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及其PCI术后远期预后 被引量:19
1
作者 许晶晶 姜琳 +14 位作者 宋莹 姚懿 贾斯达 刘越 袁德山 李天瑜 陈珏 吴元 张峻 陈纪林 杨跃进 高润霖 乔树宾 徐波 袁晋青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55-660,共6页
目的探索早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因素,并比较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早发与非早发AMI患者的长期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在阜外医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0724例,其中符合AMI诊断标准者... 目的探索早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因素,并比较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早发与非早发AMI患者的长期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在阜外医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0724例,其中符合AMI诊断标准者1920例,依据发病年龄将其分为早发AMI组(男性≤50岁,女性≤60岁)及非早发AMI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发AMI的影响因素。观察终点为:(1)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卒中和支架内血栓;(2)出血事件。比较两组在住院期间及出院2、5年各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1920例AMI患者,年龄(56.5±11.3)岁,男性1612例(84.0%)。早发AMI组701例,非早发AMI组1219例。两组在性别、体重指数、血脂、合并症、炎症指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OR=1.06,95%CI 1.01~1.10,P<0.01)、甘油三酯(OR=1.47,95%CI 1.14~1.90,P<0.01)、血尿酸水平(OR=1.02,95%CI 1.01~1.04,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OR=0.33,95%CI 0.14~0.78,P=0.01)、高血压病史(OR=0.72,95%CI 0.56~0.93,P=0.01)是早发AMI的独立影响因素。随访结果显示,与非早发AMI组患者比较,早发AMI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2、5年的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发生率均较低;早发AMI组出院5年的MACCE及卒中发生率较低,而出血的发生率较高(P均<0.05)。结论代谢异常包括高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高血尿酸、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早发AMI的独立影响因素。早发AMI患者PCI术后5年内缺血事件的发生率较低,但出血事件的发生率高于非早发AMI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早发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入院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无糖尿病病史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欢欢 贾斯达 +15 位作者 刘越 许晶晶 高展 宋莹 唐晓芳 蒋萍 赵雪燕 宋雷 张茵 陈珏 杨跃进 高润霖 乔树宾 徐波 袁晋青 高立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目的:探讨入院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无糖尿病病史患者临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PCI的无糖尿病病史的冠心病患者6944例。根据入院HbA1C水平分为三组:HbA1C<5.7%组、Hb... 目的:探讨入院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无糖尿病病史患者临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PCI的无糖尿病病史的冠心病患者6944例。根据入院HbA1C水平分为三组:HbA1C<5.7%组、HbA1C 5.7%~6.4%组和HbA1C≥6.5%组。2年随访的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分析入院HbA1C水平对行PCI的无糖尿病病史患者临床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在6944例行PCI的无糖尿病病史患者中,HbA1C<5.7%组1302例(18.75%),HbA1C 5.7%~6.4%组4344例(62.56%),HbA1C≥6.5%组1298例(18.69%)。2年随访结果显示,HbA1C≥6.5%组和HbA1C 5.7%~6.4%组的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HbA1C<5.7%组(11.0%vs 10.5%vs 8.4%,P=0.047)。多因素分析显示:HbA1C 5.7%~6.4%组和HbA1C≥6.5%组发生MACE风险分别是HbA1C<5.7%组的1.262倍(95%CI:1.022~1.559,P=0.031)和1.304倍(95%CI:1.010~1.682,P=0.041)。结论:在接受PCI的无糖尿病病史的冠心病患者中,入院HbA1C水平是2年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无糖尿病病史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远期预后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合并情况与介入治疗术后长期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姚懿 徐娜 +9 位作者 贾斯达 张策 唐晓芳 许晶晶 宋莹 姜琳 高立建 宋雷 赵雪燕 袁晋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1-536,共6页
目的:探索分析合并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的个数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依据合并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个数(高血压、糖尿病、... 目的:探索分析合并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的个数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依据合并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个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冠心病家族史),将患者分为6组(0组、1组、2组、3组、4组、5组),比较各组介入术后5年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脑卒中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的差异。MACCE定义为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和脑卒中的复合终点。结果:共5 8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统计分析显示5年随访事件中随着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增多,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MACCE在6组间发生率也呈相应增多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脑卒中在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组间分布不均的混杂因素后,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个数仍是心肌梗死(OR=1.14,95%CI:1.03~1.26,P=0.015)、再次血运重建(OR=1.10,95%CI:1.03~1.18,P=0.006)和MACCE(OR=1.11,95%CI:1.05~1.18,P<0.001)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越多,冠脉介入术后长期预后越差,具有累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贾斯达 袁晋青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期123-127,共5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目前已有许多成熟有效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血运重建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但是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必须慎重选择治疗方式。一方面,慢性肾脏病造成的肾功能不全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目前已有许多成熟有效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血运重建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但是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必须慎重选择治疗方式。一方面,慢性肾脏病造成的肾功能不全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增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另一方面,肾功能不全明显限制了药物的应用和冠状动脉造影的开展。通过了解相关指南推荐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可以使患者获益最大化。现概述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背景与现状,列举了指南药物推荐,并讨论了血运重建治疗的顾虑与相应预防手段,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脏病 血运重建
下载PDF
血栓形成机制和临床抗栓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贾斯达 袁晋青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748-1752,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脉内血栓形成是冠心病中急性冠脉事件的主要发病机制。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和新型抗凝药物克服了传统药物的部分缺点,但其安全性、实际疗效仍有待大量的临床研究来证实。国际权威组织已逐渐将新型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列入...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脉内血栓形成是冠心病中急性冠脉事件的主要发病机制。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和新型抗凝药物克服了传统药物的部分缺点,但其安全性、实际疗效仍有待大量的临床研究来证实。国际权威组织已逐渐将新型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列入指南推荐。本文概述了血栓形成机制和临床抗栓策略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新型和传统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列举了相关的研究证据,为专业人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冠心病 抗栓治疗
原文传递
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同期和分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元良 徐娜 +14 位作者 尹春琳 姚懿 唐晓芳 贾斯达 张策 宋莹 许晶晶 赵雪燕 张茵 陈珏 杨跃进 乔树宾 高润霖 徐波 袁晋青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2年第1期6-13,共8页
目的比较同期和分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PCI)对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1832例。将患者按PCI治疗次数分为同期PCI组(1218... 目的比较同期和分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PCI)对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1832例。将患者按PCI治疗次数分为同期PCI组(1218例)和分期PCI组(614例)。随访2年,主要终点事件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TV-MI)、靶血管相关血运重建(TVR)、心源性死亡和卒中,次要终点事件为支架血栓。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平衡两组数据,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和随访事件发生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生存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法分析分期PCI是否为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同期PCI组住院时间、介入操作时间、术前紫杉醇药物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心脏外科手术之间的协同作用研究(SYNTAX)积分明显小于分期PCI组[(5.54±3.09)d比(9.50±4.06)d、(43.12±28.55)min比(79.54±44.35)min、(14.04±7.63)分比(18.51±7.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完全血运重建率和术后SYNTAX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随访结果显示,分期PCI组TV-MI和支架血栓发生率高于同期PCI组[2.1%(13/614)比0.5%(6/1218)和2.0%(12/614)比0.4%(5/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同期PCI组无TV-MI和无支架血栓生存率优于分期PCI组(99.5%比97.9%和99.6%比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期PCI是支架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HR=3.91,95%CI 1.25~12.18,P=0.019)。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分期PCI组TV-MI和支架血栓发生率仍高于同期PCI组[2.1%(13/614)比0.7%(4/614)和2.0%(12/614)比0.5%(3/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同期PCI组无TV-MI和无支架血栓生存率仍优于分期PCI组(99.3%比97.9%和99.5%比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绞痛 预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
原文传递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延长双联抗血小板疗程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许晶晶 朱佩 +16 位作者 宋莹 袁德山 贾斯达 赵雪燕 姚懿 姜琳 徐娜 李建新 张茵 宋雷 高立建 陈纪林 乔树宾 杨跃进 徐波 高润霖 袁晋青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0-457,共8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后,延长双联抗血小板(DAPT)疗程与标准疗程相比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在阜外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且符...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后,延长双联抗血小板(DAPT)疗程与标准疗程相比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在阜外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且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65岁、行DES置入且术后1年内未发生不良事件。根据DAPT疗程将患者分为3组:标准DAPT疗程组(11个月≤DAPT疗程≤13个月)、延长DAPT疗程组(包括13个月<DAPT疗程≤24个月组和DAPT疗程>24个月组)。分别于出院1、6个月,1、2和5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定义的2~5型出血发生情况。其中,MAC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或卒中。比较3组患者各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DAPT疗程对患者5年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562例患者,年龄(70.8±4.5)岁,女性398例(25.5%)。其中标准DAPT疗程组467例,13个月<DAPT疗程≤24个月组684例,DAPT疗程>24个月组411例。采用标准DAPT疗程和延长DAPT疗程者分别占比29.9%(467/1562)和70.1%(1095/1562)。5年随访结果显示,13个月<DAPT疗程≤24个月组[4.8%(33/684)比8.6%(40/467),P=0.011]及DAPT疗程>24个月组患者的全因死亡发生率[4.1%(17/411)比8.6%(40/467),P=0.008]均低于标准DAPT疗程组。13个月<DAPT疗程≤24个月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标准DAPT疗程组[1.9%(13/684)比5.1%(24/467),P=0.002]。13个月<DAPT≤24个月组的MACCE发生率最低[标准DAPT疗程组、13个月<DAPT疗程≤24个月组及DAPT疗程>24个月组分别为19.3%(90/467)、12.3%(84/684)、20.2%(83/411),P<0.001]。3组间卒中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标准DAPT疗程为对照,延长DAPT疗程至<13~24个月与MACCE(HR=0.601,95%CI 0.446~0.811,P=0.001)、全因死亡(HR=0.568,95%CI 0.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双联抗血小板 糖尿病 老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预后
原文传递
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欢欢 贾斯达 +15 位作者 刘越 许晶晶 高展 宋莹 唐晓芳 蒋萍 赵雪燕 宋雷 张茵 陈珏 杨跃进 高润霖 乔树宾 徐波 袁晋青 高立建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623-1628,共6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临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在阜外医院行PCI治疗的患者。根据有无MS分为两组:无MS组和有MS组。2年随访的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心肌...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临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在阜外医院行PCI治疗的患者。根据有无MS分为两组:无MS组和有MS组。2年随访的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结果在10422例PCI患者中,无MS组5656例(54.27%),有MS组4766例(45.73%)。MS组患者年龄更小、男性占比更多,合并症更多,两组在药物涂层支架的应用比例和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年随访显示:MS组的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无MS组(12.0%比10.0%,P<0.001),这主要是由于MS组的再次血运重建比例显著高于无MS组(9.5%比7.9%,P=0.003)所致。COX分析显示:MS是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MS组分分析中:糖代谢异常是MACE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行PCI术患者中,有MS者在2年随访期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无MS者,且MS是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2)在MS组分中,高血糖是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远期预后
原文传递
束支传导阻滞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长期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贾斯达 姚懿 +13 位作者 何晨 唐晓芳 宋莹 许晶晶 蒋萍 王欢欢 姜琳 赵雪燕 高展 杨跃进 乔树宾 高润霖 徐波 袁晋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束支传导阻滞(BBB)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01至2013-12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PCI的ACS患者6 429例。根据出院诊断中是否包含BBB,将患者分为BBB组... 目的:探讨束支传导阻滞(BBB)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01至2013-12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PCI的ACS患者6 429例。根据出院诊断中是否包含BBB,将患者分为BBB组(n=159)和非束支传导阻滞(NBBB)组(n=6 270),分析比较两组2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脑卒中)发生率的差异,并评估BBB与行PCI的ACS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BBB组患者年龄较NBBB组更高[(62.97±11.37)岁vs(58.26±10.36)岁],体重指数更低[(25.31±3.02)kg/m2 vs(25.89±3.20)kg/m^2],肾小球滤过率[(86.89±16.15)ml/min vs(91.05±15.53)ml/min]和左心室射血分数[(59.27±9.86)%vs(62.37±7.36)%]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在其余基线指标以及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治疗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年随访时,BBB组的心原性死亡(2.5%vs 0.7%)和支架内血栓形成(3.1%vs 0.8%)发生率均显著高于NBBB组(P均<0.05),其余MACCE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均>0.05)。但经倾向性评分调整后,2年随访时两组的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BB组中的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与NBBB患者在所有MACCE发生率上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回归分析提示,合并BBB与PCI后ACS患者临床结局无明显关联。结论:对于行PCI的ACS患者,BBB并不是远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束支传导阻滞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LDL-C/HDL-C比值与早发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2年预后的相关性研究:一项多中心、大样本、观察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晶晶 陈靖 +12 位作者 刘颖娴 宋莹 姜琳 闫少迪 郭文玉 姚懿 贾斯达 袁德山 汪沛志 李建新 赵雪燕 刘震宇 袁晋青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02-708,共7页
目的:比较早发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探讨其与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和远期不良事件的相关性,以及其在早发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来源于PROMISE研究。P... 目的:比较早发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探讨其与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和远期不良事件的相关性,以及其在早发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来源于PROMISE研究。PROMISE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确诊冠心病的患者18701例。本研究纳入其中的早发冠心病患者3861例,根据LDL-C/HDL-C比值的中位数(2.4)将患者分为低LDL-C/HDL-C组(LDL-C/HDL-C≤2.4,n=1867)和高LDL-C/HDL-C组(LDL-C/HDL-C>2.4,n=1994)。收集基线资料,并进行2年长期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LDL-C/HDL-C水平早发冠心病患者之间的差异,分析LDL-C/HDL-C比值与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MACCE的相关性。结果:低LDL-C/HDL-C组年龄(48.5±6.5)岁,男性1154例(61.8%);高LDL-C/HDL-C组年龄(46.5±6.8)岁,男性1523例(76.4%)。高LDL-C/HDL-C组靶病变个数、冠脉病变支数、术前SNYTAX评分及三支病变的比例均高于低LDL-C/HDL-C组[分别为:(1.04±0.74)个比(0.97±0.80)个,P=0.002;(2.04±0.84)支比(1.85±0.84)支,P<0.001;(13.81±8.87)分比(11.70±8.05)分,P<0.001;36.2%比27.4%,P<0.001]。相关分析显示LDL-C/HDL-C比值与术前SYNTAX评分、冠脉病变支数、靶病变个数以及是否为三支病变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P均<0.05)。2年随访结果显示,与低LDL-C/HDL-C组相比,高LDL-C/HDL-C组MACCE事件发生率较高(6.9%比9.1%,P=0.011)。两组间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血运重建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DL-C/HDL-C比值与早发冠心病患者2年内MACCE、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卒中及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2型以上出血事件无相关性(P>0.05)。结论:高LDL-C/HDL-C比值与早发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正相关,且高LDL-C/HDL-C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预后
原文传递
佐他莫司药物洗脱支架和依维莫司药物洗脱支架二年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欢欢 贾斯达 +15 位作者 刘越 许晶晶 高展 宋莹 唐晓芳 蒋萍 赵雪燕 张茵 陈珏 杨跃进 陈纪林 高润霖 乔树宾 徐波 袁晋青 高立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4-449,共6页
目的:比较佐他莫司药物洗脱支架(ZES)和依维莫司药物洗脱支架(EES)的2年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初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2655例,根据支架类型分为两组:ZES组(n=1637)和EES组(n=1018)。2年随... 目的:比较佐他莫司药物洗脱支架(ZES)和依维莫司药物洗脱支架(EES)的2年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初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2655例,根据支架类型分为两组:ZES组(n=1637)和EES组(n=1018)。2年随访的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结果: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危险因素和既往史、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药物应用方面均相似(P均>0.05)。在冠状动脉病变和介入治疗方面,与EES组相比,ZES组SYNTAX积分更高,左主干病变、B2/C型病变的比例更高,置入的支架直径更大、长度更长(P均<0.05)。2年随访结果显示,ZES组与EES组中MACE(5.4%vs 4.9%)以及各独立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以ZES和EES为代表的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2年随访结果显示,两种支架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他莫司药物洗脱支架 依维莫司药物洗脱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远期预后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性别差异及其对PCI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晶晶 宋莹 +9 位作者 朱佩 贾斯达 姚懿 袁德山 赵雪燕 李建新 高润霖 杨跃进 徐波 袁晋青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5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中各组成部分在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性别差异,以及性别和代谢异常因素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早发ACS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1—12月行PCI治疗的ACS患者共6...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中各组成部分在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性别差异,以及性别和代谢异常因素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早发ACS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1—12月行PCI治疗的ACS患者共6431例,选取≤50岁男性(n=1154,男性组),≤60岁的女性(n=404,女性组)。收集并分析2组的基线资料和5年的随访资料。结果男性组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比例高于女性组,其中肥胖(32.2%比23.5%)、高甘油三酯(TG)血症(54.0%比45.0%)和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症(73.2%比34.7%)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组(P<0.001或P=0.00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肥胖(OR=1.650,P<0.001)、高TG血症(OR 1.592,P<0.001)和低HDL-C(OR=1.707,P<0.001)与男性早发ACS呈正相关;而冠心病家族史与女性早发ACS呈正相关(OR=1.535,P=0.003)。5年随访结果显示,2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HR=1.851,P=0.006)、低HDL-C血症(HR=2.146,P=0.001)和术前SYNTAX评分(HR=1.030,P=0.001)是男性早发ACS患者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高TG血症(HR=2.082,P=0.010)是女性患者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发ACS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存在性别差异,肥胖、高TG血症和低HDL-C等代谢异常与男性早发ACS有关,而冠心病家族史则与女性早发ACS相关。代谢异常是早发ACS患者PCI术后不良事件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冠心病 性别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代谢综合征 预后
下载PDF
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类型对再狭窄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13
作者 马元良 姚懿 +15 位作者 尹春琳 徐娜 唐晓芳 贾斯达 张策 宋莹 许晶晶 赵雪燕 宋雷 陈珏 杨跃进 乔树宾 高润霖 徐波 袁晋青 高立建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4462-4469,共8页
目的 在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患者中,比较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second generation drug-eluting stent,G2-DES)和涂层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biodegradable polymer drug-eluting stent,BP-DE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连... 目的 在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患者中,比较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second generation drug-eluting stent,G2-DES)和涂层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biodegradable polymer drug-eluting stent,BP-DE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纳入了2013年全年于阜外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10 724例患者,最终入选254例置入G2-DES和47例置入BP-DES的ISR患者。随访时间2年,有效性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MACCE),包括靶血管相关心肌梗死(target vessel-rel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TV-MI)、靶血管血运重建(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TVR)、心源性死亡和卒中;安全性终点为支架血栓。比较了两组间终点事件以及生存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法检测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操作方面的变量无统计学意义差异,G2-DES组的替罗非班应用率低于BP-DES组(14.2%vs31.9%,P=0.003)。2年随访发现G2-DES组和BP-DES组之间的MACCE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10.2%vs 12.8%,P=0.608),且MACCE各组分发生率大致相似(P> 0.05),支架血栓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2.0%vs 4.3%,P=0.300)。两组患者在各终点方面的生存率均未见统计学意义差异(P> 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支架类型不是MACCE或支架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 0.05)。结论对于ISR患者,在G2-DES与BP-DES之间有效性终点与安全性终点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支架类型对患者生存率无显著影响、且不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内再狭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预后 支架血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