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沟湾海水中营养盐分布及潜在性富营养化分析 被引量:44
1
作者 孙丕喜 张朝晖 +6 位作者 郝林华 王波 王宗灵 连岩 常忠岳 谢琳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6-445,共10页
根据2003年8月—2004年7月桑沟湾海区12个航次海水营养盐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区海水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时空变化,评价了水质的潜在性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溶解无机氮的年平均浓度为10.15μmol/dm3。4个季节中溶解无机氮以NO3-N为... 根据2003年8月—2004年7月桑沟湾海区12个航次海水营养盐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区海水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时空变化,评价了水质的潜在性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溶解无机氮的年平均浓度为10.15μmol/dm3。4个季节中溶解无机氮以NO3-N为主要存在形式,占年平均含量的78.69%,其中以秋季的含量为最高。NH3-N占无机氮年平均含量的15.11%,NO2-N占无机氮年平均含量的6.20%。活性磷酸盐的年平均浓度为0.23μmol/dm3,浓度呈现春季较低和秋季较高的分布特征。活性硅酸盐的年平均浓度为2.86μmol/dm3,浓度呈现冬季较低和夏季较高的分布特征。DIN∶P,Si∶DIN和Si∶P的比值年平均分别为43.2,0.31和13.4,磷酸盐和硅酸盐为限制因素。与1983年在该海域所获数据比较发现,溶解无机氮的浓度是20年前的10.7倍,活性磷酸盐的浓度较20年前降低了43.9%,活性硅酸盐的浓度较20年前降低了34.1%。桑沟湾海区营养水平仍很低,总体上处于贫营养或中度营养化阶段,海水水质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沟湾 营养盐 潜在性富营养化
下载PDF
长江口外缺氧区生消过程和机制的再认知 被引量:27
2
作者 韦钦胜 王保栋 +3 位作者 陈建芳 夏长水 曲大鹏 谢琳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7-206,共20页
通过对2006~2007年长江口外缺氧区多学科历史资料和相关模拟、遥感资料的分析,深入研究了该缺氧区的生消过程和分布形态及其结构,从水文环流动力学、浮游植物繁殖(导致有机物耗氧分解)以及其他因素等角度综合系统探讨了缺氧区生消及... 通过对2006~2007年长江口外缺氧区多学科历史资料和相关模拟、遥感资料的分析,深入研究了该缺氧区的生消过程和分布形态及其结构,从水文环流动力学、浮游植物繁殖(导致有机物耗氧分解)以及其他因素等角度综合系统探讨了缺氧区生消及其位置季节性变化的机制,阐释了缺氧区生消过程中多因素的协同作用,揭示了缺氧区分布形态和结构的受控机制.研究表明:冬、春季长江口外的水文环境提供了较低溶解氧(DO)含量的水体,是缺氧区形成的前期背景条件;入夏后,缺氧区逐渐向北发育成熟,受地形、有机物局地分解和黑潮次表层水涌升的影响,7~8月份长江口外缺氧区在空间上呈现出不连续的分布特征,其在内陆架具有南、北"双核"结构,并于东部外陆架亦发现一个低氧核心,各部分的缺氧程度也不相同,北部的整体上最强,南部的次之,外陆架上的最弱;夏季北部缺氧区不仅与南部缺氧区的北向分化有关,也是在局地得以发展和加剧的结果,8月达到鼎盛期,9月以后由于层化削弱很快向南退缩并消失;秋季,于南部浙江沿岸存在缺氧区,并在济州岛西南部也形成一DO低值区,但均很快消亡,同时由于所处动力环境的改变还导致外陆架DO低值区外移.跃层强度的变化及其对DO垂向输送阻隔作用的长时间累积效应对缺氧区缺氧程度具有重要影响;长江口外海域层化区域面积、各流系/水团强度和上升流、锋面、浮游植物生物量高值区的季节性变化共同制约着内陆架缺氧区的扩展及其位置的纬向(南北向)移动;黑潮次表层水等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导致外陆架存在一个DO低值核心的原因所在;东海北部底层冷水是济州岛西南部海域DO低值区在秋季得以形成的动力学基础.长江口外特殊的海底地形以及泥质区分布对缺氧区的发育亦具有一定影响.长江口外缺氧区的生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缺氧区 层化 流场环境 有机物分解
原文传递
我国近岸海域富营养化评价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保栋 孙霞 +1 位作者 韦钦胜 谢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66,共6页
参考目前国际上被广泛应用的第2代富营养化评价方法体系,结合我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特点和监测资料现状,建立了一种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式为基本框架、以富营养化症状为主的第2代近岸海域富营养化评价体系。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应用本方法... 参考目前国际上被广泛应用的第2代富营养化评价方法体系,结合我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特点和监测资料现状,建立了一种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式为基本框架、以富营养化症状为主的第2代近岸海域富营养化评价体系。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应用本方法得出的长江口海域富营养化状况评价结论,与目前国外主流评价方法的评价结论一致,而且本方法具有评价指标代表性强、数据资料易得、评价标准有据、方法简便易行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评价方法 近岸海域 河口 海湾
下载PDF
柽柳对盐碱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何秀平 王保栋 谢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101,共6页
柽柳是一种盐生植物,具有很强的耐盐、抗旱、耐淹的生物学特征,广泛分布在内陆盐碱地和我国北方滨海湿地、滩涂,有“南有红树,北有柽柳”之说。柽柳是典型泌盐盐生植物,在盐碱地(含滨海湿地)种植形成柽柳林,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其... 柽柳是一种盐生植物,具有很强的耐盐、抗旱、耐淹的生物学特征,广泛分布在内陆盐碱地和我国北方滨海湿地、滩涂,有“南有红树,北有柽柳”之说。柽柳是典型泌盐盐生植物,在盐碱地(含滨海湿地)种植形成柽柳林,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其物质生产、能量转换、气候与水分调节、水质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柽柳 生态环境 泌盐盐生植物 滨海湿地 生物学特征 物质生产 能量转换
下载PDF
2015年春、夏季莱州湾营养盐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富 王保栋 +4 位作者 辛明 张文全 厉丞烜 谢琳 孙霞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8-266,共9页
根据2015-05和2015-08莱州湾及黄河口邻近海域2个航次的现场调查资料,研究了莱州湾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莱州湾表层营养盐浓度分布总体上呈现由西南部湾顶向东、北方向递减的趋势。浮游植物生长繁殖对海湾中央海域营养... 根据2015-05和2015-08莱州湾及黄河口邻近海域2个航次的现场调查资料,研究了莱州湾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莱州湾表层营养盐浓度分布总体上呈现由西南部湾顶向东、北方向递减的趋势。浮游植物生长繁殖对海湾中央海域营养盐分布有一定影响。春季营养盐分布一定程度上受海湾内环流的影响,但在夏季环流作用不明显。黄河入海口改道变为东北方向入海后,其对莱州湾营养盐输入的影响已很小,陆源营养盐主要来源转变为以小清河为主的西南部入湾河流,据此建议将莱州湾西南部入海河流作为营养盐类污染物重点控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营养盐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广西近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辛明 王保栋 +1 位作者 孙霞 谢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9,共5页
利用2006~2007年4个航次的大面调查数据,分析讨论了广西近海4个季节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海域在春、夏、秋三季,活性硅酸盐和溶解无机氮分布趋势是近岸高,远岸低,由北向南呈梯度快速递减,高值区主要出现在廉州湾、铁... 利用2006~2007年4个航次的大面调查数据,分析讨论了广西近海4个季节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海域在春、夏、秋三季,活性硅酸盐和溶解无机氮分布趋势是近岸高,远岸低,由北向南呈梯度快速递减,高值区主要出现在廉州湾、铁山港和茅尾海三个区域;夏季磷酸盐在雷州半岛与涠洲岛之间出现高值;冬季3类营养盐在调查海区内分布均匀且为一年最低值。对该海区营养盐结构分析表明,硅在该海区过剩,溶解无机氮基本能满足浮游植物的生长需要,但在春季溶解无机氮和磷浓度都较低,属于寡营养型;夏季该海区磷浓度充足,在秋冬两季磷为该海区的限制性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时空分布 广西近海
下载PDF
星斑川鲽的营养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世禄 王波 +2 位作者 刘振华 谢琳 姜美洁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24,共7页
测定了养殖星斑川鲽肌肉中的蛋白质、脂类和灰分等生化组分,并计算了其比能值,分析了肌肉中构成蛋白质的16种常见氨基酸和主要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星斑川鲽属高蛋白、低脂肪鱼类;肌肉氨基酸含量同其他鲆鲽鱼类相比,属中上等水平;必需... 测定了养殖星斑川鲽肌肉中的蛋白质、脂类和灰分等生化组分,并计算了其比能值,分析了肌肉中构成蛋白质的16种常见氨基酸和主要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星斑川鲽属高蛋白、低脂肪鱼类;肌肉氨基酸含量同其他鲆鲽鱼类相比,属中上等水平;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的含量较高。肌肉蛋白中氨基酸的支/芳值为2.33。各类脂肪酸中,油酸(18∶1n)含量最高,其次为亚油酸(18∶2n6)和棕榈酸(16∶0)。星斑川鲽富含EPA和DHA,营养丰富且平衡良好,是值得推荐的优良养殖品种和优质食用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斑川鲽 生化组成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褐牙鲆♀×大西洋牙鲆♂杂交育种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波 楼宝 +2 位作者 毛国民 谢琳 赵鸣 《渔业现代化》 2007年第5期29-33,共5页
为探讨褐牙鲆和大西洋牙鲆杂交育种的可行性,通过繁殖调控使褐牙鲆和大西洋牙鲆同步性成熟,采取正反交试验,获得了褐牙鲆(♀)×大西洋牙鲆(♂)杂交F1代——花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P.dentatus♂)。花美牙鲆受精卵... 为探讨褐牙鲆和大西洋牙鲆杂交育种的可行性,通过繁殖调控使褐牙鲆和大西洋牙鲆同步性成熟,采取正反交试验,获得了褐牙鲆(♀)×大西洋牙鲆(♂)杂交F1代——花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P.dentatus♂)。花美牙鲆受精卵卵径平均1.01mm;孵化适宜温度15~21℃,盐度25~35,孵化率平均71.3%,初孵仔鱼全长2.5~2.7mm;仔鱼在16~20℃下36d后伏底变态,变态个体全长平均11mm,育成率32.5%;反交受精率和孵化率极低,未获得杂交后代。简述了其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探讨温度、盐度对花美牙鲆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影响,比较亲本与杂交鱼早期生长特征,初步分析反交不成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牙鲆 大西洋牙鲆 杂交育种
下载PDF
温度、盐度与pH对星斑川鲽呼吸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波 谢琳 +2 位作者 傅明珠 孙丕喜 姜美洁 《河北渔业》 2009年第10期9-10,49,共3页
为探讨星斑川鲽的呼吸行为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研究了温度、盐度与pH对星斑川鲽呼吸频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适宜温度范围星斑川鲽呼吸频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4~26℃范围内,其呼吸频率Vf与温度T基本呈线性关系Vf=1.8168T+27.23(R=0.93... 为探讨星斑川鲽的呼吸行为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研究了温度、盐度与pH对星斑川鲽呼吸频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适宜温度范围星斑川鲽呼吸频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4~26℃范围内,其呼吸频率Vf与温度T基本呈线性关系Vf=1.8168T+27.23(R=0.9376);在盐度5‰~31‰范围内其呼吸频率变动幅度小,呼吸频率的改变量只有10次/min,为广盐性鱼类;高pH(10.15)和低pH(3.0)情况下,星斑川鲽鱼的鳃盖张合大,鳃盖外缘外翘;30min后表现出不适应,上下窜动,而在pH=3.0中的鱼1h50min全部死亡,可见星斑川鲽耐酸性不如耐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斑川鲽 呼吸频率 温度 盐度pH
下载PDF
春末东海北部冷涡区环境特征及藻华成因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宇航 韦钦胜 +3 位作者 辛明 谢琳 孙霞 王保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49-1359,共11页
基于2019年春末所获取的东海调查资料,通过分析温度、盐度、营养盐和叶绿素a(Chl-a)等理化参数的分布特征和空间格局,重点对东海北部冷涡区水文环境特征、营养盐动力过程及藻华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济州岛西南海域的低温区清晰... 基于2019年春末所获取的东海调查资料,通过分析温度、盐度、营养盐和叶绿素a(Chl-a)等理化参数的分布特征和空间格局,重点对东海北部冷涡区水文环境特征、营养盐动力过程及藻华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济州岛西南海域的低温区清晰显示了春末东海北部冷涡的位置,且冷涡边缘锋面区冷水的抬升指示了上升流的存在.冷涡区的营养盐来源于冬季南下的黄海西部沿岸流的水平输运,冷涡边界锋区的上升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营养盐的垂向输送.春末济州岛西南的Chl-a高值区(最高Chl-a含量为5.69μg/dm^(3))预示了藻华的发生,其与东海北部冷涡和营养盐高值区位置总体相吻合.较高的营养盐水平、良好的光照和增强的水体稳定度是春末东海北部冷涡区藻华形成的有利因素,同时该冷涡与南部高温、高盐水交汇形成的西北-东南向锋面对Chl-a高值区的空间格局与位置也具有重要影响.济州岛西南海域水体浊度较低,满足浮游植物生长所需光照条件所能达到的垂向深度较大,导致冷涡藻华区存在次表层Chl-a高值.该研究为进一步深入认识东海北部初级生产过程的调控机制和开展区域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北部冷涡 营养盐 藻华 东海
下载PDF
基于高分一号卫星影像的柽柳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研究——以昌邑柽柳国家海洋特别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国强 马毅 +3 位作者 王建步 包玉海 谢琳 王敏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5,94,共9页
柽柳是滨海湿地植被中的典型物种,多生长在潮间带和潮上带,在保护海岸、改良滩涂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南红北柳"湿地修复工程,凸显了柽柳在滨海湿地保护中的核心作... 柽柳是滨海湿地植被中的典型物种,多生长在潮间带和潮上带,在保护海岸、改良滩涂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南红北柳"湿地修复工程,凸显了柽柳在滨海湿地保护中的核心作用,应用遥感技术估算大范围柽柳的生物量对柽柳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昌邑柽柳国家海洋特别保护区为例,应用国产GF-1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生物量实测数据,构建了柽柳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选取了最优模型并开展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1)5个植被指数中,比值植被指数RVI与柽柳地上生物量(AGB)相关性最高,为0.686;(2)RVI对应的三次多项式生物量估算模型决定系数最高,为0.81,且平均相对误差MRE和均方根误差RMSE最小,分别为4.7%和0.05 kg/m^2;(3)应用2014年9月4日获取的昌邑柽柳国家海洋特别保护区GF-1卫星遥感影像,利用RVI三次多项式估算模型进行生物量遥感估算,得到研究区柽柳林地上平均生物量为0.75 kg/m^2,总生物量为15020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 柽柳 植被指数 生物量
原文传递
乳山湾邻近海域有机碳的分布与底界面过程 被引量:3
12
作者 臧家业 赵晨英 +4 位作者 刘军 谢琳 王以斌 张爱军 冉祥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89-1102,共14页
根据2009年和2014年夏季在乳山湾口及邻近海域的综合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海域夏季有机碳的时空分布、底界面过程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9年夏季乳山湾近海水体溶解有机碳(DOC)含量介于0.70~3.19mg/L之间,平均值为1.80mg/L;DOC的平均值在... 根据2009年和2014年夏季在乳山湾口及邻近海域的综合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海域夏季有机碳的时空分布、底界面过程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9年夏季乳山湾近海水体溶解有机碳(DOC)含量介于0.70~3.19mg/L之间,平均值为1.80mg/L;DOC的平均值在8月最高,7月与9月次之,6月最低;2014年8月份DOC的变化范围为1.79~15.2mg/L,高于2009年同期水平,颗粒有机碳(POC)的变化范围为0.04~1.33mg/L;水体有机碳的分布受陆源输入、海洋初级生产以及潮汐的显著影响.研究区域夏季颗粒有机碳(POC)的沉降通量为(25±0.8)g/m^2,约占初级生产固碳量的66%;沉积物上层(0~4cm)间隙水中DOC的浓度是沉积物上覆水的8~9倍,DOC在沉积物—水界面存在向上覆水释放的现象;乳山湾湾口DOC交换通量为14.4–97g/(m^2·a),占水体存量的1.1%~13.4%.人类活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乳山湾及其近海有机碳的构成与循环收支过程,是区域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之一.有超过50%的有机碳会随潮流输送到外海,显示潮流在有机碳输送中巨大作用;沉积物-水界面DOC的交换会影响底界面有机碳的收支与循环过程,有机碳的收支表明研究海域底界面有机碳的降解所产生的溶解有机碳是水体DOC的重要来源,最终保存在沉积物中的碳其埋藏量约占初级生产的13%;相对较低的溶解氧水平可能会增加DOC的交换通量,影响碳在陆架边缘海的埋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山湾 有机碳 通量 初级生产 底界面过程
下载PDF
春季东海营养盐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控制机制
13
作者 吴林妮 韦钦胜 +5 位作者 辛明 王明玉 滕飞 谢琳 孙霞 王保栋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2-636,共15页
基于2017年5月所获取的温度、盐度、营养盐和叶绿素a(Chl a)等调查资料,本文从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分析了春季东海营养盐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水文动力状况的关系,探讨了黑潮次表层水涌升和跨陆架输运对营养盐与Chl a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于2017年5月所获取的温度、盐度、营养盐和叶绿素a(Chl a)等调查资料,本文从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分析了春季东海营养盐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水文动力状况的关系,探讨了黑潮次表层水涌升和跨陆架输运对营养盐与Chl a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近海和调查海域东北部为2个营养盐高值区,且浙江近海的Chl a质量浓度较高;调查海域东南部上层总体具有低营养盐、低Chl a的特征,而该海域底层水体中的磷酸盐(PO4-P)浓度较高。调查海域的水团格局对营养盐浓度和分布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浙闽沿岸水和黄海沿岸流的南下输运对应形成了2个营养盐高值区;受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的影响,调查海域东南部底层呈现出高PO4-P的特征。春季黑潮次表层水由台湾东北部向东海陆架的入侵和涌升不仅显著影响了研究海域的温、盐度场和流场格局,同时也是实现营养盐跨陆架输运的重要通道和途径。受浙闽沿岸水和黑潮次表层水对营养盐输运的影响,在杭州湾东南—浙江近海对应形成了Chl a高值区;富PO4-P且具有适宜N/P值的黑潮次表层水向陆架入侵所形成的上升流对维持近海的初级生产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揭示了春季东海营养盐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相关水文、生态过程的关系,为阐释该海域营养盐的控制机制和生态影响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跨陆架输运 上升流 黑潮次表层水 东海
下载PDF
星斑川鲽♀×圆斑星鲽♂杂交子代的生化组成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波 谢琳 +1 位作者 翟毓彬 刘世禄 《河北渔业》 2010年第9期1-4,34,共5页
对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es)♂杂交的子一代(杂交鲽)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并与其亲本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杂交鲽的含水率和粗蛋白略低于双亲,粗脂肪含量介于二者之间;杂交鲽氨基酸... 对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es)♂杂交的子一代(杂交鲽)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并与其亲本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杂交鲽的含水率和粗蛋白略低于双亲,粗脂肪含量介于二者之间;杂交鲽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及鲜味氨基酸总量均低于双亲,但EAA/TAA和EAA/NEAA均高于双亲,此外,杂交鲽肌肉中缬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双亲;脂肪酸含量方面,杂交鲽的EPA明显高于双亲,DHA比星斑川鲽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鲽 生化组成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海水溶解氧标准指数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保栋 孙霞 +1 位作者 谢琳 辛明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0-464,共5页
溶解氧是海水水质评价的一个重要参数。但是,我国现行的溶解氧单因子标准指数计算方法,存在方法原理及科学依据不甚明确、评价结果有时不合理等问题,不能准确地反映海水水质状况。一般污染物的标准指数与其质量浓度呈正比关系,而溶解氧... 溶解氧是海水水质评价的一个重要参数。但是,我国现行的溶解氧单因子标准指数计算方法,存在方法原理及科学依据不甚明确、评价结果有时不合理等问题,不能准确地反映海水水质状况。一般污染物的标准指数与其质量浓度呈正比关系,而溶解氧的标准指数与溶解氧质量浓度呈反比关系。基于这一反比关系及其他相关的科学研究事实,提出了溶解氧标准指数计算的新方法,该方法克服现行溶解氧单因子标准指数计算方法的缺点,并具有方法原理明确、逻辑推导清晰、评价结果合理且具有可比性、使用简便等优点,适用于海水溶解氧标准指数计算和水质评价,亦可应用于淡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标准指数 水质评价
下载PDF
南极半岛近岸海域生物化学要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16
作者 付丹 郑晓玲 +3 位作者 王保栋 辛明 滕芳 谢琳 《海岸工程》 2017年第1期43-51,共9页
基于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在南极半岛(60°~63°S)近岸海域获取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生物化学要素中溶解有机碳(DOC)、总氮(TN)和总磷(TP)分布特征并讨论地形和水团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夏季南极半岛近岸海域水体DO... 基于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在南极半岛(60°~63°S)近岸海域获取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生物化学要素中溶解有机碳(DOC)、总氮(TN)和总磷(TP)分布特征并讨论地形和水团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夏季南极半岛近岸海域水体DOC浓度变化范围为40.5~78.1μmol/L,平均浓度为66.3μmol/L;TN浓度变化范围为4.2~29.5μmol/L,平均浓度为14.9μmol/L;TP浓度变化范围为0.8~2.9μmol/L,平均浓度为2.0μmol/L。表层DOC呈现研究海域西北部D1断面和东南部D5断面浓度较高,中部DOC浓度较低;表层TN与TP浓度高值区出现在研究海域西部D1断面北部以及南部,中部和东部浓度较低;DOC,TN和TP浓度的垂直分布与海底地形和水团交汇密切相关,水团运动受阻于地形致使生物化学要素在垂直方向再分布。DOC,TN和TP空间分布反映了南极半岛近岸海域生物化学要素复杂的流通,将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南极资源及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半岛 溶解有机碳 总氮 总磷 分布特征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星斑川鲽呼吸频率的影响
17
作者 王波 谢琳 +2 位作者 傅明珠 孙丕喜 姜美洁 《齐鲁渔业》 2009年第12期1-3,共3页
研究了温度、盐度与pH对星斑川鲽呼吸频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适宜温度范围星斑川鲽呼吸频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4~26℃范围内,其呼吸频率Vf与温度T基本呈线性关系:Vf=1.8168T+27.23,R=0.9376;在盐度5~31范围内其呼吸频率变动幅度小... 研究了温度、盐度与pH对星斑川鲽呼吸频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适宜温度范围星斑川鲽呼吸频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4~26℃范围内,其呼吸频率Vf与温度T基本呈线性关系:Vf=1.8168T+27.23,R=0.9376;在盐度5~31范围内其呼吸频率变动幅度小,呼吸频率的改变量只有10次/分,为广盐性鱼类;高pH(10.15)和低pH(3.0)情况下,星斑川鲽的鳃盖张合大,鳃盖外缘外翘;30分钟后表现出不适应,上下窜动,而在pH=3.0中的鱼1小时50分钟后全部死亡,可见星斑川鲽耐酸性不如耐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斑川鲽 温度 盐度 PH
原文传递
渤黄海营养盐结构及其潜在限制作用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29
18
作者 谢琳 孙霞 +1 位作者 王保栋 辛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5-53,共9页
根据2006-2007年4个季节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探讨了渤海和黄海营养盐结构分布变化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生长的潜在的限制状况。结果表明,渤黄海水体Si/N/P比值均偏离Redfield比值,季节变化明显;春夏冬季N/P和Si/P比值由近岸向远岸海域递减... 根据2006-2007年4个季节的现场调查资料,分析探讨了渤海和黄海营养盐结构分布变化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生长的潜在的限制状况。结果表明,渤黄海水体Si/N/P比值均偏离Redfield比值,季节变化明显;春夏冬季N/P和Si/P比值由近岸向远岸海域递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黄河口、鸭绿江口及苏北近岸,秋季上层水体N/P和Si/P比值的分布趋势有所不同,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南黄海的中部海域。受陆源输入的影响,近岸特别是河口区N/P和Si/P比值均较高,温跃层的生消变化和生物活动调控着黄海中部海域营养盐结构的变化。渤黄海浮游植物生长主要受P的潜在限制,部分季节受N、Si的潜在限制;营养盐限制状况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变化及不同营养盐的同时或交替限制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结构 营养盐限制 渤海 黄海
下载PDF
夏季南黄海总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9
作者 谢琳 魏修华 +3 位作者 王宗灵 战闰 石晓勇 王保栋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7-505,共9页
依据2006年7-8月对南黄海调查得到的总有机碳(TOC)数据,探讨了南黄海TOC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2006年夏季南黄海TOC质量浓度范围为0.91~2.53 mg/L,平均值为1.66 mg/L。北部近岸TOC质量浓度较高,呈现由近岸向外海递减的... 依据2006年7-8月对南黄海调查得到的总有机碳(TOC)数据,探讨了南黄海TOC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2006年夏季南黄海TOC质量浓度范围为0.91~2.53 mg/L,平均值为1.66 mg/L。北部近岸TOC质量浓度较高,呈现由近岸向外海递减的变化趋势;而南部近岸TOC值则较低,且分布趋势也与北部相反。在垂直方向上,表层TOC值最高,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TOC的分布趋势主要受控于水文结构,但在某些海流影响较小、生物量较大的海域,生物生产对TOC的含量也有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总有机碳 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荣成湾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谢琳 蒲新明 +1 位作者 孙霞 王保栋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7,共9页
根据2009年2月、5月、8月、11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荣成湾水体的溶解无机氮(DIN)、磷酸盐(PO4-P)、硅酸盐(SiO3-S)i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对荣成湾营养盐的潜在限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荣成湾营养盐含量及分布与养殖海... 根据2009年2月、5月、8月、11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荣成湾水体的溶解无机氮(DIN)、磷酸盐(PO4-P)、硅酸盐(SiO3-S)i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对荣成湾营养盐的潜在限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荣成湾营养盐含量及分布与养殖海带的生长周期有着紧密的联系:海带生长初期(11月)营养盐含量较高,营养盐的平面分布呈近岸高外海低的变化趋势,NO3-N为DIN的主要成分;海带生长后期(5月份)水体营养盐含量较低,DIN分布趋势与11月份基本一致,PO4-P表现为湾中部较高,近岸和湾外较低,NO3-N和NH4-N是DIN的主要成分;海带收获后期(8月份)营养盐含量极低,DIN呈近岸浓度低外海浓度高的变化趋势,PO4-P和SiO3-Si则呈近岸高外海低的变化趋势,DIN主要以NH4-N为主。荣成湾水体浮游植物生长在春、秋和冬季基本不受营养盐的限制,夏季主要受到P的限制,基本不受N、Si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营养限制 海带养殖 荣成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