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剖面沉积物孢粉提供全新世早期人类活动的证据。早期人类活动始于6200 a B.P.,人类大规模活动始于3400 a B.P.。随着定居点扩大和人类活动加强,地表土壤侵蚀严重,入湖的陆源粗颗粒物质和营养物质增多。湖泊沉积物表现为粗颗粒含量...江陵剖面沉积物孢粉提供全新世早期人类活动的证据。早期人类活动始于6200 a B.P.,人类大规模活动始于3400 a B.P.。随着定居点扩大和人类活动加强,地表土壤侵蚀严重,入湖的陆源粗颗粒物质和营养物质增多。湖泊沉积物表现为粗颗粒含量迅速增加,各粒径波动频繁,TOC、TN和C/N的高值以及有机质δ13C的低值。2500 a B.P.以后,沉积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由湖泊及湖沼堆积转化为洪水漫滩堆积,气候变干,人类逐渐撤离该地区。展开更多
通过对江汉平原江陵剖面高分辨率采样,利用激光粒度仪对沉积物粒度进行测试,分析了粒度的组成及其参数特征,结合孢粉资料和岩性特征,探讨了粒度在该区的古气候意义。结果表明,降水量较大的湿润气候条件下沉积物的粗颗粒组分明显增多;而...通过对江汉平原江陵剖面高分辨率采样,利用激光粒度仪对沉积物粒度进行测试,分析了粒度的组成及其参数特征,结合孢粉资料和岩性特征,探讨了粒度在该区的古气候意义。结果表明,降水量较大的湿润气候条件下沉积物的粗颗粒组分明显增多;而降水量相对较少的干旱气候条件下沉积物的粗颗粒组分相对减少。通过与邻区对比,江汉平原江陵剖面沉积物粒度所揭示的该区近9000 a B.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与国内相邻区域其他指标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展开更多
文摘江陵剖面沉积物孢粉提供全新世早期人类活动的证据。早期人类活动始于6200 a B.P.,人类大规模活动始于3400 a B.P.。随着定居点扩大和人类活动加强,地表土壤侵蚀严重,入湖的陆源粗颗粒物质和营养物质增多。湖泊沉积物表现为粗颗粒含量迅速增加,各粒径波动频繁,TOC、TN和C/N的高值以及有机质δ13C的低值。2500 a B.P.以后,沉积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由湖泊及湖沼堆积转化为洪水漫滩堆积,气候变干,人类逐渐撤离该地区。
文摘民和黄土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交接部位,对气候反应较敏感.对该黄土1.87~0.70Ma BP段进行了CaCO3和有机碳总量(TOC)的采样分析.民和黄土CaCO3含量在5.89%~18.63%之间变化,平均11.41%;有机碳含量较低,在0.007%~0.452%之间,平均0.088%.民和黄土中的CaCO3含量明显高于兰州、洛川和西安等地,而有机碳含量则远低于上述地区.黄土中CaCO3和有机碳含量变化反映了该区1 87 Ma BP以来气候变干冷的趋向.分别受复杂的CaCO3来源与类型、困难的采样、地区上的差异对比等和有机碳保存条件、沉积速率以及'埋藏效应'的影响,黄土中的CaCO3和有机碳的波动变化作为气候变化的替代性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章最后指出,在实际应用中,黄土(特别是黄土高原西北部)中CaCO3和有机碳气候指标应结合其他环境指标共同使用,才能从中提取正确的古气候信息.
文摘通过对江汉平原江陵剖面高分辨率采样,利用激光粒度仪对沉积物粒度进行测试,分析了粒度的组成及其参数特征,结合孢粉资料和岩性特征,探讨了粒度在该区的古气候意义。结果表明,降水量较大的湿润气候条件下沉积物的粗颗粒组分明显增多;而降水量相对较少的干旱气候条件下沉积物的粗颗粒组分相对减少。通过与邻区对比,江汉平原江陵剖面沉积物粒度所揭示的该区近9000 a B.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与国内相邻区域其他指标的研究结果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