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属-冷杉属林火烧迹地枯落物持水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晓雷 +4 位作者 解婷婷 赵安 曹雪萍 杨富强 陆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4-210,219,共8页
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属-冷杉属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典型抽样法于2020年8月和2021年7—8月在火烧迹地和未过火天然林采集枯落物样品,采用室内浸泡法测定分析枯落的蓄积量、持水量、有效拦蓄量等指标,探究林火干扰下不同坡位枯... 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属-冷杉属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典型抽样法于2020年8月和2021年7—8月在火烧迹地和未过火天然林采集枯落物样品,采用室内浸泡法测定分析枯落的蓄积量、持水量、有效拦蓄量等指标,探究林火干扰下不同坡位枯落物的水文效应,为更好地促进森林水源涵养以及水土保持功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枯落物的厚度和蓄积量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且厚度为3.75~8.31 cm,蓄积量为6.16~8.13 t/hm^(2)。恢复5,15年火烧迹地上、中、下坡枯落物厚度和蓄积量与天然林差异显著。(2)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为20.94~26.22 t/hm^(2),恢复5,15年火烧迹地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与天然林差异达显著水平。在枯落物持水达到饱和前,不同恢复年限下各坡位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3)枯落物的有效拦蓄量为14.58~16.95 t/hm^(2),有效拦蓄深为1.44~1.78 mm。恢复5年火烧迹地枯落物有效拦蓄量表现为中坡>上坡>下坡,恢复15年火烧迹地和天然林有效拦蓄量均为下坡>中坡>上坡。综上所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枯落物的厚度、蓄积量、持水性能都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而提高,呈现天然林>恢复15年>恢复5年;火烧迹地枯落物的持水性能及持水过程呈现中、下坡大于上坡,即枯落物的水文效应受坡位和火烧干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 持水特性 火烧迹地 坡位 植被恢复
下载PDF
尕海湿地区沼泽草甸生长季土壤碳氮组分对增温施氮的响应
2
作者 卢朝阳 马维伟 +3 位作者 杜佳囝 常文华 李淑卓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6-325,共10页
[目的]为探究高寒湿地土壤碳氮组分对气候变暖和氮沉降的响应特征。[方法]以尕海湿地沼泽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箱增温(OTC)和外源氮素(NH_(4)NO_(3))添加模拟未来气候变暖及氮沉降试验,分别设置对照(CK)、增温(W)、施氮(N)和增温施氮... [目的]为探究高寒湿地土壤碳氮组分对气候变暖和氮沉降的响应特征。[方法]以尕海湿地沼泽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箱增温(OTC)和外源氮素(NH_(4)NO_(3))添加模拟未来气候变暖及氮沉降试验,分别设置对照(CK)、增温(W)、施氮(N)和增温施氮(WN)4种处理。在试验进行1.5年后对土壤碳氮组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开顶箱增温装置提高0-20 cm土层平均温度1.126℃,显著降低0-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SMC)、pH、全氮(TN)、微生物量氮(MBN)、铵态氮(NH_(4)^(+)-N)、有机碳(SO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提高硝态氮(NO_(3)^(-)-N)含量。(2)施氮显著降低NH_(4)^(+)-N、SOC和10-20 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及DOC含量,增加土壤TN、MBN和NO_(3)^(-)-N含量。(3)增温施氮显著增加土壤SMC、TN、NO_(3)^(-)-N和MBC含量,降低MBN、NH_(4)^(+)-N和DOC含量。(4)相关分析显示,土壤水分与各理化因子均存在正相关性,土壤碳氮组分间均呈正相关性。[结论]模拟增温施氮缓解尕海湿地植物生长的温度和氮的限制,促进TN的积累,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影响较大,导致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分布特征发生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尕海湿地 增温施氮 土壤碳氮组分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群落构建机理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欣怡 杨富强 +10 位作者 周旭姣 王明军 黄海霞 鲁松松 张晓玮 杜伟波 王旭虎 田青 赵安 周晓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0-47,共8页
群落构建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论题。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是阐明群落构建的两种主要理论,但这两种理论分别强调的环境过滤和扩散限制对群落构建的影响尚存争议。该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不同演替阶段草本群... 群落构建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论题。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是阐明群落构建的两种主要理论,但这两种理论分别强调的环境过滤和扩散限制对群落构建的影响尚存争议。该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不同演替阶段草本群落为研究对象,应用扩散-生态位连续体指数(DNCI)和校正随机率(MST),分析不同演替阶段草本植物群落的主导构建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5、15和23 a群落与Climax群落之间的DNCI分别为-22.6169、-21.7507和-8.2594,都远小于0,表明不同演替阶段草本植物群落构建的主要驱动作用是扩散过程;2)5 a-Climax组和23 a-Climax组的MST值均高于50%阈值线,这表明随机性过程在两组群落构建中均占支配地位;对于15 a-Climax组,15 a的MST值为0.6664,Climax的MST值等于0.4927,说明15 a植物群落构建以随机性为主,而Climax群落构建以确定性为主;由于15 a的MST值远高于50%,而Climax的MST值较接近于50%的阈值,也可说明15 a-Climax组群落构建仍以随机性为主。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随机扩散主导了草本植物群落的构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群落构建 云杉-巴山冷杉林 火烧迹地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冷杉林火烧迹地灌木群落种群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安 周晓雷 +3 位作者 史瑞锦 周旭姣 杨富强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8-117,共10页
[目的]揭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冷杉林不同年限火烧迹地灌木群落种群生态位特征。[方法]以空间代替时间方法,采用Levins和Shannon 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Pianka和Schoener生态位重叠指数计算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程度,并划分群... [目的]揭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冷杉林不同年限火烧迹地灌木群落种群生态位特征。[方法]以空间代替时间方法,采用Levins和Shannon 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Pianka和Schoener生态位重叠指数计算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程度,并划分群落特化种和泛化种。[结果]火烧迹地和未过火林地灌木物种Levins和Shannon 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结果基本一致,同一物种在火烧迹地和未过火林地的生态位宽度存在差异。5 a火烧迹地有3个特化种;15 a火烧迹地有2个特化种和1个泛化种;未过火林地有1个特化种。种间生态位重叠严重的种对数占比为15 a火烧迹地>5 a火烧迹地>未过火林地;生态位重叠一般的种对数占比为5 a火烧迹地>15 a火烧迹地>未过火林地;生态位重叠较小的种对数占比为未过火林地>15 a火烧迹地>5 a火烧迹地。[结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冷杉林经过重度火干扰后,不同年限火烧迹地灌木群落种间生态位重叠程度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未过火林地林下灌木层种间生态位重叠程度则保持一个相对较低的状态,火烧迹地灌木群落正处于正向演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生态位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云-冷杉林火烧迹地 灌木群落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冷杉林火烧迹地的灌木群落特征
5
作者 赵安 周晓雷 +7 位作者 闫月娥 田青 史瑞锦 周旭姣 曹雪萍 杨富强 陆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共12页
【目的】探究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冷杉林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的灌木群落特征动态,阐明火烧迹地灌木群落多样性格局和维持机制的生态过程,为在火烧迹地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对植被进行合理干预、尽快恢复生态效益提供合理依据。... 【目的】探究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冷杉林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的灌木群落特征动态,阐明火烧迹地灌木群落多样性格局和维持机制的生态过程,为在火烧迹地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对植被进行合理干预、尽快恢复生态效益提供合理依据。【方法】以空间代时间方法,分析恢复5年和15年火烧迹地灌木群落和未过火林地林下灌木层物种组成特征、α物种多样性和β物种多样性。【结果】在5年、15年火烧迹地灌木群落与未过火林地林下灌木层之间,植物种类组成存在差异,5年火烧迹地共调查到11科17属24种,15年火烧迹地共调查到8科10属17种,未过火林地共调查到12科19属35种。5年、15年火烧迹地和未过火林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5年火烧迹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与Simpson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的相关性均不强(P<0.1或P>0.1),其他指数间的相关性均较强(P<0.001或P<0.01)。物种丰富度指数为5年火烧迹地>15年火烧迹地>未过火林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为15年火烧迹地>未过火林地>5年火烧迹地,Pielou均匀度指数为15年火烧迹地>未过火林地>5年火烧迹地。5年、15年火烧迹地灌木群落的物种组成最相似,未过火林地林下灌木层物种组成和15年火烧迹地灌木群落的相似度大于5年火烧迹地。【结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冷杉林经重度林火干扰后,在不同恢复时间梯度上的物种组成存在差异。火后短时间内局部生境范围内物种丰富度增加,火烧迹地的物种多样性和优势度较低,物种分布不均匀。随着演替进行,物种丰富度减小,物种多样性和优势度上升,物种分布较均匀。随着火烧迹地演替正常进行,火烧迹地与未过火林地物种组成相似度增加,火烧迹地灌木群落朝着正向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云杉-冷杉林火烧迹地 灌木群落特征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群落主要种生态位特征
6
作者 周晓雷 杨富强 +7 位作者 王明军 黄海霞 田青 周旭姣 赵安 赵艳丽 姜礼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37,共15页
特定环境下植物的生态位决定植物群落的相对稳定状态。以空间代替时间方法,采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Pianka和Schoener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4个演替阶段群落的种群生态位宽度... 特定环境下植物的生态位决定植物群落的相对稳定状态。以空间代替时间方法,采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Pianka和Schoener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火烧迹地4个演替阶段群落的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程度,并划分群落特化种和泛化种。结果表明:火烧迹地不同演替阶段的草本层主要物种的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结果基本一致,同一物种在不同演替阶段的生态位宽度存在差异,生态位宽度23 a>5 a>15 a>顶级群落(Climax)。5 a群落有2个特化种2个泛化种,15 a群落有4个特化种2个泛化种,23 a群落仅有3个特化种,Climax群落有3个特化种5个泛化种。23 a群落的高生态位重叠指数的种对数占比最小,而Climax群落有着较少低生态位重叠指数的种对数;中等生态位重叠指数的种对数占总对数比值大小顺序为Climax>5 a>15 a>23 a。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得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云杉-巴山冷杉林经过重度火干扰后,火烧迹地演替初期的群落(5 a)和受人为定向干扰的群落(23 a),植物生境资源丰富,各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都相对较大、生态位重叠较小,相应地种间竞争小;演替中期(15 a),生态位重叠分离现象明显,群落中的大多数种在资源利用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种间竞争加剧;而Climax属于顶级群落,各种的生态位宽度相对较宽,大多数植物种间生态位重叠不高,竞争较小,群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除了Climax群落,其他各演替阶段群落所含特化种占特化种与泛化种之和比≥50%,特定的生境促使特化种的形成。适当的人为干预能够提高群落内种的生态位宽度,降低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形成较为稳定的生态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生态位 云杉-巴山冷杉林 火烧迹地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下载PDF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艺术结构
7
作者 《教育科学论坛》 1996年第8期9-10,共2页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情浓意深,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诵,无不被它那真挚醇朴的兄弟情谊所感动。诗篇的艺术魅力,除表现在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引人震撼的至诚情感之外,还表现在结构的巧妙安排上。全诗以“忆”为中心,“忆...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情浓意深,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诵,无不被它那真挚醇朴的兄弟情谊所感动。诗篇的艺术魅力,除表现在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引人震撼的至诚情感之外,还表现在结构的巧妙安排上。全诗以“忆”为中心,“忆”为主线,句句写“忆”。字字落实于“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魅力 思想内容 山东 艺术结构 王维 情感表达 传诵 主线 结构特色 中心
下载PDF
柳宗元《江雪》三奇
8
作者 《教育科学论坛》 1995年第12期29-30,共2页
脍灸人口的《江雪》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它开篇突兀,给人留下悬念,令人咀嚼回味,探寻究竟。《江雪》是一首不同凡响的五言绝句。概括说来,它有三奇。一、构思奇题为《江雪》,按照常规,开篇就应直落雪上,可作者把笔锋移开,写“千山”... 脍灸人口的《江雪》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它开篇突兀,给人留下悬念,令人咀嚼回味,探寻究竟。《江雪》是一首不同凡响的五言绝句。概括说来,它有三奇。一、构思奇题为《江雪》,按照常规,开篇就应直落雪上,可作者把笔锋移开,写“千山”,说“万径”,讲的似乎都是题外事:往日百鸟争鸣的崇山峻岭,莽莽峰峦,却飞鸟绝迹;车马声声,人流如潮的大道通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五言绝句 代表作 千山 渔翁 开篇 绝迹 悬念 争鸣 咀嚼
下载PDF
谈《咏柳》的比喻
9
作者 《教育科学论坛》 1996年第11期24-25,共2页
贺知章的《咏柳》是历代歌吟春柳诗作中的佼佼者。它用喻新奇精巧,灵活多样,向来为人所称道。四句诗用了三个比喻句,从头到尾,一以贯之。这在用喻咏物的七绝中实属罕见。诗人运用比喻咏柳,从整体到个别,每一个部位一个比喻。第一句,把... 贺知章的《咏柳》是历代歌吟春柳诗作中的佼佼者。它用喻新奇精巧,灵活多样,向来为人所称道。四句诗用了三个比喻句,从头到尾,一以贯之。这在用喻咏物的七绝中实属罕见。诗人运用比喻咏柳,从整体到个别,每一个部位一个比喻。第一句,把整个柳树比成“碧玉”;第二句,把柳枝比作“丝绦”;第三、四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喻句 咏柳 灵活多样 贺知章 碧玉 运用 柳叶 咏物 柳树 七绝
下载PDF
谈《题西林壁》的理趣 被引量:1
10
作者 《教育科学论坛》 1997年第5期26-26,共1页
“议论入诗”是宋诗的一个重要特点。苏轼的诗散文化、议论化,但能触处生春,无不如意。被评论家们称之为哲理诗的《题西林壁》以其深刻的哲理、无穷的韵味和横生的理趣著称于世。本文拟就该诗有关理趣方面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题... “议论入诗”是宋诗的一个重要特点。苏轼的诗散文化、议论化,但能触处生春,无不如意。被评论家们称之为哲理诗的《题西林壁》以其深刻的哲理、无穷的韵味和横生的理趣著称于世。本文拟就该诗有关理趣方面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题西林壁》用诗的语言,通过诗的意境将哲学家们须长篇大论,引经据典才能说清的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形象地呈现于读者面前,这不能不说是苏公的杰出本领和独到之处。概而言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趣 哲理诗 议论入诗 散文化 议论化 化难为易 庐山 重要特点 具体形象 苏轼
下载PDF
《早春》的朦胧美
11
作者 《教育科学论坛》 1996年第11期23-23,共1页
景象明晰和景象朦胧的诗篇都会给人以美的感受。前者构成幽远清淡的意境,后者形成恍惚朦胧的画面。韩愈的《早春》就属于后者。它描绘出早春的特有景色,恰到好处地将早春的朦陇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如醉如痴地领略到早春的新鲜气息... 景象明晰和景象朦胧的诗篇都会给人以美的感受。前者构成幽远清淡的意境,后者形成恍惚朦胧的画面。韩愈的《早春》就属于后者。它描绘出早春的特有景色,恰到好处地将早春的朦陇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如醉如痴地领略到早春的新鲜气息。诗篇的朦胧美是紧扣“早春”二字来着笔的。首先表现在草色上。“遥看草色近却无”,远远望去,看不逼真,望不真切,只觉朦朦胧胧,形成一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朦胧美 早春 景象 画面 韩愈 形成 读者 逼真 感受 气息
下载PDF
《枫桥夜泊》的艺术意境
12
作者 《教育科学论坛》 1995年第8期10-10,共1页
张继的《枫桥夜泊》以其精湛的艺术方式构就了游子愁情满怀,彻夜难眠的生动画面。在诸多的艺术手法中,尤以设色和声响突出。枫桥夜泊图的构成,游子羁旅愁怀之情的抒发,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色彩的调动。诗人对游子活动背景的描绘,粗读,只... 张继的《枫桥夜泊》以其精湛的艺术方式构就了游子愁情满怀,彻夜难眠的生动画面。在诸多的艺术手法中,尤以设色和声响突出。枫桥夜泊图的构成,游子羁旅愁怀之情的抒发,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色彩的调动。诗人对游子活动背景的描绘,粗读,只觉顺乎自然,无意雕饰;细研,便感刻意求之,安排精心,你看,“月落”、“霜天”,灰礞礞,暗沉沉,阴惨惨。这些典型的冷色原是为造成该篇黯然神伤的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羁旅愁 愁情 艺术手法 艺术方式 活动背景 顺乎自然 艺术意境 张继 寒山 色彩
下载PDF
《寻隐者不遇》的问答艺术
13
作者 《教育科学论坛》 1995年第2期13-13,共1页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是有名的问答体诗作。文字虽清淡如水,问答艺术却精湛高超。概括起来,可有下列四方面特色。一、用问领起篇首的问,领起全诗。无此一问,就无童子连串的答。第一句的问。更引出二、三、四句的隐性问,为诗篇的发展奠...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是有名的问答体诗作。文字虽清淡如水,问答艺术却精湛高超。概括起来,可有下列四方面特色。一、用问领起篇首的问,领起全诗。无此一问,就无童子连串的答。第一句的问。更引出二、三、四句的隐性问,为诗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问问答答,促使诗的内容向前推进。全诗由问始,以答终,寓问于答,架起了与众不同的问答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者 艺术 童子 问答式 贾岛 逐步推进 连串 文字 发展 隐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