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wo-dimensional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perovskite: from material properties to device applications 被引量:18
1
作者 Shuang Ma Molang Cai +6 位作者 Tai Cheng Xihong Ding Xiaoqiang Shi Ahmed Alsaedi Tasawar Hayat Yong Ding Zhan'ao Tan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10期1257-1277,共21页
The two-dimensional(2D) perovskite(including pure-2D and quasi-2D) is formed by introducing large-group ammonium halides into conventional bulk perovskite.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2D perovskite materials were wi... The two-dimensional(2D) perovskite(including pure-2D and quasi-2D) is formed by introducing large-group ammonium halides into conventional bulk perovskite.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2D perovskite materials were widely developed with the enriched species and advanced physicalknowledge in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opto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To review achievments in 2D perovskite,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 and properties of 2D perovskite are introduced to offer insight into device performance.Moreover,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2D perovskite films are summarized and compared. The latest successful applications of the 2D perovskite in the solar cells and light-emitting diodes fields, especially the advanced stability of 2D perovskite solar cells(PeSCs) and the efficient 2D 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s(PeLEDs), are also achieved. Furthermore, the challenges and outlook of 2D perovskite materials are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 perovskite material properties preparationmethods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
原文传递
基于碳量子点的光电器件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贺平 袁方龙 +2 位作者 王子飞 范楼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50-1263,共14页
碳量子点(CQDs)作为一种新型荧光碳纳米材料,由于其较高的电子迁移率、较长的热电子寿命、极快的电子取出速度,可调的带隙宽度、较强的稳态荧光等独特的光电性质和可溶液加工、成本低廉的特点,使得CQDs在光电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碳量子点(CQDs)作为一种新型荧光碳纳米材料,由于其较高的电子迁移率、较长的热电子寿命、极快的电子取出速度,可调的带隙宽度、较强的稳态荧光等独特的光电性质和可溶液加工、成本低廉的特点,使得CQDs在光电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重要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CQDs的合成方法、化学结构及其光电性质,然后总结了CQDs在发光二极管(LEDs)、太阳能电池(SCs)和光电探测器(PDs)等光电器件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对CQDs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合成方法 光电性质 发光二极管 太阳能电池 光电探测器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其体外抗凝血活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朱焱 史亚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05年第1期150-153,共4页
以魔芋精粉为原料,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介质中通过磺化反应成功制备出魔芋葡甘聚糖硫酸酯;以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激光光散射-尺寸排除色谱联用仪研究了其结构,并用体外凝血试验测定了目标化合物活化部分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Activat... 以魔芋精粉为原料,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介质中通过磺化反应成功制备出魔芋葡甘聚糖硫酸酯;以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激光光散射-尺寸排除色谱联用仪研究了其结构,并用体外凝血试验测定了目标化合物活化部分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Activatedpartialthrombintime)、凝血酶时间TT(Thrombintime)和凝血酶原时间PT(Prothrombintime),同时,探讨了魔芋葡甘聚糖硫酸酯的取代度DS(Degreeofsubstitution)与抗凝血活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抗凝血活性 凝血活酶时间 硫酸酯 活化部分 凝血试验 凝血酶时间 N-二甲基甲酰胺 魔芋葡甘聚糖 元素分析
下载PDF
蓝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从材料制备到器件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志斌 朱晓东 +1 位作者 贾浩然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79-898,共20页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凭借其低成本、高色彩饱和度、高荧光量子产率、可调的发光波长和溶液加工等特点,在下一代平板显示和固体照明领域极具应用前景。得益于对钙钛矿材料的设计、器件结构的优化和发光机理的深刻认识,自2014年首次观察...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凭借其低成本、高色彩饱和度、高荧光量子产率、可调的发光波长和溶液加工等特点,在下一代平板显示和固体照明领域极具应用前景。得益于对钙钛矿材料的设计、器件结构的优化和发光机理的深刻认识,自2014年首次观察到室温下的钙钛矿电致发光现象以来,绿光、红光和近红外钙钛矿电致发光二极管(PeLED)的外量子效率(EQE)目前已迅速突破了20%。然而,作为三基色之一的蓝光PeLED发展较为缓慢,这严重制约了全彩色PeLED的发展。最近一年来,蓝光PeLED的效率增长显著,EQE已经超过10%。本文总结了蓝光钙钛矿材料的制备和器件结构的优化,并对未来蓝光PeLED发展方向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促进蓝光PeLED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发射 钙钛矿 发光二极管 材料制备 器件优化
下载PDF
有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夏力行 刘昊 +1 位作者 刘琳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6-487,共22页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简称液流电池)是一种正在积极研制开发的新型大容量电化学储能装置,其活性物质是流动的电解质溶液,最显著的特点是规模化蓄电.在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呼声高涨形势下,可以预见液流电池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氧化...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简称液流电池)是一种正在积极研制开发的新型大容量电化学储能装置,其活性物质是流动的电解质溶液,最显著的特点是规模化蓄电.在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呼声高涨形势下,可以预见液流电池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氧化还原活性物质是液流电池能源转化的载体,也是液流电池中最核心的部分.传统液流电池利用无机材料作为活性物质,然而,无机材料成本高、毒性、资源有限、形成枝晶和电化学活性低等缺点限制了液流电池的大规模应用.有机活性物质由于具有成本低、"绿色"、资源丰富、分子能级易于调节和电化学反应快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有机液流电池的性能得到快速提升,一系列有机活性物质相继被开发出来.本文梳理了近年来有机液流电池的研究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液流电池的应用领域和技术特点;然后根据电解液种类的不同,详细讨论了有机活性物质在水系和非水系液流电池的应用情况;最后展望了有机液流电池走向实际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储能 液流电池 有机活性物质
下载PDF
中国典型Ⅰ类辐照地区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炳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9-145,共7页
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文中通过分析使用欧洲效率、加州效率及中国效率3种指标评价在中国典型Ⅰ类辐照地区运行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效率所存在的片面性及不准确性,建立了针对光伏并网逆变器效率的评价模型。基于201... 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文中通过分析使用欧洲效率、加州效率及中国效率3种指标评价在中国典型Ⅰ类辐照地区运行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效率所存在的片面性及不准确性,建立了针对光伏并网逆变器效率的评价模型。基于2016-2017年中国宁夏地区的气象数据,通过在模型中增加了不同光伏组件类型、环境温度、风速、最佳辐射倾角、2 min级的采样间隔等影响光伏并网逆变器在实际运行中性能的关键因素,得到了适合中国典型Ⅰ类辐照地区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效率评价方式,为今后在该气候类型地区光伏电站建设中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选型设计提供更加合理的评价指标,为准确反映光伏逆变器在实际运行中的发电量,更好地测试与评估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发电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复合影响 转换效率 欧洲效率 加州效率 中国效率
下载PDF
非铅金属卤化物类钙钛矿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冰 庆轶朝 +1 位作者 周志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44-1368,共25页
铅基卤化物钙钛矿发光材料因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发射光谱窄、发射波长可调等优异性能优势而备受关注。但金属铅的毒性和钙钛矿的稳定性是其未来在显示与照明领域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探索与铅基卤化物钙钛矿光电性质相当... 铅基卤化物钙钛矿发光材料因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发射光谱窄、发射波长可调等优异性能优势而备受关注。但金属铅的毒性和钙钛矿的稳定性是其未来在显示与照明领域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探索与铅基卤化物钙钛矿光电性质相当、但更绿色环保的非铅金属卤化物类钙钛矿发光材料是势在必行的趋势。近年来,非铅金属卤化物类钙钛矿发光材料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总结了非铅金属卤化物类钙钛矿材料的晶体结构、制备方法和发光机理。归纳了影响非铅金属卤化物类钙钛矿光电性能的因素,并列举了在光致和电致发光器件领域的应用。最后,就如何进一步提升非铅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发光材料的性能做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卤化物 类钙钛矿材料 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器件 光致发光器件
下载PDF
基于截面重构的液流电池内部多组分输运强化 被引量:1
8
作者 肖国震 杨国安 +1 位作者 褚凤鸣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1-1049,共9页
有机液流电池以其低廉的价格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醌-铁有机液流电池体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多孔电极内部多组分输运模型,并搭建实验台验证了其可靠性。基于传统的蛇形流道,本文研究了流道截面形状对多孔电极内部多组... 有机液流电池以其低廉的价格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醌-铁有机液流电池体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多孔电极内部多组分输运模型,并搭建实验台验证了其可靠性。基于传统的蛇形流道,本文研究了流道截面形状对多孔电极内部多组分输运过程和电池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与传统矩形截面流道相比,在相同操作条件下半圆形的截面流道消耗更低的充电电压并且具有更高的放电电压。相较传统矩形截面流道,具有半圆形截面流道的电极均匀性因子最多提高了7.4%。且在电极四分之三切面处,半圆形截面流道电极的反应物浓度比传统电极高10.8%,大幅增强了活性离子的输运。半圆形的流道截面的提出,有利于基于有机液流电池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液流电池 流道截面 多组分输运 雷诺数 充放电
原文传递
氮掺杂石墨毡对水系醌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张衡 夏力行 +2 位作者 姜珊 王福芝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1,共11页
电极的性能是实现水系醌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AQRFBs)高能量效率的关键。本文采用尿素水热反应对石墨毡(GF)进行改性,同时研究了水热反应时间对氮掺杂石墨毡表面官能团和结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B... 电极的性能是实现水系醌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AQRFBs)高能量效率的关键。本文采用尿素水热反应对石墨毡(GF)进行改性,同时研究了水热反应时间对氮掺杂石墨毡表面官能团和结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BET)、拉曼光谱(Raman)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改性电极的表面形貌、比表面积、碳缺陷、元素含量和表面官能团进行了表征。然后,通过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和单电池循环对改性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掺杂提高了石墨毡的比表面积、亲水性和电导率。氮掺杂石墨毡(NGFs)具有优异的电化学催化活性和较低的电荷转移电阻。与GF相比,在100 mA·cm^(-2)时,电池负极使用NGF-6电极后,醌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能量效率提高了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石墨毡 能量效率 水系醌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电荷转移电阻 亲水性
下载PDF
金属配合物在有机太阳电池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王嘉睿 于润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6-75,共30页
有机太阳电池因具有质量轻、色彩丰富及可制备柔性大面积器件等优势而备受关注.开发高性能的活性层给、受体材料及界面层材料是提升有机太阳电池光电性能的关键.金属配合物兼具金属配位的自组装有序性和有机分子的结构多样性,且具有较... 有机太阳电池因具有质量轻、色彩丰富及可制备柔性大面积器件等优势而备受关注.开发高性能的活性层给、受体材料及界面层材料是提升有机太阳电池光电性能的关键.金属配合物兼具金属配位的自组装有序性和有机分子的结构多样性,且具有较高的三线态激子密度和较长的激子寿命,是一类重要的光电功能材料.随着对不同金属配合物光电性质的不断研究,越来越多的金属配合物光电材料被应用于有机太阳电池中,并获得了较高的器件光电性能.本文综述了基于铂、锌、铱、钌、锆等金属的配合物在有机太阳电池活性层、界面层及添加剂中的应用,并对其结构-性能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这类材料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展望,以便为高性能金属配合物材料的设计及其在有机太阳电池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太阳电池 金属配合物 活性层材料 界面层材料
下载PDF
宽带隙钙钛矿基二端叠层太阳电池复合层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董怡曼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31-1043,共13页
单结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从根本上受限于Shockley-Queisser(S-Q)理论极限,二端叠层结构可同时解决单结器件中面临的光谱失配和热弛豫能量损耗问题,是突破S-Q极限最有前途的实用技术。二端叠层太阳电池中的复合层作为中间层的重要组分... 单结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从根本上受限于Shockley-Queisser(S-Q)理论极限,二端叠层结构可同时解决单结器件中面临的光谱失配和热弛豫能量损耗问题,是突破S-Q极限最有前途的实用技术。二端叠层太阳电池中的复合层作为中间层的重要组分,为来自两侧的电子和空穴提供复合位点,避免了电荷堆积造成的开路电压损失并促进了电流流通,是实现高性能叠层器件的关键因素之一。理想的复合层应具有较高电导率以提高电荷复合速率、高光学透过率以保证后结子电池的有效光吸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以降低溶剂对子电池的溶解伤害以及较低的制备成本以推动叠层电池的商业化生产进程。目前已有多种材料被应用于二端叠层太阳电池中,如薄金属、透明导电氧化物、导电聚合物、氧化石墨烯等,在钙钛矿-钙钛矿、钙钛矿-有机、钙钛矿-晶硅叠层器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归纳了不同类型叠层太阳电池复合层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复合层的种类、设计原则、制备工艺等,对比其优缺点并提出了复合层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为制备高效叠层电池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端叠层太阳电池 复合层 透明导电氧化物 薄金属 氧化石墨烯 综述
下载PDF
全固态量子点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博 白一鸣 +3 位作者 程泰 吴高 陈诺夫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5-242,共8页
从光电转换原理出发,阐述了全固态量子点太阳电池的一般结构与工作机理,并展示了电池所用材料的能带结构和载流子迁移过程。然后围绕半导体p-n结模型描述了量子点太阳电池的工作特性及重要的性能参数,进而系统地介绍了电池各功能层的常... 从光电转换原理出发,阐述了全固态量子点太阳电池的一般结构与工作机理,并展示了电池所用材料的能带结构和载流子迁移过程。然后围绕半导体p-n结模型描述了量子点太阳电池的工作特性及重要的性能参数,进而系统地介绍了电池各功能层的常用制备方法。在此基础上,对PbS和Sb_2S_3两种材料体系的量子点太阳电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从器件结构的优化到材料制备工艺的完善,再到各种量子点表面修饰方法的采用,总结了这两种量子点太阳电池的发展过程与最新成果,并分析了目前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对全固态量子点太阳电池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全固态 太阳电池 PBS Sb2S3
下载PDF
基于WO_x/PEDOT:PSS复合空穴传输层的高效稳定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电池 被引量:1
13
作者 乔文远 郭强 +4 位作者 李聪 马爽 王福芝 戴松元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2-389,共8页
在基于钙钛矿/富勒烯平面异质结的钙钛矿太阳电池中,PEDOT:PSS是最常使用的空穴传输材料.但PEDOT:PSS呈酸性,会腐蚀金属氧化物透明电极,使器件的电极界面稳定性欠佳.本文将高功函的氧化钨(WOx)插入到PEDOT:PSS和FTO之间,形成WOx/PEDOT:... 在基于钙钛矿/富勒烯平面异质结的钙钛矿太阳电池中,PEDOT:PSS是最常使用的空穴传输材料.但PEDOT:PSS呈酸性,会腐蚀金属氧化物透明电极,使器件的电极界面稳定性欠佳.本文将高功函的氧化钨(WOx)插入到PEDOT:PSS和FTO之间,形成WOx/PEDOT:PSS复合空穴传输层,这样既可以避免PEDOT:PSS与FTO直接接触,提高器件的稳定性,又可以进一步降低电极界面的接触势垒,从而提升器件的性能.作者研究了复合传输层对透光率、钙钛矿形貌、钙钛矿结晶、光伏性能及器件稳定性的影响.基于WOx/PEDOT:PSS复合空穴传输层的电池效率可以达到12.96%,比单纯的PEDOT:PSS的电池效率(10.56%)提升了22.7%,同时器件的稳定性也得到大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异质结 钙钛矿太阳电池 空穴传输层 氧化钨 稳定性
下载PDF
干热气候下的光伏电站失配损失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炳楠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4,共5页
在光伏电站的长期运行过程中,光伏组件的匹配损失是影响光伏电站发电性能及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典型干热气候的宁夏地区的11个已并网运行5年以上的光伏电站的110块组件的现场测试,通过对光伏电站典型电气结构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了... 在光伏电站的长期运行过程中,光伏组件的匹配损失是影响光伏电站发电性能及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典型干热气候的宁夏地区的11个已并网运行5年以上的光伏电站的110块组件的现场测试,通过对光伏电站典型电气结构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了评价光伏电站失配损失的电气参数模型,并对各电站组件的衰减及失配损失进行了研究,与Bucciarelli的随机模型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1个光伏电站的组件年衰减率介于0.11%~0.90%,失配损失范围介于1.63%~5.2%;(2)失配损失与长期衰减后的光伏组件间的工作电流差异情况正相关;(3)同批次组件的工作电流差异情况较功率差异情况能更显著地反映出阵列的失配损失情况。该评价方法的建立可以评判光伏电站发电量下降的原因特性,量化评估长期运行后的光伏电站的失配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光伏组件 衰减 干热气候 失配损失
下载PDF
平面异质结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福芝 +1 位作者 戴松元 李永舫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53,共18页
高效低成本太阳电池的研发是太阳能光伏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近年来兴起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以下简称钙钛矿)太阳电池因具有光电能量转换效率高、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 高效低成本太阳电池的研发是太阳能光伏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近年来兴起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以下简称钙钛矿)太阳电池因具有光电能量转换效率高、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电池因具有结构简单,可低温制备等诸多优点,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电池分为n-i-p型和p-i-n型两种结构.其中钙钛矿分别与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形成两个界面,在这两个界面上实现电子和空穴的快速分离.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分别为电子和空穴提供了独立的输运通道.平面异质结结构有利于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电子和空穴的分离、传输和收集.此外,该结构不需要高温烧结的多孔结构氧化物骨架,扩大了电子和空穴传输材料的选择范围.可以根据钙钛矿材料的能带分布及载流子传输特性,来选择能级和载流子传输速率更为匹配的传输材料.本文对钙钛矿的材料特性,平面异质结结构的由来及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其中重点介绍了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结构特征、工作机理、钙钛矿/电荷传输层的界面特性,以及电池性能的优化,包括钙钛矿薄膜制备、空穴和电子传输层的优化等.最后对钙钛矿电池的发展前景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为今后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平面异质结 电子传输层 空穴传输层
原文传递
基于交联型窄带隙D-A共聚物的高效平面-本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电池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福芝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44-948,共5页
通过溶液法将平面异质结与本体异质结相结合,构筑了平面-本体异质结集成结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在光活性层与阳极缓冲层(PEDOT:PSS)之间插入了一层光交联D-A共轭聚合物(PBDTTT-Br25)给体材料。经紫外光照处理后,PBDTTTBr25层可以实现交... 通过溶液法将平面异质结与本体异质结相结合,构筑了平面-本体异质结集成结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在光活性层与阳极缓冲层(PEDOT:PSS)之间插入了一层光交联D-A共轭聚合物(PBDTTT-Br25)给体材料。经紫外光照处理后,PBDTTTBr25层可以实现交联,交联后的聚合物薄膜具有良好的抗溶剂性。PBDTTT-Br25给体层的引入使器件构筑了一个平面-本体异质结集成结构,该结构增加了给体/受体之间的接触界面,为空穴传输到阳极提供了一条空间无障碍通道,从而可以降低载流子的复合几率。采用该集成结构的聚合物太阳电池在一个太阳光光照条件下光电转换效率可达到5.24%,比采用单纯本体异质结结构的聚合物太阳电池效率(3.17%)提高了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异质结太阳电池 本体异质结太阳电池 平面-本体异质结集成结构 D-A共聚物 光交联共轭聚合物
下载PDF
以醇溶性钛螯合物为阴极修饰层的高效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福芝 孙刚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58-663,共6页
以醇溶性的钛螯合物乙酰丙酮氧钛(TOPD)为电子收集层,聚3-己基噻吩(P3HT)为电子给体,富勒烯衍生物(PC60BM或PC70BM)为电子受体,制备了高效本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电池。TOPD膜是通过旋涂TOPD异丙醇溶液,然后在空气中经60℃热退火15min得... 以醇溶性的钛螯合物乙酰丙酮氧钛(TOPD)为电子收集层,聚3-己基噻吩(P3HT)为电子给体,富勒烯衍生物(PC60BM或PC70BM)为电子受体,制备了高效本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电池。TOPD膜是通过旋涂TOPD异丙醇溶液,然后在空气中经60℃热退火15min得到。通过优化TOPD层厚度及器件制备工艺,显著提高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通过引入TOPD电子收集层,使基于P3HT:PC60BM活性层的太阳能电池在AM1.5G、100mW·cm-2的光照条件下光-电转换效率(PCE)由2.72%提高到3.65%。用PC70BM代替PC60BM,可以使电池的PCE进一步提高到3.96%。PCE的提升主要归结于TOPD的层的引入可以提高电子传输速率并且可以降低电池的串联电阻。除此之外,TOPD替代常用的低功率金属Ca作为阴极修饰材料,可以有效提高聚合物质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工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丙酮氧钛(TOPD) 聚合物太阳电池 电子收集层 溶液加工
原文传递
光交联型窄带隙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对本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电池稳定性的影响
18
作者 王福芝 侯旭亮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217,共6页
本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电池的活性层通常是由聚合物给体和富勒烯受体通过机械混合而成,活性层的聚合物和富勒烯分子从热力学角度倾向于各自聚集,由此形成的纳米微相分离结构是热不稳定的,造成电池稳定性较差。为了提高活性层薄膜形貌稳定... 本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电池的活性层通常是由聚合物给体和富勒烯受体通过机械混合而成,活性层的聚合物和富勒烯分子从热力学角度倾向于各自聚集,由此形成的纳米微相分离结构是热不稳定的,造成电池稳定性较差。为了提高活性层薄膜形貌稳定性,本文设计并合成出新型的溴基团取代的光交联型窄带隙聚合物PBDTTT-Br25和PBDTTT-Br50。经光引发交联后的聚合物薄膜表现出良好的抗溶剂性和形貌稳定性,且不影响聚合物分子排列及载流子传输性能。通过研究热退火对共混膜形貌的影响,发现使用光交联材料可以有效抑制富勒烯分子聚集,并提高聚合物太阳电池的热稳定性。基于PBDTTT-Br25和PBDTTT-Br50的器件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为5.17%和4.48%,相比于基于聚合物PBDTTT的器件效率(4.26%),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共聚物 形貌 共轭聚合物 稳定性 光物理
下载PDF
Efficient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low-temperature in situ prepared Ga_(2)O_(3) or In_(2)O_(3) electron collection layers
19
作者 Yiming Bai Rongkang Shi +5 位作者 Yinglong Bai Fuzhi Wang Jun Wang Tasawar Hayat Ahmed Alsaedi Zhan’ao Tan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095-1104,共10页
Facile synthesis of an interfacial layer in organic solar cells (OSCs) is important for broadening material designs and upscaling photovolta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PCE).Herein,a mild solution process of spin-coating... Facile synthesis of an interfacial layer in organic solar cells (OSCs) is important for broadening material designs and upscaling photovolta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PCE).Herein,a mild solution process of spin-coating In(acac)3and Ga(acac)3isopropanol precursors followed by low-temperature thermal treatment was developed to fabricate In_(2)O_(3)and Ga2O3cathode buffer layers (CBLs).The introduction of In_(2)O_(3)or Ga2O3CBLs endows PM6:Y6-based OSCs with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nd high PCEs of 16.17%and 16.01%,respectively.Comparison studies present that the In_(2)O_(3)layer possesses a work function (WF) of 4.58 eV,which is more favora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ohmic contact compared with the Ga2O3layer with a WF of 5.06 eV and leads to a higher open circuit voltage for the former devices.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was performed to reveal how In_(2)O_(3)and Ga2O3affect the internal charge transfer and the origin of their performance difference.Although In_(2)O_(3)possesses lower series resistance loss,Ga2O3has a higher recombination resistance,which enhances the device fill factor and compensates for its series resistance loss to some extent.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hoto-physics of In_(2)O_(3)and Ga2O3suggests that both are excellent CBLs for highly efficient O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solar cells cathode buffer layer In_(2)O_(3) Ga_(2)O_(3) charge transf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