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的定义 被引量:62
1
作者 王香增 任来义 +4 位作者 永红 席天德 葛云锦 米乃哲 邓南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致密油是继页岩气之后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又一新热点,被中国石油界广泛关注,但目前对致密油的定义还存在诸多分歧。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分析,从致密储层物性、可动流体等方面对致密油定义进行深入研究,综合勘探开发... 致密油是继页岩气之后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又一新热点,被中国石油界广泛关注,但目前对致密油的定义还存在诸多分歧。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分析,从致密储层物性、可动流体等方面对致密油定义进行深入研究,综合勘探开发成果确定延长组致密油渗透率界限,进而探讨致密油的定义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良好,主力层系为长6、长7、长8及长9油层组,盆地中部及南部深湖相沉积发育区是最有利的致密油勘探区。综合分析测井、物性、可动流体、主流喉道半径、启动压力梯度、原油粘度、压力系数以及试油试采等资料,提出利用致密油储层六参数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分类标准进行调整,将延长组致密油渗透率界定为小于0.5×10^(-3)μm^2,主要包括致密砂岩油和页岩油。其他盆地或油田应结合实际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实践对致密油进行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定义 渗透率 储层分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特超低渗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特征与成藏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延长组下组合为例 被引量:45
2
作者 罗晓容 王忠楠 +6 位作者 雷裕红 胡才志 王香增 张丽霞 永红 张立宽 程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87-98,共12页
针对陆相碎屑岩特超低渗储层油气运聚成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延长组下组合砂岩油藏储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沉积结构构造、成岩作用与致密化过程的非均质性,认识储集空间的非均质性分布规律与石油充注特征。研究发现,... 针对陆相碎屑岩特超低渗储层油气运聚成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选择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延长组下组合砂岩油藏储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沉积结构构造、成岩作用与致密化过程的非均质性,认识储集空间的非均质性分布规律与石油充注特征。研究发现,河湖相特超低渗含油储层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含油砂岩与不含油砂岩交互成层,其中不含油砂岩可分为3类:钙质砂岩、富软颗粒砂岩和含水砂岩。其成岩过程迥然,其中钙质砂岩和富软颗粒砂岩的发育多与中—低级构型界面有关。含油砂岩中可识别出3期沥青,分别对应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期、早白垩世晚期的石油充注。以这些沥青为时间标志可将含油砂岩中的成岩过程划分为3期,并在含水砂岩中识别出对应的3期成岩过程。在钙质胶结和富软颗粒致密砂岩中,成岩作用主要发生在第1充注之前,其构成了储层内的隔夹层,并且往往形成不同层次、不完全封隔的似网状结构,影响甚至控制了后期的流体活动,引起后期成岩作用和油气充注过程的非均匀性。在储层非均质性及沉积构造分析、成岩过程及其与油气充注关系研究、古物性恢复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非均质性特超低渗砂岩油藏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沉积结构 成岩过程 特超低渗储层 运聚成藏
下载PDF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哈日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 被引量:32
3
作者 陈治军 高怡文 +5 位作者 刘护创 永红 马芳侠 孟江辉 赵春晨 韩长春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81,共13页
近年来,银额盆地哈日凹陷的油气勘探呈现良好态势,但油气分布规律尚不明确,严重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程。通过对烃源岩、原油和油砂样品进行系统的测试分析,开展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对比研究,以期明确原油油源特征,为油气勘探提供依... 近年来,银额盆地哈日凹陷的油气勘探呈现良好态势,但油气分布规律尚不明确,严重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程。通过对烃源岩、原油和油砂样品进行系统的测试分析,开展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对比研究,以期明确原油油源特征,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下白垩统银根组烃源岩TOC平均为4.69%,Ro平均为0.62%,Pr/Ph值平均为0.34,伽马蜡烷指数平均为0.36,烃源岩为有机质丰度极高、以Ⅰ型为主、低成熟烃源岩,具有以水生生物输入为主的生源特征和强还原、微咸—半咸水、水体分层的沉积古环境。下白垩统苏红图组烃源岩TOC平均为1.04%,Ro平均为0.75%,Pr/Ph值平均为0.99,伽马蜡烷指数平均为0.28,烃源岩为有机质丰度好、Ⅱ1—Ⅱ2型、低成熟—成熟烃源岩,具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混源的生源特征和还原、微咸—半咸水的沉积古环境。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烃源岩TOC平均为0.91%,Ro平均为1.31%,Pr/Ph值平均为1.18,伽马蜡烷指数平均为0.24,烃源岩为有机质丰度中等—好、Ⅱ2—Ⅲ型、成熟—高成熟烃源岩,具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混源的生源特征和弱还原—弱氧化、微咸—半咸水的沉积古环境。无论是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还是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巴音戈壁组原油与巴音戈壁组烃源岩的相似程度极高,且有别于银根组和苏红图组烃源岩,表明巴音戈壁组油藏的源岩主要为巴音戈壁组烃源岩。延哈2井原油和延哈3井原油来自于凹陷不同构造部位的巴音戈壁组烃源岩,源岩热演化程度的差异导致2个原油样品在成熟度方面有较大的差异,研究区巴音戈壁组油藏具有'近源成藏、侧向运移极为有限'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烃源岩 原油 油源对比 下白垩统 哈日凹陷 银额盆地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定边地区延长组下组合油源对比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王香增 任来义 +3 位作者 张丽霞 永红 杨超 段昕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6-431,共6页
通过对延长组下部地层组合中的长7、长9、长10烃源岩及原油地化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长7烃源岩碳优势指数CPI为1.2,长9和长10为1.09;3套烃源岩中碳奇偶优势比均消失;长7烃源岩中Ts相对含量高于Tm,而长9和长10烃源岩中Ts相对含量低于Tm,... 通过对延长组下部地层组合中的长7、长9、长10烃源岩及原油地化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长7烃源岩碳优势指数CPI为1.2,长9和长10为1.09;3套烃源岩中碳奇偶优势比均消失;长7烃源岩中Ts相对含量高于Tm,而长9和长10烃源岩中Ts相对含量低于Tm,说明长7烃源岩的成熟度要高于长9和长10烃源岩成熟度;规则甾烷中其ααα20R构型C27、C28和C29甾烷的分布类型上,长7呈现为"V"和"L"型分布,长9呈现为近"V"字型和反"L"型分布,长10主体呈反"L"型分布。长8原油在研究区西部来源于长7烃源岩,在东部及南部既来源于长7又来源于长9烃源岩;长9原油在研究区西部来源于长10烃源岩,在东部及南部既来源于长9又来源于长10烃源岩;长10原油在研究区南部既来源于长10又来源于长9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组合 延长组 烃源岩 油源对比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甘泉地区三叠系延长组7油层组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 被引量:25
5
作者 葛云锦 任来义 +4 位作者 永红 马芳侠 王全 杜克锋 李红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0-1200,共11页
根据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录井与分析化验等资料,结合试油、试采等动态数据,多角度深入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富县-甘泉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第7油层组(简称长7油层组)致密油富集成藏的主控因素。结果显示,广泛发育的长7油层组优质烃源岩厚度... 根据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录井与分析化验等资料,结合试油、试采等动态数据,多角度深入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富县-甘泉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第7油层组(简称长7油层组)致密油富集成藏的主控因素。结果显示,广泛发育的长7油层组优质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富,类型优越,成熟度适宜,为致密油提供了丰富的油源,控制了长7油层组致密油含油边界。长71与长72亚油组与下部烃源岩构成下源上储、源储紧邻的成藏组合。储层优质成岩相控制着致密油富集的区带。致密储层内存在多期原油充注,早期原油充注使储层岩石颗粒润湿性由亲水变为混合润湿,形成原油运移聚集的优势通道,控制了主力成藏期原油运聚的路径和范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长7致密油成藏范围。不同尺度隔夹层将储层分隔为"网状"结构,结构非均质性强,导致了砂岩中差异化的流体流动以及复杂的油水关系。同时,致密层遮挡也对致密油富集成藏起到了一定控制作用。上述因素共同造成了致密油成藏范围局限,油藏内油水关系复杂,油井与水井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非均质性 多期充注 致密油 延长组 三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安塞地区延长组下组合储层特征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变阳 永红 +3 位作者 王康乐 王彦龙 董丽红 李爱荣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6期64-68,共5页
根据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岩心分析等资料,对定边—安塞地区(包括定边、吴起、志丹、安塞4个地区)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吴起与安塞地区为单物源沉积,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定边与志丹... 根据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岩心分析等资料,对定边—安塞地区(包括定边、吴起、志丹、安塞4个地区)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吴起与安塞地区为单物源沉积,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定边与志丹地区为多物源沉积,岩石类型多样,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储层以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孔为主,具有低—特低孔隙度和低—超低渗透率特征;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在平面上吴起与定边地区物性最好,志丹地区物性次之,安塞地区物性较差,纵向上长10物性最好,长9物性次之,长7和长8物性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系 延长组 下组合 储层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7油层组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19
7
作者 卢杰河 王香增 +2 位作者 永红 杨超 邓南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20,共12页
致密砂岩油是非常规油气勘探的热点领域。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富县地区长7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物性、X线衍射和稳定同位素等方法,分析致密砂岩的成岩作用,并对孔隙度演化进行半定量恢复。结果表明:长7油层... 致密砂岩油是非常规油气勘探的热点领域。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富县地区长7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物性、X线衍射和稳定同位素等方法,分析致密砂岩的成岩作用,并对孔隙度演化进行半定量恢复。结果表明:长7油层组致密砂岩储层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经历机械压实、绿泥石包膜、泥微晶方解石和亮晶方解石胶结、有机酸溶蚀、高岭石及蒙皂石向伊/蒙混层转化、少量微晶石英和石英次生加大等成岩作用。物性演化主要受机械压实、亮晶方解石胶结和有机酸溶蚀等成岩作用影响,但不同成岩作用在不同成岩时期所起作用存在差异。砂岩储层大致经历早成岩阶段A期(T_3—J_1末)、早成岩阶段B期(J_1末—K_1早)、中成岩阶段A期快速埋藏(K_1早—K_2早期)和中成岩阶段A期缓慢抬升等4个孔隙演化阶段,孔隙度从35.0%的原始孔隙度一直演化至现今6.6%。该研究结果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富县地区油气勘探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致密油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长7油层组 富县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志丹地区长10烃源岩特征与生烃潜力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香增 永红 +1 位作者 张立宽 付明义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1-469,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志丹—吴起地区延长组长10油层组顶部发育一套湖相暗色泥岩,确定该套烃源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对该区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利用岩心和测井资料,研究了长10暗色泥岩的分布特征,通过开展岩石热解、干酪根显微...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志丹—吴起地区延长组长10油层组顶部发育一套湖相暗色泥岩,确定该套烃源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对该区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利用岩心和测井资料,研究了长10暗色泥岩的分布特征,通过开展岩石热解、干酪根显微组分、镜质体反射率、可溶有机质族组分及饱和烃色谱—质谱等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和分析,评价了长10烃源岩的生烃潜力。研究表明,长10暗色泥岩分布广泛,厚度为5~20m;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转化率较高,有机质母质中陆源植物生源贡献较大,主要为Ⅱ型和Ⅲ型干酪根,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达到成熟生油阶段,总体评价为较好—好烃源岩。长10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有别于长7烃源岩和长9烃源岩,具有高Pr/Ph值、ααα20R构型C27、C28和C29规则甾烷呈反"L"型分布的典型特征。长10烃源岩的生烃量较大,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另外一套重要的有效烃源岩,该套烃源岩的发现为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下组合的深入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10烃源岩 地球化学 生烃潜力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致密砂岩成岩差异性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家全 张立强 +3 位作者 王香增 永红 张立宽 雷裕鸿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62,共9页
综合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及成岩作用,探讨成岩相的类型和成岩作用差异性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 综合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及成岩作用,探讨成岩相的类型和成岩作用差异性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储层主要为极细粒-细粒的长石砂岩,成岩作用复杂且差异性较大。研究区储层主要发育机械压实相、碳酸盐胶结相和弱压实-弱胶结相3种成岩相。其中机械压实相砂岩在成岩早期因机械压实作用变为致密储层,多分布于沉积水动力较弱的砂体中;碳酸盐胶结相砂岩在成岩早期因碳酸盐胶结物大量沉淀而致密化;弱压实-弱胶结相砂岩多分布于分流河道中下部水动力较强的砂体中,由于刚性颗粒含量较高且在成岩早期形成大量绿泥石胶结物,抗压实能力显著提高,同时绿泥石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他类型胶结物的形成,为孔隙流体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溶蚀作用也较为发育,弱压实-弱胶结相砂岩是研究区相对优质的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成岩相 成岩作用 延长组 富县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银根组优质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治军 任来义 +2 位作者 永红 刘护创 宋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52-1364,共13页
对于低勘探程度盆地,寻找优质烃源岩对于勘探方向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大量测试分析资料,以哈日凹陷为研究对象,对银额盆地银根组优质烃源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该烃源岩中有机质来源及其形成环境进行了分析... 对于低勘探程度盆地,寻找优质烃源岩对于勘探方向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大量测试分析资料,以哈日凹陷为研究对象,对银额盆地银根组优质烃源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该烃源岩中有机质来源及其形成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优质烃源岩岩性为泥晶白云岩和白云质泥岩。烃源岩w(TOC)平均5.62%,有机质丰度极高;有机质类型为Ⅰ—Ⅱ1型,属腐泥型,或腐殖腐泥型有机质;烃源岩成熟度较低,但底部已经达到成熟热演化阶段,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优质烃源岩的有机质来自高等植物和水生生物的混合源。优质烃源岩Pr/Ph值为0.19~0.27,代表强还原性的沉积环境;伽马蜡烷指数为0.30~0.54,高伽马蜡烷含量表明高盐度的沉积环境。藻类勃发形成的高生产力和缺氧环境是银根组优质烃源岩形成的2个关键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额盆地 哈日凹陷 银根组 优质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形成环境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延长组下组合油源对比 被引量:14
11
作者 段昕婷 永红 +2 位作者 张彬 郑艳荣 王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6-611,共6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地区延长组长7,长9及长10段烃源岩样品和长8,长9及长10油层组原油样品的正构烷烃及甾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对比研究,厘定油源关系,揭示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地区延长组下组合石油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地区延长组长7,长9及长10段烃源岩样品和长8,长9及长10油层组原油样品的正构烷烃及甾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对比研究,厘定油源关系,揭示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地区延长组下组合石油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不同层位烃源岩和原油的正构烷烃及甾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具有差异性,长8原油在研究区西部来源于长7烃源岩,在东部及南部来源于长7和长9烃源岩;长9原油在西部来源于长10烃源岩,在东部及南部来源于长9和长10烃源岩;长10原油在南部来源于长10和长9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 甾烷 油源对比 延长组下组合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8段非常规油藏成因与成藏模式——以盆地东南部甘泉西区为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义国 永红 +6 位作者 王超 葛新民 马芳侠 孟旺才 葛云锦 李晓路 樊笑微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70-1286,共17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8段(长8段)剩余油资源量约为21.5×10^(8)t,页岩油、致密油复合成藏控因与分布规律等研究较为薄弱,制约着盆地非常规油藏的勘探与发现。通过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甘泉西区岩心、测井、烃源岩评价、实验模拟等测试资...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8段(长8段)剩余油资源量约为21.5×10^(8)t,页岩油、致密油复合成藏控因与分布规律等研究较为薄弱,制约着盆地非常规油藏的勘探与发现。通过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甘泉西区岩心、测井、烃源岩评价、实验模拟等测试资料,深化了生-储-盖组合、输导体系与成藏机理等研究。甘泉西区烃源岩总排烃量为14.1×10^(8)t,构造演化控制了多套烃源岩与多类型砂岩储层的交互分布。发育长8段源内砂岩薄夹层型、长8段—长7段源内砂岩薄夹层型、长8_(2)小层源储近邻型与长8_(1)小层源储近邻型4种有利生-储-盖组合,其中页岩油藏以"源储一体式"Ⅰ、Ⅱ型配置为主,致密油藏以"源储近邻式"Ⅲ、Ⅳ型配置为主。储层品质与原油充注程度控制着地质储量及可采储量规模,是形成非常规油藏地质"甜点"的关键。建立了非常规油藏多源多储有序复合成藏模式,即"多源生烃增压,驱动多向供烃,裂隙网络联合输导,多储差异充注"。页岩油主要以游离态聚集于烃源岩层系储集性能优良的滩坝砂岩薄夹层,属烃源岩层系内一次运聚成藏;少量页岩油以吸附态滞留于源内粉砂质纹层或以游离态赋存于页理缝孔隙中,属原位成藏。致密油以游离态聚集于烃源岩层系外储-盖配置优越的砂体中,属近源短距离二次运聚成藏。页岩油与致密油时空有序运聚、连续复式成藏,呈局部"甜点"富集、垂向叠置发育、区域集群分布。在有序复合成藏模式的指导下,发现了甘泉西区亿吨级大油田,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8段非常规石油潜力巨大。陆相坳陷型湖盆沉降中心周缘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与湖相泥页岩及滩坝砂岩交互沉积区是页岩油、致密油的有利发育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非常规石油 油藏成因 地质“甜点” 成藏模式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油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被引量:12
13
作者 胡春桥 任来义 +2 位作者 永红 万永平 梁全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2-318,共7页
通过对延长探区勘探历程、数据以及重要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油气产量变化和地质理论发展为主线,将延长探区勘探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初始勘探阶段(1905—1949年)、持续探索阶段(1950—1981年)、快速发展阶段(1982—2006年)和稳油增... 通过对延长探区勘探历程、数据以及重要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油气产量变化和地质理论发展为主线,将延长探区勘探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初始勘探阶段(1905—1949年)、持续探索阶段(1950—1981年)、快速发展阶段(1982—2006年)和稳油增气阶段(2007年至今)。详细总结了近10年延长石油在特低—超低渗油藏勘探、盆地东南部致密天然气勘探和非常规陆相页岩气勘探等方面取得的理论认识,及其对油气快速增储上产的重要作用,期望对以后的油气勘探工作起到启发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探区 勘探历程 勘探启示 致密油藏 陆相页岩气 延长组 特低—超低渗油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海林 邓南涛 +6 位作者 张枝焕 永红 王付斌 梁全胜 王雪飞 梁卫卫 孙德瑞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9-316,共8页
系统采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的烃源岩、原油及油砂样品,对其饱和烃和芳烃馏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通过对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的研究,分析和探讨中生界原油的油源。结果表明:根据8β(H)-补身烷和C3017α(H)-重排藿烷含量,鄂尔多斯... 系统采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的烃源岩、原油及油砂样品,对其饱和烃和芳烃馏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通过对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的研究,分析和探讨中生界原油的油源。结果表明:根据8β(H)-补身烷和C3017α(H)-重排藿烷含量,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原油可划分为Ⅰ,Ⅱ,Ⅲ类。第Ⅰ类原油8β(H)-补身烷含量高,C3017α(H)-重排藿烷含量低,来自深湖相沉积相带的长7油页岩(A1类),第Ⅱ类原油8β(H)-补身烷含量较高,C3017α(H)-重排藿烷含量中等,来自深湖—半深湖沉积相带的长7暗色泥岩(A2类),第Ⅲ类原油8β(H)-补身烷含量低,C3017α(H)-重排藿烷含量高,来自半深湖沉积相带的长7暗色泥岩(A3类),由于采集样品数量限制,第Ⅲ类原油不排除来自长8或长9暗色泥岩(A3类)的可能,目前发现的原油主要是第Ⅰ类,即各油层组的原油主要是由长7油页岩提供的,它是鄂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的主力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对比 生物标志化合物
下载PDF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火成岩发育特征及其成藏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白晓寅 韩长春 +4 位作者 永红 任来义 马芳侠 陈治军 刘护创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26,共9页
哈日凹陷是银额盆地北部的小型断陷,勘探程度较低,岩性复杂,火成岩广泛发育。为明确研究区火成岩的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开展了火成岩矿物特征分析、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地震相分析以及火成岩的发育期次和喷发模式等研究工作... 哈日凹陷是银额盆地北部的小型断陷,勘探程度较低,岩性复杂,火成岩广泛发育。为明确研究区火成岩的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开展了火成岩矿物特征分析、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地震相分析以及火成岩的发育期次和喷发模式等研究工作,并结合勘探实践,分析了哈日凹陷火山活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发育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玄武岩、英安岩、安山岩等多种类型的火成岩,地震反射特征主要表现为丘状杂乱地震相、锥状地震相、平行板状地震相等3种类型;(2)通过火成岩锆石定年和地震相综合研究,晚古生代以来研究区发育3期火山活动,分别为晚二叠世、早白垩世巴音戈壁期和苏红图期,其中前两期为中心式喷发模式,后一期为典型的裂隙式喷发模式;(3)多期火山活动和持续的岩浆热液活动促进了研究区烃源岩有机质的快速成熟及储集层的白云石化作用;(4)与烃源岩有着良好匹配关系且气孔和微裂缝较发育的火成岩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该研究成果可为深入了解研究区火成岩特征及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锆石定年 发育期次 喷发模式 油气成藏 哈日凹陷 银额盆地
下载PDF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苏红图坳陷西区构造特征与演化 被引量:11
16
作者 白晓寅 永红 +3 位作者 任来义 马芳侠 刘护创 王小多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7-61,共5页
苏红图坳陷西区位于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的北部,该区勘探程度较低,地层格架尚不明确,特别是对于古生界地层的沉积特征存在较大争议,严重制约着该区的油气资源评价进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研究区最新的钻井和地震资料,结合区域... 苏红图坳陷西区位于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的北部,该区勘探程度较低,地层格架尚不明确,特别是对于古生界地层的沉积特征存在较大争议,严重制约着该区的油气资源评价进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研究区最新的钻井和地震资料,结合区域调查成果,深入剖析了苏红图坳陷西区的构造-地层发育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研究认为,古生界地层在白垩纪沉积之前经历裂谷、裂陷构造演化、挤压隆升、初期断陷改造等多个演化阶段,遭受长时期的隆升与剥蚀;自下而上主要发育石炭系阿木山组、二叠系埋汗哈达组、阿其德组和哈尔苏海组四套地层。中生界地层经历断陷期、扩张期、断坳转换期等多个大的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众多具有相似构造沉积发育史、相似断裂发育特征的小型中生界凹陷(如哈日凹陷、巴北凹陷、乌南凹陷等),自下而上均发育巴音戈壁组、苏宏图组、银根组、乌兰苏海组、新生代地层,易于整体评价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 苏红图坳陷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地区长9油层组浊积岩及致密油勘探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葛云锦 永红 +2 位作者 焦健 宋健 贾乐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36,共7页
对周长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浊积岩进行研究,并通过油源条件、储层特征、储盖组合、排烃压力对其致密油勘探意义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周长地区浊积岩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发育不完整鲍马序列及准同生变形构造。储层孔隙度平均为5.18%,渗... 对周长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浊积岩进行研究,并通过油源条件、储层特征、储盖组合、排烃压力对其致密油勘探意义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周长地区浊积岩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发育不完整鲍马序列及准同生变形构造。储层孔隙度平均为5.18%,渗透率平均为0.17m D,属致密储层。分析化验表明李家畔页岩为优质烃源岩,可为长9油层组致密油提供充足的油源,同时可作为有效区域盖层,浊积砂体与李家畔页岩构成良好储盖组合,具备一定致密油勘探潜力。长9烃源岩生烃增压产生的源储过剩压力差是原油向下运移的动力,应根据排烃压力与良好储盖组合相结合确定致密油勘探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周长地区 长9油层组 浊流沉积 致密储层 过剩压力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有效烃源岩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邓南涛 任来义 +6 位作者 永红 张枝焕 梁全胜 段昕婷 杨超 葛云锦 苗小龙 《非常规油气》 2015年第1期28-34,共7页
充分利用大量的测井资料对研究区延长组烃源岩的有效性进行全井段整体研究,克服了可能会由地球化学资料不系统、单井地球化学数值不连续等方面的局限性而造成的对有效烃源岩空间分布特征难以把握的困难,提出了用优质烃源岩体积与有效烃... 充分利用大量的测井资料对研究区延长组烃源岩的有效性进行全井段整体研究,克服了可能会由地球化学资料不系统、单井地球化学数值不连续等方面的局限性而造成的对有效烃源岩空间分布特征难以把握的困难,提出了用优质烃源岩体积与有效烃源岩体积的比值作为有效烃源岩分布质量评价参数,运用该参数可以较好地评价研究区延长组不同油层组烃源岩的有效性及品质,比较客观地揭示了研究区有效烃源岩分布明显受沉积环境的控制,靠近湖盆中央的深湖—半深湖相带是优质烃源岩的主要发育区,同时预测了研究区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延长组 有效烃源岩 评价参数 分布规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长7油层组泥页岩孔隙结构定量表征与动态演化过程 被引量:6
19
作者 许璟 葛云锦 +4 位作者 永红 蒲仁海 刘林玉 段亮 杜克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2-307,共16页
全孔径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与动态演化研究是认识泥页岩储层成储机理和明确孔隙与烃-岩相互作用关系的重要基础。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N_(2)和CO_(2)吸附实验等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长7油层组不同成熟度的典型岩心,以... 全孔径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与动态演化研究是认识泥页岩储层成储机理和明确孔隙与烃-岩相互作用关系的重要基础。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N_(2)和CO_(2)吸附实验等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长7油层组不同成熟度的典型岩心,以及开展过生、排烃模拟实验的泥页岩样品进行了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排烃模拟和X射线衍射全岩/黏土矿物含量的测试结果,研究有机质生排烃、矿物成岩与孔隙结构演化的相互作用,定量分析储层孔隙结构和分形特征的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长7油层组泥页岩储层的微孔、小孔和中孔对孔体积贡献较大,而孔比表面积主要由微孔和小孔提供。随着有机质生排烃、无机矿物溶蚀和矿物间转化的发生,总孔体积具有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中中-大孔占比先降低后增加,且微-小孔的非均质性总体增强,而中-大孔的非均质性具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孔隙大小、矿物组成耦合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其中微-小孔的分形维数D_(1)与微孔占微-小孔的孔体积比例和黏土矿物含量均呈正相关,而中-大孔的分形维数D_(2)与大孔占中-大孔的孔体积比例呈负相关,与脆性矿物含量呈正相关。研究结果对以长7油层组泥页岩为典型代表的中国陆相页岩油甜点区优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动态演化 分形维数 气体吸附 定量表征 页岩油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直罗油田长6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付明义 永红 +2 位作者 宋元威 段昕婷 罗腾跃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1期83-86,共4页
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及压汞分析等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直罗油田长6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以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多样,主要为粒间溶孔和微孔;砂岩孔隙度平均7.64%,渗... 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及压汞分析等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直罗油田长6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以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多样,主要为粒间溶孔和微孔;砂岩孔隙度平均7.64%,渗透率平均0.19×10-3μm2,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不同沉积微相储层物性差异较大,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储层物性最好。孔隙多为小孔,孔喉中值半径平均0.078μm,属小孔、微喉道类型,分选一般,连通性较差。孔喉结构特征参数与物性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储层物性是排驱压力、中值压力、分选系数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储层物性、微观孔喉结构参数及单井产能等资料,将长6砂岩划分为3类储层,其中Ⅰ类、Ⅱ类是未来开发的首选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砂岩储层 物性 微观孔喉特征 直罗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