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吉云 新东 +4 位作者 许世辉 杜安东 杨春华 李永财 哈若水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788-791,共4页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及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手术疗效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住的HICH病人4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成内科治疗组与微创手术组各20例,分别于发病24 h内及发病后30 d行...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及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手术疗效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住的HICH病人4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成内科治疗组与微创手术组各20例,分别于发病24 h内及发病后30 d行DTI扫描,得到双侧皮质脊髓束(CST)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及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根据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内囊区的FA值变化及DTT图像所显示CST的完整性,并结合受累肢体运动能力的变化,评测微创手术治疗HICH的有效性及早期行DTI扫描对其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结果微创手术组与内科治疗组发病24 h内患侧内囊区FA值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后30 d微创手术组FA值明显高于内科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TT图像显示微创手术组CST显影较内科治疗组好,且CST较完整的病人对侧肢体肌力恢复较好,均达4级以上。结论对出血量为30~40 m L的基底节区HICH,我们应积极微创手术治疗。发病早期行DTI扫描及DTT成像观察CST损伤程度可以客观地预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高血压脑出血 皮质脊髓束 各向异性
下载PDF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进展
2
作者 王春强 赵文浩 +3 位作者 何锡宁 新东 杨铖 刘洪恩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7期11535-11541,共7页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 PED)是在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颅内的血液流动重构装置,它的出现将血管内医治颅内动脉瘤的理念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将过去的囊内栓塞转变为载瘤动脉重...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 PED)是在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颅内的血液流动重构装置,它的出现将血管内医治颅内动脉瘤的理念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将过去的囊内栓塞转变为载瘤动脉重建。近年来,PED随着临床试验的不断深入,以及临床操作上的逐步成熟,其合理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就其发展历程、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 颅内动脉瘤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