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填充额颞部凹陷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6
1
作者 赵云 雷岳崇 +1 位作者 冯有支 周敏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5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填充额颞部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刨状吸脂针接注射器负压抽吸双膝内侧或腹部脂肪颗粒,静置分层,排出下层水分和最上层油脂,不漂洗,直接提取黄色脂肪颗粒转入2 ml注射器,多点、多隧道、多层次注射到额、...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填充额颞部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刨状吸脂针接注射器负压抽吸双膝内侧或腹部脂肪颗粒,静置分层,排出下层水分和最上层油脂,不漂洗,直接提取黄色脂肪颗粒转入2 ml注射器,多点、多隧道、多层次注射到额、颞部凹陷区域,每次过枉矫正注射20%~30%.共对117例患者进行了注射,其中行2次注射者,颞部11例(11.4%),额部13例(20.0%). 结果 颞部与额部2次移植术例数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36个月,额颞部轮廓及皮肤质地均可见明显改善,脂肪颗粒成活率可达60%~80%.无血肿、硬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于额、颞部,操作简便,临床效果稳定,是面部年轻化及轮廓重塑的一种安全、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脂肪移植 脂肪颗粒 面部年轻化
原文传递
自体肋软骨及Medpor人工骨联合矫治唇腭裂术后继发鼻畸形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乐 郭军 +2 位作者 常财旺 黄锦华 赵云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279-280,共2页
目的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鼻中隔软骨联合Medpor人工骨植入矫治唇腭裂术后继发鼻畸形。方法将切取的自体肋软骨修整成形后植入鼻中隔软骨尾端两侧,以延长鼻中隔,再将松解移位的鼻翼软骨及软组织复位至正常解剖位置,重构外鼻支撑,充分调动... 目的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鼻中隔软骨联合Medpor人工骨植入矫治唇腭裂术后继发鼻畸形。方法将切取的自体肋软骨修整成形后植入鼻中隔软骨尾端两侧,以延长鼻中隔,再将松解移位的鼻翼软骨及软组织复位至正常解剖位置,重构外鼻支撑,充分调动和利用皮肤软组织及鼻衬里(黏膜)的活动性和弹性,改善鼻背长度、提升鼻尖高度、延长鼻小柱,联合Medpor人工骨对患侧鼻翼基部植入,一次性完成对复杂鼻畸形的整复。结果矫治3例单侧唇腭裂继发鼻畸形及1例双侧唇腭裂继发鼻畸形的患者,短期随访效果满意。结论本法能有效地改善唇腭裂继发鼻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鼻畸形 肋软骨移植 鼻中隔延长
下载PDF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合并多种畸形的重睑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冯有支 雷岳崇 +1 位作者 赵云 周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470-1471,共2页
目的:针对临床上由于重睑成形术失败所造成的严重畸形,包括重睑过宽、多重睑、上睑凹陷等,探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合并上述多种畸形的重睑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重新设计重睑线,酌情去除上睑瘢痕性皮肤,松解上睑组织粘连,常规方法形成重睑... 目的:针对临床上由于重睑成形术失败所造成的严重畸形,包括重睑过宽、多重睑、上睑凹陷等,探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合并上述多种畸形的重睑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重新设计重睑线,酌情去除上睑瘢痕性皮肤,松解上睑组织粘连,常规方法形成重睑,提取自体颗粒脂肪,移植于松解后的上睑凹陷粘连区,完成修复。结果:修复合并多种畸形的重睑14例共28眼,随访6个月到4年,共随访11例,医患双方满意9例,2例行二次注射。结论:利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修复合并多种畸形的重睑,适应证广,方法简单,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睑成形术 上睑多种畸形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 修复
下载PDF
自体脂肪颗粒填充矫正面部凹陷美容效果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冯有支 赵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30-33,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填充矫治颜面部凹陷的美容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2月间,对197例面部不同部位凹陷或外形不满意的就医者,采用肿胀麻醉与注射器法获取脂肪颗粒后,注射填充于面部凹陷部位,以改善面部衰老症状。... 目的:总结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填充矫治颜面部凹陷的美容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2月间,对197例面部不同部位凹陷或外形不满意的就医者,采用肿胀麻醉与注射器法获取脂肪颗粒后,注射填充于面部凹陷部位,以改善面部衰老症状。结果:本组就医者中173例行一次填充后感觉效果满意,20例术后3~6个月行第2次充填后满意,2例行3次、2例行4次填充后满意。术后随访1~12个月,完全满意者141例,满意的49例,认为手术效果一般的5例,不满意者2例。结论: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填充面部凹陷,美容效果明显,潜在风险小,并发症少,是面部年轻化及美容重塑的一种安全而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脂肪 移植 脂肪颗粒 凹陷 面部年轻化
下载PDF
COX-2和VEGF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云 赵柏程 +1 位作者 钱利 郭军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48-352,共5页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增生性瘢痕(H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取自患者的HS组织标本32例设为A组,普通瘢痕组织标本12例设为B组,正常皮肤组织标本8例设为C组。采用SP法检测A、B、C各组中COX-2和VEG...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增生性瘢痕(H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取自患者的HS组织标本32例设为A组,普通瘢痕组织标本12例设为B组,正常皮肤组织标本8例设为C组。采用SP法检测A、B、C各组中COX-2和VEGF的表达,并以权重法分别对各组COX-2和VEGF的表达进行量化。分析COX-2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以及COX-2和VEGF的表达与HS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COX-2和VEGF在A组中呈阳性表达,并显著高于B、C组(P<0.01)。COX-2与VEGF的表达呈高度正相关性(表皮层r=0.929,P<0.01;真皮层r=0.944,P<0.01)。COX-2和VEGF在A组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无明显关系(P>0.05),与瘢痕的隆起高度、柔韧度、充血程度、伴随症状及临床分期有关。结论COX-2和VEGF的表达与HS形成机制有关,COX-2可能通过诱导血管生成而促进瘢痕增生。检测COX-2和VEGF的表达有助于判断瘢痕的成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环氧合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面部皮肤缺损几何分解后局部皮瓣修复 被引量:8
6
作者 雷岳崇 赵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1732-1734,共3页
目的:介绍面部皮肤缺损几何分解后联合多个或多种局部皮瓣修复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在修复面部较大范围、形状不规则或跨越面部不同美容分区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时,根据创面的大小、形状、部位及周围皮肤松动情况,将创面进行几何分解成2个或... 目的:介绍面部皮肤缺损几何分解后联合多个或多种局部皮瓣修复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在修复面部较大范围、形状不规则或跨越面部不同美容分区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时,根据创面的大小、形状、部位及周围皮肤松动情况,将创面进行几何分解成2个或2个以上的规则形状的缺损,分别以相应的局部皮瓣联合修复创面。结果:对64例患者进行手术,术后创面均Ⅰ期愈合,皮瓣成活良好。47例获随访3~12个月,修复皮瓣与周围皮肤组织的色泽、质地相近,切口瘢痕平软且较隐蔽,面部轮廓无明显牵拉影响。结论:采用将面部创面几何分解后联合多个或多种局部皮瓣修复的方法,可以获得满意的面部形态和美容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缺损 几何分解 局部皮瓣
下载PDF
双微切口皮下修剪联合搔刮治疗腋臭 被引量:4
7
作者 赵云 冯有支 +2 位作者 吴健红 徐萍 陈锦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15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双微切口皮下修剪联合搔刮治疗腋臭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腋窝后壁做2个约1cm的微小切口,自腋浅筋膜浅层游离皮瓣后紧贴皮下修剪至可见毛囊深度,联合使用腋臭刮匙交叉搔刮皮下。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共治疗288例腋臭... 目的:探讨双微切口皮下修剪联合搔刮治疗腋臭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腋窝后壁做2个约1cm的微小切口,自腋浅筋膜浅层游离皮瓣后紧贴皮下修剪至可见毛囊深度,联合使用腋臭刮匙交叉搔刮皮下。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共治疗288例腋臭患者。结果:259例患者双侧Ⅰ期愈合,切口瘢痕微小。26例(42侧,占7.3%)术后表皮糜烂,3例术后第1天出现单侧血肿(占0.5%),无感染及皮肤全层坏死发生。随访6~12个月,282例患者达治愈,腋部异味消失,6例(8侧,占1.4%)轻微异味残留,二次手术后效果满意。结论:双微切口皮下修剪联合搔刮可有效去除腋部顶泌汗腺,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效果可靠,操作简便,微创并易为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臭 顶泌汗腺 修剪 搔刮
下载PDF
反向Z成形重睑术同期矫正内眦赘皮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8
作者 赵云 李念芬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年第6期460-461,共2页
内眦赘皮表现为内眼角处垂直的半月形皮肤皱襞,遮盖了生理内眼角形态,严重者可使两内眦间距加宽,影响眼部美观。若只行单纯重睑成形术,重睑只能形成“半双”,效果不理想。我们曾采用一种改良的正向Z改形法进行内眦赘皮的矫正,取得了较... 内眦赘皮表现为内眼角处垂直的半月形皮肤皱襞,遮盖了生理内眼角形态,严重者可使两内眦间距加宽,影响眼部美观。若只行单纯重睑成形术,重睑只能形成“半双”,效果不理想。我们曾采用一种改良的正向Z改形法进行内眦赘皮的矫正,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术后早期内眦部瘢痕较明显,恢复时间较长,有的患者难以接受[1]。我们根据内眦赘皮的解剖特点,在重睑同时,设计包含内眦角的反向Z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眦赘皮 Z成形术 重睑术 临床效果 矫正 重睑成形术 皮肤皱襞 术后早期
原文传递
重睑术同期改良“Z”成形矫正内眦赘皮 被引量:3
9
作者 雷岳崇 赵云 +1 位作者 冯有支 周敏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索重睑术同期内眦赘皮矫正术中“Z”成形的合理应用。方法常规设计重睑线,向新旧内眦定点自然延伸,形成夹角作为“Z”的上瓣,由旧内眦点向外作平行于下睑缘的线,形成夹角包含内眦作为“Z”的下瓣。自1999年10月至2008年7月,... 目的探索重睑术同期内眦赘皮矫正术中“Z”成形的合理应用。方法常规设计重睑线,向新旧内眦定点自然延伸,形成夹角作为“Z”的上瓣,由旧内眦点向外作平行于下睑缘的线,形成夹角包含内眦作为“Z”的下瓣。自1999年10月至2008年7月,共对184例患者进行了手术。结果本组184例患者,术后均I期愈合。125例获随访6~36个月,患者的重睑形态为近似平行形重睑,内眦赘皮消失,瘢痕隐蔽,手术效果满意,无复发。结论包含内眦角的“Z”成形与重睑成形术同期进行,方法合理,简便易行,手术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睑成形术 内眦赘皮 “Z”成形术 内眦
原文传递
睑板前轮匝肌-上睑提肌固定在重睑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有支 赵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32-34,共3页
目的:探寻针对存在部分上睑提肌功能减弱的就医者行重睑术的效果良好且持久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就医的65例要求行重睑术的就医者,采用“睑板前轮匝肌-上睑提肌腱膜固定”行重睑术,伴内眦赘皮者同期行内眦赘皮... 目的:探寻针对存在部分上睑提肌功能减弱的就医者行重睑术的效果良好且持久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就医的65例要求行重睑术的就医者,采用“睑板前轮匝肌-上睑提肌腱膜固定”行重睑术,伴内眦赘皮者同期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结果:所有受术者术后均无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6个月,5例失访,其余60例随访结果显示:重睑形态美观、双侧对称自然;行内眦赘皮去除术者,内眦显露自然,内眦部瘢痕不明显,睑裂加长,外形美观。结论:采用“睑板前轮匝肌-上睑提肌腱膜固定”行重睑术,效果持久,可同时有效矫正轻微上睑下垂,使双眼显得生动而富有灵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前轮匝肌 上睑提肌 重睑术 内眦赘皮
下载PDF
额正中发际短切口除皱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云 雷岳崇 +1 位作者 周敏 冯有支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3年第2期148-149,共2页
在美容外科的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额部和眉间皱纹特别明显而面部其余部分老化并不严重者。此种情况下,如果采用传统的冠状切口额部除皱术,切口长、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恢复慢,并且术后头皮麻木等并发症较为常见,有小题大作之嫌,... 在美容外科的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额部和眉间皱纹特别明显而面部其余部分老化并不严重者。此种情况下,如果采用传统的冠状切口额部除皱术,切口长、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恢复慢,并且术后头皮麻木等并发症较为常见,有小题大作之嫌,难以被医师和美容就医者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部除皱术 冠状切口 临床效果 发际 美容外科 临床工作 眉间皱纹 手术时间
原文传递
切开法重睑术中微创操作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雷岳崇 赵云 冯有支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12期1345-1346,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法重睑术中无创伤操作技术的合理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美容外科无创伤操作原则,在切开法重睑术中改进操作方法,包括应用肿胀麻醉技术、保留切口下唇皮瓣真皮下血管网及睑板前血管网、减少皮肤和睑板前组织之间的缝合... 目的探讨切开法重睑术中无创伤操作技术的合理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美容外科无创伤操作原则,在切开法重睑术中改进操作方法,包括应用肿胀麻醉技术、保留切口下唇皮瓣真皮下血管网及睑板前血管网、减少皮肤和睑板前组织之间的缝合等。结果1750例观察结果,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问短,术后即刻切口下唇皮肤颜色与术前基本一致,术后肿胀轻微,恢复快,重睑自然。结论切口法重睑术中运用无创伤操作技术,尽可能减轻创伤,可以有效克服传统切开法重睑的不足,促进术后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法 重睑 无创伤操作
下载PDF
Syndecan-1、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财旺 郭军 +5 位作者 叶金海 宋晓萌 赵云 宋晓陵 丁永玲 吴煜农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528-531,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yndecan-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口腔黏膜癌变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yndecan-1和MMP-9在50例口腔黏膜鳞癌、8例不典型增生组织、8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 目的研究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yndecan-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口腔黏膜癌变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yndecan-1和MMP-9在50例口腔黏膜鳞癌、8例不典型增生组织、8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yndecan-1表达的阳性率为54%(27/50),显著低于不典型增生组和正常黏膜组织组;MMP-9表达的阳性率为92%(46/50),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和正常黏膜组织组;Syndecan-1和MMP-9的表达与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明显关系,与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Syndecan-1与MMP-9表达在口腔癌呈负相关(r=-0.492,P<0.01)。结论Syndecan-1与MMP-9的表达与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的增殖、浸润和转移有关,检测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中Syndecan-1与MMP-9的表达对判断肿瘤进展及恶性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decan-1(CD138)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唇舌部位穿孔相关的风险及可能的并发症
14
作者 常财旺 吴煜农 +3 位作者 郭军 杨乐 黄锦华 赵云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161-163,共3页
近年来,口腔面部的穿孔佩饰在青少年当中逐渐流行,由此而引起的口腔软组织、牙齿甚至整个身体健康的风险和可能的一些并发症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该文就临床中遇到的一些病例,总结了在工作中遇到的与舌唇穿孔相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口腔穿孔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