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捆绑式胰胃吻合术 被引量:45
1
作者 彭淑牖 洪德飞 +3 位作者 刘颖斌 谭志健 李江涛 陶锋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的胰胃吻合术——捆绑式胰胃吻合术(binding pancreaticogastrostomy,BPG),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5月至10月收治的15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并采用BPG。其中胰头癌7例、十二指肠癌2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的胰胃吻合术——捆绑式胰胃吻合术(binding pancreaticogastrostomy,BPG),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5月至10月收治的15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并采用BPG。其中胰头癌7例、十二指肠癌2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结石1例、壶腹癌1例、胆囊癌1例、胰岛细胞瘤1例、胆总管下端癌2例。BPG的操作包括4个主要步骤:胰腺残端游离;胃后壁切开及荷包缝线预置;胃前壁切开;胰胃吻合(浆肌层捆绑和黏膜捆绑)。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并发症包括:并发少量胸腔积液1例,胃排空障碍2例,胆漏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全组未出现胰胃吻合口漏。结论应用BPG能够有效地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从而显著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吻合术 外科 捆绑式胰胃吻合术
原文传递
应用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附11例报告) 被引量:41
2
作者 陈志强 王树声 +3 位作者 桂泽红 谭志健 郑德全 彭棣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24-525,共2页
1991年1月~1997年2月,共收治输尿管结石梗阻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1例。采用急诊输尿管镜取石或者输尿管镜直视下将结石推回肾盂再择期体外冲击波碎石等方法,11例均临床痊愈,疗效满意。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梗阻 肾功能衰竭 输尿管镜
原文传递
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40例 被引量:40
3
作者 何军明 刁竞芳 谭志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607-2608,共2页
目的:探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综合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切除并配合术中及术后纤维胆道镜处理的40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均行相应的肝部分切除和术中或术后1次至数次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后残余结石率10.5%(4... 目的:探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综合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切除并配合术中及术后纤维胆道镜处理的40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均行相应的肝部分切除和术中或术后1次至数次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后残余结石率10.5%(4/38),治愈率为92.1%(35/38)。再次肝切除率2.5%(1/40)。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核心手段,联合术中及术后胆道镜取石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残石率及再次肝切除手术率,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肝胆管结石 肝切除 纤维胆道镜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159例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35
4
作者 尚文璠 黄穗平 +4 位作者 余绍源 河文峰 罗云坚 张敏洲 谭志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医证候特点及早期中西医结合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分别采用Ranson标准、APACHE-Ⅱ评分和Balthazar CT分级系统对5年间159例AP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级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中...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医证候特点及早期中西医结合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分别采用Ranson标准、APACHE-Ⅱ评分和Balthazar CT分级系统对5年间159例AP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级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 的临床疗效。[结果]MAP组97例,其中肝郁气滞型18例,肝胆湿热型60例,脾胃实热型16例,瘀热互结型2例,蛔虫上扰型1例;SAP组62例,其中肝郁气滞型7例,肝胆湿热型31例,脾胃实热型11例,瘀热互结型4例,气阴两虚型4 例,腑闭血瘀型4例,内闭外脱型1例。经Ridit分析,MAP组和SAP组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疗效分析:MAP痊愈61例(62.89%),显效36例(37.11%),无效和死亡均为0例;SAP组内科保守治疗62例,痊愈20 例(32.26%),显效12例(19.35%),无效26例(41.94%),不适合手术而内科保守治疗死亡4例(6.45%),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转行手术治疗26例,术后全部好转出院。两组疗效比较,MAP组疗效优于SAP组(P<0.01)。MAP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 d,SAP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5 d。[结论]MAP和SAP均以湿热、气滞、血瘀等实证为主,但SAP有部分表现为腑闭血瘀型和内闭外脱型等危重证型。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对MAP的疗效满意,可免行外科手术治疗;而对SAP的疗效较差,有大约一半的病人需转外科手术治疗,但保守治疗也可为其创造必要的手术条件,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清胰汤/治疗应用 茵陈蒿汤/治疗应用 大承气汤/治疗应用
下载PDF
彭氏胰胃吻合术——Ⅰ型与Ⅱ型的比较(兼论Ⅲ型和Ⅳ型) 被引量:26
5
作者 彭淑牖 王许安 +4 位作者 刘颖斌 洪德飞 李江涛 陶峰 谭志健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5期505-509,共5页
目的:介绍并比较4种类型捆绑式胰胃吻合术(binding pancreaticogastrostomy,BPG),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共施行Ⅰ型BPG 21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施行Ⅱ型BPG 26例,除2例胰腺颈部肿瘤行胰腺中段切除外,其余... 目的:介绍并比较4种类型捆绑式胰胃吻合术(binding pancreaticogastrostomy,BPG),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共施行Ⅰ型BPG 21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施行Ⅱ型BPG 26例,除2例胰腺颈部肿瘤行胰腺中段切除外,其余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两型在操作中均切开胃前壁或胃残端(该切口可用作胃肠吻合口),将胰腺残端拉入胃腔后进行捆绑吻合。在此期间,同时设计了Ⅲ型BPG和Ⅳ型BPG,两者均避免切开胃前壁或胃残端,在胃后壁处进行胰胃捆绑吻合。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Ⅰ型BPG术后2例出现少量胸腔积液,1例胃排空障碍,2例胆漏;Ⅱ型BPG术后1例出现腹水,2例胃排空障碍,1例腹腔出血;上述病人均经保守治疗而痊愈;2组均未出现胰胃吻合口漏,无死亡病例。结论:BPG具有胆胰分道、胰腺吻合口处于胃液平面以上有利于愈合、无论胰腺残端大小均可实施等诸多特点;4种类型BPG各具优势,但均可有效避免胰漏的发生,显著提高了胰腺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氏胰胃吻合术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 胰漏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342例急性胆囊炎 被引量:22
6
作者 钟小生 郑志鹏 +6 位作者 黄有星 仇成江 沈展涛 彭建新 叶青 何军明 谭志健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162-216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性、疗效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324例完成LC,18例中转开腹,成功率94.7%,平均住院时间为(5.8±2.2)d。结论在熟练掌握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性、疗效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324例完成LC,18例中转开腹,成功率94.7%,平均住院时间为(5.8±2.2)d。结论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术和LC技术细节的条件下,急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可行和有益于患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秋源 钟小生 谭志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21-225,共5页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直接或间接胆管梗阻所引起的以高胆红素血症、组织和体液黄染、胆管扩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其常见原因有胆总管或肝胆管结石、胆管良性狭窄、胆肠吻合口狭窄、肝门部胆管癌、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等[1]。其病理...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直接或间接胆管梗阻所引起的以高胆红素血症、组织和体液黄染、胆管扩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其常见原因有胆总管或肝胆管结石、胆管良性狭窄、胆肠吻合口狭窄、肝门部胆管癌、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等[1]。其病理机制是胆管梗阻后,梗阻上游胆管内压力不断增高,胆管逐渐扩张,最后累及毛细胆管而引起连接体破裂,胆汁经肝细胞膜间隙反流至肝窦,致使血液中直接胆红素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外科治疗 内科治疗 中药治疗
下载PDF
补肾祛瘀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82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志强 谭志健 桂泽红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9-20,共2页
用自拟益肾祛瘀方加减治疗前列腺增生症82例,结果显效55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乃系肾虚瘀阻所致,治以益肾祛瘀方法,取得较好的近、远期疗效。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中医药疗法 补肾 活血祛瘀
下载PDF
吴茱萸热敷促进肝部分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沈展涛 钟小生 +2 位作者 何军明 谭志健 陈志强 《江苏中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热敷腹部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肝部分切除术的病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将药物(治疗组用吴茱萸加粗盐,对照组用粗盐)加热,以神阙穴为中心区域,进行热敷治疗30min,2次/d... 目的:探讨吴茱萸热敷腹部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肝部分切除术的病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将药物(治疗组用吴茱萸加粗盐,对照组用粗盐)加热,以神阙穴为中心区域,进行热敷治疗30min,2次/d,观察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肠鸣音恢复、首次排便时间、促进胃动素分泌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血管活性肠肽分泌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吴茱萸热敷腹部对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后 胃肠功能 神阙穴 吴茱萸 外敷
下载PDF
60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志强 谭志健 桂泽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23-25,共3页
从1993年至1994年共调查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04例,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结果发现本组病例属湿热证者125例,占20.9%,属气滞血瘀者168例,占27.6%,而湿热与气滞血瘀并见者有192例,占31.7%,提示湿... 从1993年至1994年共调查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04例,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结果发现本组病例属湿热证者125例,占20.9%,属气滞血瘀者168例,占27.6%,而湿热与气滞血瘀并见者有192例,占31.7%,提示湿热与气滞血瘀是本病主要证型;而在肾虚见证患者中,以肾阴虚和肾气虚多见,肾阳虚证罕见。提示临床治疗本病应以祛邪为主或攻补兼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中医病机 慢性 辨证分型
下载PDF
蔡炳勤教授以温通为核心治疗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经验总结 被引量:14
11
作者 欧阳秋伟 谭志健 +1 位作者 邓莹 刘明 《现代中医临床》 2019年第3期34-37,共4页
炎性肠梗阻是指肠壁受到损伤或炎症刺激后,导致肠功能紊乱,肠蠕动消失,以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行而引起肠梗阻,以腹部术后常见。蔡炳勤教授在治疗腹部外科术后炎性肠梗阻方面有独到见解。蔡教授认为外科术后患者多虚、多瘀,术后炎性肠... 炎性肠梗阻是指肠壁受到损伤或炎症刺激后,导致肠功能紊乱,肠蠕动消失,以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行而引起肠梗阻,以腹部术后常见。蔡炳勤教授在治疗腹部外科术后炎性肠梗阻方面有独到见解。蔡教授认为外科术后患者多虚、多瘀,术后炎性肠梗阻非燥屎内结之承气汤证,主因中阳不足,常予温中通下法,提出以温通为核心的中医整体辨证论治学术思想。温通法临床应用包括厚朴温中汤合四磨汤加减内服、大黄附子汤保留灌肠、电针足三里、吴茱萸外熨、情绪心理疏导、艾灸及叩齿等多方位、多角度的综合治疗,对温通法具体应用进行介绍,并结合临床病例加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通 腹部 术后 炎性肠梗阻 经验 蔡炳勤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伟 谭志健 +1 位作者 秦有 王建春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4年第3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粘连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62例病例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组,前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1)大承气汤胃管注入;(2)大承气汤保留灌肠;(3)吴茱萸与粗盐热炒烫敷;(4)电针双侧足三... 目的:观察粘连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62例病例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组,前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1)大承气汤胃管注入;(2)大承气汤保留灌肠;(3)吴茱萸与粗盐热炒烫敷;(4)电针双侧足三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91.6%、63.09%;对照组分别为83.33%、42.31%,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 大承气汤 保留灌肠 中药热敷 电针 胃肠减压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在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有星 钟小生 +1 位作者 何军明 谭志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97-98,共2页
胆道结石是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式,但术后的结石复发率高达4%~14%[1]。对于复发性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以往采用的治疗方法有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及开腹手术[2-3]。EST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胆道结石是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式,但术后的结石复发率高达4%~14%[1]。对于复发性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以往采用的治疗方法有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及开腹手术[2-3]。EST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破坏是结石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4-5]。本研究选取胆总管多发结石,最大结石直径〉1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手术史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下载PDF
刮吸解剖法在腹部复杂手术中应用及技巧探讨 被引量:14
14
作者 谭志健 黄有星 +3 位作者 何军明 陈志强 蔡北源 邹瞭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4期3138-3141,共4页
目的探讨刮吸解剖法的原理,摸索、总结刮吸解剖法的应用技巧。方法对1997年11月至2006年5月运用刮吸解剖法施行腹部复杂手术22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成功率,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种手术... 目的探讨刮吸解剖法的原理,摸索、总结刮吸解剖法的应用技巧。方法对1997年11月至2006年5月运用刮吸解剖法施行腹部复杂手术22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成功率,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种手术均顺利完成解剖分离,无大血管及胆管指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平均出血量105ml,平均手术时间3.6h;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率100%,胃癌根治术术中平均出血量75ml,平均手术时间2.3h,无一例需要术后输血。腹膜后肿瘤手术无一例发生大出血及副损伤。结论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以及延伸而来的刮吸分离解剖法在腹部外科手术中显示了优越性。并且具有独特的技术原理和应用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吸解剖法 外科手术 PMOD 原理
原文传递
Ⅱ型捆绑式胰胃吻合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2
15
作者 彭淑牖 洪德飞 +3 位作者 刘颖斌 李江涛 陶峰 谭志健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764-1766,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胰腺无针眼吻合技术——Ⅱ型捆绑式胰胃吻合术(BPG),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在对26例患者行胰腺中段切除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时,应用在Ⅰ型BPG的经验基础上设计的Ⅱ型BPG进行消化道重建。其中... 目的介绍一种胰腺无针眼吻合技术——Ⅱ型捆绑式胰胃吻合术(BPG),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在对26例患者行胰腺中段切除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时,应用在Ⅰ型BPG的经验基础上设计的Ⅱ型BPG进行消化道重建。其中胰头癌13例、十二指肠癌3例、壶腹癌2例、胆总管下端癌4例、胆总管下端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胃癌1例、胰腺颈部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胰腺颈部浆液性囊腺瘤1例。Ⅱ型BPG主要操作步骤:胰腺残端游离2—3cm;胃后壁局部切除浆肌层并预置浆肌层荷包缝线;胃前壁或胃远端切开并对胃腔进行消毒;胃后壁去除浆肌层的黏膜层切开并预置黏膜层荷包缝线;游离胰腺残端拉入胃腔并结扎浆肌层、黏膜层荷包缝线。结果全组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3~5.5h,平均(4.0±0.9)h;术后住院时间6~48d,平均(17.8±9.7)d。术后并发症包括胃排空障碍2例、腹腔内出血1例、腹水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胰头癌术后3个月肝转移2例。结论应用Ⅱ型BPG不仅能有效防止吻合口瘘的发生,而且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低,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吻合术 外科 捆绑式胰胃吻合术
原文传递
从中医学探讨肝与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机体应激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谭志健 傅岳武 +2 位作者 黄学阳 孙立 陆广莘 《中医研究》 2004年第5期5-6,共2页
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 ,常表现为高分解、高代谢症候群。中医辨证常为情志不舒、肝血亏损、气滞血瘀、脾胃运化失常等。本文从中医学理论角度 ,探讨肝脏的生理病理功能与围手术期机体应激状态的关系 ,旨在为中医药围手术期的治疗提供新... 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 ,常表现为高分解、高代谢症候群。中医辨证常为情志不舒、肝血亏损、气滞血瘀、脾胃运化失常等。本文从中医学理论角度 ,探讨肝脏的生理病理功能与围手术期机体应激状态的关系 ,旨在为中医药围手术期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中医病机 从肝论治
下载PDF
肝癌术后中医辨证论治体会 被引量:8
17
作者 谭志健 王伟 何军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以肝脏大体形态学联合组织学变化探讨中西医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野平 王岭 +13 位作者 张均倡 王新华 谭志健 何军明 凌云彪 李国焕 李金菊 熊倩 俞家福 张志魁 付新录 秦传英 刘勇 王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38-1741,共4页
目的从肝脏大体形态学及组织学变化探讨中西医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为分析疗效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对7例中西医治疗前后行二次肝脏大体形态学和组织学检查的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中药(4例)、西药(1例)及中西药结合(2例... 目的从肝脏大体形态学及组织学变化探讨中西医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为分析疗效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对7例中西医治疗前后行二次肝脏大体形态学和组织学检查的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中药(4例)、西药(1例)及中西药结合(2例)治疗对肝脏大体形态学及组织学的变化的影响。结果与治疗前相比,①肝脏大体形态学改变方面:1例小结节肝脏表面结节基本消失,6例结节形态未见明显变化;②在组织学改变方面:肝脏纤维化程度改变方面,中西药结合治疗后纤维化程度减轻最明显,其次为中药,西药治疗无变化;在反映肝脏受损的炎症程度及范围方面,中西药结合治疗可见减轻,中药、西药治疗未见明显变化;在肝脏受损的坏死程度方面,西药治疗后坏死程度减轻最明显,其次为中药、中西药结合治疗。结论①经过积极适当的治疗,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大体结节形态可争取不变化或延缓进展,甚至部分可以有逆转;②三种治疗方法对乙肝肝硬化的治疗均具有一定的疗效,各有所长:中西药结合治疗在抗纤维化和抗炎方面效果较单用中药或西药治疗为优,西药治疗在抗炎方面可能较中药治疗效果为好,而中药治疗的抗肝纤维化效果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形态学 组织学 肝硬化 疗效 中药
下载PDF
原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经验 被引量:10
19
作者 谭志健 钟小生 +10 位作者 沈展涛 黄有星 陈彦辰 仇成江 陈桂豪 刘一峰 刘张苑珠 张生 林丽君 蔡仕霞 彭淑牖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82-786,共5页
目的探讨原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12月广东省中医院胰腺中心连续收治的接受原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2例患者资料。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64.8±9.5)岁(范围:44~84岁),术前体重指... 目的探讨原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12月广东省中医院胰腺中心连续收治的接受原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2例患者资料。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64.8±9.5)岁(范围:44~84岁),术前体重指数(21.7±3.5)kg/m^2(范围:14.9~31.0 kg/m^2)。所有患者术前均诊断为壶腹部或胰头占位,术前评估均为可切除肿瘤。手术策略中,先不进行Kocher游离,不翻转、不牵拉胰头十二指肠区域,通过中间和左后侧结合入路,优先原位解剖、离断入胰和出胰血管,离断淋巴管,隔绝肿瘤,最后才移动胰头十二指肠区域,进行整体切除,并采用Child法行消化道重建。采用门诊、电话或网络方式进行随访,术后每2~3个月门诊随访1次,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32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胰腺或壶腹部恶性肿瘤27例,良性肿瘤5例。手术时间(357.3±64.3)min(范围:217~566 min),胰管直径(3.0±1.0)mm(范围:1.5~5.0 mm)。胰腺质地软20例(62.5%)、质地硬12例(37.5%)。术后发生B级胰瘘5例(15.6%),未发生C级胰瘘、胆瘘、胃排空延迟,术后腹腔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13.7±3.6)d(范围:9~30 d)。结论原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术者不接触肿瘤,在经过筛选后的患者中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 肠系膜上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原位
原文传递
No-touch技术在胰头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初步效果 被引量:10
20
作者 谭志健 沈展涛 +2 位作者 刘一峰 陈桂豪 钟小生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No-touch技术在胰头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广东省中医院胰腺中心所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1例胰头癌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63.6±12.2)岁。所有患... 目的探讨No-touch技术在胰头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广东省中医院胰腺中心所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1例胰头癌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63.6±12.2)岁。所有患者术前评估,无动脉侵犯或远处转移,均为可切除病例。所有患者均应用No-touch技术,即先不进行Kocher游离,不翻转、不牵拉胰头十二指肠区域,通过优先钩突解旋,完全离断入胰和出胰血管、神经、淋巴管,隔绝肿瘤,最后才移动胰头十二指肠区域,进行整块切除,并采用Child法行消化道重建。评估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11例患者手术时间(422.2±102.2)min,出血量(102.7±65.4)ml。术后发生胰瘘2例,生化瘘1例,B级瘘1例,无C级瘘,无胆瘘,胃排空延迟1例,无术后腹腔出血,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病理提示合并淋巴结转移6例,淋巴结阳性率(4.8±4.4)%,均获得R0切除。随访获得11例患者术后生存资料,1例于术后1个月发现肝内转移,术后9个月死亡;1例术后2个月出现肝脏转移;余患者现均无瘤存活。结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用No-touch隔离切除技术实现了肿瘤的整块切除,可安全有效应用于胰头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No-touch 整块切除 胰头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