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对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莫汉维 马旅明 +7 位作者 麦海芬 卢家灵 黄变昌 甘育军 何川 陈开慧 邓春华 《血栓与止血学》 2014年第5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在临床中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是否对血浆D二聚体水平存在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共205例患者,其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值。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而未使用抗凝药物治疗,疗程为14 d,治疗过程中定期(每隔3 d... 目的探讨在临床中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是否对血浆D二聚体水平存在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共205例患者,其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值。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而未使用抗凝药物治疗,疗程为14 d,治疗过程中定期(每隔3 d)检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能按计划完成上述治疗;在治疗之前,D二聚体平均数值为1.78±0.92 mg/L;治疗3 d后,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稍有下降,约5例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能恢复正常,平均数值为1.62±0.48 mg/L;到第6天,有32例患者D二聚体能恢复正常水平,平均数值为1.09±0.68 mg/L;第9天抽血检查结果发现,有103例患者D二聚体能恢复正常水平,平均数值为0.50±0.39mg/L;第12天抽血检查,有159例患者D二聚体能恢复正常水平,平均数值为0.35±0.28 mg/L;第15天抽血检查,有198例患者D二聚体能恢复正常水平,平均数值为0.25±0.11 mg/L。在上述治疗后,所有的患者均检查下肢静脉彩超及头颅、肺部的CT等,无一例血栓性疾病事件的发生。结论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既可以防止患者肌肉萎缩,防止肌肉纤维化,加强肢体的含氧量,可以加速血液中代谢废弃物,炎症因子、致痛因子的吸收,有助于解决因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还有能降低D二聚体水平的作用,有效地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就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无明显的副作用,与抗凝药物的相关副作用方面相比较,笔者认为,该治疗办法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低分子肝素钙 华法林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血清心肌酶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邓树荣 梁涛 +3 位作者 李洪韬 何光银 李仁保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9期1315-131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血清 心肌酶 心电图 血脑屏障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邓树荣 梁涛 +4 位作者 李洪韬 何光银 李仁保 陈开慧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701-703,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库尔特公司 TT- R1型血细胞分析仪 ,测定 110例脑梗死、5 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恢复期的血小板计数 (PL 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血小板压积(PCT)...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库尔特公司 TT- R1型血细胞分析仪 ,测定 110例脑梗死、5 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恢复期的血小板计数 (PL T)、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参数值 ,与 12 0例健康同龄人比较。结果 :PL T在脑血管病急性期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MPV在发病急性期及恢复期均增大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0 .0 1) ;PCT在急性期、恢复期及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PDW在脑血管病急性期、恢复期均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0 .0 1)。结论 :血小板参数的动态监测有助于了解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因素、观察病情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梗死 血小板 参数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内科》 2014年第6期669-670,676,共3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重症病房(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营养、机械通气、激素和其他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重症病房(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营养、机械通气、激素和其他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肺泡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水平的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均有所上升,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氧分压水平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感染患者可以改善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清注射液 重症肺炎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中药袋泡剂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黎家华 《北方药学》 2013年第5期51-52,共2页
本文通过综述半生药型和全生药型中药袋泡剂的工艺研究,为开展中药袋泡剂工艺研究提供参考。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现有中药袋泡剂工艺已有综合全面的发展,中药袋泡剂工艺简单易行,能有效地保存药材中... 本文通过综述半生药型和全生药型中药袋泡剂的工艺研究,为开展中药袋泡剂工艺研究提供参考。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现有中药袋泡剂工艺已有综合全面的发展,中药袋泡剂工艺简单易行,能有效地保存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药材浸出率高于汤剂,利于贮存运输,生产成本低,适合生产,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袋泡剂 工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马旅明 甘育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9期1161-1162,共2页
目的:分析与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7名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将其划为重症组,30名健康者,划为健康组,30名非感染性患者,划为非感染组,以及30名非重症感染患者... 目的:分析与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7名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将其划为重症组,30名健康者,划为健康组,30名非感染性患者,划为非感染组,以及30名非重症感染患者,划为非重症组,并对各组患者的体温、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以及白细胞计数等进行测定。结果:对比重症组、非重症组、健康组及非感染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相比于非重症组和重症组,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证明,血清降钙素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年肺部感染程度,在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进行预测与识别中,血清降钙素原可作为其辅助性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重症肺部感染 老年人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21例体会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川 马旅明 +2 位作者 甘育军 黄变昌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9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间我院使用IABP治疗2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观察应用IABP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尿量、心率、...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间我院使用IABP治疗2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观察应用IABP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尿量、心率、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剂量变化。结果应用IABP治疗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升高、尿量增多、心率减慢、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剂量减少,治疗前后两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予以IABP治疗,能增加冠状动脉灌注,改善心肌血供,降低左心室后负荷,从而改善心功能,治疗心源性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球囊反搏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何川 马旅明 +2 位作者 甘育军 黄变昌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2年第6期286-287,共2页
目的分析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治疗组采用降颅内压、营养脑细胞、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亚低温治疗组在对照治疗组常规综... 目的分析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治疗组采用降颅内压、营养脑细胞、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亚低温治疗组在对照治疗组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疗法。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评价预后。结果 78例病人治疗结束后,根据伤后6个月评价预后,亚低温治疗组39例患者中,恢复良好23例,中残7例,重残及植物生存3例,死亡6例。对照治疗组39例患者,恢复良好11例,中残5例,重残及植物生存10例,死亡13例。亚低温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治疗组(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局部亚低温治疗重症脑血管病和重型颅脑创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勇明 邓树荣 +6 位作者 梁涛 马吉意 姚武 李洪韬 何光银 李兆君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12期1898-1899,共2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症脑血管病和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重症脑血管病和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48例)、常规治疗组(50例)。亚低温组于病后24h内行局部亚低温治疗,使脑温控制在32-35℃,维持1~7d,同...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症脑血管病和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重症脑血管病和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48例)、常规治疗组(50例)。亚低温组于病后24h内行局部亚低温治疗,使脑温控制在32-35℃,维持1~7d,同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颅内压、血糖、血气、电解质变化。常规治疗组体温维持在36-37℃,其它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患者均于病后3个月根据GOS标准判定疗效。结果亚低温组于治疗早期颅内压、血糖等异常指标分别下降(均P〈0.05);血浆Mg^2+水平升高(P〈0.05)。亚低温组病死率、恢复良好率及患者预后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重症脑血管病及重型颅脑创伤病人,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重症脑血管病 重型颅脑创伤
下载PDF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川 马旅明 +2 位作者 甘育军 黄变昌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15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预防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比较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预防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比较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6.67%,而治疗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6.0%,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早期进行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可有效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波压力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重症医学科内中心静脉置管体会
11
作者 甘育军 马旅明 +2 位作者 何川 黄变昌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8期6058-6059,共2页
中心静脉置管是重症医学科内抢救危重患者的一项重要手段,能否快速成功置管是影响抢救的重要因素。2008年12月-2010年10月,对我院重症医学科(ICU)内250例患者成功实施了中心静脉置管,现将置管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重症医学科 并发症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12
作者 黄变昌 马旅明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4期46-47,共2页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功能衰竭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87例肺心病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n=44例)与常规组(n=43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规组采用单纯...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功能衰竭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87例肺心病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n=44例)与常规组(n=43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规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疗效与血气指标值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各血气指标值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和呼吸衰竭患者疗效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治疗 肺心病 呼吸功能衰竭 疗效
下载PDF
脂肪栓塞综合征22例诊断与治疗
13
作者 何川 马旅明 +2 位作者 甘育军 黄变昌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9期4710-4711,共2页
目的:探讨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院2006年5月至2011年02月收治的22例骨折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21例治愈,未遗留后遗症,1例死亡。结论:对骨折致脂肪栓塞综合... 目的:探讨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院2006年5月至2011年02月收治的22例骨折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21例治愈,未遗留后遗症,1例死亡。结论:对骨折致脂肪栓塞综合征强调早期诊断及治疗,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时采用呼吸支持、纠正低氧血症、早期大剂量激素与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栓塞综合征 骨折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水平增高患者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临床效果观察
14
作者 莫汉维 马旅明 +5 位作者 麦海芬 卢家灵 黄变昌 何川 甘育军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28期3829-3830,共2页
目的观察血浆D-二聚体水平增高患者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2014年2月收住我院ICU的150例血栓性疾病高危患者分为A组和B组,2组治疗方案均按照各类疾病相对应的治疗方案,A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LGT-2200DVT... 目的观察血浆D-二聚体水平增高患者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2014年2月收住我院ICU的150例血栓性疾病高危患者分为A组和B组,2组治疗方案均按照各类疾病相对应的治疗方案,A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LGT-2200DVT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下称治疗仪)治疗,B组患者不使用治疗仪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 A组所有患者均能按计划完成上述治疗,并无血栓性事件发生;B组中有2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肺栓塞;A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下降明显,该组中99.1%的患者D-二聚体水平恢复正常。结论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能够迅速降低D-二聚体水平,可有效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疾病 D-二聚体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临床分析
15
作者 邓树荣 梁涛 +2 位作者 李洪韬 何光银 《医学文选》 2004年第4期450-451,共2页
目的 了解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 1 997~ 2 0 0 2年脑卒中后继发癫痫 42例 ,就其发作类型 ,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与卒中类型、部位、范围的关系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为主 ,... 目的 了解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 1 997~ 2 0 0 2年脑卒中后继发癫痫 42例 ,就其发作类型 ,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与卒中类型、部位、范围的关系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为主 ,占 69% ;卒中后继发癫痫多在卒中早期 ( 2月内 )出现 ,占 5 2 .4% :各种卒中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分别为 :脑出血 5 .7% ,脑梗死 7.9% ,蛛网膜下腔出血 6.2 % ;继发癫痫在脑叶卒中多见 ,共占 76.1 % :癫痫与卒中病灶的大小有关 ,脑梗死病灶直径 2 cm以上及脑出血量大于 1 0 ml以上者分别占本组继发癫痫的 83 .3 %和 75 % ;卒中早期继发癫痫与迟发性癫痫的治疗、预后有明显区别。结论 脑卒中继发癫痫以部分性发作形式多见 ,常于卒中早期发作 ,多发生于脑叶病变 ,与病灶大小有关。卒中早期继发癫痫不需长期服用抗痫药 ,迟发性癫痫需长期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癫痫 临床特点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破伤风2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川 马旅明 +2 位作者 甘育军 黄变昌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32期22-22,共1页
破伤风是以破伤风梭菌从皮肤或黏膜的伤口侵入,产生痉挛毒素,导致全身或局部肌肉的强直性痉挛和阵发性抽搐为主要特征。该病发病迅速,失治误治则危及生命。我院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破伤风患者2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破伤风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