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近年来中国发展模式研究述评 被引量:8
1
作者 杨生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5-111,共7页
近年来,“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或“中国经验”(出于行文的方便.本文以下均采用“中国模式”的提法)的概念在国内外学界政坛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特别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受到更大的关注... 近年来,“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或“中国经验”(出于行文的方便.本文以下均采用“中国模式”的提法)的概念在国内外学界政坛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特别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受到更大的关注。学者政要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模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理论维度、现实意义、历史局限等问题.撰写了大量论文、著作、调查报告、新闻报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发展模式 冷思考 述评 话题 中国模式 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 中国经验
下载PDF
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思想解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1-96,共6页
站在技术政治学的立场上,马尔库塞把当代科学技术视为一种新的控制形式,把"技术理性的政治内容"当作分析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理论出发点。本文通过与海德格尔、哈贝马斯技术观进行比较,试图廓清马尔库塞通过激进变革实现... 站在技术政治学的立场上,马尔库塞把当代科学技术视为一种新的控制形式,把"技术理性的政治内容"当作分析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理论出发点。本文通过与海德格尔、哈贝马斯技术观进行比较,试图廓清马尔库塞通过激进变革实现从技术理性到新技术理性转变的理想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海德格尔 哈贝马斯 技术理性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 被引量:6
3
作者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56-58,65,共4页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构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话语体系建构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与学理性,同时,通过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
关键词 话语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 现实性 学理性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生活世界的人文审视 被引量:5
4
作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6-79,共4页
大学生活是大学生人生的黄金期。大学生实用主义的倾向和大学人文精神的弱化,必须引起我们对大学生生活世界的高度关注。只有真正关注大学生生活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增加亲和力,富有感染力,提高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活世界 人文
下载PDF
以太网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电工技术杂志》 2004年第11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以太网技术 应用 备用电源自投 无功自动调节 数据共享 通信系统 站内 电压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4
6
作者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9-62,共4页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风建设,把党的优良作风视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环境下,党风建设问题显得十分突出。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对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风建设,把党的优良作风视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环境下,党风建设问题显得十分突出。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对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风廉政建设 理论创新 实践探索
下载PDF
微文化环境下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3
7
作者 《创新》 2016年第6期107-112,共6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文化的濡养。作为高校亚文化的新锐,微文化以其开放性、娱乐性、创造性等特征,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无所不在的影响。一方面,微文化带来媒介与通讯的合一、传播与接受的合一、信息与生活的合一,从而使...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文化的濡养。作为高校亚文化的新锐,微文化以其开放性、娱乐性、创造性等特征,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无所不在的影响。一方面,微文化带来媒介与通讯的合一、传播与接受的合一、信息与生活的合一,从而使文化的传播方式更为灵活。另一方面,微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由于降低了门槛,如果信息监管不力,极易成为垃圾信息和谣言的温床。在新的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善建、善治、善用微文化,利用好微课、微博、微公益等微文化载体,才能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文化 微课 微博 微公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
下载PDF
我国涉海人类活动与海洋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宗金 《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 2015年第1期89-98,共10页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我国的海洋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海洋的生命活力正因为人类的污染行为而不断减弱。本研究主要基于1993年至2012年这20年间的《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和《中国海洋灾害公报》中的相关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的...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我国的海洋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海洋的生命活力正因为人类的污染行为而不断减弱。本研究主要基于1993年至2012年这20年间的《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和《中国海洋灾害公报》中的相关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涉海人类活动与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涉海人类活动与海洋环境污染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尤其是海水制盐产量与海水水质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沿海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量和海水水产品产量及赤潮灾害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海人类活动 海洋环境污染 海水水质 赤潮灾害
下载PDF
话语体系构建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1-64,共4页
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方法的革新提供了契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学习和研究,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探索,不断从理论创... 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方法的革新提供了契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学习和研究,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探索,不断从理论创新、形式创新、宣传创新等多方面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入活力,从而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 认同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仰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理论与当代》 2009年第2期28-30,共3页
重塑中国人的信仰,是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一面旗帜,能够为重构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终将转化为... 重塑中国人的信仰,是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一面旗帜,能够为重构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终将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并进一步发展为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信仰体系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中国梦视野下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15,共3页
中国梦是中国百年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梦想。中国梦作为民族复兴梦,在根本上体现为文化的复兴。中国梦是要实现现代化,现代化在根本上意味着中国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首先表现为生存方式和精神家园的重构,即文化的现代化。社会... 中国梦是中国百年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梦想。中国梦作为民族复兴梦,在根本上体现为文化的复兴。中国梦是要实现现代化,现代化在根本上意味着中国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首先表现为生存方式和精神家园的重构,即文化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上的最鲜明标记,构成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价值内核。在全球化的历史境遇中,中国梦与世界梦相通相连,中国现代文明秩序在世界新文化的生成过程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现代化 中国文化
下载PDF
个性化与团队精神 被引量:1
12
作者 《科教文汇》 2008年第7期137-137,141,共2页
市场经济大大激发了独立个性的形成。知识经济要求以因材施教和以培养创造力为核心目标的个性化教育模式与之相适应。教育的个性化应当以人格健全和增强学生的创造力为目标,并同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相结合。和谐教育追求人的自身... 市场经济大大激发了独立个性的形成。知识经济要求以因材施教和以培养创造力为核心目标的个性化教育模式与之相适应。教育的个性化应当以人格健全和增强学生的创造力为目标,并同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相结合。和谐教育追求人的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统一,在实践层面即要求个性化与团队精神的互动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 团队精神 和谐教育
下载PDF
UPS在现代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
13
作者 《广播与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0,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不间断电源供应系统 (UPS)的功能、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发展现状 ,并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供电方案为例 ,说明了
关键词 电源 UPS 广播 电视
下载PDF
文明的转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年第4期36-38,共3页
西方工业文明为主导的现代文明引发了全球性生态危机,从根本上动摇了人类生存的基础。文明范式的转型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在世界文明新的大变局中,再度振... 西方工业文明为主导的现代文明引发了全球性生态危机,从根本上动摇了人类生存的基础。文明范式的转型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在世界文明新的大变局中,再度振兴的中华文明将肩负着开创人类未来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中华文明 生态危机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演进述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67,共3页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求,以建设和弘扬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为己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建设理论,走出...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求,以建设和弘扬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为己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建设理论,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回顾和总结这一历程,对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历史演进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建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63,共4页
在全球化舞台上,文化扮演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的角色,人类文化实践也因此面临多方面的深层考验和挑战。全球化造成中心与边缘的划分,改变了身份认同的基础,使得非西方社会文化身份的问题凸显出来。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建构,一方面... 在全球化舞台上,文化扮演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的角色,人类文化实践也因此面临多方面的深层考验和挑战。全球化造成中心与边缘的划分,改变了身份认同的基础,使得非西方社会文化身份的问题凸显出来。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建构,一方面要遵循文化的自律规则,但要警惕陷入"自我中心论"的固化思维;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文化的他律因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筑牢中国文化主体性的现实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化身份 文化主体性
下载PDF
甲亢性周期性瘫痪18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高鹏 王春秀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5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甲亢性周期性瘫痪 并发症 TPP 常见 误诊误治 甲亢患者 首发症状
下载PDF
论和谐精神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8
作者 《传承》 2008年第4期40-41,共2页
和谐精神是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而必须遵循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从普遍的意义上讲,和谐精神包括民主法治精神、和而不同精神、团结友爱精神、自由精神与平等意识、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 和谐精神是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而必须遵循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从普遍的意义上讲,和谐精神包括民主法治精神、和而不同精神、团结友爱精神、自由精神与平等意识、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方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和谐精神发挥着导向、保障、凝聚、激励、环境营造及调控和反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文化 精神
下载PDF
哲学话语中的现代性批判
19
作者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6-10,共5页
从黑格尔确立现代性地位并开启现代性批判,到法兰克福学派在理性中找回克服理性异化的力量;从尼采告别启蒙辩证法,以非理性突破理性统治,到后现代主义者否定逻各斯中心主义,在理性之外寻找进行怀疑的多元原则,这些构成了迄今为止的现代... 从黑格尔确立现代性地位并开启现代性批判,到法兰克福学派在理性中找回克服理性异化的力量;从尼采告别启蒙辩证法,以非理性突破理性统治,到后现代主义者否定逻各斯中心主义,在理性之外寻找进行怀疑的多元原则,这些构成了迄今为止的现代性思想演化史。每一种批判都以历史批判者的姿态宣告哲学的终结或是现代性的终结,其实质不过是哲学现代性话语的某种声张,同属于一种观念论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理性 主体性
下载PDF
江泽民新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20
作者 郑晓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5-8,共4页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中国21世纪发展构想,从哲学高度阐发了一种新发展观。笔者拟从三个方面开掘其哲学底蕴,并分析中国社会经济的21世纪发展大势。
关键词 新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社会全面进步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