 吴霞琴 章宗穰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34-236,230,233,共5页
研究了亚甲蓝在平面薄膜型铂盘电极的电化学聚合及聚亚甲蓝膜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 ,亚甲蓝在偏碱性溶液中能较好地电聚合成膜 ;聚亚甲蓝膜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和快速电子传递能力。聚亚甲蓝修饰膜电极在较低氧化电位下对
关键词 聚亚甲蓝 电化学聚合 NADH 电催化氧化
下载PDF
监测细胞微环境及活性分子的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阳 黄楚森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4-218,共15页
有机分子荧光探针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生物大分子和微环境扰动较少,同时可实现实时动态跟踪监测生物体中微环境的变化以及活性分子,已成为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领域的强大工具。本文总结了生物体微环境中常见的活性分子以及用于监测... 有机分子荧光探针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生物大分子和微环境扰动较少,同时可实现实时动态跟踪监测生物体中微环境的变化以及活性分子,已成为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领域的强大工具。本文总结了生物体微环境中常见的活性分子以及用于监测这些活性分子的有机分子荧光探针设计策略,并列举了近几年用于监测生物体中微环境变化以及活性分子的有机分子荧光探针,同时对这些荧光探针灵敏地监测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活性分子及其潜在应用价值做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微环境 活性分子 生物成像 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
原文传递
蕴含课程思政理念的物理化学教学设计与混合式教学实践——以“化学动力学基础——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候雨佳 王秀英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8期44-48,共5页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针对物理化学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对物理化学课程进行改革,推出蕴含课程思政理念的物理化学课程。本文以“化学动力学基础——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一课为例,详述在物理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融合思政素材的...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针对物理化学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对物理化学课程进行改革,推出蕴含课程思政理念的物理化学课程。本文以“化学动力学基础——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一课为例,详述在物理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融合思政素材的路径,带领学生借助化学史感受科学精神,通过中华文化体悟社会责任,并运用混合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传授知识的同时达到价值观的引领,润物无声,实现物理化学与课程思政两轨并行,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化学动力学基础
下载PDF
基于微带阵列电极的微型葡萄糖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翠珏 +3 位作者 高林 章宗穰 朱建中 张国雄 《电化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79-185,共7页
用微电子薄膜技术制作了微带阵列电极(MAE),考察了该电极在铁氰化钾、过氧化氢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在微带阵列电极表面,修饰一层全氟代磺酸酯(Nafion)膜作为基底电极,并把电子介体二茂铁及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基底电极... 用微电子薄膜技术制作了微带阵列电极(MAE),考察了该电极在铁氰化钾、过氧化氢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在微带阵列电极表面,修饰一层全氟代磺酸酯(Nafion)膜作为基底电极,并把电子介体二茂铁及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基底电极上制备了微型葡萄糖传感器.探讨了微酶电极对葡萄糖氧化过程的催化作用.该微酶电极响应时间小于10s,检测线性上限为8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传感器 葡萄糖氧化酶 MAE 传感器
下载PDF
碳纳米管尺寸对电化学反应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国锋 王志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制备不同尺寸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修饰电极,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相同管径、不同管长和相同管长、不同管径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在K3Fe(CN)6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对尿酸、多巴胺等生物分子的电催化作用,以及尺寸效应对碳纳米管修... 制备不同尺寸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修饰电极,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相同管径、不同管长和相同管长、不同管径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在K3Fe(CN)6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对尿酸、多巴胺等生物分子的电催化作用,以及尺寸效应对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电化学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在同一条件下,短管的MWNT比长管的更能有效促进K3Fe(CN)6的电子传递,更有利于对生物分子的电催化;管径对它的电化学行为及生物电催化活性影响较小,无明显规律.主要原因在于碳纳米管管端、管壁的不同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尺寸效应 电化学活性 尿酸 多巴胺
下载PDF
基于平面薄膜型电极的半乳糖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朱燕 章宗穰 《化学传感器》 CAS 1999年第3期19-24,共6页
本文采用微电子薄膜技术制作了平面薄膜型基底电极芯片,其中包括一个铂盘工作电极和一个对电极。用化学交联法将半乳糖氧化酶固定在铂盘电极表面,即制成半乳糖传感器。该酶传感器对半乳糖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2~5.0mmol/L,相关系数为0.9... 本文采用微电子薄膜技术制作了平面薄膜型基底电极芯片,其中包括一个铂盘工作电极和一个对电极。用化学交联法将半乳糖氧化酶固定在铂盘电极表面,即制成半乳糖传感器。该酶传感器对半乳糖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2~5.0mmol/L,相关系数为0.998,响应时间为45s。适宜的pH范围为7.0—8.0。该酶电极在两个星期内连续使用,响应电流无明显变化。保存一个月后测试仍有较好的电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 传感器 平面薄膜型 遗传代谢病 酶电极
下载PDF
基于三维石墨烯-普鲁士蓝构建电化学酶传感器用于尿酸的灵敏检测 被引量:6
8
作者 李鹏威 张尧 +2 位作者 李庆莲 高攀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38-1945,共8页
构建了一种基于三维石墨烯(3D GR)-普鲁士蓝(PB)的电化学酶传感器,用于尿酸的灵敏检测。采用一步水热法将氧化石墨烯热还原,自组装形成3D GR,再将PB电沉积到3D GR上,形成3D GR-PB复合物。3D GR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多孔特性,可为反应提供... 构建了一种基于三维石墨烯(3D GR)-普鲁士蓝(PB)的电化学酶传感器,用于尿酸的灵敏检测。采用一步水热法将氧化石墨烯热还原,自组装形成3D GR,再将PB电沉积到3D GR上,形成3D GR-PB复合物。3D GR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多孔特性,可为反应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电化学测试表明,基于3D GR-PB构建的酶传感器检测尿酸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3.75×10^-9~3.75×10^-4 mol/L)和较低的检出限(4.21×10^-10 mol/L)。由于尿酸酶对催化尿酸的高度专一性,本传感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为尿酸的灵敏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石墨烯 普鲁士蓝 尿酸 电化学酶传感器
下载PDF
壳聚糖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江丽萍 吴霞琴 +3 位作者 龚翠萍 姜远达 章宗穰 《化学传感器》 CAS 2002年第4期18-23,共6页
该文利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尿酸、抗坏血酸在壳聚糖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壳聚糖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有所不同。通过系统的实验摸索,确定壳聚糖修饰液浓度以5mg/mL为佳。利用壳聚糖作为固膜基质制作生物传感... 该文利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尿酸、抗坏血酸在壳聚糖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壳聚糖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有所不同。通过系统的实验摸索,确定壳聚糖修饰液浓度以5mg/mL为佳。利用壳聚糖作为固膜基质制作生物传感器,方法简便,制得的电极对葡萄糖响应讯速,一般几秒内就达到稳定的电流,抗干扰性能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有望在专一性更强、灵敏度更高的第三代生物传感器的制作中得以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修饰电极 电化学行为 生物传感器 应用 循环伏安法 纳米金
下载PDF
Ferrocene-Nafion修饰厚膜碳糊电极的葡萄糖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林 +1 位作者 孙翠珏 章宗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4期39-43,共5页
以基于丝网印刷技术制作的厚膜碳糊电极为基底电机,用二茂铁为介体、Nafion修饰厚膜碳糊电极制备了葡萄糖传感器.Nafion涂于电极表面上形成的膜具有强的附着力,防止了二茂铁及酶的流失,电极稳定性提高.并且由于低的工作电位(+025... 以基于丝网印刷技术制作的厚膜碳糊电极为基底电机,用二茂铁为介体、Nafion修饰厚膜碳糊电极制备了葡萄糖传感器.Nafion涂于电极表面上形成的膜具有强的附着力,防止了二茂铁及酶的流失,电极稳定性提高.并且由于低的工作电位(+025vsSCE)和Nafion膜的阳离子交换作用,基本上消除了电活性物质(抗坏血酸、尿酸)的干扰,具有防污能力.该酶传感器的检测上限可达18mmol/L,响应时间小于6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膜碳糊电极 二茂铁 NAFION 葡萄糖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平面薄膜型电极的介体型半乳糖传感器的制备
11
作者 江丽萍 +2 位作者 朱燕 吴霞琴 章宗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1-343,共3页
以微电子薄膜技术制作的平面薄膜型电极为基底电极,β 环糊精与戊二醛缩合成的β 环糊精聚合物与二茂铁甲醇形成稳定的包络物,以此包络物中的二茂铁甲醇为电子介体,制成了半乳糖传感器。传感器的最佳工作电位0 3V,适宜的pH值范围7 0~9 ... 以微电子薄膜技术制作的平面薄膜型电极为基底电极,β 环糊精与戊二醛缩合成的β 环糊精聚合物与二茂铁甲醇形成稳定的包络物,以此包络物中的二茂铁甲醇为电子介体,制成了半乳糖传感器。传感器的最佳工作电位0 3V,适宜的pH值范围7 0~9 0。传感器对半乳糖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 5~5 0mmol/L,响应时间1min。该传感器在两个星期内连续使用,响应电流无明显变化。保存一个月后测试仍有较好的电流响应。由于低测定电位和β 环糊精聚合膜的阻挡作用,能有效减少抗坏血酸、尿酸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薄膜型电极 介体型半乳糖传感器 制备 半乳糖血症 临床检验 血液
下载PDF
基于微腔型电极的半乳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燕 +2 位作者 章宗穰 朱建中 张国雄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911-914,共4页
采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制作了具有三维结构的微腔型传感器芯片(腔深300μm,铂工 作电极1.2×1.2mm2)。作者对微腔型电极进行了电化学特性的表征。并通过明胶包埋法将 半乳糖氧化酶固定在电极中,构成微腔型半乳糖传感... 采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制作了具有三维结构的微腔型传感器芯片(腔深300μm,铂工 作电极1.2×1.2mm2)。作者对微腔型电极进行了电化学特性的表征。并通过明胶包埋法将 半乳糖氧化酶固定在电极中,构成微腔型半乳糖传感器。该酶电极对半乳糖测定的上限为 4.5mmol/L,相关系数为0.9980。较适宜的pH范围为7.0~7,5,响应时间<50 s。该酶电极 在14天内连续使用,响应电流无明显变化。放置一个月后测试仍保持较好的电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传感器 微控型电极 半乳糖测定
下载PDF
平面微带阵列电极的电化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承云 +3 位作者 曹大均 章宗穰 朱建中 张国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2期54-59,共6页
对以微电子薄膜技术制作的平面微带阵列电极(MAE)进行了电化学特性的研究,考察了该电极在铁氰化钾溶液中的伏安特性和计时电流特性.实验表明,由于边缘效应的作用,MAE具有比常规铂电极高得多的电流密度,传质能力高于转速为7600r/... 对以微电子薄膜技术制作的平面微带阵列电极(MAE)进行了电化学特性的研究,考察了该电极在铁氰化钾溶液中的伏安特性和计时电流特性.实验表明,由于边缘效应的作用,MAE具有比常规铂电极高得多的电流密度,传质能力高于转速为7600r/min的旋转圆盘电极;由于MAE中各微带电极的间距较小,导致微带电极间扩散层交叠,边缘效应的作用随之减小,因而其伏安行为与单个微电极呈现差异.测得的计时电流值与按微带电极的扩散理论和Cottrell公式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推测了产生偏差的原因.应用MAE电极进行了物质扩散系数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阵列电极 循环伏安法 计时电流法
下载PDF
追踪血氧——指尖上的光谱仪
14
作者 陈诺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7期136-141,共6页
指夹式血氧仪是一种无创的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器,已成为家用医疗器械领域的热门产品之一。本文基于血氧饱和度的定义,分析了指夹式血氧仪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并针对“手机测血氧”“火腿肠血氧值”等话题进行解析。通过建立本质与现象... 指夹式血氧仪是一种无创的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器,已成为家用医疗器械领域的热门产品之一。本文基于血氧饱和度的定义,分析了指夹式血氧仪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并针对“手机测血氧”“火腿肠血氧值”等话题进行解析。通过建立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关系,旨在帮助读者丰富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进一步用科学的眼光去认识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氧仪 血氧饱和度 朗伯-比尔定律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分离富集与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蒲思思 周朝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2期219-233,共15页
癌症死亡患者中有90%由癌症转移引起,研究表明:患者的外周血、胸腔液等体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与癌症转移及肿瘤结节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因此,CTC检测在实体肿瘤前期诊断、预后及疗效评估等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该综述基于CT... 癌症死亡患者中有90%由癌症转移引起,研究表明:患者的外周血、胸腔液等体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与癌症转移及肿瘤结节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因此,CTC检测在实体肿瘤前期诊断、预后及疗效评估等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该综述基于CTC区别于正常细胞的物理学、电学、生物学特征,总结了目前CTC分离富集及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就国内外CTC检测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CTC) CTC检测 分离富集
下载PDF
不同聚合物修饰的金纳米棒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季玉玄 马红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70-173,共4页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制备金纳米棒时常常作为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但CTAB本身对细胞有毒害作用,降低其偶联的金纳米棒(GNR)的毒性是很必要的.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合成了不同聚合物修饰的金纳米棒,并采用TEM、UV-vis吸收光谱、Z...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制备金纳米棒时常常作为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但CTAB本身对细胞有毒害作用,降低其偶联的金纳米棒(GNR)的毒性是很必要的.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合成了不同聚合物修饰的金纳米棒,并采用TEM、UV-vis吸收光谱、Zeta电位和MTT比色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聚合物修饰,金纳米棒细胞毒性明显降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棒 聚合物 细胞毒性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纳米电容器的组建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玲 周琴 +1 位作者 江志裕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用逐层组装法在阳极氧化铝模板的纳米孔内制备纳米电容器,其组成为电化学聚合PPy/电沉积TiO2多孔隔膜/化学聚合PPy.该纳米电容器显示了典型的电化学超电容性质,且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
关键词 纳米电容器 阳极氧化铝膜 电化学超电容器 聚吡略
下载PDF
基于铜-石墨烯纳米复合膜修饰电极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洋 于利利 +1 位作者 杨亚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37-43,共7页
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在石墨烯表面修饰一层铜膜,对铜/石墨烯纳米复合膜进行了表征.研究显示铜/石墨烯纳米复合膜修饰电极对葡萄糖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并且在8×10-6~9.4×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5μmol/L(S/N=3),... 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在石墨烯表面修饰一层铜膜,对铜/石墨烯纳米复合膜进行了表征.研究显示铜/石墨烯纳米复合膜修饰电极对葡萄糖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并且在8×10-6~9.4×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5μmol/L(S/N=3),灵敏度为0.225 A.L.mol-1.实验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葡萄糖有较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纳米复合膜 葡萄糖 电催化
下载PDF
新型单核铜配合物修饰热解石墨电极对氧的电催化还原作用及其测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明艳 许兴友 +1 位作者 马卫兴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5-69,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新型铜配合物修饰热解石墨电极(CuLIm/PG)的电化学性质及对氧气的电催化作用。考察了该电极作为氧传感器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修饰电极在pH 7.0磷酸盐缓冲溶液,0^-0.7 V电位范围内,以50mV/s进行线性扫描,峰电流与...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新型铜配合物修饰热解石墨电极(CuLIm/PG)的电化学性质及对氧气的电催化作用。考察了该电极作为氧传感器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修饰电极在pH 7.0磷酸盐缓冲溶液,0^-0.7 V电位范围内,以50mV/s进行线性扫描,峰电流与氧浓度在2.4×10-6~4.8×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5×10-6mol/L,平行9次测定氧气浓度,相对标准偏差为1.4%。可用于水样中溶解氧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铜配合物 修饰电极 氧还原 电催化
下载PDF
基于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双腔型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2
20
作者 章宗穰 +1 位作者 朱建中 张国雄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49-552,共4页
利用微机械加工技术研制了具有三维结构的腔型传感器 ,双腔型工作电极与Ag AgCl参比电极集成在同一微芯片上。考察了微腔型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及其对H2 O2 含量的测定。并以此为基础电极制备了半乳糖、葡萄糖双腔型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 ... 利用微机械加工技术研制了具有三维结构的腔型传感器 ,双腔型工作电极与Ag AgCl参比电极集成在同一微芯片上。考察了微腔型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及其对H2 O2 含量的测定。并以此为基础电极制备了半乳糖、葡萄糖双腔型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 ,该传感器可同时测定半乳糖、葡萄糖双组分 ,线性上限分别为 4 5mmol L和 4 0mmol L。而且在测试双组分过程中 ,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交叉干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加工 双腔型生物传感器 半乳糖 葡萄糖 血液 临床医学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