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39
1
作者 张国荣 李菊梅 +2 位作者 徐明岗 高菊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3-551,共9页
【目的】研究化肥、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以及化肥氮磷钾、有机肥氮磷钾提高土壤养分的异同。【方法】依托祁阳站有机无机、肥水稻长期定位试验,分析历史样品及数据。【结果】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高产稳定... 【目的】研究化肥、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以及化肥氮磷钾、有机肥氮磷钾提高土壤养分的异同。【方法】依托祁阳站有机无机、肥水稻长期定位试验,分析历史样品及数据。【结果】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高产稳定有显著作用;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有机质都有显著作用,但施用化肥只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至28.1g·kg-1,与试验开始时相比只提高了42%。凡施用牛粪能使土壤有机质平均最高增加到41.6g·kg-1,比试验开始时提高了91%;有机肥氮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的效果优于化肥氮,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比化肥处理提高了30%和16%。而施入的有机肥磷在土壤中累积较少,土壤全磷、速效磷提高较少,施入的化肥磷在土壤中累积较多,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提高幅度较大。与有机肥相比,化肥提高土壤全磷30%,提高速效磷115%。【结论】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对水稻高产稳产和提升土壤肥力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施肥 水稻产量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保护地黄瓜连作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81
2
作者 吴凤芝 赵凤艳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2,共3页
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黄瓜连作对土壤真菌区系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连作18年与连作 3年比较 ,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变少 ,但病原菌有累积现象 ;转化酶活性显著降低 ,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略有升高。表 3,参 6。
关键词 黄瓜 连作 保护地栽培 土壤真菌区系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烤烟连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79
3
作者 王连君 《烟草科技》 EI CAS 2004年第9期40-42,共3页
分析了烤烟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烤烟连作1~2年的烟田土壤养分与正茬比较变化不大,而连作2年后,土壤中全氮、速效钾含量减少,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增加,有机质含量下降,pH值有所升高;连作3年和4年时烤烟各生育期... 分析了烤烟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烤烟连作1~2年的烟田土壤养分与正茬比较变化不大,而连作2年后,土壤中全氮、速效钾含量减少,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增加,有机质含量下降,pH值有所升高;连作3年和4年时烤烟各生育期的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其它3个茬口,连作4年的土壤缓效钾含量高于其它茬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连作 土壤养分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东青1号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于天江 张林 +3 位作者 李陶 鄂文弟 王振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1期161-163,166,共4页
试验以专用青贮玉米新品种东青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密度和6个施氮水平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施氮水平对生物产量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递增关系,达到一定量后生物产量不在增加,相反有所降低。在... 试验以专用青贮玉米新品种东青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密度和6个施氮水平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施氮水平对生物产量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递增关系,达到一定量后生物产量不在增加,相反有所降低。在种植密度为4.67万株/hm2和施氮水平18.4g/m2时该品种的生物产量最高;主要农艺性状随密度和施氮量的变化情况不同.株高、空秆率、穗位高随着密度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单株绿叶数、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长、茎粗随着密度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株高、茎粗、单株绿叶数、穗粗、穗位高、穗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为防止倒伏应适当施用氮肥。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个体的长势较好.空秆率会相应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密度 施氮水平 生物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玉米苗期叶片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淑勇 国静 +2 位作者 刘炜 赵京考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72,77,共6页
以玉米品种龙单57为试验材料,通过人为供水和自然耗水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多级土壤水分梯度,探究其生理生化指标(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及丙二醛)对土壤水分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玉米叶绿素含量对土壤水分(SWC)的变化具有阈值响应,维... 以玉米品种龙单57为试验材料,通过人为供水和自然耗水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多级土壤水分梯度,探究其生理生化指标(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及丙二醛)对土壤水分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玉米叶绿素含量对土壤水分(SWC)的变化具有阈值响应,维持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水平的SWC范围在15.2%~25.6%,相对含水量(RWC)为51.6%~87.2%,SWC在20.4%左右是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效性最高的土壤水分。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脯氨酸累积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均呈现上升趋势,表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为玉米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但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增加的幅度有所差异。丙二醛含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呈现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SWC>17%时丙二醛的含量变化不明显,SWC<17%时丙二醛的含量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重急剧上升,叶片质膜膜脂过氧化作用也随之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理生化指标 叶绿素 脯氨酸 丙二醛
原文传递
不同品种玉米萌发期耐盐性的比较 被引量:22
6
作者 周连仁 王佳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34-39,共6页
为了对玉米品种耐盐性筛选、盐碱地玉米栽培和耐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以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和苗长等作为指标,用不同浓度的NaCl对9份不同玉米品种进行苗期耐盐性筛选的鉴定,分析盐胁迫对不同品种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0mmol/L... 为了对玉米品种耐盐性筛选、盐碱地玉米栽培和耐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以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和苗长等作为指标,用不同浓度的NaCl对9份不同玉米品种进行苗期耐盐性筛选的鉴定,分析盐胁迫对不同品种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0mmol/LNaCl处理下‘吉单519’和‘平全9’的根长比对照增加了31.17%和14.17%,与对照处理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低浓度的NaCl(≤30mmol/L)溶液对玉米的萌发有促进作用,提高了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根、芽的伸长,并且不同品种间表现出耐盐性有差异。最终得出,‘吉单519’和‘先玉335’对盐胁迫耐性强,可以作为耐盐品种广泛种植于盐分含量较高的土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 玉米 萌发期 耐盐性
下载PDF
降雨量和氮素对黑土区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赵京考 卢静 +2 位作者 龚振平 温延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4-78,共5页
为了研究在田间旱作农业条件下主要生长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采用同一品种春玉米、同一"3414"肥料试验设计方案,在土壤有效氮量中等,有效磷、钾含量均较高的黑土上进行了连续3年的玉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的3个... 为了研究在田间旱作农业条件下主要生长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采用同一品种春玉米、同一"3414"肥料试验设计方案,在土壤有效氮量中等,有效磷、钾含量均较高的黑土上进行了连续3年的玉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的3个主要因素分别是玉米生育期降雨量、氮肥施用量和土壤氮素水平。玉米生育期降雨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生育期降雨量越大,玉米产量越高,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只有在生育期降雨大于280mm的情况下,施用氮肥才有较为明显的增产效果,低于此值,氮肥增产效果不明显。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氮、磷、钾肥平均增加水分利用效率24.3%。玉米产量与播前土壤碱解氮之间呈正比,高水平的土壤碱解氮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降雨量 氮素 旱作农业 水分利用效率 玉米
下载PDF
鸡粪与稻壳好氧堆肥的不同C/N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蔡海森 +4 位作者 闫立龙 聂艳龙 崔凯歌 王风 何鑫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58,共8页
在实验室内,以新鲜鸡粪与粉碎后稻壳为堆肥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调节堆体初始C/N分别为15、20、25、30、35。研究堆体温度、p H、GI、EC等理化指标对堆肥产品腐熟度的影响,探索鸡粪与稻壳高温堆肥的最佳C/N配比。结果表明,除C/N为1... 在实验室内,以新鲜鸡粪与粉碎后稻壳为堆肥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调节堆体初始C/N分别为15、20、25、30、35。研究堆体温度、p H、GI、EC等理化指标对堆肥产品腐熟度的影响,探索鸡粪与稻壳高温堆肥的最佳C/N配比。结果表明,除C/N为15处理未到达腐熟标准,其他处理均达到腐熟标准,其中C/N为20处理堆体温度最高,持续时间最长,达到国家粪便卫生无害化标准。因此,鸡粪与稻壳C/N为20进行堆肥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稻壳 C/N 堆肥
下载PDF
不同配比生物有机肥对盐渍土改良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耿泽铭 +4 位作者 汪睿 聂彦龙 胡洋 蔡海森 王佳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6-30,共5页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不同生物肥料配比:全有机肥、半有机肥,半有机肥+半无机肥、全无机肥等处理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全有机肥处理与半有机肥+半无机肥处理对盐碱土改良效果明显,而全无机肥处理对改良盐碱土几乎无影响;生物有机...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不同生物肥料配比:全有机肥、半有机肥,半有机肥+半无机肥、全无机肥等处理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全有机肥处理与半有机肥+半无机肥处理对盐碱土改良效果明显,而全无机肥处理对改良盐碱土几乎无影响;生物有机肥能够降低盐碱土pH,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缓土壤碱解氮、有效磷的消耗,显著提高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盐分,提高土壤阳离子含量,降低土壤碱化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盐渍土 速效养分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风沙土主要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魏自民 +1 位作者 赵越 周连仁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3年第3期16-18,共3页
通过3年有机物料培肥试验,研究了施用有机物料对风沙土主要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有机物料能明显降低风沙土中沙粒的含量,提高粘粒和物理性粘粒含量。>5mm及>0.25mm团聚体总量也明显增加。同时有机物料培肥还可以降低土... 通过3年有机物料培肥试验,研究了施用有机物料对风沙土主要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有机物料能明显降低风沙土中沙粒的含量,提高粘粒和物理性粘粒含量。>5mm及>0.25mm团聚体总量也明显增加。同时有机物料培肥还可以降低土壤比重和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与孔隙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土 有机物料 物理性质
下载PDF
生物炭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欣洁 +6 位作者 魏丹 金梁 赵富阳 郭文义 徐猛 赵赛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3-397,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量生物炭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施入生物炭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在300-1500kg·hm^-2范围内,各时期可平均提高土壤pH0.06个单位,...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量生物炭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施入生物炭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在300-1500kg·hm^-2范围内,各时期可平均提高土壤pH0.06个单位,土壤有机碳平均提升24.08%,速效氮、磷、钾分别增加10.37%、34.56%和9.16%;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分别增加19.05%、21.18%和25.90%;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提高1.95、1.65和1.6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大豆 微生物 根际
下载PDF
不同开垦年限农田黑土磷素形态及数量变化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宁娟 +3 位作者 陈渊 胡洋 聂艳龙 刘晓冰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2-668,共7页
试验研究了黑龙江省不同经纬度不同开垦年限的4个地区农田黑土磷素形态分布及数量变化。结果表明:随开垦年限增加的农田黑土,全磷逐渐升高;有机磷含量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速效磷、Al-P、Fe-P、Ca-P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O-P变化不显... 试验研究了黑龙江省不同经纬度不同开垦年限的4个地区农田黑土磷素形态分布及数量变化。结果表明:随开垦年限增加的农田黑土,全磷逐渐升高;有机磷含量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速效磷、Al-P、Fe-P、Ca-P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O-P变化不显著;无机磷各组分的绝对变化量排序为Fe-P〉Ca-P〉Al-P〉O-P;变化强度为Fe-P〉Ca-P〉O-P〉Al-P。对于开垦年限均为100~150年的侵蚀程度不同的双城和宾县农田黑土,宾县侵蚀区黑土全磷、Al-P、Fe-P、O-P、有机磷含量高于双城非侵蚀区黑土;速效磷、Ca-P非侵蚀区高于侵蚀区;黑土由非侵蚀到侵蚀无机磷各组分的绝对变化量排序为Fe-P〉Ca-P〉Al-P〉O-P;变化强度为Fe-P〉Ca-P〉Al-P〉O-P。黑土的速效磷、有机磷与全磷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无机磷中的Ca-P、Al-P、O-P是有效的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开垦年限 磷素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深翻-旋耕轮耕与有机肥配施对黑土农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佳宇 +4 位作者 李宇航 何婉莹 翟成 都琳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90-1298,共9页
针对东北松嫩平原中南部黑土区玉米带农田长期旋耕导致耕层变浅、容重增大等问题,开展深翻-旋耕轮耕模式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试验设置连年旋耕配施化肥(RT)、连年旋耕配施化肥与有机肥(RM)、深翻-旋耕轮耕配施化肥(DT)和深翻-旋耕... 针对东北松嫩平原中南部黑土区玉米带农田长期旋耕导致耕层变浅、容重增大等问题,开展深翻-旋耕轮耕模式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试验设置连年旋耕配施化肥(RT)、连年旋耕配施化肥与有机肥(RM)、深翻-旋耕轮耕配施化肥(DT)和深翻-旋耕轮耕配施化肥与有机肥(DM)4个处理,分析0~45 cm土壤含水量、容重、紧实度、团聚体的变化及10 cm、20 cm、30 cm各深度处土壤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RT处理相比,DT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玉米苗期和拔节期20 cm、30 cm深度土壤温度,增加玉米各生育时期15~45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并且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和紧实度,提高了30~45 cm土层>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比例;同时DM处理能够增加苗期、收获期各土层含水量,且对0~45 cm土壤容重均有显著降低作用;而RM处理仅使0~15 cm土层容重有降低,但并不显著,且对深层土壤容重无明显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在0~15 cm土层中,土壤含水量、紧实度、容重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在0~45 cm土层中,土壤容重与土壤紧实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DM的耕作模式能降低土壤容重和紧实度,有效提高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以及>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比例,能够较好的改善土壤耕层物理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耕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土壤容重 土壤紧实度
原文传递
不同耕作方式下黑土物理性状及其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4 位作者 郭兴军 蔡越桐 吴帅 张泽慧 张会慧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6-231,共6页
为解决东北黑土耕作深度不够,造成耕层土壤物理性状破坏的问题,以深翻(DN)为对照,研究免耕(NN)、旋耕(RN)、深松(SN)处理下土壤水分、温度、紧实度变化及其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22. 5 cm土壤紧实度急剧增加,2016年NN土壤... 为解决东北黑土耕作深度不够,造成耕层土壤物理性状破坏的问题,以深翻(DN)为对照,研究免耕(NN)、旋耕(RN)、深松(SN)处理下土壤水分、温度、紧实度变化及其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22. 5 cm土壤紧实度急剧增加,2016年NN土壤紧实度最大增幅为314. 6 k Pa,SN最大降幅为220. 8 k Pa; 2017年NN最大增幅为489. 3 k Pa,SN最大降幅为197. 3 k Pa。在2016年,耕层(0~20 cm)储水量为DN> RN> NN> SN,SN比DN降低0. 085个百分点;在2017年,NN处理耕层(0~20 cm)储水量比DN增加0. 036个百分点,SN与DN相比降低0. 066个百分点。与DN相比,NN降低表层土温,2016年降幅为0. 7℃,2017年降幅为1. 5℃。SN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2016年SN处理根长度、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干质量均呈现增加趋势,与DN相比分别增加4. 54%,19. 21%,18. 57%,14. 12%,2017年SN与DN相比根长和根干质量增加量为0. 58 cm和0. 40 g。2016年数据线性分析表明,玉米苗期根长与水分呈负线性关系,玉米苗期干物质重与紧实度呈负线性关系,与土温呈正线性关系,紧实度对玉米苗期干物质形成线性相关性强,且影响较大。综上所述,SN降低土壤紧实度,促进玉米苗期干物质积累,有利于保持产量; NN提高紧实度,降低温度,不利于玉米苗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物理性状 玉米生长 黑土
下载PDF
农学专业土壤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被引量:14
15
作者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93-95,共3页
本文根据土壤学教学实践,提出在教学中加强课程定位,明确教学目的和重点,突出主线教学,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等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农学专业 土壤学 教学质量
下载PDF
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的评价方法概述 被引量:10
16
作者 崔静 +1 位作者 李菊梅 马义兵 《化肥工业》 CAS 2009年第1期23-27,共5页
概述了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特性的评价方法。多数研究方法都属实验室快速测定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产品检验。各方法结果都能比较出产品的养分释放速率,但与实际尚有距离。生物评价法虽贴近实际,但过程太长。
关键词 缓/控释肥料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高产稻田施肥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国荣 +1 位作者 李菊梅 徐明岗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80,共6页
根据对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湖北五省19个高产稻田产量、施肥、耕作制度及农田管理调查,研究高产稻田施肥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高产田N、P2O5和K2O最佳施用量分别约为461、130和430 kg/hm2,水... 根据对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湖北五省19个高产稻田产量、施肥、耕作制度及农田管理调查,研究高产稻田施肥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高产田N、P2O5和K2O最佳施用量分别约为461、130和430 kg/hm2,水稻年产量平衡在16 893 kg/hm2左右;水旱轮作高产田N、P2O5和K2O最佳施用量分别约为200、145和250 kg/hm2,作物年产量平衡在13 000 kg/hm2左右,其中水稻产量为9 500 kg/hm2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高产田N∶P2O5∶K2O最佳施肥比例约为1∶0.28∶0.85,水旱轮作高产田N∶P2O5∶K2O最佳施肥比例约为1∶0.72∶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稻田 施肥比例 产量
下载PDF
红松人工纯林、人工混交林和天然林几种土壤酶活性比较 被引量:11
18
作者 隋跃宇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7年第4期486-488,493,共4页
比较了红松天然林、人工混交林和人工纯林土壤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状况。结果表明,红松天然林、人工混交林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红松人工纯林土壤;红松人工纯林过氧化物酶活性为最高;3种土壤转化酶活... 比较了红松天然林、人工混交林和人工纯林土壤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状况。结果表明,红松天然林、人工混交林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红松人工纯林土壤;红松人工纯林过氧化物酶活性为最高;3种土壤转化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土壤转化酶活性表现出人工混交林高、天然林居中、人工纯林较低的趋势;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则红松天然林较强、人工林土壤较弱。图4,表1,参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林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转化酶 酸性磷酸酶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盐渍土酶活性和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汪睿 +3 位作者 耿泽铭 王佳佳 周连仁 魏自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7-151,共5页
通过测定不同改良年限盐渍土腐殖质的变化及过氧化氢酶、脲酶的活性,研究生物有机肥对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均可以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且连续多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地块的改良效果优于开垦1年地块,其中以全量... 通过测定不同改良年限盐渍土腐殖质的变化及过氧化氢酶、脲酶的活性,研究生物有机肥对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均可以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且连续多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地块的改良效果优于开垦1年地块,其中以全量有机肥提高幅度最为明显,分别为8.85%,16.57%。腐殖质及其各组分的含量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下均提高。改良多年的盐渍土,HA/FA、E4/E6比值同时提高,说明生物有机肥不仅可改善土壤腐殖质的腐殖化程度,还可提高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过氧化氢酶 脲酶 腐殖质组分 生物有机肥
下载PDF
论农田黑土肥力评价体系 被引量:9
20
作者 隋跃宇 张兴义 +1 位作者 陈欣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5-267,270,共4页
阐述了黑土区土壤肥力的重要性,分析了黑土肥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以及评价方法的选取,建立科学的肥力评价方法和体系,对改变和恢复黑土的肥力状况,实现黑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保证黑土地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 阐述了黑土区土壤肥力的重要性,分析了黑土肥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以及评价方法的选取,建立科学的肥力评价方法和体系,对改变和恢复黑土的肥力状况,实现黑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保证黑土地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表1,参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黑土 肥力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