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吡喹酮聚乳酸纳米粒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刘月新
谭牛仔
田育望
杜方麓
-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南药学》
CAS
2008年第6期641-644,共4页
-
基金
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资助项目(编号:B0258)
-
文摘
目的探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吡喹酮聚乳酸纳米粒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考察聚乳酸和吡喹酮原料药药物的投料比、PVA浓度、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和搅拌速度等影响因素,筛选出比较理想的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工作条件为:聚乳酸与吡喹酮药物的投料比10∶1,水相和有机相比为10∶1,PVA浓度选择0.5%,搅拌速度600 r.min-1。所得纳米粒包封率为(46.74%±0.47%),收率为(49.30%±1.85%)。结论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可用于吡喹酮纳米粒的制备。
-
关键词
吡喹酮
聚乳酸
纳米粒
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
正交设计
-
Keywords
praziquantel
polylactic acid
nanoparticles
modified spontaneous emulsification solvent diffusion method
orthogonal design
-
分类号
R943
[医药卫生—药剂学]
-
-
题名甘草与乌头液对小鼠乌头毒量药动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黄洁
谭牛仔
贺龙刚
田育望
-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
出处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3-54,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甘草与乌头合煎对小鼠毒量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乌头煎液、甘草与乌头合煎液给小鼠腹腔注射,用小鼠急性死亡率法求得LD50和药动学参数。结果乌头煎液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5.27 g/kg,甘草与乌头合煎液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9.36 g/kg,乌头煎液、甘草与乌头合煎液小鼠腹腔注射体内均属一级动力学消除,呈一室开放模型,表观半衰期分别为1.18、0.92 h。结论甘草与乌头合煎对乌头小鼠毒量药动学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能使其消除半衰期缩短,提示甘草与乌头合煎能加快乌头体内消除,可能降低乌头的毒性。
-
关键词
甘草
乌头
半数致死量
药动学参数
小鼠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