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轨合一”培养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4
1
作者 安立新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期44-46,共3页
2012年,首都医科大学试行住院医规范化培训教育和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并轨。因为两者培养点、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使得此项"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具备一定的可行性。而且,能够有效控制"重科研、轻临床"的培养现... 2012年,首都医科大学试行住院医规范化培训教育和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并轨。因为两者培养点、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使得此项"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具备一定的可行性。而且,能够有效控制"重科研、轻临床"的培养现状,解决相关法律法规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之间的矛盾。但是,缺乏系统的科研训练、临床轮转质量低下又是不能忽视的不足。加强理论学习、严格考核制度、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导师监督,将有效提高"双轨合一"培养模式的推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轨合一 可行性 优缺点 思考
下载PDF
针刺调节缺血性脑血管病围手术期脑血流量和脑神经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春美 安立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642-646,共5页
背景针刺成为卒中后康复治疗的重要辅助措施之一。目的综述针刺治疗脑卒中的临床进展及其调节机制。内容针刺可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状态,促进偏瘫恢复,降低痉挛状态的发生率,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此外... 背景针刺成为卒中后康复治疗的重要辅助措施之一。目的综述针刺治疗脑卒中的临床进展及其调节机制。内容针刺可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状态,促进偏瘫恢复,降低痉挛状态的发生率,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此外,针刺可预防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carotidarterystenting。CAS)术后的再灌注综合征。针刺通过多种机制改善卒中后状态:改善脑缺血局部微循环,拮抗氧自由基损伤,控制炎症反应,减少血栓形成,调节信号转导通路及蛋白质,促进侧支循环等。趋向针刺对脑卒中的治疗效果肯定,其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卒中后脑神经功能状态。但将针刺应用于脑卒中手术术中的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针刺 脑血流量 脑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震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出现急性肺水肿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神经源性肺水肿最早是在上个世纪初被报道,主要见于脊髓损伤、颅内出血、癫痫持续状态、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延...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出现急性肺水肿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神经源性肺水肿最早是在上个世纪初被报道,主要见于脊髓损伤、颅内出血、癫痫持续状态、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延髓病变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通常在上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起病后24~72 h内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肺水肿 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治疗原则 心源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肺部病变
下载PDF
“导师制”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9
4
作者 安立新 陆愉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期1-2,共2页
导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分析现有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现状,从受训医师和指导教师两方面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结合本单位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实施"导师制"的经验,分析"导师制"在... 导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分析现有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现状,从受训医师和指导教师两方面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结合本单位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实施"导师制"的经验,分析"导师制"在规范化培训中的优势,总结确实可行的实施方法,为进一步优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麻醉科
下载PDF
替加环素不良反应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晓东 +1 位作者 菅凌燕 肇丽梅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364-2368,共5页
目的:探究替加环素所致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规律及临床特点,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以"替加环素、"不良反应"等为关键字,在中华医院知识仓库(CN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华医学... 目的:探究替加环素所致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规律及临床特点,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以"替加环素、"不良反应"等为关键字,在中华医院知识仓库(CN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华医学会期刊自建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检索1997—2016年有关替加环素不良反应的文献,并以"tigecycline","adverse drug reactions"等为检索词在Pubmed和Elsevier Clinicalkey进行上述检索,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1 439篇,排除综述、同一病例的重复报道及其余交代不清的报道,共有符合标准的文献44篇(国外27篇,国内17篇),病例169例。替加环素所致ADRs及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以急性胰腺炎、凝血功能障碍为主,其他还包括血细胞减少、腹泻、皮疹、肝损伤、肾损伤等。结论:替加环素所引起的ADRs日益增多,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不良反应 文献计量分析
原文传递
低龄儿童颅脑手术术后疼痛情况的评估 被引量:7
6
作者 叶虹 +1 位作者 李锦 安立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605-609,共5页
目的观察低龄儿童(1岁~6岁)开颅术后的疼痛现状,并探讨影响其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择期开颅肿瘤切除术1岁-6岁患儿135例,其中15例因为术后不能即刻拔除气管导管被排除,11例因为术后1h内未清醒不能配... 目的观察低龄儿童(1岁~6岁)开颅术后的疼痛现状,并探讨影响其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择期开颅肿瘤切除术1岁-6岁患儿135例,其中15例因为术后不能即刻拔除气管导管被排除,11例因为术后1h内未清醒不能配合术后评分也被排除,另有1例因术后2日血肿行二次手术也被排除。最终共108例能够配合术后疼痛评分的患儿纳入研究。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测量和记录每名患儿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手术的变量及术后疼痛及相关变量,术后分别采用Face、Legs、Activity、Cryand Consolability(FLACC)评分和Wong-BakerFacesScale(WBFS)评分两种方法进行疼痛评分。结果108名患儿中大部分的患儿(FLACC法62%、WBFS法82%)在术后1h的疼痛评分超过4分。开颅部位(PFLACC=0.035;RWBFS=0.039)、手术结束前末次镇痛药的使用(PFLACC=0.026,PWBFS=0.015)、手术结束后患儿的去向(PWBFS=0.022)及术后是否使用静脉镇痛泵(PFLACC=0.000,RWBFS=0.002)均为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结论大部分低龄儿童在行开颅肿瘤切除术后48h内经历了中到重度的疼痛,尤其是某些1岁~2岁小儿。在可以控制的因素中手术,手术结束前镇痛药的使用,术后及时得到父母的安抚与关怀,术后使用静脉镇痛泵等可以明显减轻患儿的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疼痛 神经外科 学龄前儿童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针刺辅助全麻在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赵春美 +2 位作者 张晴 贾春蓉 安立新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7期751-757,共7页
目的观察针刺辅助全身麻醉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术期脑血流及脑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2例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PCIS)支架置入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A组)19例,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18例和假电针对照组(C组)15例。A... 目的观察针刺辅助全身麻醉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术期脑血流及脑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2例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PCIS)支架置入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A组)19例,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18例和假电针对照组(C组)15例。A组进行针刺,T组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C组采用假电针。测定所有患者术前、治疗30 min后、术后30 min、术后1天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的平均脑血流速度(Vm)。记录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NIHSS、mRS评分。结果 3组PCA术前、术后30 min、术后1 d V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T组治疗30 min后PCA的Vm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1周,A组和T组NIHSS评分均低于C组(P<0.05),A组和T组mRS评分为0级的患者均多于C组(P<0.05)。而3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或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PCIS患者,刺激30 min可增加PCA脑血流,加速术后早期(1周)的神经功能恢复,而对远期的神经功能预后没有影响,是一种值得应用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经皮穴位电刺激 电针 血管假体植入 脑梗死
下载PDF
电针复合不同麻醉方式对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春美 +2 位作者 张晴 贾春蓉 安立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2274-2279,共6页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电针复合局部监测麻醉或者全身麻醉,应用于脑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观察对其术中维持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内,行脑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185例,分为局麻电针组(LA组,n=41)和局麻...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电针复合局部监测麻醉或者全身麻醉,应用于脑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观察对其术中维持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内,行脑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185例,分为局麻电针组(LA组,n=41)和局麻对照组(LC组,n=44),全麻电针组(GA组,n=38)和全麻对照组(GC组,n=42)。穴位的选择为术侧,水沟连百会,合谷连外关。对电针组患者进行针刺,对照组患者采用假电针做对照。记录术中的循环变化,记录血管活性药及麻醉药物的使用情况,记录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基本情况表示,采用局部监测麻醉的患者均为前循环堵塞的脑卒中患者;而必须采用全身麻醉的患者大部分为后循环堵塞(GC=28例,GA=29例)的脑卒中患者。LA组术中尼莫地平使用总量明显小于LC组(P<0.05)。而全麻2组中术中多巴胺平均使用量GA组小于GC组(P<0.05)。全身麻醉的患者,GA组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少于GC组(P<0.05)。术后拔管期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GA组小于GC组(P<0.01)。4组患者术后出现中等疼痛以上(VAS评分≥4分)的例数,在术后第1天9 am、术后第1天4 pm,LA组少于LC组(P<0.05);GA组少于GC组(P<0.05)。结论:脑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麻醉方式的选择与血管堵塞部位密切相关。针刺辅助局部监测麻醉或全身麻醉应用于CAS术中,可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减少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麻醉药物用量,具有辅助镇痛、促进麻醉恢复的功效,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麻醉方式 脑血管支架置入术 循环稳定 术后恢复
下载PDF
延髓肿瘤开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管理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科 +2 位作者 叶虹 张俊廷 安立新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延髓肿瘤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麻醉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延髓肿瘤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重点分析此类患者的麻醉期间和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管理。结果 2014年1月至10月有28例延髓肿瘤患者入组,病理性质以胶质瘤为主;... 目的延髓肿瘤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麻醉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延髓肿瘤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重点分析此类患者的麻醉期间和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管理。结果 2014年1月至10月有28例延髓肿瘤患者入组,病理性质以胶质瘤为主;术前吞咽功能障碍及呼吸功能异常比率分别为46.4%(13/28)和3.6%(1/28),术中经鼻插管比率为42.8%(12/28);有75%(21/28)患者采取术后保留气管导管观察,出现呼吸功能障碍需要进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分别为31.4%(9/28)和35.7%(10/28)。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异常率较良性肿瘤高。结论延髓恶性肿瘤术后常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术后保留气管导管,尤其是经鼻气管插管,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管理,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术及呼吸机辅助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肿瘤 呼吸功能障碍 气管插管 麻醉
下载PDF
罗库溴铵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经肌肉阻滞效应
10
作者 熊蔚 +3 位作者 李享佳卉 陈良 范议方 韩如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1-705,共5页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与非PD患者罗库溴铵的神经肌肉阻滞效应。方法纳入年龄18~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Ⅲ,接受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的PD患者(PD组)31例和...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与非PD患者罗库溴铵的神经肌肉阻滞效应。方法纳入年龄18~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Ⅲ,接受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的PD患者(PD组)31例和行面神经减压的非PD患者(non-PD组)24例为研究对象。麻醉诱导单次给予罗库溴铵(0.6 mg/kg),采用四个成串刺激(train-of-four,TOF)监测肌松,记录罗库溴铵体内作用时间(the duration of 90%recovery of TOF,DURTOF 90%)、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和术毕2 h内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non-PD组比较,PD组DURTOF 90%和临床作用时间均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的罗库溴铵DURTOF 90%与病程相关,病程越长,DURTOF 90%越长。2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PD患者应用罗库溴铵的DURTOF 90%和临床作用时间明显延长,且DURTOF 90%与病程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罗库溴铵 神经肌肉阻滞效应 全身麻醉
下载PDF
七氟醚对幼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和γ-氨基丁酸A受体α1/α2亚型组成及远期空间探索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叶虹 +1 位作者 李俊发 安立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 通过观察七氟醚对幼鼠海马组织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的表达、γ-氨基丁酸A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subtype A receptor,GABAAR)α1/α2亚型组成及空间探索认知能力的影响,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七氟醚对幼鼠海马组织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的表达、γ-氨基丁酸A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 subtype A receptor,GABAAR)α1/α2亚型组成及空间探索认知能力的影响,分析七氟醚对发育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出生后7d的SD幼鼠216只,设定0.8 MAC(2.11%)浓度七氟醚维持时间4h作为麻醉处理条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幼鼠分为对照组(A组)、假麻醉组(B组)和麻醉组(C组),每组72只.经不同处理后3组分别于6、24、72 h各取6只幼鼠海马组织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确定PARP-1.再以同样方法、数量检测GABAARα1亚型和α2亚型水平,观察GABAAR α1/α2亚型组成与神经元凋亡的关联.3组分别在幼鼠成长至5、8、14周时随机选12只进行旷场实验.结果 与A组(100%)比较,C组于麻醉后6 h PARP-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216±15)%](P<0.05),而与A组(100%)比较,GABAAR α1/α2蛋白含量比值于麻醉结束后6 h[(126±6)%]、24 h[(127±8)%]及72 h[(183±22)%]均不同程度升高(P<0.05).B组各检测指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周时接受七氟醚麻醉的幼鼠(C组)在旷场中平面活动及垂直活动均多于A组,B组各观察指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和14周时,各组动物旷场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可引起早期的细胞死亡,且其神经毒性作用与受体的影响有关,可引起GABAARα1/α2比值增加,α2亚型向α1亚型进行转化.七氟醚可引起成长中幼鼠在陌生环境中的活动增加,影响其短期内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及空间探索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幼鼠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γ-氨基丁酸A受体 认知能力
原文传递
针刺辅助局麻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患者脑血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春美 安立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辅助局麻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患者脑血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CAS手术患者80例,男65例,女15例,年龄18~80岁,ASAⅠ~Ⅲ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组(A组)、经皮穴... 目的观察针刺辅助局麻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患者脑血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CAS手术患者80例,男65例,女15例,年龄18~80岁,ASAⅠ~Ⅲ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组(A组)、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组(T组)和假电针对照组(C组)。A组进行针刺;T组进行TEAS;C组采用假电针。测定术前、术后30min、术后1d的术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脑血流速度(Vm)。记录术后30min、术后1d高灌注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总体评估量表(GES)评分。结果术后30min A组和T组Vm明显慢于C组(P<0.05)。术后30min C组出现高灌注患者有7例(25.0%),明显高于A组的1例(3.7%)和T组的0例(P<0.05)。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A组和T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1周A组和T组GES评分明显改善人数明显多于C组(P<0.05)。结论针刺及TEAS复合局麻应用于CAS手术,可减少CAS患者术后脑血流一过性增加,降低术后30 min高灌注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术后1周的神经功能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电针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脑血流 脑神经功能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和电针复合局部麻醉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春美 +2 位作者 张晴 贾春蓉 安立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34-439,共6页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TEAS)及电针(electro-acupuncture, EA)对局部麻醉下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患者术中循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 局部麻...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TEAS)及电针(electro-acupuncture, EA)对局部麻醉下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患者术中循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 局部麻醉行CAS的患者12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A组(A组,41例)、TEAS组(T组,42例)、假EA对照组(C组,41例)。穴位的选择为术侧,水沟连百会,合谷连外关。对A组患者进行EA;对T组患者进行TEAS;对C组患者,采用假EA做对照。术中将BP和HR维持在基础值的80%~110%范围。记录术中的循环变化及血管活性药的使用情况,以及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 3组患者术中及术后1 d BP和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T组术中尼莫地平的平均使用量均明显小于C组(P〈0.05)。A组和T组在术后1 d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T组麻醉非常满意的患者例数明显高于C组(P〈0.05),麻醉一般满意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 结论 TEAS及EA复合局部麻醉行CAS手术可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减少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降低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电针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原文传递
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4
作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87-0190,共4页
探讨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3月—2023年3月确定为研究时间,将此时间段内,由我院急诊科接收的脑卒中病人100例作为参与者。以入院救治的先后时间作为分组标准,将其分成常规组(50例)与研究组... 探讨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3月—2023年3月确定为研究时间,将此时间段内,由我院急诊科接收的脑卒中病人100例作为参与者。以入院救治的先后时间作为分组标准,将其分成常规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研究组实施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在接诊到确诊的耗时,抢救时间和护理措施的完成时间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干预模式后,组间比较,研究组病人在接诊到确诊耗时,抢救时间和护理措施完成时间方面均短于常规组;在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方法更令家属满意,收获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可以减少脑卒中病人发病后的各项就诊时间,提高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救护理 救治时间 抢救
下载PDF
7~12岁小儿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虹 +1 位作者 岳红丽 安立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92-394,共3页
术后疼痛的治疗是围术期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无论经历了何种手术,得到良好的术后镇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1],尤其是对7~12岁小儿.他们在智力发育上已接近成人,但对疼痛的感知方面还有所差距.在神经外科术后,这些学龄期的儿童经历了怎样... 术后疼痛的治疗是围术期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无论经历了何种手术,得到良好的术后镇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1],尤其是对7~12岁小儿.他们在智力发育上已接近成人,但对疼痛的感知方面还有所差距.在神经外科术后,这些学龄期的儿童经历了怎样的疼痛,还很少有相关研究.但现在已知的是术后的不良镇痛会产生很多伤害性的后果,而且患者本身的因素和围术期的不同因素也会影响术后疼痛的严重程度.目前大量文献研究证实术后急性疼痛对小儿的术后长期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的发展均产生不利的影响[2].但是目前,很少的数据来描述在学龄期儿童神经外科术后疼痛的现状及影响术后疼痛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术后 疼痛现状 相关因素分析 小儿 学龄期儿童 术后疼痛 术后镇痛 基本权利
下载PDF
Ki-67表达及MRI信号值与颅底脊索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科 +4 位作者 霍续磊 王亮 吴震 杜江 张俊廷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Ki-67表达及MRI信号值与颅底脊索瘤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28例颅底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Ki-67指数、MRI影像学特点,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进... 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Ki-67表达及MRI信号值与颅底脊索瘤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28例颅底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Ki-67指数、MRI影像学特点,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Ki-67表达指数为1%~30%,平均值为7.6%±8.0%。其中,Ki-67指数<5%(K1组)、5%~15%(K2组)及>15%(K3组)的患者,分别为12例(42.9%)、12例(42.9%)和4例(14.3%)。脊索瘤与脑干的MRI信号值比值,Rt1、Rt2、Ren的范围分别为0.41~1.05、1.3~4.4、0.7~2.3。其中MRI分组组Ⅱ患者12例、组Ⅲ患者16例,无组Ⅰ的患者。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RI信号值与Ki-67指数分组之间无相关关系(P=0.553)。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5.5±23.8)个月(3~86个月),其中复发患者19例(67.9%),平均复发时间(27.4±19.6)个月。相关分析显示,MRI信号值组Ⅲ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组Ⅱ(P=0.012)。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脊索瘤的Ki-67指数(P=0.004)和MRI信号值(P=0.013)是颅底脊索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颅底脊索瘤的Ki-67表达指数与MRI信号值是其术后复发的预测指标;并且均为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KI-67 MRI 复发
下载PDF
多发副神经节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科 +5 位作者 郝淑煜 王亮 冯洁 张力伟 张俊廷 吴震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1-533,共3页
一般认为,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称为嗜铬细胞瘤(phaeochromocytoma,PCC),而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以外的嗜铬细胞肿瘤统称为副神经节细胞瘤(paraganglioma,PGL),二者合成为PPGL[1].WHO将其起源的肿瘤归为神经内分泌... 一般认为,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称为嗜铬细胞瘤(phaeochromocytoma,PCC),而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以外的嗜铬细胞肿瘤统称为副神经节细胞瘤(paraganglioma,PGL),二者合成为PPGL[1].WHO将其起源的肿瘤归为神经内分泌肿瘤,而根据功能和嗜铬性的不同,PPGL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与交感系统密切相关、具有交感特性、嗜铬染色阳性者(分泌儿茶酚胺类递质),另一类为与副交感系统关系密切、具有副交感特性、嗜铬染色阴性者(不分泌儿茶酚胺类递质)[2,3].副神经节细胞瘤可起源于全身多处,其中,胸腹部嗜铬细胞起源的副神经节细胞瘤,常为儿茶酚胺分泌型,头颈部副神经节细胞瘤常起源于胚胎神经嵴组织的特殊神经化学感受器,如颈动脉体部、颈静脉、鼓室部和迷走神经副神经节,常为儿茶酚胺不分泌型,位于颈静脉孔区的副神经节细胞瘤,又称为颈静脉球瘤、化学感受器瘤、血管球瘤等[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神经节细胞瘤 文献复习 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 神经内分泌肿瘤 嗜铬细胞瘤 副交感系统 儿茶酚胺类 化学感受器瘤
下载PDF
综合医院内科就诊患者抑郁、焦虑障碍发生状况 被引量:1
18
作者 史军 郭俊堂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2期5-5,14,共2页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内科识别与诊断抑郁、焦虑障碍情况。方法选择2001-09/2004-09解放军总医院特需医疗部收治的全部患者2812例。全部患者入院后进行经治医师认为与患者症状有关的生理疾病检查。结果患者2812例中诊断为抑郁症或焦虑症患...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内科识别与诊断抑郁、焦虑障碍情况。方法选择2001-09/2004-09解放军总医院特需医疗部收治的全部患者2812例。全部患者入院后进行经治医师认为与患者症状有关的生理疾病检查。结果患者2812例中诊断为抑郁症或焦虑症患者39例(1.38%)。所有患者现病史中均不同程度涉及情绪低落、乏力、烦躁、焦虑、慢性疼痛、睡眠障碍、食欲紊乱、便秘或腹泻、体质量变化等描述。检查结果大多除外器质性疾病或检查结果无法完全解释患者主诉或症状。经专业精神状况评估量表评估,并邀请神经内科、心理科医师会诊后才确立诊断。结论综合医院内科医师对焦虑和抑郁的诊断能力不足,安排心理医师会诊对患者精神症状的诊断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综合 抑郁症 焦虑 就诊患者 焦虑障碍 神经内科 综合医院 诊断能力 患者症状 焦虑症患者
下载PDF
双相气道内正压呼吸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和急性肺水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牟小芬 夏文俊 +2 位作者 刘长庭 张进川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27-29,共3页
应用双相气道内正压呼吸机(BiPAP)对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康复期和呼吸衰竭稳定期进行临床观察发现,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P<0.01);肺活量及用力肺活量轻度升高;1例3次发生急性左心... 应用双相气道内正压呼吸机(BiPAP)对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康复期和呼吸衰竭稳定期进行临床观察发现,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P<0.01);肺活量及用力肺活量轻度升高;1例3次发生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水肿致急性呼衰患者治疗后,病情很快改善;1例阻塞性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应用效果满意。该机应用简便、安全,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为COPD康复期、急性左心衰兼肺水肿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治疗 肺水肿 老年人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的麻醉管理:基于国内多中心的横断面调查
20
作者 陈良 +4 位作者 李享佳卉 童媛媛 杨宛凝 韩如泉 熊蔚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054-1058,共5页
目的调查国内帕金森病患者行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手术的麻醉管理现状,进而为优化DBS手术麻醉策略、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问卷制作软件设计线上问卷调查表,设置医院名称、性质,开展DBS手术时间和数量,不... 目的调查国内帕金森病患者行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手术的麻醉管理现状,进而为优化DBS手术麻醉策略、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问卷制作软件设计线上问卷调查表,设置医院名称、性质,开展DBS手术时间和数量,不同手术阶段的麻醉方式、药物选择和气道管理,术后谵妄和苏醒延迟发生率等38道题目,并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回收来自全国36家三级医院的有效问卷59份。目前国内开展DBS手术的医院分布并不均衡,虽然很多医院开展DBS手术时间超过5年,但医院每年开展DBS手术的数量差异很大,该手术麻醉管理策略方面各医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调查初步反映了国内DBS手术麻醉管理存在较大改进空间,麻醉医师应当了解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和DBS手术麻醉管理的特殊需求,未来有必要加强国内医院间合作,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提高循证医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麻醉 横断面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