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加皮的薄层鉴别和异贝壳杉烯酸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6
1
作者 欣辛 程志红 陈道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25-2427,共3页
目的建立五加皮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为五加皮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异贝壳杉烯酸和对照药材为对照,以石油醚-丙酮-异丙醇-甲酸(12:2:0.5:0.1)为展开剂,建立了其定性鉴别方法;采用高... 目的建立五加皮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为五加皮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异贝壳杉烯酸和对照药材为对照,以石油醚-丙酮-异丙醇-甲酸(12:2:0.5:0.1)为展开剂,建立了其定性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异贝壳杉烯酸为对照,PhenomenexC18(100mm×4.6mm,2.6μm)为色谱柱,乙腈-水(50.2:49.8)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为检测器建立了其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在建立的薄层色谱上,五加皮样品、五加皮对照药材以及对照品在相应的位置,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而香加皮对照药材未见该对照斑点。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表明,异贝壳杉烯酸在2.01—40.12μg质量范围内进样质量对数与峰面积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1%,RSD为1.46%(n=6);异贝壳杉烯酸的含量以干燥品计为0.70%~2.17%。结论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法专属性强,能较好的区别五加皮及其伪品。建立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度高,可用于五加皮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加皮 异贝壳杉烯酸 薄层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丹参的抗补体活性及其对哮喘小鼠炎症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欣辛 范国荣 +1 位作者 朱全刚 宋伟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1-273,共3页
目的评价丹参的抗补体活性及其对哮喘小鼠炎症的抑制作用,探讨丹参治疗哮喘的新机制。方法采用补体溶血实验来评价丹参的抗补体活性;30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组、丹参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两组采用卵清蛋白(O... 目的评价丹参的抗补体活性及其对哮喘小鼠炎症的抑制作用,探讨丹参治疗哮喘的新机制。方法采用补体溶血实验来评价丹参的抗补体活性;30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组、丹参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两组采用卵清蛋白(OVA)和脂多糖(LPS)联合致敏建立中性粒细胞型哮喘小鼠模型。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并分类,HE染色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丹参具有抗补体活性,作用于补体C3、C4与C5组分;其抗补体活性部位显著降低哮喘小鼠BALF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量,改善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结论丹参可减轻中性粒细胞型哮喘小鼠炎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补体系统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抗补体 哮喘 中性粒细胞
原文传递
高速离心分配色谱法去除夏天无总生物碱中荷包牡丹碱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欣辛 孙百玲 杨义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787-2792,共6页
目的采用高速离心分配色谱(FCPC)方法去除夏天无总生物碱中的毒性成分荷包牡丹碱(BI)。方法以体积流量、转速、样品浓度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各工艺参数,同时对优化后的工艺结果与溶剂萃取法比较,并对最优工艺进行线性放大实验... 目的采用高速离心分配色谱(FCPC)方法去除夏天无总生物碱中的毒性成分荷包牡丹碱(BI)。方法以体积流量、转速、样品浓度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各工艺参数,同时对优化后的工艺结果与溶剂萃取法比较,并对最优工艺进行线性放大实验。结果最佳工艺为样品质量浓度80 mg/mL,转速1 200 r/min,体积流量4 mL/min。通过放大实验制得相应去除BI的夏天无总生物碱部位,BI去除率>94.0%,其余生物碱回收率>85.0%,优于传统溶剂萃取法。该工艺分离时间短,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快速、环保,不仅为提高夏天无总生物碱的安全性提供思路,而且为去除毒性成分的夏天无总生物碱产业化道路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离心分配色谱 夏天无 总生物碱 去除率 荷包牡丹碱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型哮喘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潜在治疗药物筛选 被引量:5
4
作者 宋伟华 欣辛 +1 位作者 秦琼 范国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1-866,共6页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与分子对接技术筛选中性粒细胞型哮喘(neutrophilic asthma,NA)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其潜在治疗药物,为其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药物。方法从GEO数据库筛选NA与健康人群的DEGs,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DEGs的蛋白互作...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与分子对接技术筛选中性粒细胞型哮喘(neutrophilic asthma,NA)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其潜在治疗药物,为其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药物。方法从GEO数据库筛选NA与健康人群的DEGs,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DEGs的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关键基因,并对DEGs进行GO功能注释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潜在的先导化合物。结果共筛选出147个DEGs;PPI网络分析筛选出CXCL8、FPR2、CXCL1、TNFRSF1B、CXCR1等10个关键基因;GO分析表明DEGs参与炎症与免疫反应、趋化作用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分析显示DEGs主要富集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补体与凝血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芍药苷元酮与雷公藤甲素与补体与凝血通路中C8B、PLAU等基因蛋白具有很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本研究发现补体与凝血信号通路或许可以成为NA新的治疗靶点,芍药苷元酮与雷公藤甲素是潜在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中性粒细胞型哮喘 差异表达基因 补体 芍药苷元酮 雷公藤甲素
下载PDF
葛根中大豆苷的高速离心分配色谱法分离纯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欣辛 朱全刚 +2 位作者 陈中建 孙百玲 杨义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86-2388,共3页
目的应用高速离心分配色谱法(FCPC)分离纯化葛根中的大豆苷。方法以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5:1:0.5:5)作为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流动相,下相为固定相,转速1400 r/min,流速3.0 m L/min,检测波长254 nm,采用ascending模式进行分离制备,... 目的应用高速离心分配色谱法(FCPC)分离纯化葛根中的大豆苷。方法以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5:1:0.5:5)作为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流动相,下相为固定相,转速1400 r/min,流速3.0 m L/min,检测波长254 nm,采用ascending模式进行分离制备,化合物的结构由质谱及核磁共振谱鉴定。结果从1.0 g葛根粗提物中分离得到16.3 mg大豆苷,纯度经HPLC分析为96.5%。结论该方法适合于葛根中的大豆苷的高效分离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离心分配色谱 葛根 大豆苷
原文传递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美普他酚(2-氨基-6-甲基)-苯甲酸酯的含量
6
作者 郁韵秋 +3 位作者 欣辛 卢美艳 郑伟 仇缀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盐酸美普他酚(2-氨基-6-甲基)-苯甲酸酯的含量。方法采用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0.02 mol/L醋酸铵水溶液(氨水调...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盐酸美普他酚(2-氨基-6-甲基)-苯甲酸酯的含量。方法采用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0.02 mol/L醋酸铵水溶液(氨水调节pH至7.4):甲醇(25∶75,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结果盐酸美普他酚(2-氨基-6-甲基)-苯甲酸酯的最低定量限为20 ng,线性范围20-500μg/mL(r=0.999 4)。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盐酸美普他酚(2-氨基-6-甲基)-苯甲酸酯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美普他酚(2-氨基-6-甲基)-苯甲酸酯 含量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青蒿化学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欣辛 喻琴 +2 位作者 陈增修 潘会君 宋伟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66-2571,共6页
目的研究青蒿Artemisia annua L.化学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方法青蒿7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TLC、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溶血试验法评价其抗补体活性。结果从中分... 目的研究青蒿Artemisia annua L.化学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方法青蒿7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TLC、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溶血试验法评价其抗补体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hrysosplenetin(1)、artemetin(2)、东莨菪内酯(3)、山柰酚(4)、casticin(5)、芹菜素(6)、木犀草素(7)、青蒿素(8)、loliolide(9)、圣草酚(10)、3,7-dimethylquercetin(11)。化合物4、6~8、10~11对补体的经典和旁路途径均有抑制作用,活性最强的化合物8作用于补体C1q、C3~C5、C9靶点。结论化合物9、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从青蒿中分离得到的青蒿素抗补体活性最强,可以作为补体抑制剂的候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抗补体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