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铬、锰及退火温度对无取向硅钢组织性能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兆振 宋新莉 +3 位作者 刘静 程朝阳 毕云杰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86,102,共8页
为探究铬、锰元素及退火温度对高强无取向硅钢性能的影响规律,借助OM、SEM、EBSD与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分析不同制造工艺下3组不同含量铬、锰元素的无取向硅钢热轧、常化及退火处理后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试验钢热轧后组织不均匀,心部为... 为探究铬、锰元素及退火温度对高强无取向硅钢性能的影响规律,借助OM、SEM、EBSD与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分析不同制造工艺下3组不同含量铬、锰元素的无取向硅钢热轧、常化及退火处理后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试验钢热轧后组织不均匀,心部为沿轧向分布纤维状组织,边部为少量再结晶晶粒,常化处理能显著改善热轧板组织均匀性,消除热轧板中心部位的纤维状组织。经冷轧及退火后得到多边形铁素体晶粒,其中960℃退火,晶粒尺寸偏大,有利织构{100}组分体积分数减少,不利织构{111}组分体积分数增加,成分为0.2Mn-1Cr的1号试验钢960℃退火后铁损最大,磁感强度偏小;成分为0.5Mn-1Cr的2号试验钢930℃退火后,磁性能与强度等综合性能最佳,工频铁损P1.5/50为2.41W/kg,高频铁损P1.0/400为17.36W/kg,磁感应强度B5000为1.638T,抗拉强度为68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常化 织构 再结晶
原文传递
回火温度对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鲁修宇 刘静 +3 位作者 定治明 程吉浩 邓照军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6,共5页
利用金相、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一种低碳Mn-Mo-Ni-Cu-Cr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回火后组织变化明显,M/A组元弱化,贝氏体板条出现粗化与合并;板条间界呈锯齿状,原有析出相长大且有细小析出... 利用金相、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一种低碳Mn-Mo-Ni-Cu-Cr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回火后组织变化明显,M/A组元弱化,贝氏体板条出现粗化与合并;板条间界呈锯齿状,原有析出相长大且有细小析出相进一步析出,未被析出相钉扎的位错发生运动并消失;随着回火温度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增大,抗拉强度和韧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贝氏体钢 回火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含钛中锰钢淬火-配分组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8
3
作者 邓杰 宋新莉 +3 位作者 孙新军 梁小凯 范丽霞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11,共9页
为了研究淬火-配分含钛中锰钢的组织与力学性能,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与万能拉伸试验机、磨粒磨损试验机等,分析与测试了含钛中锰钢在165~240℃淬火380℃配分处理后组织、强度、塑性与磨粒磨损性能。... 为了研究淬火-配分含钛中锰钢的组织与力学性能,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与万能拉伸试验机、磨粒磨损试验机等,分析与测试了含钛中锰钢在165~240℃淬火380℃配分处理后组织、强度、塑性与磨粒磨损性能。结果表明,试验钢淬火-配分组织主要为板条状一次马氏体、块状二次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同时含有大量微米级TiN和纳米级(Ti,Mo)C及TiN-(Ti,Mo)C复合析出相。190℃淬火380℃配分后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最高为12.5%。试验钢不同温度淬火与配分后屈服强度均大于1000 MPa,抗拉强度均大于1500 MPa,硬度从482.5HV增大到542.2HV,伸长率范围为9.2%~14.5%,在165~190℃淬火-配分处理后其抗磨粒磨损性能优于220~240℃淬火-配分钢。磨损机制主要是塑性变形和疲劳破坏,磨损过程中残余奥氏体发生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TRIP)效应,析出相颗粒阻断基体塑性变形过程犁沟的前进和刮削行为,含钛中锰钢通过淬火-配分引入一定体积分数的残余奥氏体,有利于提高钢的强塑性与抗磨损性能。结合力学性能指标,含钛中锰钢最佳淬火-配分工艺为900℃奥氏体化30 min,190℃淬火,380℃配分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配分 中锰钢 残余奥氏体 磨损
原文传递
P、Ti对高强IF钢{111}面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代礼斌 +3 位作者 袁世来 宋新莉 袁泽喜 柴希阳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6-660,共5页
借助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测量和计算了高强IF钢退火试样的取向分布函数(ODF)、织构组分的含量和γ取向线强度。研究了{111}〈112〉和{111}〈110〉织构组分的变化,分析了P、Ti对{111}面织构的影响机理。P的存在阻碍了位错的运动和... 借助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测量和计算了高强IF钢退火试样的取向分布函数(ODF)、织构组分的含量和γ取向线强度。研究了{111}〈112〉和{111}〈110〉织构组分的变化,分析了P、Ti对{111}面织构的影响机理。P的存在阻碍了位错的运动和晶界的迁移,进而使再结晶晶粒取向趋于一致,形成较尖锐的{111}面织构。Ti会使冷轧板中含有较强的{554}〈225〉织构组分,从而遗传为再结晶织构,它与{111}〈112〉织构组分间取向差仅为6°,因此,含Ti高强IF钢中含有较高的{111}〈112〉织构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IF钢 织构 再结晶
原文传递
再结晶退火温度对无取向硅钢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代礼斌 +2 位作者 朱微微 宋新莉 袁泽喜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对冷轧及退火后无取向硅钢织构及磁性能的变化进行研究。借助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测量退火试样的极图,计算取向分布函数(ODF)和织构组分的体积分数,并利用TYU-2000M磁性能测量仪测量试样的磁性能。结果表明,810、840、880℃下退火3... 对冷轧及退火后无取向硅钢织构及磁性能的变化进行研究。借助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测量退火试样的极图,计算取向分布函数(ODF)和织构组分的体积分数,并利用TYU-2000M磁性能测量仪测量试样的磁性能。结果表明,810、840、880℃下退火3 min后,试样的再结晶均充分完成,且晶粒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长大;退火后,试样中首先显现{111}〈112〉织构组分,且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呈增强趋势;退火温度继续升高时,{111}〈110〉织构组分增强,一次再结晶后材料中出现{111}面织构,导致试样的磁感应强度B50降低,同时由于晶粒的长大使得试样的铁损P15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织构 磁性能 再结晶退火
下载PDF
IF钢生产过程中的织构演变 被引量:11
6
作者 袁泽喜 代礼斌 +1 位作者 宋新莉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405-409,共5页
对IF钢生产过程中热轧、冷轧及退火试样的织构演变进行研究。分别借助EBSD和XRD测定和计算了热轧、退火及冷轧试样的取向分布函数及相关织构组分的体积分数。结果发现,热轧板在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晶粒为细小的等轴晶,为后续组... 对IF钢生产过程中热轧、冷轧及退火试样的织构演变进行研究。分别借助EBSD和XRD测定和计算了热轧、退火及冷轧试样的取向分布函数及相关织构组分的体积分数。结果发现,热轧板在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晶粒为细小的等轴晶,为后续组织发展提供了基础;热轧后试样中的织构很弱,不会影响冷轧织构组分及含量。冷轧过程是织构形成的主要过程,试样中含有4种主要的织构组分:{001}〈110〉、{111}〈110〉、{111}〈112〉和{112}〈110〉。退火过程中发生再结晶,4种冷轧织构组分在退火过程中均分别转变为{111}面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钢 织构 热轧 冷轧 退火
下载PDF
含磷高强IF汽车钢的应变硬化及微观结构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瑞琪 宋新莉 +3 位作者 郑爱琴 陈荣东 范丽霞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59,90,共6页
为了研究含磷高强IF汽车用钢应变硬化特性与微观结构特征,借助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试验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附件电子背散射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试验钢的组织、织构、滑移带及位错结构等。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含磷高强IF汽车用钢应变硬化特性与微观结构特征,借助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试验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附件电子背散射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试验钢的组织、织构、滑移带及位错结构等。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0.056%磷的高强IF钢冷轧板在810℃退火120 s以后,得到多边形铁素体晶粒,屈服强度为212 MPa,抗拉强度为367.5 MPa,塑性应变比r值为2.45,应变硬化指数n为0.28。{111}面织构体积分数达到65%。钢中有极少纳米析出相Ti C及尺寸较大的Mn S与Ti_4C_2S_2析出相。应变量从0.5%增加到11%,位错密度增大,位错结构形态有位错线、蜂窝状位错与梯形位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IF钢 应力-应变曲线 位错 应变硬化指数
原文传递
Mo、B对低合金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镇凡 刘静 +3 位作者 程吉浩 徐进桥 郭斌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53-57,共5页
对两种不同成分的C-Mn-Mo系低合金高强钢(HSLA)进行拉伸和冲击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验钢种的微观组织,分析Mo和B对HSLA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钢种的成分和工艺,可得到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匹配的C-M... 对两种不同成分的C-Mn-Mo系低合金高强钢(HSLA)进行拉伸和冲击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验钢种的微观组织,分析Mo和B对HSLA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钢种的成分和工艺,可得到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匹配的C-Mn-Mo系HSLA钢,钢种具有贝氏体组织;在C-Mn-Mo系HSLA钢中,适当增加Mo和B的含量,可以明显提高钢种的强度,且不损害其塑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 贝氏体 合金化 显微组织
下载PDF
Mn含量对中锰钢Q&P工艺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米俊龙 +2 位作者 李建 宋新莉 孙新军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6-111,共6页
采用淬火配分(Q&P)工艺对不同Mn含量的两种试验钢进行热处理,观察了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形貌,借助X射线衍射(XRD)测量计算了残留奥氏体的含量,测量了试验钢宏观和微区的硬度,分析了Mn元素对中锰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含量高... 采用淬火配分(Q&P)工艺对不同Mn含量的两种试验钢进行热处理,观察了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形貌,借助X射线衍射(XRD)测量计算了残留奥氏体的含量,测量了试验钢宏观和微区的硬度,分析了Mn元素对中锰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含量高的试验钢中碳化物析出较少,奥氏体稳定性较强,残留奥氏体含量最高达到19.16%,有利于改善中锰钢的韧性;经相同工艺处理后,Mn含量高的试验钢硬度更高,有利于提高中锰钢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锰钢 残留奥氏体 碳化物 硬度 淬火配分
原文传递
回火温度对Cu-Cr-Ti马氏体耐磨钢组织及强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邓杰 宋新莉 +3 位作者 郑爱琴 孙新军 梁小凯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31-1038,共8页
矿山机械用耐磨钢构件服役环境恶劣而常常出现磨损失效,研究适用于复杂工况下的高耐磨钢成分、工艺与组织性能的关系,有利于提高耐磨构件的服役寿命并降低经济损失。利用SEM、TEM、洛氏硬度计、万能拉伸试验机及冲击试验机等,研究了160~... 矿山机械用耐磨钢构件服役环境恶劣而常常出现磨损失效,研究适用于复杂工况下的高耐磨钢成分、工艺与组织性能的关系,有利于提高耐磨构件的服役寿命并降低经济损失。利用SEM、TEM、洛氏硬度计、万能拉伸试验机及冲击试验机等,研究了160~400℃不同回火温度下Cu-Cr-Ti马氏体耐磨钢的组织形貌、强度硬度及-20℃冲击韧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钢淬火态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当回火温度为160℃时,马氏体板条依然清晰,但随回火温度升高到400℃,马氏体板条界渐渐消失,基体中出现大量片状或粒状渗碳体。EDS分析发现样品钢基体中含有纳米级Ti、Nb的碳氮化物。随回火温度升高,基体组织演变导致强化机制发生变化,回火温度为300℃,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为1 500 MPa,屈服强度1 100 MPa,伸长率为15.5%。随回火温度升高,-20℃冲击韧性由60 J/cm^2逐渐降低到36.3 J/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耐磨钢 回火温度 板条马氏体 强化机制
原文传递
冷轧压下率对高强无取向电工钢变形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硕 +3 位作者 宋新莉 程朝阳 吴隽 刘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8-165,共8页
借助场发射扫描电镜(SEM+EBSD)、快速升温管式炉和交流磁性能测量仪研究高强无取向电工钢冷轧变形组织和磁性能随冷轧压下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轧高强无取向电工钢中形成含有大量亚结构的粗糙条带和变形量较小的光滑条带。粗糙条... 借助场发射扫描电镜(SEM+EBSD)、快速升温管式炉和交流磁性能测量仪研究高强无取向电工钢冷轧变形组织和磁性能随冷轧压下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轧高强无取向电工钢中形成含有大量亚结构的粗糙条带和变形量较小的光滑条带。粗糙条带具有γ取向,主要为{111}〈110〉,光滑条带具有{112}〈110〉和{001}〈110〉取向。粗糙条带中存在大量宽度约为2~3μm的剪切带,与轧向呈20°~35°夹角,且随压下率增大,数量逐渐增多。剪切带与基体间具有一定取向差,随压下率增大,剪切带逐渐从{111}〈110〉取向转向{223}〈110〉取向,与基体间取向差逐渐增大。退火后Goss和{111}面织构增多,{001}面织构减少;轧向磁感应强度增大,横向磁感应强度减小,各向异性显著,铁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无取向电工钢 冷轧压下率 剪切带 织构 磁性能
下载PDF
Goss取向铁素体钢中形变孪晶的产生行为研究
12
作者 邹先硕 +4 位作者 吴硕 宋新莉 范丽霞 刘升 刘静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1-246,共6页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Goss取向铁素体钢在不同冷轧压下率(10%~34%)下形变孪晶的演变行为。结果显示,在冷轧压下率为10%的样品中观察到了形变孪晶,孪生面为{112},孪生方向为〈111〉,孪晶晶界为Σ3晶界(〈111〉60°),...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Goss取向铁素体钢在不同冷轧压下率(10%~34%)下形变孪晶的演变行为。结果显示,在冷轧压下率为10%的样品中观察到了形变孪晶,孪生面为{112},孪生方向为〈111〉,孪晶晶界为Σ3晶界(〈111〉60°),形变孪晶在变形初始阶段的取向为{114}〈221〉。随着冷轧压下率从10%增大至17%,Goss晶粒逐渐向{221}〈114〉取向转变,形变孪晶逐渐向{001}〈110〉取向转变。当冷轧压下率从17%继续增大至34%时,形变孪晶的取向保持{001}〈110〉,孪晶与基体逐渐偏离理论取向差关系,即孪晶界取向差角逐渐偏离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孪晶 晶粒取向 BCC 取向硅钢 Goss织构 冷轧压下率
下载PDF
0.3 mm厚的高强无取向电工钢的退火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宇凡 王子豪 +3 位作者 宋新莉 黄昌虎 李兆振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9-105,共7页
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交流磁性能测量仪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研究了0.3 mm厚高强无取向电工钢冷轧板在780、820、860和900℃退火保温2 min后的组织、织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在退火温度范围内,试验钢均发生了完全再结晶,得到等轴状的铁... 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交流磁性能测量仪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研究了0.3 mm厚高强无取向电工钢冷轧板在780、820、860和900℃退火保温2 min后的组织、织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在退火温度范围内,试验钢均发生了完全再结晶,得到等轴状的铁素体晶粒;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平均晶粒尺寸从9.2μm增长到41.3μm,工频铁损和400 Hz高频铁损均先大幅减小后趋于平缓,磁感应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在820℃退火时,铁损P_(1.5/50)=5.51 W/kg,P_(1.0/400)=33.22 W/kg均处于较低值,磁感应强度B_(5000)最大,为1.649 T。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780℃退火时屈服强度为496 MPa,900℃退火时降低至407 MPa。综合磁性能和力学性能考虑,试验钢的最佳退火温度是8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电工钢 退火温度 织构 磁性能 强度
原文传递
0.27 mm厚高强无取向电工钢的退火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天宇 宋新莉 +2 位作者 彭宇凡 程朝阳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6-141,共6页
为了研究退火温度对0.27 mm厚高强无取向电工钢组织演变与性能的影响,冷轧试验钢板在800~960℃退火3 min,借助光学显微镜(OM)分析组织,EBSD分析晶粒取向与微观织构,磁性能设备测试铁损与磁感应强度,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力学性能。结果发... 为了研究退火温度对0.27 mm厚高强无取向电工钢组织演变与性能的影响,冷轧试验钢板在800~960℃退火3 min,借助光学显微镜(OM)分析组织,EBSD分析晶粒取向与微观织构,磁性能设备测试铁损与磁感应强度,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力学性能。结果发现,冷轧试验钢在不同温度退火3 min,均发生了完全再结晶,得到等轴状铁素体;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平均晶粒尺寸从9.56μm升高至72.89μm,对磁性能不利的{111}面织构体积分数先增加后减少。高频铁损P_(1.0/400)从28.09 W/kg降低到16.02 W/kg。磁感应强度B_(5000)的平均值在1.63~1.64 T之间。随退火温度从800℃升高到960℃,由于晶粒尺寸增大,细晶强化作用减弱,屈服强度从510 MPa降低到437 MPa,抗拉强度从609 MPa减小到53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电工钢 织构 晶粒尺寸 磁性能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与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新莉 +1 位作者 师静蕊 戴明杰 《科教导刊》 2021年第8期104-106,共3页
本文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的一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进行了讲述和详细分析,探讨了教学设计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思路以及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模式以及对教师的要求。案例说明,从哲学内涵、专业素养和社会担当三个层面上进... 本文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的一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进行了讲述和详细分析,探讨了教学设计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思路以及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模式以及对教师的要求。案例说明,从哲学内涵、专业素养和社会担当三个层面上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设计可以为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认可度。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专业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工程能力和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案例分析
下载PDF
铜对控轧控冷低合金耐磨钢组织及强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郑爱琴 宋新莉 +3 位作者 马玉喜 孙新军 梁小凯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47-753,共7页
为研究Cu对控轧控冷低合金耐磨钢组织及强韧性的影响,选用含Cu和不含Cu两种低合金钢板进行对比试验。借助JMatPro软件计算CCT曲线,利用OM与TEM等分析组织、析出相,万能拉伸试验机与冲击试验机测试钢的强度与低温冲击韧性。结果表明,低... 为研究Cu对控轧控冷低合金耐磨钢组织及强韧性的影响,选用含Cu和不含Cu两种低合金钢板进行对比试验。借助JMatPro软件计算CCT曲线,利用OM与TEM等分析组织、析出相,万能拉伸试验机与冲击试验机测试钢的强度与低温冲击韧性。结果表明,低合金耐磨钢中添加Cu元素,奥氏体稳定性增加,使得铁素体与珠光体相变推迟,CCT曲线右移。两组试验钢控轧控冷处理后室温组织是板条马氏体加下贝氏体,含Cu试验钢马氏体含量略高且马氏体板条尺寸细小,两组试验钢基体中均发现纳米析出相(Nb,Ti)C与(Nb,Ti,Mo)C。添加质量分数0.49%Cu的耐磨钢屈服强度比未添加Cu耐磨钢高70.5MPa,并且在-60℃仍然具有较高的低温韧性。低合金耐磨钢中添加Cu有利于提高钢的强度,改善低温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耐磨钢 组织 强韧性
原文传递
融入“思政教育”和“标准可量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武汉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
17
作者 戴明杰 师静蕊 +1 位作者 夏璐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154-158,共5页
武汉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实验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以“思政教育”为导入基础的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在实验过程中强调了“三自教育”,明确实验课程的在专业中的定位、在职业规划中的作用;设计了“标准可量化”的实验项目,让学生在... 武汉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实验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以“思政教育”为导入基础的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在实验过程中强调了“三自教育”,明确实验课程的在专业中的定位、在职业规划中的作用;设计了“标准可量化”的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弥补短板;制定了基于OBE的实验教学大纲和评价机制,注重实验教学过程性评价和持续改进。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标准可量化 实验教学体系
下载PDF
Nb对低温取向硅钢高斯织构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彪 宋新莉 +1 位作者 朱瑞琪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1-79,共9页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分析了Nb对取向硅钢热轧板、中间退火板、脱碳退火板及高温退火板的厚度方向晶粒尺寸、织构类型及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取向硅钢中添加Nb元素,得到纳米级NbCN与MnS与Cu_2S复合析出相,热轧板、中间退火...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仪(EBSD)分析了Nb对取向硅钢热轧板、中间退火板、脱碳退火板及高温退火板的厚度方向晶粒尺寸、织构类型及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取向硅钢中添加Nb元素,得到纳米级NbCN与MnS与Cu_2S复合析出相,热轧板、中间退火与脱碳退火板晶粒细化。含Nb取向硅钢热轧板表层与次表层含有较高体积分数的{110}<001>Goss织构,热轧板中心层与脱碳退火板含有较高含量的γ纤维织构{111}<112>和{111}<110>。含Nb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后Goss织构体积分数达到74.6%,而不含Nb取向硅钢Goss织构体积分数只有3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硅钢 铌元素 高斯织构 析出相
原文传递
3.3%Si高强无取向电工钢再结晶组织演变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彭宇凡 陈天宇 +2 位作者 宋新莉 张佳奇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24年第1期54-63,共10页
探究3.3%Si高强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组织与织构的演变及其对磁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与机理。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冷轧-退火在不同阶段再结晶组织与织构,利用磁性能设备测试铁损与磁感应强度,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力学性能。结果... 探究3.3%Si高强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组织与织构的演变及其对磁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与机理。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冷轧-退火在不同阶段再结晶组织与织构,利用磁性能设备测试铁损与磁感应强度,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力学性能。结果表明,3.3%Si高强无取向硅钢冷轧后组织沿轧向呈纤维状分布,主要织构是{001}<110>织构,在900℃退火30s发生部分再结晶,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纤维状组织消失,得到等轴状铁素体,晶粒尺寸由7.8μm增大到25.1μm,{111}<112>与{111}<110>织构逐渐增强,退火时间为240s时,形成了较强的{114}<481>织构,该织构能对织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实验钢在900℃退火120s时,磁性能与力学性能均最佳,屈服强度为527MPa,高频铁损P_(1.0/400)为18.79W/kg,磁感应强度B_(5000)为1.64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无取向电工钢 再结晶 磁感应强度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热轧DP600汽车用钢的微观结构特征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瑞琪 宋新莉 +3 位作者 郑爱琴 陈荣东 范丽霞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7-62,73,共7页
为了研究热轧DP600汽车用钢的微观结构特征及力学性能,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了试验钢的组织、夹杂物及位错结构等,借助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了试验钢的强度与塑性。结果表明,热轧DP600汽车用钢的组织... 为了研究热轧DP600汽车用钢的微观结构特征及力学性能,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了试验钢的组织、夹杂物及位错结构等,借助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了试验钢的强度与塑性。结果表明,热轧DP600汽车用钢的组织是铁素体+马氏体,随着应变量的增加,位错密度增加,位错缠结更为严重,在夹杂物与基体界面处、铁素体晶界处萌生微孔,马氏体发生断裂。热轧DP600试验钢的屈服强度为394.9 MPa,抗拉强度为641.6 MPa,塑性应变指数为0.154,屈强比为0.616,力学性能超过同级别的冷轧退火双相钢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双相钢 微观结构 微孔形成 位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