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评估退行性颈椎管狭窄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杰 胡有谷 +1 位作者 刘宗礼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应用新的X线片测量方法测量颈椎管率及有效颈椎管率,确定诊断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的敏感指标。方法取100名不同年龄段的无症状的成年人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颈椎管矢状径(a)、椎体中矢径(b)、退变椎体矢状径(c),计算颈椎管率(a/b)、有效... 目的应用新的X线片测量方法测量颈椎管率及有效颈椎管率,确定诊断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的敏感指标。方法取100名不同年龄段的无症状的成年人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颈椎管矢状径(a)、椎体中矢径(b)、退变椎体矢状径(c),计算颈椎管率(a/b)、有效颈椎管率犤(a+b-c)/c犦,分性别、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不同年龄组的颈椎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不同年龄组的有效颈椎管率其差异在C3、C7节段无统计学意义,而在C4~C6节段有非常显著性(P<0.01)。(3)男女之间的颈椎管矢状径差异无显著性,而椎体中矢径及退变椎体矢状径差异有显著性,颈椎管率和有效颈椎管率男性小于女性(P<0.01)。结论(1)颈椎管率是诊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指标,有效颈椎管率是诊断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的指标。(2)有效颈椎管率低于0.6时,应考虑退行性颈椎管狭窄。(3)40岁以上患者在X线侧位片上除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后,还应考虑是否存在退行性颈椎管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椎管狭窄 X线诊断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儿童孟氏骨折环状韧带损伤病理及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3
2
作者 慕明章 曲建香 +2 位作者 马全玉 廖光军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02-503,共2页
关键词 新鲜孟氏骨折 环状韧带损伤 损伤病理 儿童 MONTEGGIA 陈旧性盂氏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问题 骨折脱位
原文传递
Extracellular matrix synthesis and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of degenerative disc cells transfected by Ad/CMV-hTGF-β1 被引量:20
3
作者 延斌 胡有谷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399-1403,共5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synthesis of proteoglycan, collagen and associated ultrastructure are related to the adenovirus-mediated gene transferred to adult degenerative cells.Methods Adenovirus/cytomegalovir...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synthesis of proteoglycan, collagen and associated ultrastructure are related to the adenovirus-mediated gene transferred to adult degenerative cells.Methods Adenovirus/cytomegalovirus human transforming growth fector-β1 (Ad/CMV-hTGF-β1 ) was used to transfect degenerative cells. Antonopulos method, Miamine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ion microscopy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synthesis of proteoglycan, collagen, and ultrastructure, respectively. Cell cultures were established from the nucleus pulpous and annulus fibrosus tissues, which were taken from surgery.Results Nucleus pulpous and annulus fibrosus cells were efficiently transduced by the adenoviral vector carrying hTGF-β1 gene. The synthesis of proteoglycan and collagen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 P < 0. 05). The metabolism of cells was slightly improved. No significant toxic effects were found.Conclusions Expression of hTGF-β1 gene is efficient to accelerates proteoglycan synthesis and thus accelerates the improvement of collagen. The function and structure of degenerative cells are improved. Ad/CMV-hTGF-β1 may be suitable for treating disc de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generation·growth factor·proteoglycan·collagen@ ultmstructure·gene therapy·adenovirus
原文传递
关节囊松解被卡环状韧带下移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 被引量:18
4
作者 唐伟 慕明章 +3 位作者 王清防 廖光军 张同庆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82-685,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囊松解被卡环状韧带下移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采取关节囊松解被卡环状韧带下移桡骨头复位加尺骨延长成角截骨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I、III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11例,男8例,女3例... 目的探讨关节囊松解被卡环状韧带下移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采取关节囊松解被卡环状韧带下移桡骨头复位加尺骨延长成角截骨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I、III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3~7岁7例,年龄8~11岁4例。病程2~3个月4例,4~6个月4例,7~12个月1例,13-30个月2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9个月),随访6~12个月7例,13-24个月4例。按照Macka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全部为优。X线表现无半脱位或脱位。结论利用关节囊松解被卡环状韧带下移方法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具有:疗效可靠,方法简单,创伤小,重建环状韧带实为环状韧带的再复位,其生物学特性完全符合伤前环状韧带。该方法值得临床医生探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MONTEGGIA骨折 脱位
原文传递
三种骶髂螺钉固定方式治疗单侧TileC型骶骨骨折的稳定性比较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勇 张树栋 +5 位作者 孙涛 王丹 廉伟 刘永厚 邹德鑫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对使用骶髂螺钉固定单侧TileC型骶骨骨折的稳定性进行比较性研究,从而为急诊快速螺钉置入方案的制定提供预案和参考。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TileC型骨盆损伤(右侧骶骨纵行骨折)模型,模拟使用3种骶髂螺钉固定方式进行固... 目的对使用骶髂螺钉固定单侧TileC型骶骨骨折的稳定性进行比较性研究,从而为急诊快速螺钉置入方案的制定提供预案和参考。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TileC型骨盆损伤(右侧骶骨纵行骨折)模型,模拟使用3种骶髂螺钉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并在模拟站立位状态下对骨盆后环的竖直稳定性和后旋稳定性进行量化和比较。结果S1、S2双层面2枚骶髂螺钉固定组合的稳定性明显优于S1或S2的单层面1枚骶髂螺钉;在S2层面1枚骶髂螺钉固定的稳定性优于S1层面。结论针对TileC型骨盆损伤的单侧骶骨纵行骨折,要尽可能选择双层面骶髂螺钉固定;如果使用单层面单枚骶髂螺钉固定治疗该类骶骨骨折,最好选择S2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骶骨骨折 骶髂螺钉 稳定性 三维有限元
原文传递
腺病毒介导hTGF-β1基因体内转染兔腰椎间盘髓核细胞对蛋白多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季爱玉 胡有谷 +1 位作者 齐宗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30-633,共4页
目的观察构建腺病毒载体介导外源性人转化生长因子(humantransforminggrowthfac-tor,hTGF-β1)基因(Ad/CMV-hTGF-β1)转染到兔椎间盘髓核细胞后,髓核组织中蛋白多糖含量的变化。方法(1)纯种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5只,其中25只对腰椎间盘髓... 目的观察构建腺病毒载体介导外源性人转化生长因子(humantransforminggrowthfac-tor,hTGF-β1)基因(Ad/CMV-hTGF-β1)转染到兔椎间盘髓核细胞后,髓核组织中蛋白多糖含量的变化。方法(1)纯种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5只,其中25只对腰椎间盘髓核组织注射Ad/CMV-hTGF-β1,每只注射2个椎间盘作为实验组,注射量为每个腰椎间盘20μl(6×106pfu);同时每只取2个未做注射的腰椎间盘作为自身空白对照组。其余10只兔每只注射2个腰椎间盘各20μl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实验对照组。全组共120个椎间盘。(2)手术后1~12周的不同时间段分别取出各组椎间盘组织,采用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测定髓核组织中蛋白多糖的含量,所得数据经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术后1周,实验组与自身空白对照组蛋白多糖测定值经配对t检验,t=3.968,P<0.05。(2)术后2周,三组结果经方差分析显示,F=17.871,P<0.01;各组间再行两两q检验,实验组与自身空白对照组间q=7.686,P<0.01;实验组与实验对照组间q=6.894,P<0.01;实验对照组与自身空白对照组间q=0.792, P>0.05。实验组与自身空白对照组间配对t检验,t=5.276,P<0.01。(3)术后4周,实验组与自身空白对照组经配对t检验,t=8.352,P<0.01。(4)术后8周,实验组与自身空白对照组经配对t检验,t=7.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介导 hTGT-β1基因 腰间盘髓核细胞 蛋白多糖 基因转染
原文传递
经皮长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骶骨骨折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勇 张树栋 +4 位作者 孙涛 王丹 邹德鑫 赵宇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12期1159-1160,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长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骶骨骨折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技术要点。方法 2例Tile C型骨盆骨折骨牵引至骨折竖直方向复位满意后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自骶骨伤侧行经皮长骶髂螺钉固定骶骨骨折,以重建钢板固定耻骨上支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长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骶骨骨折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技术要点。方法 2例Tile C型骨盆骨折骨牵引至骨折竖直方向复位满意后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自骶骨伤侧行经皮长骶髂螺钉固定骶骨骨折,以重建钢板固定耻骨上支骨折。结果术中无重大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感染、严重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双下肢不等长及内固定失效,骨折均顺利愈合。Matta评分和Majeed功能评分结果均为优。结论经皮长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骶骨骨折是一种有效且相对安全的骶髂螺钉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骨折 骨盆骨折 骶髂螺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沈炳华 +5 位作者 王磊升 程义恒 杜伟 刘建青 吕世桥 王静杰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对自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治疗且获得随访的65例OVCF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5例,女40例;年龄58~81岁,平均73岁;骨折部位:T10 5例,T11 8例,T12 14...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对自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治疗且获得随访的65例OVCF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5例,女40例;年龄58~81岁,平均73岁;骨折部位:T10 5例,T11 8例,T12 14例;L1 15例,L2 13例,L3 10例。手术方法分为微创手术组(A组)和开放手术组(B组),A组又分为Sky手术组(Al组,20例)和球囊成形组(A2组,22例)。B组又分为双皮质固定组(B1组,10例)和骨水泥强化组(B2组,13例)。评价4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评分、脊柱后凸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B组手术前、后的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8~45个月(平均23个月)随访。A组疼痛评分、功能评分术后改善迅速;B组术后1个月左右的疼痛评分、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手术前、后脊柱后凸的矫正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脊髓神经功能评分术后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均出现了相邻椎体的骨折。结论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都是治疗OVCF的有效方法,但两者有不同的适应证;微创手术在缓解疼痛方面迅速有效,但Sky手术在后凸矫形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手术后相邻节段的骨折是手术治疗OVCF的主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加长骶髂螺钉和普通骶髂螺钉治疗单侧骶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勇 邹德鑫 +6 位作者 孙涛 付胜强 赵宇驰 王丹 张树栋 刘扬德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30-734,共5页
目的 对加长和普通两类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单侧骶骨纵行骨折的生物力学特征进行比较,从而为临床置钉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Tile C型骨盆损伤(单侧骶骨纵行骨折)模型,分别模拟加长和普通两类骶髂螺钉(共6种固定方式)... 目的 对加长和普通两类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单侧骶骨纵行骨折的生物力学特征进行比较,从而为临床置钉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Tile C型骨盆损伤(单侧骶骨纵行骨折)模型,分别模拟加长和普通两类骶髂螺钉(共6种固定方式)进行固定,对模拟站立位状态下骨盆后环的稳定性、螺钉最大应力等指标进行量化和比较. 结果 骶1和骶2各自1枚加长骶髂螺钉固定均优于同层面的1枚普通骶髂螺钉固定;两个骶骨层面各置1枚加长骶髂螺钉优于两个骶骨层面各置入1枚普通骶髂螺钉;双层面的加长骶髂螺钉固定组合优于单层面的加长骶髂螺钉;双层面2枚普通骶髂螺钉固定组合优于单层面1枚普通骶髂螺钉;无论加长骶髂螺钉还是普通骶髂螺钉,在骶2层面进行固定均优于骶1层面. 结论 针对Tile C型骨盆损伤的单侧骶骨纵行骨折,应尽量选择骶1、骶2加长骶髂螺钉固定,而且最好选择二者组合,即便由于条件所限无法使用加长骶髂螺钉固定,也尽可能选择双层面普通骶髂螺钉固定;若使用单层面单枚普通骶髂螺钉或加长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单侧骶骨纵行骨折,则最好选择骶2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骨折固定术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Construction of recombinant adenoviral vector Ad-CMV-hTGFβ1 for reversion of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by gene transfer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有谷 +1 位作者 郑洪军 李书忠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2年第2期97-103,共7页
To provide a highly efficient adenov iral vector Ad CMV hTGFβ1 for the study of gene therapy for reversion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Methods: A newly developed recombinant adenoviral vector constr uctio... To provide a highly efficient adenov iral vector Ad CMV hTGFβ1 for the study of gene therapy for reversion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Methods: A newly developed recombinant adenoviral vector constr uction system was used in the study. The cDNA of hTGFβ1 was first subcloned into a shuttle plasmid pShuttle CMV. The resultant plasmid was linearized by d ig esting with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PmeI, and subsequently transformed into E .coli. BJ5183 cells with an adenoviral backbone plasmid pAdEasy 1. Recombinants were selected by kanamycin resistance and confirmed by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alysis. Finally,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linearized by PmeI was transfected in to 293 cells. Recombinant adenoviruses were generated within 2 weeks. Results: The recombinant adenoviral plasmids were cut by BamHI and PacI respectively, and the diagnostic fragments appeared in 0.8 % agarose electrophoresis. The infected 293 cells showed evident cytopathic effect (CPE). The productions of PCR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recombinant adenovirus. The exp ression of hTGFβ1 was verifi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Conclusions: The successful generation of the adenoviral vector Ad CMV hTGFβ1 and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interest gene expression make it p ossible for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reversion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d egeneration by gene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 therapy ADENOVIRUS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Recombination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原文传递
儿童孟氏骨折桡骨头脱位手术治疗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沈明理 慕明章 +3 位作者 唐伟 廖光军 王清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531-1532,共2页
[目的]通过手术探讨儿童孟氏骨折桡骨头与环状韧带之间的病理关系,为预防桡骨头再脱位提供依据。[方法]对52例儿童孟氏骨折的桡骨头脱位行手术治疗,男37例,女15例,年龄3~13岁,平均8.1岁。右33例,左19例;骨折类型(Bado分类):Ⅰ型(伸直)... [目的]通过手术探讨儿童孟氏骨折桡骨头与环状韧带之间的病理关系,为预防桡骨头再脱位提供依据。[方法]对52例儿童孟氏骨折的桡骨头脱位行手术治疗,男37例,女15例,年龄3~13岁,平均8.1岁。右33例,左19例;骨折类型(Bado分类):Ⅰ型(伸直)型34例(65.4%),Ⅲ(内收)型18例(34.6%);尺骨骨折部位:尺骨近1/3骨折35例(67.3%),尺骨中1/3部骨折17例(32.7%)。合并桡神经损伤6例。[结果]根据Mackay疗效评定标准。随访时间8个月~8年,平均27个月。52例全部为优。[结论]桡骨头的手术复位是一种简单、有效和安全的方法,能有效避免桡骨头的再脱位并提高儿童孟氏骨折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孟氏骨折 桡骨头脱位 环状韧带复位
原文传递
尤文氏肉瘤九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侯军 张云峰 +3 位作者 刘卫华 陈振强 孙占胜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10期784-786,共3页
回顾分析了5所医院的9例尤文氏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症状、体征、Χ线检查、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以疼痛就诊的8例,体温平均38·2℃,白细胞平均11·09×109L-1,AKP平均45·40King-ArmstrongU,ESR平均36·44m... 回顾分析了5所医院的9例尤文氏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症状、体征、Χ线检查、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以疼痛就诊的8例,体温平均38·2℃,白细胞平均11·09×109L-1,AKP平均45·40King-ArmstrongU,ESR平均36·44mm/h,Χ线检查7例有融骨性破坏,其中同时伴有骨膜反应者6例,无骨破坏及密度减低者1例,仅表现为骨密度减低者1例。通过分析发现,尤文氏肉瘤有如下特点:1)无明显诱因,以疼痛为主要症状;2)长管状骨尤文氏肉瘤易误诊为骨髓炎;3)脊柱尤文氏肉瘤不侵犯椎间盘组织;4)有的患者X线检查单纯表现为骨密度改变;5)也可发生于颅内、软组织;6)偶见于中年人;7)恶性程度高、转移早;8)误诊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诊断 肉瘤 Ewing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微创手术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1 位作者 王春晓 金城镇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5期967-972,共6页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是造成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病,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手术干预成为改善保守治疗无效DLSS患者生活质量的最有效选择。椎管减压术和椎体间融合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DLSS最有效的手术方式,但由于老年患者合并...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是造成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病,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手术干预成为改善保守治疗无效DLSS患者生活质量的最有效选择。椎管减压术和椎体间融合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DLSS最有效的手术方式,但由于老年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多、耐受手术能力差,传统的开放椎管减压术和椎体间融合术不利于老年人术后恢复。随着外科微创技术和理念不断革新,目前关于治疗DLSS的微创椎管减压术及椎体间融合术多种多样,且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不同术式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当详细掌握各种微创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时,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创新,未来对于DLSS的治疗将会更精准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微创 椎管减压 椎体间融合
下载PDF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联合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在颈胸椎管内占位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许文强 沈炳华 +6 位作者 倪淑芹 杜伟 刘建青 吕世桥 林生 张剑锋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8期2384-2386,共3页
目的探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联合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在椎管内占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1月,在52例颈胸椎管内占位手术中实施CSEP联合TES-MEP监护。椎管内肿瘤患者46例,椎管内血肿患者6例。患者均... 目的探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联合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在椎管内占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1月,在52例颈胸椎管内占位手术中实施CSEP联合TES-MEP监护。椎管内肿瘤患者46例,椎管内血肿患者6例。患者均采用后方手术入路。均采用全静脉麻醉。结果 9例术中诱发电位阳性的病例中,除2例不明原因的假阳性外,7例与手术操作直接相关。4例患者术中CSEP明显改善,2例患者术中CSEP好转的同时伴部分肌肉TES-MEP的出现。1例患者术中无电位变化,术后3h出现双下肢瘫痪,MRI证实为术后血肿引起。CSEP的灵敏度67.0%,特异度95.6%,约登指数0.66。术中TES-MEP的灵敏度83.3%,特异度97.6%,约登指数0.81。联合监护的灵敏度100%,特异度93.0%,约登指数0.93。结论 TES-MEP可补充CSEP对脊髓运动功能监护的不足,极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的预后;CSEP联合TES-MEP监护可指导围手术期脊髓再损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诱发电位 运动 监护 占位病变
原文传递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发生继发性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吕世桥 王磊升 +4 位作者 沈炳华 张剑锋 刘建青 王静杰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发生继发性椎体骨折的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07年10月行PKP手术治疗的95例OVCF患者(135个椎体),动态监测其术后状态及正常椎体继发...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发生继发性椎体骨折的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07年10月行PKP手术治疗的95例OVCF患者(135个椎体),动态监测其术后状态及正常椎体继发骨折与否;对其临床相关参数如性别、骨质疏松原因、骨折部位、矢状面成角、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间隙渗漏、椎体高度恢复、术后支具佩戴、抗骨质疏松治疗及原发骨折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筛选出发生继发性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35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19例(20.0%)患者25个(18.5%)正常椎体(22个位于手术节段邻近上下椎体)术后发生继发性骨折;其中12例患者的继发骨折在术后3个月内发生.继发性骨质疏松骨折、骨水泥椎间隙渗漏及新鲜椎体骨折是PKP治疗OVCF后发生继发性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OVCF进行PKP手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在术后早期发生继发性椎体骨折,其发生与骨质疏松原因、术中骨水泥椎间隙渗漏及新鲜椎体骨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骨折 压缩性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PBL联合手术观摩教学法在脊柱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唐晓杰 陈树军 +3 位作者 曹海飞 李雷 朱永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14期14-16,共3页
目的分析PBL联合手术观摩教学法和常规教学法在脊柱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实习生48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PBL联合手术观摩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PBL联合手术观摩教学法和常规教学法在脊柱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实习生48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PBL联合手术观摩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比较2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及调查问卷得分。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显示教学满意度、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职业认同感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联合手术观摩教学法在脊柱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成绩,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 PBL 临床实习 教学模式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姜潇 陈方民 +3 位作者 张西兵 宋钦勇 王春晓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6期661-66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影响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269椎)行PKP治疗。对可能影响骨水泥渗漏的因素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根据影像学检查将骨折类型分为:N型9椎(3.3%),A型1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影响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269椎)行PKP治疗。对可能影响骨水泥渗漏的因素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根据影像学检查将骨折类型分为:N型9椎(3.3%),A型180椎(66.9%),E型25椎(9.3%),H型39椎(14.5%),K型16椎(5.9%)。根据椎体压缩程度分为:轻度压缩188椎(69.9%),中度压缩54椎(20.1%),重度压缩27椎(10.0%)。结果 175椎(65.0%)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椎基静脉型(74椎,42.3%)和节段静脉型(70椎,40%)发生率较高,皮质缺损型(34椎,19.4%)和椎间盘内渗漏型(58椎,33.1%)发生率较低。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类型及椎体压缩程度与骨水泥渗漏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节段静脉型渗漏,椎体压缩程度是重要的保护因素,而对于皮质缺损型和椎间盘内渗漏型渗漏,骨折类型及椎体压缩程度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骨折类型和椎体压缩程度是骨水泥渗漏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防治
下载PDF
经骶1骶髂螺钉进钉点与臀上动脉解剖关系的 CT 多平面重组与三维重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京宁 赵勇 +7 位作者 廉伟 邹德鑫 孙涛 张树栋 王丹 赵宇驰 曲文庆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5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对臀上动脉骨盆外分支的走行与经骶1(S1)骶髂螺钉进钉点区域的关系进行放射解剖学研究,为临床置钉时避免损伤臀上动脉提供解剖学基础和技术参考。方法前瞻性研究。2013年1月—2014年8月,以128层螺旋 CT 对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 目的:对臀上动脉骨盆外分支的走行与经骶1(S1)骶髂螺钉进钉点区域的关系进行放射解剖学研究,为临床置钉时避免损伤臀上动脉提供解剖学基础和技术参考。方法前瞻性研究。2013年1月—2014年8月,以128层螺旋 CT 对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74例可疑腹盆部血管病变的成人患者(男女各37例)进行 CTA 检查,并对臀上动脉进行成像。使用 CT 自带测量软件确定骨盆标准侧位观上 S1节段的骨性安全进钉区域(简称安全区)。观察臀上动脉盆外各分支与安全区之间的关系,统计动脉与安全区相交的样本数量,对臀上动脉分支未与安全区相交的样本,测量最接近安全区的臀上动脉分支与安全区的最近距离。结果74例中3例没有 S1水平方向置钉的骨性通道,被排除在本研究范围之外。余71例中有32例臀上动脉深上支穿经 S1进钉点安全区(45.1%)。臀上动脉深上支与安全区无明显的重叠特征和规律。臀上动脉与进钉点不相交的39例中,臀上动脉深上支是距离安全区最近的动脉分支,其走行最接近安全区的部分位于安全区最宽部分的前方。安全区与臀上动脉深上支的最近距离为(0.86±0.84)cm。结论 S1骶髂螺钉置钉过程中误伤臀上动脉深上支的风险高。即使进钉点位于骨性安全区,也无法保证置钉的安全。因此,临床置钉术前应制定周密的应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骨盆 臀上动脉 血管造影术 骶髂螺钉 解剖
原文传递
MRI冠状面多回波回复梯度回波序列对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李淑玲 孙振中 +4 位作者 曲德鑫 朱振利 沈晓君 刘旭林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239-243,共5页
目的探讨MRI冠状面多回波回复梯度回波(C-MERGE)序列对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ELDH)的诊断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3月—2023年4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和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经手术及组织病理确诊的ELDH患者50例,其中男29... 目的探讨MRI冠状面多回波回复梯度回波(C-MERGE)序列对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ELDH)的诊断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3月—2023年4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和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经手术及组织病理确诊的ELDH患者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2~82(58.1±11.3)岁,病程2~24(8.1±3.8)个月,患者均为单侧单节段受累,受累节段为L_(2/3)1例、L_(3/4)4例、L_(4/5)17例、L_(5)/S_(1)28例。所有患者接受C-MERGE和冠状面T_(2)加权像(C-T_(2)WI)两种序列的MR扫描。观察并比较两种序列对突出椎间盘的检出率和受压神经根(神经根成角、变细、深压迹和肿胀)的显示率,并对两种序列图像清晰度评分。结果本组50例患者C-MERGE和C-T_(2)WI序列对突出椎间盘的检出率分别为100%(50/50)、94%(4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P=0.250)。C-MERGE序列对神经根成角、变细、深压迹、肿胀的显示率分别为78%(39/50)、60%(30/50)、72%(36/50)、46%(23/50),高于C-T_(2)WI序列的64%(32/50)、40%(20/50)、52%(26/50)、28%(14/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79、5.79、5.82,P值均<0.05)。C-MERGE序列的突出椎间盘以及神经根成角、变细、深压迹、肿胀的图像清晰度评分均为3.00(3.00,3.00)分,高于C-T_(2)WI序列的2.00(1.00,2.00)、2.00(1.00,2.25)、2.00(1.00,2.25)、2.00(1.00,2.00)、2.00(1.00,2.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13、5.40、5.40、5.56、5.83,P值均<0.001)。结论相比于C-T_(2)WI,C-MERGE对突出椎间盘和神经根受压程度的显示更敏感,也更清晰,可作为常规横断面、矢状面MRI的重要补充序列,是ELDH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多回波回复梯度回波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原文传递
异丙酚芬太尼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麻醉对老年患者血液动力学及脊髓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生 张春宏 +5 位作者 陈正燕 倪淑芹 邵伟 沈炳华 杜伟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744-747,751,共5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芬太尼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麻醉对老年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对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s)、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s)监测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颈椎前路手术患者45例,... 目的探讨异丙酚芬太尼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麻醉对老年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对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s)、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s)监测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颈椎前路手术患者45例,依据右美托咪啶剂量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C组(对照组)、D1组(右美托咪啶浓度0.3g·kg-1·h-1);D2组(右美托咪啶浓度0.8μg·kg-1·h-1)。3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mg~3mg、异丙酚Cp1.5mg/L(Marsh药代动力学参数)、芬太尼1.5μg/kg-2.0μg/kg,患者意识消失后经口置入4号喉罩,行机械通气。D1、D2两组患者置入喉罩后给予右美托咪啶0.5μg/kg静脉推注10min完成,两组患者随即分别以0.3μg·kg-1·h-1、0.8μg·kg-1·h-1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C组患者以生理盐水代替右美托咪啶,其余用药同D组。术中调整异丙酚芬太尼用量维持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45-55之间,所有病例均不给入肌肉松弛剂,术中专人持续监测并记录SEPs、MEPs。结果D1、D2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啶后心率减慢,平均动脉压(MAP)无明显变化。3组患者SEPs P15-N20的潜伏期、波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2组患者有3例出现不同程度MEPs波形消失,阳性率为3/15,与D1组及C组(0/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3例患者停用右美托咪啶20min左右MEPs波形全部恢复。结论右美托咪啶延长苏醒时间,减慢患者心率,其对老年患者SEPs影响轻微,但较大剂量应用对MEPs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全身 老年 麻醉药 静脉 诱发电位 美托咪啶 二异丙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