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马超 杭莺 +1 位作者 刘云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5期384-388,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STEMI患者资料,依据WBC> 10×109/L或≤10×10...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STEMI患者资料,依据WBC> 10×109/L或≤10×109/L将患者分为WBC升高组和WBC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住院死亡率。多因素回归分析WBC、NLR与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关系。结果 374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294例,女性80例。与WBC正常组(182例)比较,WBC升高组(19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较低[(60. 4±12. 3)岁比(64. 8±11. 8)岁,P=0. 001],入院时收缩压较低[(130±24) mm Hg比(136±21) mm Hg,P=0. 014],而住院死亡率显著升高(8. 0%比1. 1%,P <0. 01)。多因素分析显示,NLR升高(OR=1. 106,95%CI:1. 015~1. 204,P=0. 021)和WBC升高(OR=1. 289,95%CI:1. 055~1. 576,P=0. 013)是STEMI患者住院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入院时WBC或NLR升高的STEMI患者短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死亡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进行运动康复效果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马超 杭莺 +1 位作者 刘云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55-657,共3页
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可造成活动能力下降,影响性生活,健康相关性生活质量下降(HRQL)。运动训练作为心肌梗死后心脏康复的一部分在国外已经进行了广泛开展,在减少死亡率,提高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有益于保持... 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可造成活动能力下降,影响性生活,健康相关性生活质量下降(HRQL)。运动训练作为心肌梗死后心脏康复的一部分在国外已经进行了广泛开展,在减少死亡率,提高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有益于保持心肌梗死后早期的身体机能。遵循目前的运动训练指南,康复训练分为3个不同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手术 早期运动康复训练
原文传递
I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制定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杭莺 刘马超 《全科护理》 2019年第10期1190-1192,共3页
阐述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概念和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建立的意义,综述国内外I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制定与应用的研究进展。指出国外一些ICU护理敏感指标已经形成了一套国际统一的集束化管理标准,应用数据库可以进行多个医疗... 阐述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概念和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建立的意义,综述国内外I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制定与应用的研究进展。指出国外一些ICU护理敏感指标已经形成了一套国际统一的集束化管理标准,应用数据库可以进行多个医疗机构的横向比较。我国起步较晚,已构建的敏感指标体系只适用小范围使用,难以进行推广,且指标评价对象多为护士,对病人的评价少。国外研究中其指标体系中着重对病人的结果指标进行评价。构建一套适用于我国国情需要的ICU护理敏感指标是迫切需要的,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重症监护室 护理管理 制定 应用
下载PDF
新的基于双ZED摄像头的心肺复苏按压姿势检测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宋菲 宁泽惺 +6 位作者 陈超 王淳秀 王亚军 杭莺 李瑞瑞 尹春琳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89-1194,共6页
目的正确的胸外按压姿势(chest compression posture,CCP)是完成高质量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关注CCP的研究十分有限。本研究设计新的CPR按压姿势自动分析程序,拟实现对CCP监测达到客观化、标... 目的正确的胸外按压姿势(chest compression posture,CCP)是完成高质量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关注CCP的研究十分有限。本研究设计新的CPR按压姿势自动分析程序,拟实现对CCP监测达到客观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的目的。方法本研究共招募15人参与现场试验,其中专业组11人,非专业组4人。分别于正前方和45度侧面用ZED双摄像头同时记录按压视频数据,所有参与人员均在Smartman模拟人上进行连续的120次持续胸外按压操作。3位专家对CPR视频进行独立标注,智能算法提取人体骨骼点用于后续分析和模型开发。专业组和业余组两组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分析发现,腕部用力、手指未翘起、重心偏移、肘部弯曲是其中发生率最高的错误。通过专业组规范数据集共28800组人体骨骼点坐标数据计算手臂角度合理范围为左臂169.24°~180.00°,右臂角度为168.49°~180°。相同的方法,得到重心角度合理范围为0.00°~18.46°。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基于双ZED的CPR按压姿势检测模型可以较准确的识别出CPR的按压姿势错误(准确率91.31%,敏感度80.16%,特异度93.53%)。结论本研究创新性的提出对CPR按压姿势进行客观评价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双ZED摄像头的CPR按压姿势检测模型,可以较准确的识别出CPR的按压姿势错误,以实现CPR培训质量控制可以更加的自动化和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检测模型 人工智能 ZED摄像头
原文传递
快速反应小组的启动标准及护士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4
5
作者 杭莺 +2 位作者 唐静 刘云 马蕊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23期2145-2149,共5页
介绍快速反应小组(RRTs)团队角色及启动标准,并从人力资源、科室文化、工作量、护理连续性、护士认知、知识技能、教育与培训等方面阐述护士在启动RRTs时所面临的挑战,旨在为医院开展RRTs及后期培训提供参考,提高护士认知及专业技能,增... 介绍快速反应小组(RRTs)团队角色及启动标准,并从人力资源、科室文化、工作量、护理连续性、护士认知、知识技能、教育与培训等方面阐述护士在启动RRTs时所面临的挑战,旨在为医院开展RRTs及后期培训提供参考,提高护士认知及专业技能,增进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反应小组 启动标准 护士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奥马哈系统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婷 魏葳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612-614,共3页
目的分析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AMI治疗中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以70例AM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常规护理方案的对照组及接受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个性化... 目的分析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AMI治疗中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以70例AM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常规护理方案的对照组及接受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个性化护理方案的观察组,每组35例。分析对比2组护理前后心理及生理状况变化情况。结果 2组入院时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出院时,观察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入院时汉密尔顿焦虑(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HAMD)评分及心理情绪(SCL-9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及SCL-90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可有效地改善AMI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哈系统 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生活质量 心理情绪
原文传递
体外心肺复苏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护理进展
7
作者 刘马超 杭莺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552-2557,共6页
体外心肺复苏为心搏骤停患者提供心肺支持,保证脑、心及重要器官的组织灌注,减轻患者的缺血、缺氧,为后续治疗提供支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体外心肺复苏广泛应用的同时,导致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 体外心肺复苏为心搏骤停患者提供心肺支持,保证脑、心及重要器官的组织灌注,减轻患者的缺血、缺氧,为后续治疗提供支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体外心肺复苏广泛应用的同时,导致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该文综述了体外心肺复苏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护理措施,为体外心肺复苏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心肺复苏 体外膜肺氧合 神经系统 并发症 综述 护理
原文传递
缺血预适应对ICU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精神障碍的影响
8
作者 刘马超 杭莺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对ICU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科行体外循环术的患者,将2016年的9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的97例患者为设干预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从术前3d...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对ICU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科行体外循环术的患者,将2016年的9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的97例患者为设干预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从术前3d开始应用缺血预适应仪进行14d的训练。应用简明认知评估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谵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APACHEⅡ评分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术后3d、7d、14d的MMSE评分及MoC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为18.28%,干预组为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可降低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体外循环 术后精神障碍 术后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