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区地膜覆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225
1
作者 张德奇 廖允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8-213,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旱区地膜覆盖技术在应用与发展、应用机理与效果、主要技术模式等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指出了地膜覆盖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旱区地膜覆盖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 地膜覆盖技术 旱区 主要技术 应用机理 应用研究 模式 国内外 发展前景 研究与发展 展望
下载PDF
环保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8
2
作者 张杰 任小龙 +2 位作者 罗诗峰 海江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9,共6页
为了提高旱作农区降雨利用效率,并解决地膜覆盖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渭北旱塬进行了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和液态膜玉米集雨种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在玉米不同生育阶段较对照0~6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均有所... 为了提高旱作农区降雨利用效率,并解决地膜覆盖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渭北旱塬进行了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和液态膜玉米集雨种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在玉米不同生育阶段较对照0~6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均有所提高,与液态膜及不覆盖处理(CK)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材料覆盖处理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化规律相同,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率,并能增强0~2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稳定性;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比对照(CK)分别提高了19.96%和19.67%,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2.08%和31.81%,均与对照(CK)呈显著性差异,液态膜处理的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可见,生物降解膜与普通地膜在土壤保水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且相互间没有明显差异,生物降解膜可以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作物 地膜 产量 覆盖材料 渭北旱原
下载PDF
旱作条件下不同苜蓿品种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被引量:113
3
作者 刘玉华 +2 位作者 史纪安 韩清芳 曾庆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68-1477,共10页
晴天,利用LI-6400光合仪研究了旱作条件下4年生紫花苜蓿新疆大叶、巨人201、牧歌401和路宝再生草初花期(2004年6月23日)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4个苜蓿品种Pn、Tr和Gs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12:00左右存在明显的光合“... 晴天,利用LI-6400光合仪研究了旱作条件下4年生紫花苜蓿新疆大叶、巨人201、牧歌401和路宝再生草初花期(2004年6月23日)的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4个苜蓿品种Pn、Tr和Gs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12:00左右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但不同品种Pn、Tr和Gs的高峰和低谷出现的时刻和高低不同。WUE日进程,除路宝呈“单峰”型外,新疆大叶、巨人201和牧歌401呈“双峰”型,4个品种在8:00左右的WUE均达到全天的最高值,14:00左右的峰值不明显。②根据Pn、Ci、Ls的变化方向,推测4个品种的光合“午休”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③国外苜蓿品种巨人201、牧歌401和路宝日平均Pn、Tr和WUE均优于国内地方品种新疆大叶,尤其是巨人201是一种高光合、高蒸腾、高水分利用率的品种。④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Pn影响最显著的因子是PAR,其次是Gs、RH、Ta和VPD;对蒸腾速率影响最显著的因子为PAR,其次是RH、Ta、Gs和V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旱作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气孔导度
下载PDF
不同苜蓿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的研究 被引量:96
4
作者 韩清芳 李崇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97-602,共6页
用0.3%、0.7%和1.0%的Nacl溶液分别对19个苜蓿品种种子进行处理,通过发芽势、发芽率,幼根长和幼苗高对各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0.7%或1.0%NaCl溶液进行苜蓿种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较为合理;0.7%NaCl溶液处理苜蓿种子... 用0.3%、0.7%和1.0%的Nacl溶液分别对19个苜蓿品种种子进行处理,通过发芽势、发芽率,幼根长和幼苗高对各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0.7%或1.0%NaCl溶液进行苜蓿种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较为合理;0.7%NaCl溶液处理苜蓿种子,其幼根长及其幼苗高可作为苜蓿品种种子耐盐性鉴定的指标;在0.7%、1.0%NaCl溶液处理下,通过测定第4天和第6天各品种种子的发芽势,可以鉴定出苜蓿品种间耐盐力的大小.对19个苜蓿品种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幼根长和幼苗高4个耐盐鉴定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超级13R和中苜1号种子耐盐性最强,其次为射手和牧野,全能+Z和牧歌401+Z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耐盐性 发芽势 发芽率 苗高 根长 种子萌发期
下载PDF
不同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光合速率对光和CO_2浓度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91
5
作者 韩清芳 +1 位作者 任广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72-2278,共7页
以6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为对象,用Licor-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紫花苜蓿光合作用对光、CO2的响应曲线,阐述了光合作用对光和CO2浓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各品种光合速率随光强或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大均可... 以6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为对象,用Licor-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紫花苜蓿光合作用对光、CO2的响应曲线,阐述了光合作用对光和CO2浓度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各品种光合速率随光强或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大均可用指数方程来模拟,并得出一些光合响应特征参数: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光补偿点、近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光呼吸速率、CO2补偿点、CO2饱和点等,品种间差异显著;巨人201+Z、路宝具较高的近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及羧化效率,较低的CO2补偿点,是具有较高的光能生产潜力的苜蓿品种;秋眠级数与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光补偿点、近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光呼吸速率均成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与CO2补偿点、CO2饱和点成微弱正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响应曲线 指数方程
下载PDF
不同养分对苜蓿茎叶比和鲜干比的影响 被引量:95
6
作者 张杰 韩清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1-125,共5页
采用再裂区设计,研究了N、K、P对多年生苜蓿鲜干比和茎叶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多年生苜蓿的鲜干比和茎叶比表现负效应;磷肥能降低茎叶比,钾肥对茎叶比和鲜干比的变化没有明显影响;N、K、P配施中K60P60配比处理下的苜蓿茎叶比较小... 采用再裂区设计,研究了N、K、P对多年生苜蓿鲜干比和茎叶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多年生苜蓿的鲜干比和茎叶比表现负效应;磷肥能降低茎叶比,钾肥对茎叶比和鲜干比的变化没有明显影响;N、K、P配施中K60P60配比处理下的苜蓿茎叶比较小。对鲜干比、茎叶比、茎含水量、叶含水量的相关分析表明,鲜干比与叶含水量在3个不同生育时期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分枝期和初花期,鲜干比与茎叶比相关性质相同,均呈显著负相关;在现蕾期,鲜干比与茎叶比呈不显著的正相关,茎含水量与鲜干比和茎叶比的相关性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叶比 苜蓿 正相关关系 养分 含水量 裂区设计 相关分析 生育时期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宁南旱区土壤养分、酶活性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96
7
作者 张鹏 +3 位作者 路文涛 张晓芳 孙红霞 杨保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22-1130,共9页
为了给有机培肥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在宁南旱区4年有机培肥定位试验中,以不施有机肥作为对照(CK),设置了3种有机肥施用量处理(高90000 kg/hm2、中60000 kg/hm2、低30000 kg/hm2),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土壤养分、酶活性、作物产量及水... 为了给有机培肥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在宁南旱区4年有机培肥定位试验中,以不施有机肥作为对照(CK),设置了3种有机肥施用量处理(高90000 kg/hm2、中60000 kg/hm2、低30000 kg/hm2),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土壤养分、酶活性、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10年冬小麦收获后,各处理0—6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大小顺序均为高、中量有机肥>低量有机肥>不施有机肥,各施肥处理较CK差异显著(P<0.05)。随有机肥施肥量由高到低,产量分别较CK提高35.05%、20.77%和11.51%;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CK提高38.26%、22.61%和11.88%,差异均极显著。说明在宁南半干旱区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宁南旱区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黄土台原旱地小麦覆盖保水技术效果研究 被引量:72
8
作者 廖允成 温晓霞 +1 位作者 韩思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8-552,共5页
针对黄土台原自然降水特点及农业生产实际情况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 ,以具有显著保水性能的地膜覆盖技术为中心 ,设计出旱地小麦自然降水高效利用新模式。研究表明 ,夏闲期采用地膜秸秆两元覆盖技术 ,可以把占小麦生产全年度 5 0 %的夏闲... 针对黄土台原自然降水特点及农业生产实际情况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 ,以具有显著保水性能的地膜覆盖技术为中心 ,设计出旱地小麦自然降水高效利用新模式。研究表明 ,夏闲期采用地膜秸秆两元覆盖技术 ,可以把占小麦生产全年度 5 0 %的夏闲期降水最大限度地蓄积并保存于土壤之中 ,较传统耕法多蓄水 10 8.4mm ,蓄水率达73.2 % ;在此基础上 ,种麦时再应用起垄覆膜沟播技术 ,既可把夏闲期蓄积到土壤中的水分最大限度地保住 ,又可把小麦生育期的降水最大限度地蓄住 ,从而使旱地小麦的水分条件明显改善 ,增产效果显著 ,是黄土台原旱地小麦自然降水高效利用 ,实现高产、稳产的最佳模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台原 旱地小麦 覆盖栽培 保水技术 水分 利用效率
下载PDF
旱作麦田保护性耕作蓄水保墒和增产增收效应 被引量:85
9
作者 毛红玲 李军 +1 位作者 王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4-51,共8页
为了揭示渭北旱塬连作麦田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和冬小麦增产增收效应。于2007-2009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渭北旱塬夏闲期免耕、深松和翻耕等3种耕作方式对麦田夏闲期蓄水保墒效果,以及3种耕作处理与平衡施肥、常规施肥... 为了揭示渭北旱塬连作麦田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和冬小麦增产增收效应。于2007-2009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渭北旱塬夏闲期免耕、深松和翻耕等3种耕作方式对麦田夏闲期蓄水保墒效果,以及3种耕作处理与平衡施肥、常规施肥和低肥等3种施肥处理组合对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动态、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免耕和深松较翻耕保墒作用好,夏闲期免耕、深松较翻耕0~300cm土层3a平均土壤含水率分别增加了0.6和0.5个百分点,平均贮水量分别增加了24.2和21.5mm;生育期内平衡施肥免耕、深松较翻耕处理0~200cm土层2a平均土壤贮水量分别增加了17.7和14.4mm;以平衡施肥深松处理产量最高,2a平均产量高达5033.1kg/hm2,较平衡施肥翻耕和平衡施肥免耕分别增产5.5%和6.3%;以平衡施肥免耕经济效益最高,2a平均纯收益高达5553.7元/hm2,较平衡施肥深松和平衡施肥翻耕分别增收3.3%和9.2%。综合考虑各处理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和小麦增产增收效应,平衡施肥深松处理是渭北旱塬连作麦田较佳的耕作和施肥处理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土壤水分 作物 保墒 产量 保护性耕作 冬小麦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蚜虫(Aphis medicaginis Koch)危害胁迫对不同苜蓿品种体内丙二醛含量及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7
10
作者 黄伟 韩清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77-2183,共7页
研究了蚜虫危害胁迫后不同抗蚜性苜蓿品种叶片内丙二醛含量及防御性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蚜虫刺吸诱导的过程中,高感品种的MDA含量始终高于高抗品种,并且高感和高抗品种均保持上升的趋势;高感品种的SOD、POD和PAL活性始终低于... 研究了蚜虫危害胁迫后不同抗蚜性苜蓿品种叶片内丙二醛含量及防御性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蚜虫刺吸诱导的过程中,高感品种的MDA含量始终高于高抗品种,并且高感和高抗品种均保持上升的趋势;高感品种的SOD、POD和PAL活性始终低于高抗品种,其中高感和高抗品种的SOD和POD活性均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PAL活性上升到高峰后均趋于稳定;CAT活性在高感和高抗品种间表现为交替的上升下降;高抗品种的PPO活性前期低于高感品种,而后期高于高感品种。由此可见,在蚜虫危害胁迫下,高感和高抗品种间MDA、SOD、POD、PAL和PPO活性的变化与苜蓿的抗蚜性密切相关,均可作为苜蓿抗蚜性鉴定的生理指标,而CAT活性变化与苜蓿抗蚜性的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蚜虫 危害胁迫 丙二醛 防御性酶
下载PDF
旱作农田水肥耦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11
作者 于亚军 李军 +2 位作者 刘世新 李永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0-224,共5页
在查阅1970~2004年国内外大量旱作农田水肥耦合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其中30篇进行了分析总结。综合评述了旱作农田水肥效应关系、水肥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不同水肥条件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施肥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 在查阅1970~2004年国内外大量旱作农田水肥耦合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其中30篇进行了分析总结。综合评述了旱作农田水肥效应关系、水肥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不同水肥条件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施肥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水肥耦合模型和研究方法等研究进展情况。指出今后水肥耦合研究应该加强施肥对农产品品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研究,同时依据不同试验目的选用田间试验或模拟试验,注重构建通用性的水肥耦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区 水肥耦合模型 作物 生长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苜蓿种质资源特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9
12
作者 韩路 +1 位作者 韩清芳 刘玉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4,共6页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了 31个国内外优良苜蓿种质资源的生产特性。结果表明 :众多性状中茎粗对产量的贡献最大 ,其次为抗病能力、株高、分枝数。评价筛选出北疆苜蓿综合性状最好、生产性能优异 ,其次为侵略者、巨人 2 0 1、牧歌 4 0 ...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了 31个国内外优良苜蓿种质资源的生产特性。结果表明 :众多性状中茎粗对产量的贡献最大 ,其次为抗病能力、株高、分枝数。评价筛选出北疆苜蓿综合性状最好、生产性能优异 ,其次为侵略者、巨人 2 0 1、牧歌 4 0 1。同时此方法可以明确资源筛选中的侧重点和资源对育种工作的价值大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种质资源 生产特性 灰色关联度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苜蓿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72
13
作者 万素梅 杨宝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1,共5页
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研究其日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在10:00和13:00,分别为33... 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研究其日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在10:00和13:00,分别为33.55和27.88μmol CO2.m-2.s-1,第1峰值大于第2峰值;蒸腾速率的峰值出现在11:00和14:00,比光合速率滞后1小时;相关分析表明,苜蓿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8433**、0.8223**),与田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8125**);在光照强度、CO2浓度、气温和空气湿度4个环境因子中,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因子是田间CO2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光合速率 日变化 环境因子 气孔导度
下载PDF
渭北旱塬春玉米田保护性耕作蓄水保墒效果与增产增收效应 被引量:74
14
作者 尚金霞 李军 +1 位作者 张丽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668-2678,共11页
【目的】探索渭北旱塬春玉米田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及其与不同施肥处理组合的增产增收效应。【方法】在2007—2009年通过大田试验,测定冬闲期和玉米生育期秸秆还田免耕、深松和翻耕处理土壤湿度,分析各耕作处理在平衡... 【目的】探索渭北旱塬春玉米田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及其与不同施肥处理组合的增产增收效应。【方法】在2007—2009年通过大田试验,测定冬闲期和玉米生育期秸秆还田免耕、深松和翻耕处理土壤湿度,分析各耕作处理在平衡施肥、无肥和常规施肥处理下春玉米产量和经济收益。【结果】2年冬闲期免耕和深松处理0—200cm土层平均土壤贮水量分别较翻耕处理高33.4和31.1mm,2年玉米生育期免耕和深松处理平均土壤贮水量分别较翻耕处理高36.3和37.3mm;平衡施肥深松处理组合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2年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达到10341.0kg.hm-2和24.89kg.hm-2.mm-1,平衡施肥免耕次之,平衡施肥翻耕处理位居第三位。【结论】无论在何种施肥处理下,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增产增收效应均为深松>免耕>传统翻耕处理。平衡施肥深松处理组合效益最好,为渭北旱塬较适宜的春玉米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保护性耕作 土壤贮水量 春玉米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微集水种植技术的农田水分调控效果模拟研究 被引量:59
15
作者 韩清芳 李向拓 +4 位作者 王俊鹏 蒋骏 丁瑞霞 刘正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8-82,共5页
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是提高旱区农田作物生产力的一项重要的技术选择,带型(沟垄的宽度比例和数值)的优化设计是其研究和开发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该研究利用模拟降水等方法,通过降水在沟垄间的分配比例、在沟土中水平分布的不均匀程度... 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是提高旱区农田作物生产力的一项重要的技术选择,带型(沟垄的宽度比例和数值)的优化设计是其研究和开发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该研究利用模拟降水等方法,通过降水在沟垄间的分配比例、在沟土中水平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在沟内的最大下渗深度及在沟内的垂直分布特征值4个描述降水在沟垄间分布特征参数对同一沟垄宽度比例的不同宽度值处理对农田水分调控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种降水处理下,对同一沟垄宽度比值,随着带型的窄化(宽度变窄),降水向垄中的侧渗作用增强,在沟内水平分布的不均匀性降低,在沟内的垂直下渗略有减弱;在蓄水保墒效果上,窄带型要优于同一沟垄比值下的宽带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集水种植 农田水分调控 带型 模拟研究
下载PDF
施肥对苜蓿生产性能及品质影响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62
16
作者 曾庆飞 +2 位作者 韩清芳 刘玉华 徐玉霞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8-15,共8页
从氮、磷、钾及微肥对苜蓿Medicagosative的生理作用出发,系统综述了近50年来国内外有关施肥对苜蓿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分析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今后在苜蓿施肥研究中应注意栽培的地域环境对施肥的影响,并建议做长期的... 从氮、磷、钾及微肥对苜蓿Medicagosative的生理作用出发,系统综述了近50年来国内外有关施肥对苜蓿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分析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今后在苜蓿施肥研究中应注意栽培的地域环境对施肥的影响,并建议做长期的定位试验,对营养元素之间的拮抗与协助作用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苜蓿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半干旱区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保蓄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0
17
作者 王昕 +2 位作者 韩清芳 杨保平 聂俊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6-202,共7页
2007-2008年在宁夏南部半干旱地区旱作春玉米播前设置了4种不同秸秆覆盖量(0、0.45、0.9、1.35万kg/hm^2)处理,分析了该区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保蓄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两年定点试验表明,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含水量影响存在季节... 2007-2008年在宁夏南部半干旱地区旱作春玉米播前设置了4种不同秸秆覆盖量(0、0.45、0.9、1.35万kg/hm^2)处理,分析了该区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保蓄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两年定点试验表明,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含水量影响存在季节性、层次性差异;0.9 kg/hm^2覆盖量处理,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以前,对保持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有显著效果(P&lt;0.05),较对照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14.2%;秸秆覆盖量达到1.35万kg/hm^2时,土壤含水量不再显著增加。0.9-1.35万kg/hm^2覆盖量处理较对照增产显著(P&lt;0.01),幅度达16.9%;玉米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增加了4.3-5.6 kg/(mm.hm^2),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lt;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秸秆覆盖量 土壤含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秸秆覆盖对旱地土壤水分及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2
18
作者 刘婷 +6 位作者 张睿 郑甲成 任世春 杨宝平 聂俊峰 刘艳红 王海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76,共9页
【目的】研究秸秆覆盖方式与覆盖量对冬小麦田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在陕西渭北旱塬,通过连续2年(2007-2009)的不同秸秆覆盖方式(全程覆盖、生育期覆盖、不覆盖(CK)与不同覆盖量(9000,6000,3000kg/hm2)的... 【目的】研究秸秆覆盖方式与覆盖量对冬小麦田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在陕西渭北旱塬,通过连续2年(2007-2009)的不同秸秆覆盖方式(全程覆盖、生育期覆盖、不覆盖(CK)与不同覆盖量(9000,6000,3000kg/hm2)的大田试验,研究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2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覆盖方式不同覆盖量处理的土壤含水量与覆盖量呈正相关;同一覆盖量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全程覆盖优于生育期覆盖和CK;全程覆盖方式9000,6000和3000kg/hm2覆盖量处理0~200cm土层平均含水量较生育期覆盖分别提高了11.5%,10.0%和8.0%,较CK分别提高了19.2%,12.9%和8.8%;全程覆盖方式和生育期覆盖方式下,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均以覆盖量为3000kg/hm2处理最大,其中全程覆盖方式的水分利用效率较CK增加了31.5%(P<0.05),生育期覆盖方式下2年平均的水分利用效率较CK增加了12.8%(P<0.05);不同覆盖量在全程覆盖方式下冬小麦产量较CK增加41.1%~65.7%(P<0.05),在生育期覆盖方式下冬小麦产量较CK增加了27.1%~30.2%(P<0.05)。【结论】同一秸秆覆盖方式不同覆盖量均可增加冬小麦产量,而同一覆盖量下以全程覆盖方式的增产效果较优;覆盖量为3000kg/hm2时,2种覆盖方式的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冬小麦 秸秆覆盖 水分利用效率 渭北旱塬
下载PDF
渭北旱塬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分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4
19
作者 蔡太义 +4 位作者 孟蕾 郭芳倩 杨宝平 黄耀威 任小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8,共6页
为了探明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渭北旱塬土壤水分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于2008-2009年在陕西合阳县旱农试验站进行了3个水平的秸秆覆盖量(4500、9000和13500kg/hm2)试验,以不覆盖为对照(CK)。2a结果表明,3个处理0~200cm土层平均土壤贮水量较C... 为了探明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渭北旱塬土壤水分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于2008-2009年在陕西合阳县旱农试验站进行了3个水平的秸秆覆盖量(4500、9000和13500kg/hm2)试验,以不覆盖为对照(CK)。2a结果表明,3个处理0~200cm土层平均土壤贮水量较CK均显著提高,分别增加16.52、25.52和34.04mm(P<0.05);播后0~60d,农田蒸散量较CK分别减少4.43、8.23(P<0.05)和6.96mm(P<0.05);9000kg/hm2处理2年平均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表现最优,较CK分别提高11.03%(P<0.05)和9.25%(P<0.05),13500kg/hm2处理次之,4500kg/hm2处理最差。本研究表明,渭北旱塬春玉米生育期降水量低于390mm时,不同秸秆覆盖量处理蓄水保墒及增产效应明显,且以9000kg/hm2覆盖量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含水率 秸秆 覆盖量 渭北旱塬 春玉米 产量
下载PDF
旱作条件下紫花苜蓿光合蒸腾日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3
20
作者 刘玉华 史纪安 +1 位作者 韩清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11-1814,共4页
在旱作条件下测定了4年生紫花苜蓿初花期光合蒸腾特性,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田间CO2浓度(Ca)、相对湿度(RH)、大气温度(Ta)等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并采用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策系数分析了紫花苜蓿光合蒸腾特性日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在旱作条件下测定了4年生紫花苜蓿初花期光合蒸腾特性,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田间CO2浓度(Ca)、相对湿度(RH)、大气温度(Ta)等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并采用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策系数分析了紫花苜蓿光合蒸腾特性日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光合速率日变化直接影响最大的因子是Ta,而RH、PAR和Ca主要是通过Ta而间接地影响光合速率日变化;对蒸腾速率日变化直接影响最大的因子是PAR,而RH、Ta和Ca主要是通过PAR而间接地影响蒸腾速率日变化.对光合蒸腾特性起主要决定作用的因子是PAR,主要限制因子是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环境因子 紫花苜蓿 旱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