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3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被引量:5
1
作者 《通讯世界》 2017年第5期52-53,共2页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涉及范围非常广并且适应范围非常广的一个系统,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可以有效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可以给人们提供巨大的方便。本文主要讲述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现状,以及分析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未来发...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涉及范围非常广并且适应范围非常广的一个系统,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可以有效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可以给人们提供巨大的方便。本文主要讲述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现状,以及分析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现状 未来发展方向
下载PDF
重庆温光型核不育小麦的不育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114
2
作者 余国东 +3 位作者 杨沛丰 张宗华 潘鹰 郑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1-6,共6页
C49S和C86S均属温光型核不育小麦材料,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不育,在温暖长日照条件下可育。不育性主要受温度影响,光照也起一定作用。其不育基因的表达,主要受隐性核基因控制,初步认定有两对主效基因起作用。经多年观察鉴定,C49S和C86S不... C49S和C86S均属温光型核不育小麦材料,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不育,在温暖长日照条件下可育。不育性主要受温度影响,光照也起一定作用。其不育基因的表达,主要受隐性核基因控制,初步认定有两对主效基因起作用。经多年观察鉴定,C49S和C86S不育性稳定,不育期长,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高达100%,育性转换特性好,异交率高,杂种优势强,可以应用两系法生产杂交种子,即在温暖长日照条件下自交繁殖,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制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温光型 核不育 育性转换
下载PDF
中国草莓属(Fragaria)植物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113
3
作者 雷家军 代汉萍 +3 位作者 邓明琴 赵密珍 钱亚明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中国是世界上野生草莓种类最丰富的国家。近20年来,从国内外收集保存了103份野生草莓资源,鉴定出我国自然分布有11个种,约占世界草莓属植物20个种的一半。这11个种包括8个二倍体种: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L.)、黄毛草莓(F.nilgrrensisS... 中国是世界上野生草莓种类最丰富的国家。近20年来,从国内外收集保存了103份野生草莓资源,鉴定出我国自然分布有11个种,约占世界草莓属植物20个种的一半。这11个种包括8个二倍体种: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L.)、黄毛草莓(F.nilgrrensisSchlecht.)、五叶草莓(F.pentaphyllaLozin-sk.)、纤细草莓(F.gracilisLozinsk.)、西藏草莓(F.nubicolaL ind l.)、绿色草莓(F.viridisDuch.)、裂萼草莓(F.daltonianaGay)、东北草莓(F.mandschuricaStaudt)和3个四倍体种:东方草莓(F.oriental-isLozinsk.)、西南草莓〔F.m oupinensis(Franch.)Card.〕、伞房草莓(F.corym bosaLozinsk.)。对我国原产野生草莓种类进行了较系统的性状描述和分类研究,并列出了我国野生草莓分种检索表。提出我国分布有11个种的结论比以前记载的8个种更全面和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野生草莓 分类 果实
下载PDF
世界草莓生产与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上) 被引量:50
4
作者 代汉萍 雷家军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12,40,共4页
关键词 世界 草莓生产 草莓贸易 现状 发展趋势 产量 面积
下载PDF
水稻氮素营养高光谱遥感诊断模型 被引量:54
5
作者 周清波 +1 位作者 齐腊 庄恒扬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61-1268,共8页
对水稻氮素含量与原始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以及高光谱特征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构建和验证了以遥感参数为自变量的水稻氮素营养诊断模型.结果表明:氮素含量在水稻各器官中总的变化趋势为茎<鞘<穗<叶;各器官在可见... 对水稻氮素含量与原始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以及高光谱特征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构建和验证了以遥感参数为自变量的水稻氮素营养诊断模型.结果表明:氮素含量在水稻各器官中总的变化趋势为茎<鞘<穗<叶;各器官在可见光波段的光谱反射能力为叶<穗<鞘<茎,在近红外波段则与此相反.以波长796.7nm处的光谱反射率和738.4nm处的一阶微分光谱反射率为自变量的线性模型和指数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996和0.8606,二者均能较好地诊断水稻氮素营养,但最适合诊断水稻氮素含量的拟合模型是以植被指数的归一化变量(SDr-SDb)/(SDr+SDb)为自变量构建的水稻氮素营养高光谱遥感诊断模型[y=365.871+639.323(SDr-SDb)/(SDr+SDb),R2=0.8755,RMSE=0.2372,相对误差=11.36%],该模型可定量诊断水稻氮素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营养 高光谱遥感 诊断模型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的冬小麦氮素营养指数估测 被引量:56
6
作者 王仁红 宋晓宇 +4 位作者 李振海 杨贵军 郭文善 陈立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91-198,共8页
为了准确定量诊断氮素状况,为施肥和产量、品质的估测提供参考,该文通过设置不同氮素水平和品种类型的冬小麦田间试验,分析孕穗至灌浆初期不同光谱参数在小麦氮素营养状况监测上的差异,筛选叶片氮素含量和冠层氮素密度反演效果较好的参... 为了准确定量诊断氮素状况,为施肥和产量、品质的估测提供参考,该文通过设置不同氮素水平和品种类型的冬小麦田间试验,分析孕穗至灌浆初期不同光谱参数在小麦氮素营养状况监测上的差异,筛选叶片氮素含量和冠层氮素密度反演效果较好的参数,建立其与氮营养指数(NNI,nitrogen nutrition index)的经验模型。研究表明,线性内插法红边位置(REPLI)、修正红边单比指数(mSR705)、比值指数(RI-1dB)、简单比值色素指数(SRPI)、红边指数(VOG)等光谱参数与氮素营养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5),且不受生育期影响,可用来反演评价冠层氮素营养状况;研究对筛选的光谱参数与各氮素指标进行回归建模,并用独立试验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REPLI在氮营养指数估测方面表现较好(r=0.93),估测模型精度较高(决定系数R2=0.86,均方根误差RMSE=0.08)。NNI在氮素营养状况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优势,通过高光谱反演氮营养指数进行氮素营养状态的定性定量诊断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模型 光谱分析 氮营养指数 冬小麦
下载PDF
石松生物碱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7
作者 朱大元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综述了自1994年以来天然石松生物碱的研究进展和石杉碱甲的抗乙酰胆酯酶生物活性及它的构效关系研究。按照石松生物碱的分类方法,系统归纳了lycopodine,lycodine,fawcettimine和misceualleous四种类型生物碱的结构特点和内在的相互... 本文综述了自1994年以来天然石松生物碱的研究进展和石杉碱甲的抗乙酰胆酯酶生物活性及它的构效关系研究。按照石松生物碱的分类方法,系统归纳了lycopodine,lycodine,fawcettimine和misceualleous四种类型生物碱的结构特点和内在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类型的新天然化合物。石杉碱甲是由我国科学家首先发现的一个天然的石松生物碱,药理实验证明它是一个高选择性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具有口服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时间长、副反应小的特点,优于已上市的第一代治疗老年痴呆药物E2020,Tacrine,Physostigmine和Gslanthamine。已合成的大量的石杉碱甲类似物的药理实验表明,作为AChE抑制剂,石杉碱甲是一个紧凑的结构,现有的结构要素一个都不能少。不过,以天然石杉碱甲为原料合成的席夫碱衍生物和用石杉碱甲的结构片断与Tacrine相结合的类似物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松生物碱 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 石杉碱甲 乙酰胆酯酶抑制剂
下载PDF
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遥感植被指数法研究 被引量:39
8
作者 黄义德 +3 位作者 黄文江 王纪华 赵春江 刘良云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2-397,共6页
通过不同品种夏玉米在不同供氮水平下的田间试验,测定夏玉米冠层在不同时期的光谱反射率及对应的群体叶面积指数(LAI),综合分析10个常见光谱植被指数与夏玉米LAI的相关性及预测性。结果表明,光谱植被指数的预测性在夏玉米喇叭口-吐丝期... 通过不同品种夏玉米在不同供氮水平下的田间试验,测定夏玉米冠层在不同时期的光谱反射率及对应的群体叶面积指数(LAI),综合分析10个常见光谱植被指数与夏玉米LAI的相关性及预测性。结果表明,光谱植被指数的预测性在夏玉米喇叭口-吐丝期最佳,预测性主要依赖于LAI的整体变化,结合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和氮肥处理的试验资料对其预测性进行检验,说明光谱植被指数能准确地预测LAI。尤其是近红外与绿光波段的比值(R810/R560)与LAI呈显著的指数关系,不受品种类别、生育时期和氮肥水平的影响,回归模型为LAI=0 765e0 2637R810/R560。利用样本A和B对R810/R560的预测性进行综合检验,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符合度较高,平均R2=0 9573 ,估算的平均RMSE为0 0365,精确度和准确度平均值分别为95 63%和98 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叶面积指数 光谱植被指数 预测估算模型
下载PDF
夏玉米叶片全氮、叶绿素及叶面积指数的光谱响应研究 被引量:40
9
作者 王纪华 +3 位作者 黄文江 刘良云 黄义德 赵春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041-1046,共6页
在夏玉米的不同生长阶段,测定冠层光谱,结合农学参数 LTN、CHL.C、CHL.D、LAI ,研究了农学参数的光谱响应规律及其与冠层光谱参量 反射率R、一阶微分光谱R′和红边位置REP 的相关性,并建立预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拔节-抽雄期,伴随着植... 在夏玉米的不同生长阶段,测定冠层光谱,结合农学参数 LTN、CHL.C、CHL.D、LAI ,研究了农学参数的光谱响应规律及其与冠层光谱参量 反射率R、一阶微分光谱R′和红边位置REP 的相关性,并建立预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拔节-抽雄期,伴随着植株生长和群体壮大,红边斜率缓慢增加,红边位置呈逐渐偏向长波方向的 红移 ,至抽雄期群体稳定后而停止;开花-乳熟期,随着个体衰老和群体减弱,红边斜率减小,红边位置又呈偏向短波方向的 蓝移 .利用一阶微分光谱和红边位置推算夏玉米冠层CHL.D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反演精度较高,最适模型分别为指数 R2=0.9487 和抛物线 R2=0.939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数据 叶片全氮 叶绿素 叶面积指数 夏玉米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夏玉米冠层反射光谱响应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郭文善 +2 位作者 朱新开 李春燕 王纪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1-135,313,共6页
通过对两个年份不同生育阶段的田间夏玉米活体进行冠层反射光谱测定,该文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种植密度、观测角度、生育阶段、叶面积指数LAI、氮素胁迫、叶片含水量以及与杂草共生等8个条件下的冠层反射光谱响应特性,并探讨其发生机理... 通过对两个年份不同生育阶段的田间夏玉米活体进行冠层反射光谱测定,该文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种植密度、观测角度、生育阶段、叶面积指数LAI、氮素胁迫、叶片含水量以及与杂草共生等8个条件下的冠层反射光谱响应特性,并探讨其发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夏玉米在不同条件下的冠层反射光谱响应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近红外波段,其反射率值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尤以750~1350nm波段,但在可见光波段,反射率值降低;随着观测探头的逐步升高,反射率值降低;随杂草量的增多,反射率值逐渐增大。这些结果揭示了高光谱遥感田间夏玉米理化信息获取的巨大潜力,同时,为以后遥感反演建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遥感 高光谱 夏玉米 不同条件 冠层反射光谱
下载PDF
两系杂交小麦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遗传距离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伯群 余国东 +1 位作者 石有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7-21,共5页
通过对15个亲本及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56个杂种F_1的5个性状进行杂种优势、配合力与遗传距离分析,以研究两系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的选配规律及其亲本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1)5个性状均表现正向中亲优势,其大小顺序为:株粒重>穗粒... 通过对15个亲本及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56个杂种F_1的5个性状进行杂种优势、配合力与遗传距离分析,以研究两系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的选配规律及其亲本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1)5个性状均表现正向中亲优势,其大小顺序为:株粒重>穗粒数>株穗数>千粒重>株高,其中株粒重、穗粒数、株穗数的超高亲优势和超对照优势均为正值;(2)强优势组合的产生是产量构成因素优势相互补充与积累的结果;(3)根据遗传距离的大小,15个亲本可划分为五大类群,不育系与恢复系完全划分为不同的类群;(4)在亲本选配上,选择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综合表现较好、遗传距离中等者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小麦 杂种优势 配合力 遗传距离 产量构成因素 亲本选配
下载PDF
川贝母与其它贝母的薄层色谱鉴别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曙 徐小平 +1 位作者 李涛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19-219,221,共2页
目的 用薄层色谱法区别川贝母与其它贝母。方法 收集各种贝母的对口药材 ,分离得其总皂苷 ;再取部分酸水解得皂苷元 ;分别用薄层色谱法比较各种贝母的皂苷部分和皂苷元部份。结果 得到中国现行药典载的四种植物来源的川贝母均含有、... 目的 用薄层色谱法区别川贝母与其它贝母。方法 收集各种贝母的对口药材 ,分离得其总皂苷 ;再取部分酸水解得皂苷元 ;分别用薄层色谱法比较各种贝母的皂苷部分和皂苷元部份。结果 得到中国现行药典载的四种植物来源的川贝母均含有、而其它贝母均未含有的薄层色谱斑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贝母 贝母 薄层色谱 鉴别 总皂苷水解物
下载PDF
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及对VA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杨彦 +1 位作者 杨效东 龙赘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3期222-224,共3页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选用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的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选取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各100例,分别给予开腹术治疗和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观察患者应激反应指标、视觉疼...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选用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的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选取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各100例,分别给予开腹术治疗和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观察患者应激反应指标、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胃肠功能指标、总疗效及并发症等。术后,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水平相较于开腹组,腹腔镜组均更低(P<0.05);两组VAS水平均有降低,且腹腔镜组比开腹组下降更多(P<0.05);两组胃动素与胃泌素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改善效果更佳(P<0.05);腹腔镜组有效率效为95.00%、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与开腹组相较,前者更高,后者更低(P<0.05)。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选用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患者应激反应指标与疼痛的改善效果,提升胃肠功能,安全性更高,可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穿孔 腹腔镜修补术 VAS评分
下载PDF
大容量锅炉高温受热面超温失效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27
14
作者 程绍兵 《广东电力》 2004年第2期38-41,78,共5页
近年来,大容量锅炉高温受热面超温爆管现象普遍,严重危及了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为此,结合超温爆管事故,分析了高温受热面超温原因,介绍了受热面管子因过热或高温腐蚀而失效的机理,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技术措施。
关键词 大容量锅炉 受热面 超温 爆管 失效 对策
下载PDF
利用Landsat TM遥感数据监测冬小麦开花期主要长势参数 被引量:26
15
作者 王纪华 +5 位作者 赵春江 王妍 王君婵 童璐 朱新开 郭文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4-230,共7页
为精准农业技术体系中的小麦农艺处方管理决策提供详尽的全局性信息,该文以2007-2009年试验实测数据为基础,以Landsat TM影像为遥感数据源,分析了试验样点开花期冬小麦主要长势参数与品质和产量间以及与卫星遥感变量间的相关性,分别建... 为精准农业技术体系中的小麦农艺处方管理决策提供详尽的全局性信息,该文以2007-2009年试验实测数据为基础,以Landsat TM影像为遥感数据源,分析了试验样点开花期冬小麦主要长势参数与品质和产量间以及与卫星遥感变量间的相关性,分别建立及评价了TM影像遥感变量监测冬小麦开花期SPAD值、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叶片氮含量的模型。结果表明:冬小麦开花期,选用作物氮反射指数、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和归一化植被指数这些遥感变量分别反演冬小麦SPAD值、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叶片氮含量是可行的;SPAD值、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叶片氮含量遥感监测模型的精度较高,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12、216.5kg/hm2、0.269和0.162,以此为基础,制作出具有实际农学意义的冬小麦开花期不同等级SPAD值、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叶片氮含量遥感监测专题图,实现了主要长势参数空间分布量化表达。基于卫星影像的农田面状信息获取技术克服了点状信息的不足,为农业生产管理决策及时提供信息支持,使该研究技术更利于大面积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监测模型 主要长势参数估算 LANDSAT TM 冬小麦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和多角度光谱信息的作物株型遥感识别初探 被引量:23
16
作者 黄文江 王纪华 +5 位作者 刘良云 王锦地 李存军 王之杰 宋晓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86,共5页
作物群体具有一定的冠层几何结构(株型),对于不同株型的品种,在相同的叶面积指数时冠层反射光谱往往不同,使得利用冠层反射光谱来反演叶面积指数等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参数时存在不同株型产生的误差,该文定量研究了不同叶面积指数条件下... 作物群体具有一定的冠层几何结构(株型),对于不同株型的品种,在相同的叶面积指数时冠层反射光谱往往不同,使得利用冠层反射光谱来反演叶面积指数等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参数时存在不同株型产生的误差,该文定量研究了不同叶面积指数条件下,作物株型对冠层反射光谱的影响,并提出运用波长800nm处起身期的冠层反射光谱与该波长处拔节期和起身期冠层反射光谱的比值,可以初步实现高密度披散型品种、低密度披散型品种、高密度中间型品种、低密度中间型品种、高密度直立型品种和低密度直立型品种的遥感识别,结合一定条件下选取的15°、30°和45°观测天顶角下,与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波长)处的二向反射冠层反射光谱数值大小进行结合,可以初步实现作物株型的遥感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多时相 多角度 冠层反射光谱 株型
下载PDF
静校正方法在黄土塬地区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王彦春 +1 位作者 张伟宏 钟家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257,共6页
黄土塬地区静校正问题严重,一直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难题。针对黄土塬地区的近地表特征,基于地震资料分析,提出了联合应用多种静校正方法解决静校正问题的思路。首先应用模型初至反演静校正方法建立低、降速带结构,进行长波长静校正;然... 黄土塬地区静校正问题严重,一直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难题。针对黄土塬地区的近地表特征,基于地震资料分析,提出了联合应用多种静校正方法解决静校正问题的思路。首先应用模型初至反演静校正方法建立低、降速带结构,进行长波长静校正;然后利用折射初至交互迭代静校正方法求取中、短波长剩余静校正量;最后应用最大能量法、模拟退火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综合寻优方法,利用连续稳定强反射层的反射信息,求取短波长剩余静校正量。3种静校正方法的联合使用,有效地解决了黄土塬地区的静校正问题,剖面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信噪比和振幅保真度均得到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塬地区 静校正问题 折射波初至 静校正方法 联合应用
下载PDF
肾茶的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陈伊蕾 +3 位作者 俊杰 赵雪梅 蒋山好 朱大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5期885-891,共7页
肾茶是唇形科肾茶属植物,民间广泛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和胆结石。本文综述了肾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肾茶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树莓茎尖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代汉萍 黄庆文 《中国果树》 2000年第4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树莓 茎尖培养 茎尖繁殖 移栽
下载PDF
肾茶水溶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陈伊蕾 俊杰 +3 位作者 陆露璐 蒋山好 朱大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9-693,共5页
目的研究肾茶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水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硅胶ODS-A、SephadexI。H-20柱色谱对该植物水溶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光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肾茶全草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 目的研究肾茶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水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反相硅胶ODS-A、SephadexI。H-20柱色谱对该植物水溶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光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肾茶全草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E)-N-[2-羟基-2-(4-羟基苯乙基)]阿魏酸酰胺(Ⅰ)、2,6,2’,6’-四甲氧基-4,4'-二(2.3环氧-1-羟基丙基)二苯(Ⅱ)、咖啡酸乙酯(Ⅲ)、催吐萝芙木醇(Ⅳ)、合欢布里苷O(albibrissinoside O,3-甲氧基-4-羟基-苯-1-O-β-[5-O-(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呋喃芹菜糖基-(1-2)-O-β-吡喃葡萄糖苷,Ⅴ)、8-羟基-松脂醇(Ⅵ)、丁香脂素-4’-O-β-萄糖(Ⅶ)、卜羟基-丁香脂素(Ⅷ)、洋李苷(Ⅸ)、五叶山小橘苷C(glycopentoside C,3-甲氧基-4-羟基-苯-1-O-β-(5-O-[3-(2-(3-甲氧基-4-羟基-苯基)-3-羟甲基-7-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丙烯酸]卜呋喃芹菜糖基-(1→2)-O-β-吡喃葡萄糖苷,X)、阿江榄仁葡萄糖苷Ⅰ(arunglucoside 1,2α,3β,19α,23-四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28-O-β吡喃葡萄糖苷,)、2α,3β,19α,23-四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23,28-O-β-二吡喃葡萄糖苷(Ⅻ)、大黄素(Ⅷ)、丁香脂素(ⅩⅣ)、(2S)-柚皮素(ⅩⅤ)。结论化合物Ⅰ~Ⅲ、Ⅵ~Ⅷ、Ⅹ~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茶 肾茶属 水溶性成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