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0年恩施市气温与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罗菊英 向远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8年第2期42-48,共7页
本文利用恩施市1966~2016年近50年的年平均气温、0~20cm平均地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统计回归、MannKendall等方法对恩施市年均气温和各层地温的年代际变化、季节变化、突变情况、地气温差变化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恩施市近5... 本文利用恩施市1966~2016年近50年的年平均气温、0~20cm平均地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统计回归、MannKendall等方法对恩施市年均气温和各层地温的年代际变化、季节变化、突变情况、地气温差变化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恩施市近50年平均气温和各层地温总体呈显著性上升趋势;年均气温和地温的年代际平均阶段性特征明显,1966~1996年,气温和地温呈下降趋势,从1997年开始,气温和地温呈明显增暖趋势,2006~2016年年均气温和地温是近50年中最暖的10年。恩施市1966年到1980年代初期,气温和地温多波动,从1980年代初到2000年代初,平均气温和各层地温均呈现出明显变冷的趋势,地温变冷趋势更加明显;年均气温在1998年突变为增暖趋势,且近10年增暖趋势十分显著,而各层地温突变为增暖趋势是在2001年,较年均气温晚三年。各层地温与气温的季节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气温和各层地温从1966~2016年升温幅度在春季最明显,夏季最不明显;春季平均气温较各层地温的升温速率均偏小,夏季平均气温和各层地温有增温趋势,但增温趋势不显著,秋季和冬季,土壤深度越深,气候倾向率越小,增温趋势越不显著。近50年恩施市地气温差为正,除0cm地气温差呈增大趋势外,5~20cm地气温差均呈减小趋势,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地气温差减小的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施市 气温 地温 特征
下载PDF
鄂西南山区一次罕见的秋季暴雨转暴雪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罗菊英 虞列辉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1年第6期9-16,共8页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MICAPS卫星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11月7—9日发生在湖北西南山区一次大范围暴雨转暴雪灾害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极端雨雪灾害天气,是东移南下强冷空气与西南强暖湿气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MICAPS卫星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11月7—9日发生在湖北西南山区一次大范围暴雨转暴雪灾害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极端雨雪灾害天气,是东移南下强冷空气与西南强暖湿气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低空急流的形成与维持,南支槽前正涡度的加强,以及中层正好处于冷暖气流交汇区,这种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有利配置,是7—8日产生大范围大雨、局部暴雨的主要天气背景。8日夜间到9日的暴雪产生,除中层西南暖湿气流加强对降雪增幅的贡献外,主要受东、西两路冷空气汇合加强共同影响;动力锋生产生的正、反两支锋面次级环流是造成降雪最直接的中尺度系统;此次雨雪持续期间,水汽充沛,并伴有强的水汽辐合上升运动,在强降雪影响期间,影响区上空存在NE-SW带状动力结构,这种锋面斜压性特征,加强了暖湿气流沿冷空气垫的爬升;针对秋季雨雪转换的温度层结特点,重点关注中层逆温和近地层气温变化。针对湖北地区降雪,850 hPa在0℃或以下,地面气温在2℃或以下,可作为雨转雪或雨夹雪的温度指标。中层逆温不是降雪必备条件,但对于产生强降雪需要适宜的中层逆温,本次降雪逆温出现在-1℃附近,该指标也可作为秋季降雪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灾害 雨转雪 中尺度系统 中层逆温
下载PDF
基于GEE和Sentinel-2影像的建始县烟区冰雹灾害风险区划
3
作者 郑翔天 罗菊英 +3 位作者 汪川乂 刘乔 万君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82-187,共6页
选用建始县2021年Sentinel-2遥感影像资料,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计算植被覆盖指数(NDVI)、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以及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等参数,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将建始县划分为水域、林地、建设用地、耕地、烟叶5类,并... 选用建始县2021年Sentinel-2遥感影像资料,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计算植被覆盖指数(NDVI)、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以及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等参数,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将建始县划分为水域、林地、建设用地、耕地、烟叶5类,并结合建始县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建立了建始县烟区冰雹灾害风险区划模型,对烟叶遭受的冰雹灾害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建始县烟草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于官店镇中西部、花坪镇大部及高坪镇至茅田一线,大部分处于烟区冰雹灾害风险次低至中风险地区,需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开展人工防雹作业;中部长梁乡、三里乡、高坪镇南部地区冰雹灾害风险等级低,可适当增加烟叶种植面积;建始县东北部及南部山区冰雹灾害风险等级较高,需要加强灾害防御,适当减少烟叶种植。本研究结果作为2022年恩施州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典型案例应用于实际业务中,为烟叶种植生产以及气象防灾减灾提供了较好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信息提取 GEE 烟叶 冰雹风险区划 建始县
下载PDF
对鄂西南一次连续重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罗菊英 张仪 +1 位作者 闫永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9-185,共7页
利用2015年1月23-27日恩施基准站逐小时常规地面、探空实测资料,恩施州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站同时段SO_2、NO_2、O_3、CO、PM_(10)、PM_(2.5)质量浓度监测资料及AQI资料,从中尺度天气形势场、大气层结稳定度、地面气象要素、地形条件四... 利用2015年1月23-27日恩施基准站逐小时常规地面、探空实测资料,恩施州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站同时段SO_2、NO_2、O_3、CO、PM_(10)、PM_(2.5)质量浓度监测资料及AQI资料,从中尺度天气形势场、大气层结稳定度、地面气象要素、地形条件四方面分析了恩施市持续3 d重污染天气的原因。结果表明:当地面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风速、降水弱,湿度条件适宜时,对空气污染形成有利,特别是当雾霾共存,相对湿度持续超过90%时,发生重污染的可能性大;重污染发生时,具有地面暖倒槽,高空西风气流,中低层维持一致的偏南气流,低层到近地层暖湿舌发展等中尺度天气特点;较长时间稳定大气层结下,由于逆温、低混合层高度持续存在,加上近地面长时间水平风速处于微弱或静风,抑制了污染物垂直(水平)方向湍流扩散,是导致连续重污染天气出现的最重要原因;恩施市地处地形闭塞的凹地,周围高山的屏障作用下,排放到山谷的污染物由于垂直、水平扩散均受阻,稀释扩散速率受到抑制而积聚到谷底形成了"污染池"现象,这也是导致恩施冬季多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气象条件 恩施
下载PDF
恩施“6·24”暴雨中尺度系统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罗菊英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8年第4期31-36,73,共7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区域站雨量、卫星TBB资料、雷达资料,对恩施州2016年6月24—25日发生的一次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降水,具有典型的两槽一脊"单阻型"梅雨环流特征,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在高空...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区域站雨量、卫星TBB资料、雷达资料,对恩施州2016年6月24—25日发生的一次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降水,具有典型的两槽一脊"单阻型"梅雨环流特征,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在高空槽、低层低涡切变、西南急流、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等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共同影响、相互作用下,形成了此次大范围强降水。此次暴雨空间上分布不均,局地性强,表现为明显的中尺度对流性特征,雷达回波图上降水性质表现为混合型降水,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是中β尺度对流系统,且中β尺度对流系统在多个中尺度对流云团合并后加强,时间尺度约为5 h。此次暴雨过程是在上干冷下暖湿强的大气层结不稳定条件下,梅雨锋、边界层辐合线和地形槽的触发作用将前期积累的能量释放产生的强对流天气,同时,副高外围西南气流将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向恩施输送,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中尺度系统 对流云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