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中亚 左贞艳 +4 位作者 惠康丽 陈双 沈锦春 徐建国 段满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22期4262-4265,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关系,并分析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4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的2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术后发生... 目的:探讨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关系,并分析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4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的2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术后发生谵妄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患者术前HbAlc水平与术后意识障碍评估量表(CAM)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20例患者根据剔除标准剔除20例,最终20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现谵妄42例,发生率为21.00%(42/200)。将发生谵妄的患者纳为谵妄组(n=42),未发生谵妄的患者纳为非谵妄组(n=158)。谵妄组的术前HbAlc水平、术后CAM评分均高于非谵妄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术前HbAlc水平与术后CAM评分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与年龄、术前合并呼吸系统性疾病、手术时间、发生低氧血症、术后疼痛评分、存在电解质紊乱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发生低氧血症、术后疼痛评分>3分、术前HbAlc水平>8%均是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术前HbAlc水平较高的患者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的高危人群,且围术期应尽量给予减少疼痛、预防术后低氧血症的措施,以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 糖化血红蛋白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谵妄
原文传递
肥胖与产妇分娩镇痛中局麻药用药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敏 李祎婷 +3 位作者 程雪梅 余志阳 中亚 段满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产妇肥胖与硬膜外分娩镇痛中局麻药用药量的相关性,为肥胖产妇分娩镇痛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年龄21~35岁,BMI 18.5~40.0 kg/m^(2),ASAⅠ或Ⅱ级,根据产妇BMI分为非肥胖(1... 目的探讨产妇肥胖与硬膜外分娩镇痛中局麻药用药量的相关性,为肥胖产妇分娩镇痛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年龄21~35岁,BMI 18.5~40.0 kg/m^(2),ASAⅠ或Ⅱ级,根据产妇BMI分为非肥胖(18.5~29.9 kg/m^(2))和肥胖(BMI≥30 kg/m 2)。根据镇痛期间每小时罗哌卡因用药量的三分位数将产妇分为三组:低剂量组(L组)、中剂量组(M组)、高剂量组(H组)。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产妇肥胖与分娩镇痛期间每小时罗哌卡因用药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92例产妇纳入分析,肥胖产妇50例(17.1%)。L组和M组产妇肥胖比例明显低于H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肥胖与分娩镇痛期间每小时罗哌卡因用药量呈显著负相关(OR=0.445,95%CI 0.220~0.901,P=0.024)。结论产妇肥胖与分娩镇痛期间每小时罗哌卡因用药量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硬膜外分娩镇痛 肥胖产妇
下载PDF
非心脏手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3
作者 周亚青 邵陆怡 +5 位作者 罗冬雪 岳子川 施敏 中亚 段满林 徐苗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23-928,共6页
目的探讨非心脏手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10月接受非心脏手术且术后于PACU进行麻醉苏醒的1009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延迟拔管将患者分为两组:延迟拔管组(拔管时间>1 h)和非延迟... 目的探讨非心脏手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10月接受非心脏手术且术后于PACU进行麻醉苏醒的1009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延迟拔管将患者分为两组:延迟拔管组(拔管时间>1 h)和非延迟拔管组(拔管时间≤1 h)。采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该预测模型对非心脏手术后延迟拔管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延迟拔管253例(2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CCI评分(≥3分)、BMI(≤22.66 kg/m^(2))、术中罗库溴铵的使用、术中输血、手术时间(≥166 min)、留置导尿管、PACU内丙泊酚的使用和PACU内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是术后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的AUC为0.730(95%CI 0.695~0.765,P<0.001),敏感性81.4%,特异性55.4%。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该预测模型对延迟拔管的预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结论ACCI评分(≥3分)、BMI(≤22.66 kg/m^(2))、术中罗库溴铵的使用、术中输血、手术时间(≥166 min)、留置导尿管、PACU内丙泊酚的使用和PACU内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是非心脏手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危险因素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心脏手术 延迟拔管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