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逻辑——基于自然资源领域87个典型案例的扎根理论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绍志 赵荣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04-2522,共19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既是“两山”转化的重要桥梁,也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厘清其背后的实践逻辑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自然资源领域87个典型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按照“开放...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既是“两山”转化的重要桥梁,也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厘清其背后的实践逻辑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自然资源领域87个典型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程序,解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生过程,并构建其一般性思维导图。结果表明:“识别资源本底—多元机制协同—产出综合效益”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过程的内在逻辑。通过识别资源本底明确治理方向,利用准备机制、实施机制、保障机制驱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和增值,最终产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生态共治、生态共富以及生态共享的有机统一。本文是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的有益尝试,可为完善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实施路径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实践逻辑 典型案例 扎根理论 路径模式
原文传递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主要症结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0
2
作者 仇晓璐 +1 位作者 赵荣 陈绍志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2-86,共5页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对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至关重要。通过回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探索工作,立足于现实情境和客观事实,进一步揭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存在政策供给不充分和不配套、市场化机制不完善、基础性制度不健...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对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至关重要。通过回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探索工作,立足于现实情境和客观事实,进一步揭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存在政策供给不充分和不配套、市场化机制不完善、基础性制度不健全、生态金融制度不成熟等主要症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推进路径,包括加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顶层设计、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评价机制、健全生态产品补偿制度体系、建立生态产品认证和交易体系、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金融支持体系、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以期为加快推动“两山”转化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产业化 关键问题 路径 实现机制
下载PDF
广西桉树人工林叶面积指数的估测及其校正 被引量:9
3
作者 卢峰 +3 位作者 杨元征 罗蔚生 徐占勇 苏宏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51-4462,共12页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结构参数,通过遥感技术可反演区域LAI,但其可靠性需要地面准确的实测数据进行验证。选取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不同林龄的桉树(Eucalyptus robusta)人工林为对象,以异速生长法(Allometry...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结构参数,通过遥感技术可反演区域LAI,但其可靠性需要地面准确的实测数据进行验证。选取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不同林龄的桉树(Eucalyptus robusta)人工林为对象,以异速生长法(Allometry)为对照,综合利用植物冠层分析仪法(LAI⁃2200)、跟踪辐射和冠层结构分析仪法(TRAC)、半球摄影法(DHP)以及地基激光雷达法(TLS)等间接法估测样地的LAI,并考虑木质成分以及聚集效应影响,进行相应的校正处理,为地面快速、准确测量桉树人工林LAI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的比叶面积为125.37±13.38 cm^(2)/g,通过Allometry获得的LAI变化范围在1.65-3.84,平均为2.73,不同林龄间的差异均显著(P<0.05),随着林龄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未校正情况下,LAI⁃2200、TRAC、DHP、TLS估算的LAI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相比,LAI⁃2200在幼龄林和过熟林中估算误差最小,TRAC在成熟林中估算误差最小。相对于完全去除法,利用PS仿制法校正桉树人工林的木质部影响更为合理,木质比例在0.33%-25.95%,聚集指数在0.63-1.00,两者对间接法估测LAI的影响程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叶面积指数 真实叶面积指数 桉树人工林 传统光学仪器 地基激光雷达
下载PDF
交中稻红莲优6号主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4
作者 李明钦 《农家致富顾问》 2015年第2期17-18,共2页
杂交中稻红莲优6号具有增产潜力大、适应性较强、米质优良的特性,品质达国家优质米标准.在栽培过程中应采取适时播种、施足基肥、科学管水、防治病虫等关键技术,以充分发挥其优质高产的优势.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红莲优6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原文传递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旅游发展创新研究
5
作者 陈灵米 陈楚霖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8年第10期116-117,共2页
本文在构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介绍了GMS旅游发展条件,深入剖析GMS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政策法律不完善、发展资金受限、产品供给欠佳、缺乏品牌,营销传统以及旅游体验感差等,提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居民支持、机制保... 本文在构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介绍了GMS旅游发展条件,深入剖析GMS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政策法律不完善、发展资金受限、产品供给欠佳、缺乏品牌,营销传统以及旅游体验感差等,提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居民支持、机制保障"的总体发展思路,进一步深化GMS旅游一体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GMS 大湄公河次区域
原文传递
2016年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引种试验初报
6
作者 《农家致富顾问》 2016年第18期13-14,共2页
9个中稻品种(组合)引种试种,试种结果经综合分析,表现较好的品种(组合)有珞优9348、徽两优001.
关键词 优质稻 新品种(组合) 引种 总结
原文传递
嫁接西瓜与水稻水旱轮作高产栽培技术
7
作者 《农家致富顾问》 2017年第10期15-16,共2页
从西瓜嫁接砧木选择、品种筛选、嫁接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嫁接西瓜与水稻水旱轮作高产栽培技术,比较分析了嫁接西瓜与水稻水旱轮作栽培模式比传统单一种植水稻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此模式已成为建瓯市房道镇农户积极推广应用的粮经高效栽培... 从西瓜嫁接砧木选择、品种筛选、嫁接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嫁接西瓜与水稻水旱轮作高产栽培技术,比较分析了嫁接西瓜与水稻水旱轮作栽培模式比传统单一种植水稻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此模式已成为建瓯市房道镇农户积极推广应用的粮经高效栽培模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嫁接 西瓜栽培 水稻栽培 水旱轮作
原文传递
基于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的植被覆盖下滑坡自动监测技术研究
8
作者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8年第5期75-76,共2页
随着基于普通单反数码相机和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理论的日臻成熟,其应用于滑坡等地质灾害动态监测的优势愈发显现。然而,目前的这些技术仍然无法完美解决植被部分或零星覆盖下的滑坡自动化监测问题。本文基于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研... 随着基于普通单反数码相机和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理论的日臻成熟,其应用于滑坡等地质灾害动态监测的优势愈发显现。然而,目前的这些技术仍然无法完美解决植被部分或零星覆盖下的滑坡自动化监测问题。本文基于多基线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研究基于视觉认知特征和多视立体辅助的植被自动检测算法、以及基于局部形变趋势一致性的误检测评估算法等,主要解决的是植被对自动化匹配的干扰和滑坡形变区域误检测问题,从而为解决植被覆盖下的滑坡自动化提供有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基线 近景摄影测量 滑坡监测 植被覆盖
下载PDF
再生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9
作者 《农村实用技术》 2015年第7期35-36,共2页
再生稻是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经过肥水管理,使头季稻的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长成稻株并抽穗成熟的水稻。再生稻不需播种、育秧和插秧,不需耕犁耙田,是省种、省工、省肥、省药,投资少,生长期短,增产效果显著的一项措施笔者在本镇上庠、七... 再生稻是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经过肥水管理,使头季稻的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长成稻株并抽穗成熟的水稻。再生稻不需播种、育秧和插秧,不需耕犁耙田,是省种、省工、省肥、省药,投资少,生长期短,增产效果显著的一项措施笔者在本镇上庠、七道村推广再生稻示范面积162亩,品种为Ⅱ优航2号,前季平均亩产稻谷697kg,再生季平均亩产稻谷251kg,两季合计亩产稻谷948kg,比单纯种一季稻多收获一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季稻 栽培技术 稻桩 耙田 稻株 增产效果 再生特性 再生苗 穗实粒数 分蘖肥
下载PDF
早熟芋与水稻轮作高产栽培技术
10
作者 《现代农业》 2015年第5期54-55,共2页
房道镇位于福建省建瓯市西南部,全镇平均海拔428.2米,年均气温18.4℃,年均日照时数1364.1小时,年均降雨量1700毫米,无霜期280天左右。全镇耕地总面积37863亩,约60%耕地可发展双季稻种植,但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户双改单面积逐年增加,... 房道镇位于福建省建瓯市西南部,全镇平均海拔428.2米,年均气温18.4℃,年均日照时数1364.1小时,年均降雨量1700毫米,无霜期280天左右。全镇耕地总面积37863亩,约60%耕地可发展双季稻种植,但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户双改单面积逐年增加,土地利用率不断降低。为有效改变这一现象,近年来我镇积极推广早熟芋--水稻经粮轮作制,实现1年2熟面积逐年扩大,取得粮经双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总面积 高产栽培 房道镇 福建省建瓯市 日照时数 改单 合理追肥 栽培技术 高效低毒农药 插秧规格
下载PDF
广西西江流域近50年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升 +1 位作者 闫妍 胡宝清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25,83,共8页
综合运用克里金插值法、Morlet小波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广西西江流域1970年~2019年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趋势和突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流域气温在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递减;降水由东北向西南递减,1500 mm等降水量线南北... 综合运用克里金插值法、Morlet小波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广西西江流域1970年~2019年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趋势和突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流域气温在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递减;降水由东北向西南递减,1500 mm等降水量线南北来回推移;气温变暖明显,总体趋势呈现"V"状,先下降后回升;降水呈丰-欠-丰-欠-丰交替演变规律。流域气温主周期为12 a,次周期为4 a。降水的主周期为18 a,次周期为14 a和2 a;全流域气温和降水分别在1997年、2004年发生突变,其中中部气温突变时间有所提前,西部降水突变时间相对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要素 变化趋势 突变分析 MANN-KENDALL检验 西江流域
下载PDF
1984—2019年广西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演变特征
12
作者 韦洋 康吉利 +7 位作者 冯鑫鑫 刘文奇 侯显达 王铄今 贾书刚 刘书田 侯彦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81,共10页
【目的】探究1984—2019年广西表层土壤有效磷(AP)含量的演变特征,为合理制定广西农作物施肥管理措施及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项目(1984年)、广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9年)及长期定位试验数据(2010... 【目的】探究1984—2019年广西表层土壤有效磷(AP)含量的演变特征,为合理制定广西农作物施肥管理措施及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项目(1984年)、广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9年)及长期定位试验数据(2010—2019年),采用地统计学、动态度和分布指数等方法分析广西表层土壤AP含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在不同海拔上的分布状况。【结果】1984—2019年广西表层土壤AP含量总体上大幅提升。其中,1984年表层土壤AP含量偏低(小于10.0 mg/kg)的土壤面积约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80.00%,2019年表层土壤AP含量集中在10.0~40.0 mg/kg的土壤面积约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97.00%。表层土壤AP含量为等级2(20.0 mg/kg<AP含量≤40.0 mg/kg)和等级3(10.0 mg/kg<AP含量≤20.0 mg/kg)的土壤面积所占比例分别由1984年的2.47%和4.12%提升至2019年的43.38%和48.57%。在变化速度方面,表层土壤AP含量为等级6(AP含量≤3.0 mg/kg)的土壤面积减少最迅速,动态度为-2.82%,等级2的土壤面积增加最迅速,动态度为47.28%,总体变化速度表现为等级2>等级3>等级1(AP含量>40.0 mg/kg)>等级6>等级5(3.0 mg/kg<AP含量≤5.0 mg/kg)>等级4(5.0 mg/kg<AP含量≤10.0 mg/kg)。在不同海拔上,土壤AP含量等级1和等级6的分布指数曲线均发生较大变动。1984年等级1的土壤面积在5个高程区的分布指数分别为0.07、2.00、2.22、1.69和0.16,2019年的分布指数分别为2.66、0.25、0、0和0;1984年等级6的土壤面积在5个高程区的分布指数分别为1.33、1.15、0.96、0.80和0.90,2019年的分布指数分别为0.12、0.08、1.94、7.95和1.76。【结论】1984—2019年广西表层土壤AP含量等级及空间分布格局均存在较大变动,大部分区域的表层土壤AP含量明显上升,主要介于10.0~40.0 mg/kg,其中,土壤类型和海拔是重要影响因素,人为干扰是导致表层土壤AP含量明显上升的直接原因。因此,广西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 有效磷含量 演变特征 地统计学 广西
下载PDF
基于地基激光雷达估测广西桉树人工林的林分参数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宏新 +4 位作者 杨元征 李春海 卢峰 罗蔚生 徐占勇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0-108,共9页
以地面实测数据为对照,应用地基激光雷达技术对广西国有高峰林场2,5,10 a生桉树(Eucalyptus)人工林进行扫描,评估了地基激光雷达对单木识别和单木参数提取的能力,并进一步探讨其对林分参数提取的可行性。结果显示:1)地基激光雷达对桉树... 以地面实测数据为对照,应用地基激光雷达技术对广西国有高峰林场2,5,10 a生桉树(Eucalyptus)人工林进行扫描,评估了地基激光雷达对单木识别和单木参数提取的能力,并进一步探讨其对林分参数提取的可行性。结果显示:1)地基激光雷达对桉树人工林的单木识别能力较强,总体识别率达93.45%,提取的各类单木参数在不同林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实测趋势相一致。2)在2 a生桉树人工林中,地基激光雷达估测的单木胸径值、胸高断面积值、单木材积值与实测值均无差异。同时发现,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结合AdQSM重建林木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其与通过立木材积模型计算的结果呈现极显著的线性相关(P<0.01,R^(2)=0.96,MAE=0.05m^(3))。3)在林分水平上,地基激光雷达对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林分断面积、单位蓄积量的估测精度分别为94.69%,93.75%,89.66%,84.22%,具有较优的估测能力。研究表明,应用地基激光雷达可以在样地尺度上快速估测桉树人工林的林分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地基激光雷达 单木参数 林分参数 定量结构模型
下载PDF
近30年广西土壤有机质演变特征
14
作者 康吉利 +6 位作者 冯鑫鑫 刘文奇 侯显达 王铄今 贾书刚 刘书田 侯彦林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4-1024,共11页
土壤有机质(SOM)是衡量农业生产力和土壤整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对促进区域粮食安全和缓解全球变暖下的粮食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1984—2009年广西全域SOM变化情况,基于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项目(1984年)和广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9年)... 土壤有机质(SOM)是衡量农业生产力和土壤整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对促进区域粮食安全和缓解全球变暖下的粮食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1984—2009年广西全域SOM变化情况,基于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项目(1984年)和广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9年)两期数据,利用地统计学、动态度、分布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广西土壤表层SOM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在不同海拔高度上的分布状况。结果显示,近30年广西SOM总体含量大幅提升,各含量等级已由零散交错的不均匀分布演变为相对集中的连片分布,分布面积呈现:等级4(20~30 g·kg^(-1))>等级5(30~40 g·kg^(-1))>等级6(>40 g·kg^(-1))>等级3(10~20 g·kg^(-1))>等级1(≤6 g·kg^(-1))>等级2(6~10 g·kg^(-1)),等级4和等级5所占比例分别由1984年的28.20%和18.73%提升至2009年的38.09%和36.19%。在变化速率方面,等级2减少最为迅速,动态度为-3.76%,等级5增加最为迅速,动态度为3.73%,各等级动态度表现为等级2>等级5>等级1>等级3>等级4>等级6。在不同海拔高度上,除等级4和等级6外,其余等级的分布指数曲线均发生了较大变动。在海拔≤200 m的区域,等级3始终保持着高优势位特征,而等级6对海拔变动保持较强的选择性,随海拔上升其优势位愈发明显。研究表明,广西SOM各含量等级及空间分布均存在较大差异,海拔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土壤有机质 时空演变 动态度
下载PDF
枇杷结果树的修剪技术
15
作者 余起来 《福建农业》 1998年第2期13-13,共1页
枇杷修剪要掌握删除无用枝、保留强健结果枝的原则,达到年年丰产优质的目的。修剪时期分春季和夏季两期。春剪在春梢抽发前,主要短截树冠上部营养枝,删剪少量密生衰弱的结果母枝,剪除病虫枝、枯枝。夏剪可在夏梢萌发前进行,使修剪后萌... 枇杷修剪要掌握删除无用枝、保留强健结果枝的原则,达到年年丰产优质的目的。修剪时期分春季和夏季两期。春剪在春梢抽发前,主要短截树冠上部营养枝,删剪少量密生衰弱的结果母枝,剪除病虫枝、枯枝。夏剪可在夏梢萌发前进行,使修剪后萌发的夏梢当年大部分形成结果母枝。主要删剪部分密生枝、短截徒长枝,剪除弯曲枝、弱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剪技术 结果树 枇杷 结果母枝 删剪 短截 夏梢 结果枝 促发枝 徒长枝
下载PDF
中浙优8号在建瓯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16
作者 《农家致富顾问》 2017年第12期15-15,共1页
中浙优8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高产晚籼杂交稻,2013年通过福建省引种认定。2015—2016年建瓯市房道镇引进种植,表现为生长整齐,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好,抗病性强,适合当地... 中浙优8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高产晚籼杂交稻,2013年通过福建省引种认定。2015—2016年建瓯市房道镇引进种植,表现为生长整齐,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好,抗病性强,适合当地种植推广。总结了中浙优8号在建瓯市种植表现及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中浙优8号 种植表现 栽培措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