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青素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
作者 侯锐 陈琦 +2 位作者 王利 李少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8期5590-5593,共4页
花青素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的水溶性色素,它赋予水果、蔬菜和植物鲜艳的颜色,主要来源于蓝莓、樱桃、覆盆子、草莓、紫葡萄和红酒等。它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和化学成分使得花青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衰老、抗... 花青素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的水溶性色素,它赋予水果、蔬菜和植物鲜艳的颜色,主要来源于蓝莓、樱桃、覆盆子、草莓、紫葡萄和红酒等。它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和化学成分使得花青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衰老、抗心血管、抗癌等,对于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花青素对于人类各种疾病的治疗以及作为一种药方都具有积极的效果,花青素通过抗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等多种机制来抑制肿瘤的发生;通过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等机制来发挥抗氧化作用;通过抑制各种炎症因子的表达来发挥抗炎效应,这一系列的生物活性都给人们对抗各种疾病带来了无限的希望。本文就花青素的特点、提取及生物活性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花青素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生物活性 癌症
原文传递
蓝莓花青素通过下调p53基因DNA甲基化抑制口腔癌KB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 被引量:28
2
作者 陈琦 李少伟 +1 位作者 王利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66-573,共8页
文章从内蒙古野生蓝莓(Vaccinium uliginosum Lim)中提取花青素,观察其对口腔癌细胞株KB的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与p53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利用含0.1%盐酸的甲醇提取花青素,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 文章从内蒙古野生蓝莓(Vaccinium uliginosum Lim)中提取花青素,观察其对口腔癌细胞株KB的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与p53基因甲基化的相关性。利用含0.1%盐酸的甲醇提取花青素,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鉴定花青素的成分。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分析蓝莓花青素对KB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分析蓝莓花青素诱导细胞凋亡与p53基因甲基化的关系。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的野生蓝莓中至少存在14种花青素成分;蓝莓花青素呈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KB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而且能诱导细胞凋亡;蓝莓花青素处理后Caspase-9蛋白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明显增加;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蓝莓花青素可以诱导KB细胞中p53蛋白表达上调;MSP结果表明随蓝莓花青素浓度增加,未甲基化的p53的比例增加,说明p53的甲基化状态有所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抗癌 蓝莓 口腔癌 DNA甲基化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三味檀香散治疗冠心病的机制初探 被引量:27
3
作者 孙雨辉 陆景坤 +5 位作者 王健 王跃武 张谦 范蕾 那生桑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2-289,共18页
目的探讨蒙药三味檀香散治疗冠心病的分子作用机制和潜在活性成分。方法通过文献挖掘、多个中药材成分数据库检索收集整理三味檀香散中化学成分,并经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分析筛选。利用Pharm Mapper、SWISS、Superpred在线... 目的探讨蒙药三味檀香散治疗冠心病的分子作用机制和潜在活性成分。方法通过文献挖掘、多个中药材成分数据库检索收集整理三味檀香散中化学成分,并经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分析筛选。利用Pharm Mapper、SWISS、Superpred在线平台预测化合物潜在靶点,OMIM数据库收集冠心病的相关靶标。利用STRING做蛋白互作分析,通过DAVID在线工具对关键靶标做通路富集。应用Cytoscape软件建立该方剂的"方剂-靶点-冠心病药物网络模型"和"方剂-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模型",并对网络模型进行拓扑学分析。采用Schrodinger分子对接技术对网络模型分析部分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蒙药方剂三味檀香散与冠心病发病机制相关的生物学途径主要有应激反应、血管新生、免疫炎症反应、细胞损伤、凋亡及坏死、内分泌调节、细胞分裂增殖、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TP53、ADORA1、AKT1、MDM2等靶点可能是三味檀香散治疗冠心病的关键靶点。结论三味檀香散可能通过其主要成分与多个靶点蛋白作用,调控冠心病发展过程中的应激反应、血管生成、免疫炎症反应、能量代谢、内分泌调节等多条生物通路治疗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冠心病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拓扑学 三味檀香散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改良及探讨 被引量:22
4
作者 赵凯 张国华 +1 位作者 李宁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12期916-921,共6页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操作简便、稳定性好、成功率高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 60只清洁级成年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30只,传统组参照ZeaLonga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改良组主要针对三个方面...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操作简便、稳定性好、成功率高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 60只清洁级成年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30只,传统组参照ZeaLonga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改良组主要针对三个方面进行改良以提高成功率,涉及线栓头端的处理、插入线栓的方式以及插入线栓位置的选择等。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及脑组织学检查来验证模型稳定性和成功率。结果制模后改良组(2.35±1.23)与传统组(1.24士1.50)神经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2.852;P=0.007)。改良组实验动物模型制作成功率(63.33%)、存活动物模型制作成功率(73.08%),与传统组(20.00%和33.33%)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x^2值分别为11.589和6.848,P值分别为0.001和0.009)。结论改良组模型神经功能评分、存活动物模型制作成功率和实验动物模型制作成功率均高于传统组,是较为理想的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栓法 脑缺血 再灌注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其其格 +3 位作者 郭菊红 赵海珍 乌云 奥敦托娅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5期50-52,共3页
目的了解布鲁菌病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特征及并发症,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01例布鲁菌病患者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法进行调查,采用流式细胞仪抗体双表法检测38例布鲁菌病和非布鲁菌病发热患者外周血NK细胞(... 目的了解布鲁菌病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特征及并发症,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01例布鲁菌病患者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法进行调查,采用流式细胞仪抗体双表法检测38例布鲁菌病和非布鲁菌病发热患者外周血NK细胞(CD16+CD56+)、淋巴细胞绝对值(CD45+)、T淋巴细胞绝对值(CD3+)、T辅助细胞绝对值(CD3+CD4+)、T抑制/细胞毒细胞绝对值(CD3+CD8+)、B淋巴细胞绝对值(CD19+)、CD4/CD8比值,并进行分析。结果布鲁菌病患者以男性居多,中老年患者居多,发病人群主要为农牧民及从事防疫工作者,并发症以肝功能损害最多;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NK绝对值显著低于非布鲁菌病发热患者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2.58,P<0.05)。结论布鲁菌病以男性中老年患者居多,以农牧民和防疫员为主,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常受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并发症 NK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蓝莓花青素诱导结肠癌LS174T细胞凋亡和抑制其增殖 被引量:11
6
作者 侯锐 王利 +2 位作者 李少伟 陈琦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11期1467-1471,共5页
目的观察蓝莓花青素对结肠癌LS174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凋亡的诱导及探究蓝莓花青素的抗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LS174T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蓝莓花青素(25、50、100和200μg/m L)处理,利用CCK法、Hoechst染色检测不同浓度的蓝莓花... 目的观察蓝莓花青素对结肠癌LS174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凋亡的诱导及探究蓝莓花青素的抗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LS174T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蓝莓花青素(25、50、100和200μg/m L)处理,利用CCK法、Hoechst染色检测不同浓度的蓝莓花青素对LS174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细胞相关凋亡基因P53、CCND3、P73、SFN、caspase-8和FAM200a mRNA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aspase-8和P73的表达。结果蓝莓花青素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了结肠癌LS174T的增殖(P<0.05);蓝莓花青素呈现剂量依赖性诱导癌细胞凋亡;CCND3、P73和SFN 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caspase-8、FAM200a和P53 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caspase-8蛋白表达下调,P73蛋白表达上调。结论蓝莓花青素抑制结肠癌ls174t细胞增殖,诱导凋亡与P73蛋白表达上调和caspase-8蛋白表达下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抗癌 结肠癌 蓝莓
下载PDF
自噬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晓雪 马秀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12期13-17,共5页
自噬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在所有真核生物中均存在的细胞自清除和再循环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自噬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目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自噬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噬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在所有真核生物中均存在的细胞自清除和再循环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自噬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目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自噬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但自噬带来的结果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还是加速了缺血脑组织的死亡仍存在不同说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自噬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相关通路以及自噬激活水平与再灌注损伤预后的关系,以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河套蜜瓜子叶诱导形成体细胞胚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韩红岩 李连国 +1 位作者 张清梅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08-1110,共3页
以河套蜜瓜成熟种子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体细胞胚途径再生培养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对体胚发生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体细胞胚发生对培养基糖源浓度要求较高,MS附加60 g/L的糖源效果最好;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2,4-D 2.0 mg/L+6-BA 1.... 以河套蜜瓜成熟种子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体细胞胚途径再生培养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对体胚发生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体细胞胚发生对培养基糖源浓度要求较高,MS附加60 g/L的糖源效果最好;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2,4-D 2.0 mg/L+6-BA 1.0 mg/L;1日苗龄子叶为最佳外植体源;在诱导培养基上经暗培养1周、光培养1周,再转入胚发育培养基,有利于成熟胚的产生;体细胞胚可产生在愈伤组织内部或表面、外植体表面、不定根上及外植体维管束的束中分生组织等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体细胞胚 再生植株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mRNA在卵巢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薛昕 叶纪诚 +2 位作者 李薇 李存保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mRNA在人卵巢癌细胞生长和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进行体外培养,培养时添加不同浓度的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作用24、48、72h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mRNA在人卵巢癌细胞生长和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进行体外培养,培养时添加不同浓度的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作用24、48、72h后,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进行细胞周期分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mRNA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1,25(OH)2D3对HO8910细胞生长均起到抑制作用(P<0.05),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1,25(OH)2D3能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G2/M期细胞比例(P<0.05),从而降低细胞增殖指数PI(P<0.05);能够上调VDRmRNA的表达(P<0.05),从而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结论:1,25(OH)2D3对于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VDRmRNA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 细胞周期 1 25二羟维生素D3
下载PDF
儿茶酚胺抑素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交感神经活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建强 李素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抑素(Catestatin)在高血压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方法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HR组)及其相应的正常大鼠(WKY)(WKY组)作为研究对象。在大鼠不同的发育阶段(6、12和16周龄)检测心率、血压及血...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抑素(Catestatin)在高血压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方法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HR组)及其相应的正常大鼠(WKY)(WKY组)作为研究对象。在大鼠不同的发育阶段(6、12和16周龄)检测心率、血压及血浆Catestatin水平。以心率作为交感神经活性的标志。酶联免疫吸附测定Catestatin的浓度,尾套法检测大鼠的血压及心率。结果 SHR组各个周龄的血压、心率均高于相应周龄的WKY组大鼠。SHR组血浆Catestatin浓度高于WKY组(P <0.05),随着周龄的增加,SHR组血浆Catestatin浓度逐渐升高,6周龄为(1.60±0.54)ng/ml,12周龄为(1.76±0.26)ng/ml,16周龄为(3.03±0.57)ng/ml。而WKY组大鼠则保持不变,6周龄为(1.10±0.28)ng/ml,12周龄为(1.05±0.21)ng/ml,16周龄为(1.17±0.12)ng/ml,两组血浆Catestatin的浓度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12周SHR组大鼠尾静脉注射Catestatin,30 min后心率由(417.6±20.9)次/min降到(378.1±15.6)次/min(P <0.05);但血压未下降。结论Catestatin具有抑制心率的作用,可能具有代偿性抑制交感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儿茶酚胺抑素 交感神经活性 大鼠 近交SHR
下载PDF
蓝莓花青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与凋亡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琦 王利 +1 位作者 李少伟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85,共4页
目的:研究蓝莓花青素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的生长抑制作用及细胞凋亡的诱导效应。方法:不同浓度的蓝莓花青素作用于GMC 24h后,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测定细胞增殖;Hoechst染色测定GMC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Caspase-9和C... 目的:研究蓝莓花青素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的生长抑制作用及细胞凋亡的诱导效应。方法:不同浓度的蓝莓花青素作用于GMC 24h后,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测定细胞增殖;Hoechst染色测定GMC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Caspase-9和Cytochrome-C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蓝莓花青素在50、100、150、200μg/ml浓度下,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40.98%、60.39%、59.60%、64.66%。Hoechst染色结果表明蓝莓花青素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免疫细胞化学法表明Caspase-9和Cytochrome-C蛋白表达增多。结论:蓝莓花青素能呈剂量依赖性抑制GMC的增殖,诱导细胞的凋亡,这可能与激活Caspase-9和Cytochrome-C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花青素 肾小球系膜细胞 细胞凋亡 CASPASE-9 Cytochrome—C
原文传递
p53在蓝莓花青素诱导Lovo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琦 李少伟 +2 位作者 孙虹 王利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4-38,共5页
[目的]研究蓝莓花青素(BA)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分析凋亡相关基因—p5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分别用浓度为50μg/ml、100μg/ml、200μg/ml的BA处理结肠癌Lovo细胞24h,采用MTT法、免疫荧光法和Real-time PCR... [目的]研究蓝莓花青素(BA)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分析凋亡相关基因—p5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分别用浓度为50μg/ml、100μg/ml、200μg/ml的BA处理结肠癌Lovo细胞24h,采用MTT法、免疫荧光法和Real-time PCR法和免疫细胞组织化学分析BA对Lovo细胞增殖、细胞凋亡、p5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BA呈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Lovo细胞增殖;能诱导细胞发生晚期凋亡;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BA处理后p53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别上调0.602、0.697、0.541倍(P<0.05),但BA不同剂量组间并无明显的差异(P>0.05);免疫细胞组化结果表明随着BA浓度的增加,p53表达增强。[结论]BA可以诱导结肠癌Lovo细胞发生晚期凋亡,p53基因mRNA表达上调,但与BA的浓度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花青素 结肠癌LOVO细胞 P53
原文传递
花生子叶节外植体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利 +3 位作者 陈琦 李连国 李巧玲 刘德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4期3142-3146,共5页
为了建立花生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利用花生子叶节高效再生体系,以农杆菌介导法,用含有表达质粒pBOG3VP7的根癌农杆菌进行外源基因转化,优化花生的遗传转化体系。通过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的诸多因素进行的优化,试验表明:侵染... 为了建立花生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利用花生子叶节高效再生体系,以农杆菌介导法,用含有表达质粒pBOG3VP7的根癌农杆菌进行外源基因转化,优化花生的遗传转化体系。通过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的诸多因素进行的优化,试验表明:侵染菌液添加100μmol/L AS,结合负压处理,农杆菌侵染10 min,共培养3 d,延后选择2 w。对抗性植株进行PCR和PCR-Southern检测,11株中有6株PCR反应呈阳性,其中有3株Southern杂交有特异性目标带出现。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了花生基因组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遗传转化 农杆菌介导
下载PDF
内蒙古武川县紫土豆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俊霞 冯永淼 +2 位作者 陈琦 王利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5-119,共5页
本实验以紫土豆为原料,采用不同方法对紫土豆中的花青素进行了提取、纯化和分析,为下一步的中试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实验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利用不同料液比(1:4和1:5),不同溶剂(乙醇和柠檬酸)及不同预处理方式(超声和未超声)进行... 本实验以紫土豆为原料,采用不同方法对紫土豆中的花青素进行了提取、纯化和分析,为下一步的中试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实验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利用不同料液比(1:4和1:5),不同溶剂(乙醇和柠檬酸)及不同预处理方式(超声和未超声)进行花青素的提取,再通过大孔树脂纯化和收集,最后对提取出的花青素进行pH示差法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紫土豆中花青素最佳提取条件为:采用柠檬酸结合超声的方法,料液比1:5,乙醇体积分数70%,浸提温度37℃,浸提时间1h。柠檬酸结合超声破碎的方法可以作为从紫土豆中提取花青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土豆 花青素 提取 纯化 柠檬酸
原文传递
CyclinD1干扰RNA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白瑞霞 赵鹏伟 《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920-924,共5页
[目的]探讨干扰RNA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CyclinD1基因表达以及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表达CyclinD1 siRNA的重组质粒pU6-CyclinD1-siRNA导入HepG2细胞,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空载体转染组及空白对照组。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G418筛选... [目的]探讨干扰RNA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CyclinD1基因表达以及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表达CyclinD1 siRNA的重组质粒pU6-CyclinD1-siRNA导入HepG2细胞,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空载体转染组及空白对照组。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yclinD1沉默效果。[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组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凋亡率上升,Cyclin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RNA干扰技术可有效抑制细胞增殖,导致细胞凋亡,使Cyclin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D1 肝肿瘤 HEPG2 RNA干扰
原文传递
流式细胞术的培训实践及技术平台建设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雅婧 +1 位作者 牛燕 康毅敏 《基础医学教育》 2021年第1期28-30,共3页
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lowcytometry,FCM),又称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在功能水平上对单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技术,具有广泛的科研应用价值。采用理论与实践并举,结合讨论的教学方式,在教师队伍开设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对深刻... 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lowcytometry,FCM),又称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在功能水平上对单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技术,具有广泛的科研应用价值。采用理论与实践并举,结合讨论的教学方式,在教师队伍开设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对深刻理解并在科研工作中有效利用该技术具有及其重要意义。同时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技术,以技术促平台建设,以期建立和完善一个高水平的流式细胞术技术服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流式细胞术 实验教学
下载PDF
BMP-2和Noggin在新生小鼠不同部位毛囊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俊霞 李少伟 +2 位作者 陈琦 王利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45,共6页
目的:研究BMP-2与Noggin在新生昆明白小鼠不同皮肤部位毛囊发育差异中的作用。方法:对背部、尾部和触须部皮肤取材,免疫组化检测BMP-2和Noggin的表达分布。结果:背部毛囊发育和尾部相似。头3d都有一个稳态抑制过程,BMP-2在毛囊中强烈表... 目的:研究BMP-2与Noggin在新生昆明白小鼠不同皮肤部位毛囊发育差异中的作用。方法:对背部、尾部和触须部皮肤取材,免疫组化检测BMP-2和Noggin的表达分布。结果:背部毛囊发育和尾部相似。头3d都有一个稳态抑制过程,BMP-2在毛囊中强烈表达,Noggin只表达于毛囊上部。4d后背和尾部毛囊发育迅速,BMP-2表达降低,Noggin的表达增强。7d后毛囊发育变缓,BMP-2集中于毛乳头、髓质和外根鞘处。Noggin表达于背皮毛囊毛球上部,尾部整个毛囊表达很强。触须部毛囊发育差异很大,头3d触须处毛囊快速生长,BMP-2在毛囊无表达。Noggin的表达从第2d增强。5d后,BMP-2在整个毛囊中表达,Noggin也持续表达于整个毛囊。结论:不同皮肤的毛囊发育存在差异。BMP-2和Noggin的表达分布的不同对毛囊的维持稳态和生长发育起关键作用,对不同皮肤毛囊的发育的差异也起到了表达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 毛囊发育差异 骨形态发生蛋白
原文传递
IgA肾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含量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亚昱 高进 +2 位作者 张铎 苏秀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血液、尿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例8~18岁IgA肾病患者为实验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血液中CD14+单核细胞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血液、尿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例8~18岁IgA肾病患者为实验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血液中CD14+单核细胞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液、尿液MCP-1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IgA肾病患者血液中CD14+单核细胞的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尿液中MCP-1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血液MCP-1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A肾病的发病与趋化因子MCP-1有关。监测尿液MCP-1的浓度可望作为临床上评价IgA肾病肾小管间质功能的一项无创伤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IGA肾病 儿童
下载PDF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薇 王海生 +3 位作者 邓秀玲 扈瑞平 薛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7期35-36,共2页
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但由于其涉及内容广泛且抽象,使得学好本门课程并不容易。随着医学生物化学知识体系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够满足本课程教学的需求。本文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对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进... 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但由于其涉及内容广泛且抽象,使得学好本门课程并不容易。随着医学生物化学知识体系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够满足本课程教学的需求。本文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对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阐述了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的特点及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及时跟综本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课堂,综合并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特点,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物化学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下载PDF
人脐血干细胞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体内的迁移与分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凯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86-290,296,共6页
目的观察人脐血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stem cells,HUCBSCs)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体内的迁移与分化,探讨HUCBSCs移植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 目的观察人脐血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stem cells,HUCBSCs)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体内的迁移与分化,探讨HUCBSCs移植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移植组15只,造模成功后24 h,经尾静脉移植1 ml(2×106个)DAPI/CM-Dil荧光染料标记的HUCBSCs;模型组5只,造模成功后24 h,经尾静脉移植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移植前及移植后3、7、15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NSS),并取脑组织,制备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荧光显微镜观察HUCBSCs在脑组织中的迁移和分布,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组织中巢蛋白(Nestin)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的表达。结果移植组大鼠HUCBSCs移植后7 d起,其改良的NSS(m N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后15 d,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移植后3 d起,可见病灶及其周围部位有阳性细胞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脑缺血病灶部位的阳性细胞增多;移植后7 d,迁移至病灶部位的细胞数增加;移植后15 d,迁移至病灶部位的细胞数量达观察期内的高峰,各时间点阳性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15 d,大鼠脑组织中CM-Di I/NSE-FITC和CM-Di I/Nestin-FITC双阳性细胞率分别为85.2%和81.6%。结论 HUCBSCs经静脉移植后,能在大鼠体内存活,并向损伤部位迁移,具有向神经元细胞方向分化的潜能,对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血干细胞 脑缺血 大鼠 移植 迁移 分布 分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