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区地表形变InSAR监测——以永城市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汪宝存 郭凌飞 +3 位作者 王军见 杨红磊 李君丽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6年第6期24-27,共4页
针对矿区地表形变同时存在地面塌陷及地面沉降的情况,结合InSAR监测本身的特点,本文以永城市为例,选用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7景Radarsat-2 SAR图像,提出利用D-InSAR联合SBAS技术开展矿区地表形变监测,即利用D-InSAR监测矿区地面塌陷状... 针对矿区地表形变同时存在地面塌陷及地面沉降的情况,结合InSAR监测本身的特点,本文以永城市为例,选用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7景Radarsat-2 SAR图像,提出利用D-InSAR联合SBAS技术开展矿区地表形变监测,即利用D-InSAR监测矿区地面塌陷状况,SBAS监测矿区地面沉降状况。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永城市矿业开采、地质构造、地下水以及城市建设等资料认为,矿业活动不仅给开采面附近造成严重的地面塌陷,还造成了区域性的地面沉降现象。监测结果表明:联合利用D-InSAR和SBAS两种技术适合在矿区开展地表形变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矿区 地表形变 监测
下载PDF
氘氧同位素法在周口市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吕小凡 +2 位作者 席航 夏飞雪 雷崇方 《地下水》 2017年第5期28-30,共3页
在野外采样测试的基础上,通过对周口市内大气降水、河水和不同层位地下水中氘(δD)、氧(δ18O)同位素含量分析,发现当地降水、汾河水和浅层地下水的氘(δD)、氧(δ18O)均落在全球和中国降水线附近,呈现出明显的线性相关性,表明区内浅层... 在野外采样测试的基础上,通过对周口市内大气降水、河水和不同层位地下水中氘(δD)、氧(δ18O)同位素含量分析,发现当地降水、汾河水和浅层地下水的氘(δD)、氧(δ18O)均落在全球和中国降水线附近,呈现出明显的线性相关性,表明区内浅层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入渗补给,而中深层和深层水则落在δD-δ18O降水线关系图的左下方,没有呈现明显的线性分布,表明其与大气降水的补给关系微弱;再者,根据不同深度地下水中δD、δ18O的含量特征分析,显示出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氘(δD)和氧(δ18O)呈现出减小的趋势,表明其径流条件越差,可更新能力亦越差,这与区内不同层位地下水的运动规律相一致;最后根据大气降水的δD和δ18O值的高度效应,计算出周口市中深层地下水补给区高度为640~1 447 m;深层地下水补给区高度为1 240~2 447 m,这和区内西部地下水上游伏牛山区的海拔高度500~2 192 m相吻合,表明区内中深层和深层水主要来源于西部伏牛山区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口市地下水 氘(δD)、氧(δ18O)同位素 补给来源
下载PDF
地下水危害及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任孝刚 《中华建设》 2018年第7期126-127,共2页
水文地质勘探是工程地质勘探的一项主要内容,对工程施工设计和施工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地下水作为水文地质评价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在进行地质勘探过程中应极其重视地下水危害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地质勘探中地下水危害的... 水文地质勘探是工程地质勘探的一项主要内容,对工程施工设计和施工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地下水作为水文地质评价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在进行地质勘探过程中应极其重视地下水危害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地质勘探中地下水危害的影响进行阐述,然后具体分析了应对地质危害的解决措施。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同时,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评价 基坑突涌 承压水头 地下水
下载PDF
开封市地下水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葛晓光 刘瑾 +2 位作者 陈广东 潘登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7年第4期83-84,共2页
地下水水质特征受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及人为活动的共同影响,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浅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越明显,深部地下水质主要受其固有的水文地球化学规律控制,从而造成绝大部分指标在垂向上的分布规律的差异。通过三年采取开封市地下水水样... 地下水水质特征受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及人为活动的共同影响,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浅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越明显,深部地下水质主要受其固有的水文地球化学规律控制,从而造成绝大部分指标在垂向上的分布规律的差异。通过三年采取开封市地下水水样进行分析评价,依此来掌握近年来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封市 地下水 水质变化特征
下载PDF
郑州市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建议 被引量:2
5
作者 潘登 孙淼 《环境与发展》 2018年第2期139-139,141,共2页
本文在以往郑州市地面沉降监测网不够完善的基础上,从本地区地质背景及综合研究需要出发,提出了郑州市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建议,为下一步优化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奠定了基础。监测网建成后,能更好地指导城市发展规划,对郑州市区地面沉降灾... 本文在以往郑州市地面沉降监测网不够完善的基础上,从本地区地质背景及综合研究需要出发,提出了郑州市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建议,为下一步优化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奠定了基础。监测网建成后,能更好地指导城市发展规划,对郑州市区地面沉降灾害防治与管理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监测网 郑州市
下载PDF
隧道工程因素对于地下水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任孝刚 韩富强 《中华建设》 2018年第8期120-121,共2页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讲,对于当前的隧道防排水系统的处理拥有两种方式,分别为全包与半包。对于城市建设的隧道尤其是地铁隧道,往往采用全包的防水措施,对于山体通常使用半包形式。全包防水措施能够有效防止地下水资源的浪费以及地下水...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讲,对于当前的隧道防排水系统的处理拥有两种方式,分别为全包与半包。对于城市建设的隧道尤其是地铁隧道,往往采用全包的防水措施,对于山体通常使用半包形式。全包防水措施能够有效防止地下水资源的浪费以及地下水位降低,然而一定程度增加了衬砌背后水压力。半包防水的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衬砌背后水压力,然而若是遇到隧道施工地段位于富水地层,势必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该区域范围的地下水位也将出现下降的情况,更甚者会造成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及周围人群的居住环境恶化,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地下水环境 工程因素 地下水资源 防水措施 防排水系统 城市建设 水位降低
下载PDF
高速公路通道下沉开裂治理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锦灵 李金刚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8年第6期75-80,共6页
河南省省道323线登封市大冶镇一段公路软弱地基以及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通道箱涵开裂,边坡为欠稳定边坡。将事故路段分为4个区域进行加固治理。通过采用注浆加固路基基础、设置坡面排水系统、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等治理措施,保证了道路... 河南省省道323线登封市大冶镇一段公路软弱地基以及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通道箱涵开裂,边坡为欠稳定边坡。将事故路段分为4个区域进行加固治理。通过采用注浆加固路基基础、设置坡面排水系统、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等治理措施,保证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地基 通道箱涵 欠稳定边坡 注浆加固 排水系统
下载PDF
黄河焦作段河岸植物水分来源同位素水文学解析
8
作者 王继华 郑凯 +2 位作者 李涛 黄平华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5,共9页
目的 为探究河岸植物的水分来源,方法 以黄河中游典型河段河岸生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氢氧稳定同位素、氯离子浓度和土壤含水率特征,并结合贝叶斯混合模型Mix SIAR解析河岸生态植被水分来源。结果 表明:δ^(2)H-δ^(18)O图谱显示土壤... 目的 为探究河岸植物的水分来源,方法 以黄河中游典型河段河岸生态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氢氧稳定同位素、氯离子浓度和土壤含水率特征,并结合贝叶斯混合模型Mix SIAR解析河岸生态植被水分来源。结果 表明:δ^(2)H-δ^(18)O图谱显示土壤水线为δ^(2)H=5.74δ^(18)O-15.67,斜率明显小于当地大气降水线斜率;土壤水lc-excess(土壤水同位素点偏离LMWL的程度)显示土壤水同位素δ^(2)H-δ^(18)O关系点显著偏离LMWL;河岸植物(芦苇和柽柳)木质部水δ^(2)H,δ^(18)O值与土壤水线基本重叠;垂向土壤含水率、稳定同位素(δ^(2)H,δ^(18)O)、Cl^(-)质量浓度具有明显分层特征;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模拟结果指示,土壤水对柽柳和芦苇水分贡献率为60.3%~73.6%,河水对柽柳和芦苇水分贡献率为10.3%~19.2%,再次为潜水;校正后的计算结果表明,河水对植物水分贡献率显著上升,最大上升至30.3%,土壤水贡献率降至53.9%~60.6%。结论 研究区降水、河水、潜水和土壤水之间水力联系紧密,具有强烈补给关系,且土壤水受到过强蒸发;植物水的主要水分来源为土壤水,其次是河水;不同层土壤含水率(浅层、中层、深层)因主要水源不同,以致含水率随埋深增加呈不同变化趋势,且土壤含水率是影响植物水分利用的关键因子。研究结果对河岸典型植物水分利用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焦作段 河岸植被 氢氧稳定同位素 贝叶斯混合模型 水分来源
下载PDF
强降水条件下豫北平原地下水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朱洪生 王继华 +1 位作者 朱瑞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3-78,共6页
为掌握强降水条件下豫北平原地下水动态响应规律,利用豫北平原水文地质、地下水位和水质动态监测资料等,建立了豫北平原强降水条件下地下水流系统数值模型,对地下水位、水质动态响应和地下水位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强降水影... 为掌握强降水条件下豫北平原地下水动态响应规律,利用豫北平原水文地质、地下水位和水质动态监测资料等,建立了豫北平原强降水条件下地下水流系统数值模型,对地下水位、水质动态响应和地下水位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强降水影响,研究区地下水位变化可分为基本平衡区、缓慢下降区、急剧下降区、缓慢上升区和急剧上升区5个水位变幅分区,受7—9月强降水影响,地下水位埋深明显减小;受强降水影响,地下水化学类型和水化学组分均发生变化,地下水水质超标率减小;保持当前地下水开采量和降水量不变,7—9月增加降水量30%,其他月份降水量减少30%情景下,10 a后,地下水位整体有所下降,出现一定面积的疏干,但深层地下水未疏干;濮阳、内黄县和留固镇典型漏斗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后期地下水位下降速率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条件 地下水位 水质 豫北平原
下载PDF
河南省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登 +1 位作者 孙淼 郭玉娟 《环境与发展》 2018年第10期181-182,共2页
河南省地下水监测工程按照以浅层为主、深浅结合的原则,综合部署。依托国家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完善本省监测网点,夯实监测网络基础。建立和完善本省以地下水为主的地质环境监测体系,使其成为与气象、水文、地震和环保具有同等地位的公益... 河南省地下水监测工程按照以浅层为主、深浅结合的原则,综合部署。依托国家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完善本省监测网点,夯实监测网络基础。建立和完善本省以地下水为主的地质环境监测体系,使其成为与气象、水文、地震和环保具有同等地位的公益性监测网,定期发布地下水水情通报,达到对本省地质环境的有效监控,及时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地下水信息,为科学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服务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监测工程 建设 河南省
下载PDF
河南省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和监测成果综述
11
作者 田鹏州 潘登 +3 位作者 王继华 李爱勤 白雪 《矿产与地质》 2022年第4期837-845,共9页
为落实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与地下水质监测任务,实现对河南省地下水动态的有效监测,以及对河南省平原、盆地及岩溶山区地下水动态的区域性监控。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和河南省地下水监测工程在河南省监测区共布设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站点485个... 为落实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与地下水质监测任务,实现对河南省地下水动态的有效监测,以及对河南省平原、盆地及岩溶山区地下水动态的区域性监控。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和河南省地下水监测工程在河南省监测区共布设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站点485个,省级地下水自动监测站点387个。监测区控制面积10.86万平方千米,主要监测层位浅层潜水(微承压水)、承压第Ⅰ含水层组地下水(中深层地下水)、承压第Ⅱ含水层组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承压第Ⅲ含水层组地下水(超深层地下水)、岩溶水、裂隙水,项目工程的建设完成,基本上完善了河南省地下水监测专业站点,提升了对全省区域地下水、国家重大工程沿线及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区的监控能力,确保了及时、准确、全面的获取地下水动态信息,从而满足科学研究和社会公众对地下水信息的基本需求。根据监测成果将河南省浅层地下水划分为6个埋深分区,埋深区间在1.41~52.68 m,平均埋深11.93 m。划出降落漏斗两处,划分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11种,主要为HCO 3•Cl-Ca型;水质分析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以Ⅳ类和Ⅴ类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环境 监测井 水位 水质 河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