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型钠尿肽和大内皮素1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作用及其与心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何艳屏 周盛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5期1228-1229,共2页
目的研究B型钠尿肽(BNP)和内皮素1(EP-1)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作用及其与心血管病关系。方法选择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的方法检测外周血中BNP、EP-1的水平。结果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 目的研究B型钠尿肽(BNP)和内皮素1(EP-1)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作用及其与心血管病关系。方法选择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的方法检测外周血中BNP、EP-1的水平。结果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BNP和EP-1明显高于健康者,并且心力衰竭的分期越高、病情越严重,患者外周血中BNP和EP-1的含量也越高;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BNP和EP-1含量明显高于未合并房颤的患者,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BNP和EP-1含量也明显高于未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结论 BNP和EP-1对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合并房颤和心梗的判断、预后的分析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B型钠尿肽 内皮素 预后
下载PDF
肾功能指标联检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何芳 邹燕 +2 位作者 刘晓华 冯浩华 《宜春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血清胱抑素C(Cys C)三项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106例高血压患者以微量蛋白尿呈阴性、阳性分为A、B两组,A组56例,B组50例... 目的:探讨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血清胱抑素C(Cys C)三项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106例高血压患者以微量蛋白尿呈阴性、阳性分为A、B两组,A组56例,B组50例,另选择5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肌酐(Scr)、血清Cys C、尿β2-MG和尿NAG四项指标。结果:三组Scr检测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Cys C、β2-MG、NAG三项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B组又明显高于A组(P<0.01)。Cys C、β2-MG、NAG三项指标联检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阳性诊断率达87.7%,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及二项联检阳性率(P<0.01)。结论:Cys C、β2-MG、NAG三项指标联检能较早地反映高血压肾损害程度,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具较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损害 早期 联合检测
下载PDF
耐药基因CDR1、CDR2、ERG11、CaMDR1和FLU1在假丝酵母菌株中的分布情况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丽梅 +1 位作者 徐韫健 李倩珺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5期20-22,共3页
目的了解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假丝酵母菌属的药敏及其基因组CDR1、CDR2、ERG11、CaMDR1和FLU1分布状况。方法收集RVVC患者的假丝酵母菌58株,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作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 目的了解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假丝酵母菌属的药敏及其基因组CDR1、CDR2、ERG11、CaMDR1和FLU1分布状况。方法收集RVVC患者的假丝酵母菌58株,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作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方法检测菌株的CDR1、CDR2、ERG11、CaMDR1和FLU1基因。结果 58株假丝酵母菌中,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和咪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0.3%、3.4%、5.2%、8.6%和17.2%;耐药基因组CDR1、CDR2、ERG11、CaMDR1和FLU1的阳性率分别为62.1%、60.3%、56.9%、62.1%和0。结论假丝酵母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耐药基因CDR1、CDR2、ERG11和CaMDR1可能同时存在于大部分假丝酵母菌株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假丝酵母菌 基因 耐药
下载PDF
社区医院反复发作性假丝酵母菌感染性阴道炎药敏及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冯浩华 +1 位作者 何艳屏 李倩珺 《现代医院》 2015年第1期77-78,81,共3页
目的分析反复发作性假丝酵母菌感染性阴道炎药敏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反复发作性阴道炎患者标本100例,用科玛嘉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作菌种鉴定,对其中60株白假丝酵母菌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对药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0株白... 目的分析反复发作性假丝酵母菌感染性阴道炎药敏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反复发作性阴道炎患者标本100例,用科玛嘉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作菌种鉴定,对其中60株白假丝酵母菌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对药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0株白假丝酵母菌对咪康唑、酮康唑和氟康唑敏感率分别为36.7%、56.1%和80%。结论重视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检测及药敏分析和菌种培养鉴定,合理利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株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吡咯类药物
下载PDF
家庭医生签约制服务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季璇 美红 +1 位作者 吕彦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6期1069-1071,共3页
探究家庭医生签约制服务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将辖区内所管理的120例已建立健康档案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制服务)和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档案管理),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 探究家庭医生签约制服务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将辖区内所管理的120例已建立健康档案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制服务)和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档案管理),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血压、血脂控制情况。试验组患者血脂异常知识认知率及医嘱内容总体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血压和血脂指标控制情况,以及其他检测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制服务,有助于提高其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控制血压、血脂,降低心脑血管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脂异常 遵医行为 家庭医生签约制服务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吡咯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的突变和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倩珺 徐韫健 +2 位作者 吴晓宾 黄俊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了解白假丝酵母菌吡咯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的突变和表达情况。方法采用裂解法提取白假丝酵母菌DNA,扩增ERG11基因后测序,选取3种吡咯类药物(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均耐药的全耐药菌株DNA片段进行TA克隆;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CDR1... 目的了解白假丝酵母菌吡咯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的突变和表达情况。方法采用裂解法提取白假丝酵母菌DNA,扩增ERG11基因后测序,选取3种吡咯类药物(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均耐药的全耐药菌株DNA片段进行TA克隆;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CDR1、CDR2、MDR1基因表达的m RNA进行相对定量,比较耐药株与敏感株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37株耐吡咯类白假丝酵母菌中,ERG11存在41个碱基突变位点,其中20个同义突变,21个错义突变,发现新变异:N12I、Y13F、S16F、V36F、V51L、G129E、T123I、E194K、K344N、E517G、V234A;CDR1基因2-ΔΔCt值敏感株为1.09±0.27,耐药株为1.46±0.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株与耐药株间CDR2和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假丝酵母菌耐药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ERG11某些位点突变导致的氨基酸变异和CDR1高表达有关,CDR2和MDR1表达与耐药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吡咯类药物 耐药 ERG11
下载PDF
阴道白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性和ERG11基因突变关系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倩珺 +1 位作者 冯浩华 何艳屏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438-1441,共4页
目的探讨ERG11基因突变与白假丝酵母菌对吡咯类药物敏感性下降的关系。方法收集VVC患者的白假丝酵母菌60株,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作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选取所有中度敏感株和耐药株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PCR)ERG11基因,... 目的探讨ERG11基因突变与白假丝酵母菌对吡咯类药物敏感性下降的关系。方法收集VVC患者的白假丝酵母菌60株,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作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选取所有中度敏感株和耐药株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PCR)ERG11基因,将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和比对分析。结果 60株白假丝酵母菌对咪康唑、酮康唑和氟康唑敏感率分别为36.7%、56.1%和80%;将38株中度敏感株和耐药株进行ERG11基因分析后共发现29个有义突变和25个同义突变,其中,有义突变中发现多个新突变位点。结论有些新发现的突变位点可能与耐药相关;多位点有义突变可能降低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吡咯类药物 耐药 ERG11基因 突变
原文传递
社区复发性阴道炎的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冯浩华 +1 位作者 何艳屏 瞿丽娟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861-1862,共2页
目的总结社区复发性阴道炎的病原学特点,为社区复发性阴道炎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复发性阴道炎患者104例纳入观察组,同期首次就诊的阴道炎(非复发性)患者120例纳入... 目的总结社区复发性阴道炎的病原学特点,为社区复发性阴道炎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复发性阴道炎患者104例纳入观察组,同期首次就诊的阴道炎(非复发性)患者12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原学特点。结果观察组共检出病原体阳性者49例(47.12%),其中最常见为假丝酵母菌36例(34.62%),对照组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为48例(40.00%),两组总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混合感染率为18.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咪康唑耐药率最高,分别为55.56%、29.17%,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耐药率其次为酮康唑(11.11%)、氟康唑(8.33%)、两性霉素B(5.56%),两组患者假丝酵母菌对制霉菌素均敏感。结论复发性阴道炎患者混合感染情况常见,假丝酵母菌为常见病原体,且假丝酵母菌耐药性有加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阴道炎 滴虫 细菌 假丝酵母菌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耐吡咯类药物的ERG11基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韫健 +1 位作者 李倩珺 岑志炜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6-39,42,共5页
目的 研究白假丝酵母菌耐吡咯类药物的ERG11的变异情况.方法 将93例诊断为真菌性阴道炎的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真菌培养,筛选白假丝酵母菌菌株,利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药敏试验,用加热裂解法提取菌株DNA,扩增ERG1... 目的 研究白假丝酵母菌耐吡咯类药物的ERG11的变异情况.方法 将93例诊断为真菌性阴道炎的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真菌培养,筛选白假丝酵母菌菌株,利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药敏试验,用加热裂解法提取菌株DNA,扩增ERG11基因,扩增后的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标准序列(SC5314)比较分析.结果 93例均培养出假丝酵母菌,包括60株白假丝酵母菌,19株热带假丝酵母菌,9株克柔假丝酵母菌和5株光滑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耐药率分别为13.33%,20.00%和51.67%;对白假丝酵母菌的ERG11基因测序发现存在25个碱基突变位点,其中13个同义突变,12个错义突变,其中有6个是新变异:V36F,V51L,T123I,E194K,Y257H和K344N.结论 耐吡咯类药物白假丝酵母菌ERG11基因有多个错义突变位点,其中某些位点突变导致的氨基酸变异可能与其耐药性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ERG11基因 吡咯类药物 突变
下载PDF
阴道白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性与ABC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浩华 何艳屏 《现代医学》 2015年第4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白假丝酵母菌中cdr1、cdr2基因表达水平与菌株对吡咯类药物敏感性下降的关系。方法:收集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的菌株60株,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作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菌株中cdr1和cdr2的... 目的:探讨白假丝酵母菌中cdr1、cdr2基因表达水平与菌株对吡咯类药物敏感性下降的关系。方法:收集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的菌株60株,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作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菌株中cdr1和cdr2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株白假丝酵母菌中,38株为中度敏感或耐药株,其中12株菌株对氟康唑、酮康唑和咪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14株菌株对酮康唑和咪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氟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组cdr1、cdr2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敏感组,酮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组和咪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组cdr1、cdr2相对表达量与敏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白假丝酵母菌耐药为多重耐药;cdr1及cdr2的高表达与临床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耐药有关,cdr1及cdr2的表达量与临床白假丝酵母菌对酮康唑或咪康唑耐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r1基因 cdr2基因 表达 白假丝酵母菌 耐药 ABC转运蛋白
原文传递
阴道白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性与MDRl基因表达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浩华 何艳屏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05-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白假丝酵母菌中 MDR1基因表达水平与菌株对吡咯类药物敏感性下降的关系。方法于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集反复发作阴道炎患者白假丝酵母菌60株,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作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把... 目的:探讨白假丝酵母菌中 MDR1基因表达水平与菌株对吡咯类药物敏感性下降的关系。方法于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集反复发作阴道炎患者白假丝酵母菌60株,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作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把菌株分为4组菌株:全敏感组、氟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组、酮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组、咪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组,每组随机选取12株菌株,运用荧光定量 PCR技术检测菌株中 MDR1基因的表达量,采用t检验方法把中度敏感或耐药组与敏感组的 MDR1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0株白假丝酵母菌中酮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株有26株、氟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株有12株、咪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株有38株、全敏感株有22株;酮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组、氟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组、咪康唑中度敏感或耐药组和敏感组中 MDR1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32±4.46,2.27±3.05,0.9±0.81和0.41±0.47;酮康唑、氟康唑、咪康唑的中度敏感或耐药组与敏感组比较,t值分别为-2.177,-2.130和-2.0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R1基因的表达量与临床白假丝酵母菌对吡咯类药物的耐药性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R1基因 基因表达 白假丝酵母菌 吡咯类药物 耐药
下载PDF
125例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现代医院》 2007年第11期61-62,共2页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菌的菌群动态变化及其药敏情况。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月在海珠区第二人民医院病房收治的12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晨痰作痰培养,用微量生化鉴定培养管作菌种鉴定,并用琼脂扩散法敏感试验(改良K—B法)对培养出的细...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菌的菌群动态变化及其药敏情况。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月在海珠区第二人民医院病房收治的12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晨痰作痰培养,用微量生化鉴定培养管作菌种鉴定,并用琼脂扩散法敏感试验(改良K—B法)对培养出的细菌作药敏试验。结果共培养出细菌12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为86株,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革兰氏阳性球菌10株,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检出33株。8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62.8%和50.0%,10株革兰氏阳性球菌对环丙沙星和苯唑西林的敏感率为50.0%。结论现代呼吸道感染大多为菌群失调引起,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减少致病菌株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群失调 条件致病菌 敏感率 耐药性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波动水平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芳 刘晓华 +2 位作者 冯浩华 邹燕 《实用医技杂志》 2013年第7期713-715,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应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GMS)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 d的血糖监测,并测定HbA1c,根据血糖波动系数(BGFC)分为3组(BGFC≤1.5组、1.5<BGFC<3.0组、BGFC≥3.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应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GMS)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 d的血糖监测,并测定HbA1c,根据血糖波动系数(BGFC)分为3组(BGFC≤1.5组、1.5<BGFC<3.0组、BGFC≥3.0组),分析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各组间葡萄糖平均值(MBG)、平均空腹血糖(MFBG)、高血糖(≥11.1 mmol/L)时间比(Ab11.1)及低血糖(≤3.9 mmol/L)时间比(Be3.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HbA1c随BGFC的升高而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HbA1c相关,HbA1c越高血糖波动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血糖监测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艳屏 张昀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35期292-293,共2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在糖尿病(DM)诊断和治疗中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分别对广州市海珠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在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同时测定空腹血糖,探讨其相关性,并做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在糖尿病(DM)诊断和治疗中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分别对广州市海珠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在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同时测定空腹血糖,探讨其相关性,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血糖之间为正相关关系(P<0.05),即随着血糖水平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随之升高。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可作为判断糖尿病控制好坏与否及其并发症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在糖尿病的诊断、监测和指导糖尿病的治疗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美红 +2 位作者 赵季璇 冯浩华 何艳屏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血脂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社区高血压患者157例,开展血脂和颈动脉超声检测;记录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颈动脉有斑块组年龄高于无斑块组年龄(P<0.05);稳定斑块组年龄...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血脂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社区高血压患者157例,开展血脂和颈动脉超声检测;记录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颈动脉有斑块组年龄高于无斑块组年龄(P<0.05);稳定斑块组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不稳定斑块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高血压患者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不稳定斑块产生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和血脂水平对评估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斑块性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颈动脉斑块 不稳定斑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MY-39新基因亚型AmpC β-内酰胺酶的特性研究
16
作者 卢肖霞 徐韫健 +2 位作者 梁权辉 张东梅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258-1260,1269,F0004,共5页
目的对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所产CMY-39新基因亚型AmpCβ-内酰胺酶进行酶特性研究。方法 pET-32a(+)/CMY-39表达质粒在BL21(DE3)中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酶蛋白的表达;原菌株和重组表达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提取... 目的对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所产CMY-39新基因亚型AmpCβ-内酰胺酶进行酶特性研究。方法 pET-32a(+)/CMY-39表达质粒在BL21(DE3)中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酶蛋白的表达;原菌株和重组表达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提取重组表达菌株的CMY-39酶蛋白进行AmpC酶三维试验和酶动力学检测。结果 pET-32a(+)/CMY-39在大肠埃希菌中大量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000,用特异抗体经Western检测该条带为阳性;AmpC酶三维试验为阳性;CMY型重组菌株药敏试验结果与原菌株相比,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西丁具有明显的水解作用,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对之较为稳定,动力学结果与酶稳定性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证实重组菌株pET-32a(+)/CMY-39能高效表达CMY-39酶蛋白,表达CMY型重组菌株与原菌株比较,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和稳定性有所增加,亲和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Y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酶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