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物品理论视野下“三北”工程生态产品供求关系分析
1
作者 紫砚 +3 位作者 李硕 徐军 张景波 陈川 《林草政策研究》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与改革开放同步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在公共物品理论视野下,“三北”工程生态产品属于公共产品范畴。进一步加强“三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本质上是持续增加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有序调节生... 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与改革开放同步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在公共物品理论视野下,“三北”工程生态产品属于公共产品范畴。进一步加强“三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本质上是持续增加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有序调节生态产品的供求关系。文中分别从供给、需求2个方面论述“三北”工程生态产品的供求关系,对影响供求关系的政府、市场、社会3种因素之间形成的博弈关系展开分析,认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推进“三北”工程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和需求,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三北”工程生态产品供求关系关键:一是要推动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二是要加强“三北”工程生态产品宣传教育,三是要建立“三北”工程生态产品考核评价体系,四是要健全“三北”工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物品 生态产品 供求关系 “三北”工程
下载PDF
林草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影响因素评价模型的构建
2
作者 胡博 李永亮 +4 位作者 秦朋遥 张卓立 吴凡 王文泉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0期57-65,共9页
为进一步探讨林草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并厘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在梳理2006至2023年中国知网数据库的72篇核心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研和专家咨询,建立林草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体系,同时结合决策实... 为进一步探讨林草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并厘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在梳理2006至2023年中国知网数据库的72篇核心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研和专家咨询,建立林草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体系,同时结合决策实验室法(DEMATEL)和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明确各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和层次关系,识别出影响林草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因素、中间因素和结果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林草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12项核心因素包括科技观念不强、创新文化建设不足、技术推广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不足、创新环境不佳、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缺乏优秀领军人才、缺乏协同创新机制、评价体系不完善、科技创新发展受限和科技创新周期长、风险大,其中创新环境不佳、人才流失严重和评价体系不完善是根本原因,可从改善科技观念不强、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缺乏优秀领军人才等因素着手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要从创新观念、创新条件、创新人才和创新评价体系等4个关键点着手,全面提升林草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创新能力评价 影响因素评价体系 决策实验室法(DEMATEL) 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 林草类科研院所
下载PDF
H2S作为植物个体间交流的气体信号分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志强 曹纯玉 +3 位作者 李亚文 渠娟娟 裴雁曦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9-787,共9页
植物遭受到昆虫取食、创伤及非生物胁迫时,会向环境中释放多种挥发性物质,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受胁迫植株抵抗伤害。同时,这些挥发性物质向附近的健康植株传递信息,以应对可能到来的侵害。硫化氢(H2S)作为细胞内气体信号分子提高植物对多... 植物遭受到昆虫取食、创伤及非生物胁迫时,会向环境中释放多种挥发性物质,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受胁迫植株抵抗伤害。同时,这些挥发性物质向附近的健康植株传递信息,以应对可能到来的侵害。硫化氢(H2S)作为细胞内气体信号分子提高植物对多种胁迫的抗性已有报道,本论文对H2S是否作为植物个体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0%PEG8000处理可以使谷子、白菜、番茄和拟南芥Col-0植株所在环境空气中H2S含量升高;谷子和拟南芥Col-0植株经PEG8000处理后,可以使邻近的非胁迫植株叶片的H2S含量升高和H2S响应基因表达变化,并诱导非胁迫植株气孔关闭;而拟南芥内源H2S产生酶基因LCD和DES1双基因突变体lcd/des1经PEG8000处理,不能引起空气中和邻近植物的H2S含量升高,不能诱导邻近植株气孔关闭。本论文表明,H2S可以作为植物个体间的信息传递分子;即受胁迫植物通过向周围环境中释放H2S,向邻近植株提供胁迫预警信息,可能对种群的生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挥发物 植物交流 胁迫
下载PDF
文化社会学视角下村落信仰空间的发展与变迁——基于晋南Y村年祭习俗实地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理论观察》 2022年第3期75-79,共5页
年祭习俗作为特殊的民间文化,赋予正月初一以某种神性。人们借助磕头、焚香、旺火的礼仪与天地相通,以虔诚与行善与其进行“礼物交换”表达感恩,以期惩恶奖善,荫庇后代。神、鬼、祖先三位一体信仰构成了村落的信仰空间,缓解了村民的恐惧... 年祭习俗作为特殊的民间文化,赋予正月初一以某种神性。人们借助磕头、焚香、旺火的礼仪与天地相通,以虔诚与行善与其进行“礼物交换”表达感恩,以期惩恶奖善,荫庇后代。神、鬼、祖先三位一体信仰构成了村落的信仰空间,缓解了村民的恐惧,并在当地村民的“发明”与代际传承中得到发展。但是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社会流动加快,村落逐渐空心化,脱离村落的个体缺乏文化认同,同时,人们更关注工具理性,一味追求财富。日常忙碌导致缺少个体化闲暇,精神文化遭到忽视,使得信仰空间文化控制作用减弱,发生变迁。从文化社会学视角出发,以晋南Y村的年祭习俗为分析对象,剖析以村落为载体的信仰空间文化构成,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认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社会学 乡村振兴 年祭习俗 信仰空间 文化变迁
下载PDF
个体化视角下当代青年“恐婚”现象及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42-47,共6页
社会转型背景下,个体化特征突显。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之间的矛盾与张力使得当代青年对婚姻这一稳定关系产生了恐惧。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青年恐婚现象进行分析发现:“脱嵌”后的不确定性是青年恐婚的社会根源;“去传统化”过程中亲密关... 社会转型背景下,个体化特征突显。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之间的矛盾与张力使得当代青年对婚姻这一稳定关系产生了恐惧。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青年恐婚现象进行分析发现:“脱嵌”后的不确定性是青年恐婚的社会根源;“去传统化”过程中亲密关系发生变革,青年崇尚自由恋爱却陷入良缘难寻的困境,性关系的公开化拉开了爱情与婚姻的距离;个体化趋势下,家庭呈现出日常化的混乱状态,加剧了个体对婚姻的恐惧化想象。为使“脱嵌”的个体“嵌入”家庭,进而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个体应重视婚姻中的理性与情感的双重考量,树立正确的婚姻爱情观;社会需要完善公共服务为家庭减负,扩展第三空间,缓冲工作与家庭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婚青年 个体化 利己主义 利他主义 不确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