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溜筒江村,曾经系在溜索上
1
作者 新华 成卫东(摄影 摄影 《汽车自驾游》 2010年第11期70-71,共2页
在德钦滇藏交界梅里雪山北延部分的澜沧江边.有一个名叫溜简江的小山村,藏语意为“马尼丁”的驿站。历史上这个村靠编织竹篾溜索供给进藏出藏的马帮渡江维持生计,直到1946年的春天,一个来自丽江名叫赖跃彩的客商发起集资捐助倡议,... 在德钦滇藏交界梅里雪山北延部分的澜沧江边.有一个名叫溜简江的小山村,藏语意为“马尼丁”的驿站。历史上这个村靠编织竹篾溜索供给进藏出藏的马帮渡江维持生计,直到1946年的春天,一个来自丽江名叫赖跃彩的客商发起集资捐助倡议,并从遥远的内地驮来14根直径1寸的铁索,在此建起了澜沧江迪庆段上第一座人马吊桥(取名为“普渡桥”)之前。这根竹篾溜索都是“三江并流”地带进藏的唯一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村 “三江并流” 梅里雪山 澜沧江 丽江
原文传递
历险墨脱
2
作者 野虎 摄影 洛桑扎西(摄影 《汽车自驾游》 2011年第4期120-127,共8页
墨脱,这个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摄影天堂”、“探险旅行圣地”,也是目前国内2000多个县域中最后一个即将开通公路的县城。
关键词 墨脱 世外桃源 探险旅行
原文传递
宝山石头城——悬崖上的纳西族城堡
3
作者 徐静 摄影 《博物》 2009年第4期56-59,共4页
一面临水.三面是悬崔。云南丽江的石头城并非仅仅意味着石头造的城.而是造在石头上的城。巧夺天工的巨石城堡.至今依然先进的梯田灌溉系统,让这里纳西族人的安逸生活固守了八百年。
关键词 石头城 纳西族 城堡 悬崖 宝山 云南丽江 灌溉系统
原文传递
照觉:裙裾飘荡的成人礼
4
作者 黄红 郭维薇 摄影 《汽车自驾游》 2010年第7期64-66,共3页
一个久远而略显孤独但又无比坚韧的民族的历史,在头巾,在领牌,在披风,在擦尔瓦,在飞金走银的优美图案中,在琳琅的佩饰中延伸……
关键词 成人礼 佩饰 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
原文传递
白水台,聆听东巴文化远古的呼唤
5
作者 成卫东 摄影 《汽车自驾游》 2010年第11期58-60,共3页
白水台,如同一块巨大的汉白玉雕塑而成,涓涓清泉日夜流淌,犹如流银泻乳,远望似“仙人遗田”。近观为碳酸钙泉华。蔚为壮观。相传东巴教圣祖在此设坛传教,并创造了神奇的东巴象形文字,从此,东巴文化得到传播与发展。
关键词 东巴文化 白水台 远古 传播与发展 象形文字 碳酸钙 东巴教 同一
原文传递
藏彝走廊木楞房 森林的恩赐
6
作者 海王星 摄影 《中华遗产》 2011年第11期90-101,共12页
在被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称为“藏彝走廊”的六江区域,曾经遍布着的藏、羌、傈僳、普米、彝、纳西等民族的共同选择:木楞房。这种冬暖夏凉,且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具有较强抗震能力的房屋,世世代代庇护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它... 在被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称为“藏彝走廊”的六江区域,曾经遍布着的藏、羌、傈僳、普米、彝、纳西等民族的共同选择:木楞房。这种冬暖夏凉,且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具有较强抗震能力的房屋,世世代代庇护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它让人亲近木头,亲近自然,它是大森林赐予人们的珍贵礼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彝走廊” 森林 民族学家 社会学家 亲近 纳西
原文传递
澜沧江岸上的纳西盐田
7
作者 (摄影/文) 《中国国家旅游》 2022年第12期100-109,共10页
纳西族曾有纳西、纳、纳日、纳罕、纳若等多种自称,它们在发音上有着轻微的差别,但基本族称都是“纳”,而西、罕、日的意思为“人”或“族”。纳西族民众绝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县市,四川的盐源、盐边、木里... 纳西族曾有纳西、纳、纳日、纳罕、纳若等多种自称,它们在发音上有着轻微的差别,但基本族称都是“纳”,而西、罕、日的意思为“人”或“族”。纳西族民众绝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县市,四川的盐源、盐边、木里等县和西藏的芒康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滇西北 澜沧江 芒康县 丽江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