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C对Ti(C,N)-Ni基金属陶瓷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林福平 杜勇 +3 位作者 吕健 王忠华 卓鹏 《硬质合金》 CAS 2019年第6期423-433,459,共12页
通过热力学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TaC对Ti(C,N)-Ni基金属陶瓷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C,N)-TaC-Ni金属陶瓷的显微结构呈现"黑芯-白内环-灰外环"的包覆结构。随着Ta的加入,粘结相的体积分数增加。由于Ta的... 通过热力学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TaC对Ti(C,N)-Ni基金属陶瓷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C,N)-TaC-Ni金属陶瓷的显微结构呈现"黑芯-白内环-灰外环"的包覆结构。随着Ta的加入,粘结相的体积分数增加。由于Ta的存在会抑制Ti原子在液相的溶解和析出,使得陶瓷晶粒得到细化,这有利于提高金属陶瓷硬度,但是断裂韧性会降低。TaC引入Ti(C,N)-Ni基金属陶瓷中改善了合金的抗氧化性。在800℃空气中恒温氧化12 h后,质量分数为18%的TaC的金属陶瓷的抗氧化性提高了86.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TAC 热力学计算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原文传递
水溶化学法制备纳米WC/Co复合粉工艺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肖智文 郭淑梅 《硬质合金》 CAS 2013年第5期261-269,共9页
本文通过实验探索了水溶化学法制备纳米WC/C0复合粉工艺,研究了影响喷雾转换、锻烧、碳化和调碳的工艺因素,找到了满足纳米WC/Co复合粉制备的工艺参数。在Kear等人的经典合成技术中,碳化钨钴纳米复合材料是由喷雾转化水溶液的化学计... 本文通过实验探索了水溶化学法制备纳米WC/C0复合粉工艺,研究了影响喷雾转换、锻烧、碳化和调碳的工艺因素,找到了满足纳米WC/Co复合粉制备的工艺参数。在Kear等人的经典合成技术中,碳化钨钴纳米复合材料是由喷雾转化水溶液的化学计量量的水溶性钨源和钴源,然后用流化床通氢将钨钴氧化物还原为金属钨和钴,之后在一个充满CO/CO2的气体环境中将金属钨和钴碳化成纳米WUCo复合粉末。本研究不同于Kear等人的处理方法,涉及的WC/C0使用水溶性溶液钨、钴和碳前躯体加工的纳米复合材料,大量的WGCo纳米复合粉体是将钨、钴和碳在分子级水平上混合制备成一个复杂的前驱体粉末的独特方案,前驱体粉末在煅烧炉充满惰性气体约100撕00cC的温度下转化成一个含有W-Co-C-0的预复合粉粉末,随后在碳化炉低于1000℃的温度下碳化。实验表明,水溶化学法生产的纳米WC/Co复合粉较常规方法,具有晶粒细而均匀、流动性好等特点,更适于高性能硬质合金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化学法 纳米WC Co复合粉 工艺探索
原文传递
金属Mo元素对双金属增韧Si_3N_4陶瓷组织与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计富宝 银锐明 +3 位作者 陈丹 李海艳 周晓波 《硬质合金》 CAS 2013年第4期181-189,共9页
在非均相沉淀法制备的Fe-Mo包覆Si_3N_4陶瓷粉末中添加助剂MgO-Y_2O_3进行常压烧结,采用X线衍射仪(XRD)、电镜扫描(SEM)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Mo元素对该Si_3N_4陶瓷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Mo元素与Fe及Si_... 在非均相沉淀法制备的Fe-Mo包覆Si_3N_4陶瓷粉末中添加助剂MgO-Y_2O_3进行常压烧结,采用X线衍射仪(XRD)、电镜扫描(SEM)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Mo元素对该Si_3N_4陶瓷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Mo元素与Fe及Si_3N_4反应生成Fe_3Mo_3N化合物,温度升高其分解为金属Fe相与MoSi_2,同时组织中出现大量液相促使晶型发生转变并实现液相烧结。该材料在1 650℃时维氏硬度(1507)为最高,在1700℃时密度(3.821 3 g/m^3)抗弯强度(908.2 MPa)、断裂韧性(12.08 MPa·m^(1/2))为最高,当烧结温度为1 750℃时,金属Fe相仍得以保留,生成了极大颗粒MoSi_2,材料微观结构恶化,密度、性能迅速下降,所以最佳烧结温度控制在1 7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温度 力学性能 显微结构
原文传递
添MgO-Y_2O_3的Fe-Mo包覆Si_3N_4复合粉末反应烧结中组织形成与演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海艳 侯清麟 +3 位作者 银锐明 计富宝 李蓉 《硬质合金》 CAS 2013年第2期66-72,共7页
在非均相沉淀法制备的Fe-Mo包覆Si3N4金属陶瓷粉末中添加助剂MgO-Y2O3进行常压烧结,采用X线衍射仪(XRD)、电子能谱(EDS)、电镜扫描(SEM)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下该金属陶瓷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等方面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有利... 在非均相沉淀法制备的Fe-Mo包覆Si3N4金属陶瓷粉末中添加助剂MgO-Y2O3进行常压烧结,采用X线衍射仪(XRD)、电子能谱(EDS)、电镜扫描(SEM)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下该金属陶瓷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等方面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金属相的转变和液相的生成,在复合粉末还原过程中,Si3N4的强还原性将Mo、Fe依次直接还原出来并反应生成Fe3Mo化合物,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该金属间化合物与Si3N4反应生成Fe3Mo3N;同时Mg、Y氧化物与基体反应生成的MgSiO3、Fe17Y2加速了Fe3Mo3N的形成。1 600℃烧结时,Fe3Mo3N仍能稳定存在,但在1 700℃烧结时发生分解,材料组织中出现大量长径比较高的晶须状物质生成,同时表面粘附一层小颗粒物质.烧结温度为1 750℃时,金属小颗粒相仍得以保留,材料基体中晶须状物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温度 金属陶瓷 反应烧结 显微结构
原文传递
烧结温度对多机制耦合增韧Si_3N_4陶瓷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计富宝 银锐明 +2 位作者 李海艳 周晓波 《硬质合金》 CAS 2013年第3期122-128,共7页
在非均相沉淀法制备的Fe-Mo包覆Si3N4金属陶瓷粉末中添加助剂MgO-Y2O3进行常压烧结,采用X线衍射仪(XRD)、电镜扫描(SEM)、电子能谱(EDS)、透射电镜(TEM)等方法探究了烧结温度对该金属陶瓷相组成、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在非均相沉淀法制备的Fe-Mo包覆Si3N4金属陶瓷粉末中添加助剂MgO-Y2O3进行常压烧结,采用X线衍射仪(XRD)、电镜扫描(SEM)、电子能谱(EDS)、透射电镜(TEM)等方法探究了烧结温度对该金属陶瓷相组成、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金属相的保留和液相的生成。在1 700℃烧结时,Fe3Mo3N分解转变为金属Fe相,材料微观结构为大量高长径比β-Si3N4晶粒埋藏在Y-Mg-Si-O-N玻璃相中,样品密度(3.8213 g/cm3)、抗弯强度(908.2 MPa)、断裂韧性(12.08 MPa.m1/2)为最高;烧结温度为1 750℃时,材料中生成絮状非致密物质包裹的大晶粒MoSi2,材料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温度 协同增韧 金属陶瓷 力学性能 显微结构
原文传递
Ti(C,N)-TaC-Ni金属陶瓷真空烧结过程的微观结构演变与性能的研究
6
作者 岳洋 杜勇 +4 位作者 吕健 刘宜强 李亚军 王忠华 《硬质合金》 CAS 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
用热质联用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研究了Ti(C,N)-5%TaC-50%Ni(质量分数,下同)和Ti(C,N)-10%TaC-50%Ni两种金属陶瓷的微观结构与性能随温度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白环与白芯在固相烧结阶段即开始形成,但二者的形成方... 用热质联用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研究了Ti(C,N)-5%TaC-50%Ni(质量分数,下同)和Ti(C,N)-10%TaC-50%Ni两种金属陶瓷的微观结构与性能随温度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白环与白芯在固相烧结阶段即开始形成,但二者的形成方式不同。烧结态的白芯与白环都是在液相烧结的早期阶段通过溶解-析出最终形成的。灰环会优先在白芯与白环上形成,同时形成部分无环结构。Ti(C,N)在高温稳定性的迅速降低是灰环含Ti量高于白环的原因。添加质量分数为5%TaC的金属陶瓷硬度随烧结温度升高快速增加至7115 MPa,随后缓慢降低至679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Ti(C N) 模型合金 微观结构演化 TAC
原文传递
Ru对Ti(C,N)基金属陶瓷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杜勇 +2 位作者 吕健 林福平 杨雨龙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56,89,共5页
将Ti(C5N5)、Mo2C、Ru、Ni粉末混合后,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备Ti(C,N)基金属陶瓷,研究了Ru对Ti(C,N)基金属陶瓷组织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结果显示,掺Ru后的Ti(C,N)基金属陶瓷组织呈现出芯-环结构;随着Ru含量的增加,主体晶粒得到细化,同时粘... 将Ti(C5N5)、Mo2C、Ru、Ni粉末混合后,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备Ti(C,N)基金属陶瓷,研究了Ru对Ti(C,N)基金属陶瓷组织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结果显示,掺Ru后的Ti(C,N)基金属陶瓷组织呈现出芯-环结构;随着Ru含量的增加,主体晶粒得到细化,同时粘结相趋于均匀化;Ru含量的变化对Ti(C,N)基金属陶瓷粘结相浓度梯度产生了影响,梯度层厚度随Ru含量的增加先增厚后减薄;含1.5%Ru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断裂韧性和维氏硬度分别达到9.9 MPa·m1/2和1 500 HV10。掺Ru对Ti(C,N)基金属陶瓷综合力学性能的改善具有突出效果,与其强化陶瓷的粘结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基金属陶瓷 RU 增韧 固溶强化 断裂韧性 维氏硬度 浓度梯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