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椰毒假单胞菌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鲁平 +3 位作者 郎淑慧 赵乃昕 马麦生 黄文哲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50-454,共5页
酵米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jarinofermentans)系从食物中毒的变质酵米面中分离到的病原菌,它与椰毒假单胞菌(P.cocovenenans)为同种不同生物型,与洋葱假单胞菌(P.cepacia)有许多共同点。电镜观察表明,此3株假单胞菌在形态和结构上有... 酵米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jarinofermentans)系从食物中毒的变质酵米面中分离到的病原菌,它与椰毒假单胞菌(P.cocovenenans)为同种不同生物型,与洋葱假单胞菌(P.cepacia)有许多共同点。电镜观察表明,此3株假单胞菌在形态和结构上有以下共同特点:菌体呈短杆状,0.6—0.8×1.5—2.0μm。细胞壁由肽聚塘层和外膜(outer membrane)构成。有时可见丝状体(tilaments)甚至畸形细胞。无荚膜,无菌毛(pili)、一端有多根鞭毛。细胞质内有电子透明的聚-β-羟基丁酸盐(PHB)颗粒。核区内有电子致密体(electron-densebodies)或层状体(laminar bodies)。细胞表面可见到微细胞(minicells)。均能产生细胞外'丝状物质',这一特点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毒假单脆菌 微细胞 电镜观察
下载PDF
破伤风梭菌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鲁平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32-134,共3页
关键词 破伤风梭菌 外膜 电镜观察 皮层
原文传递
40株地方犬种布氏菌的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建 薛平 +3 位作者 马丽君 晏质 乔莱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9-12,共4页
我们从5个地区犬体分离40株犬种布氏菌(B.canis),在常规鉴定试验中发现,40株犬种菌有13株不被碱性复红抑制。这些菌种多数与粗糙型血清产生较高的凝集效价;所有菌种能被犬种噬菌体R/C株裂解,但对其它噬菌体不敏感,其中309号菌株为溶源菌... 我们从5个地区犬体分离40株犬种布氏菌(B.canis),在常规鉴定试验中发现,40株犬种菌有13株不被碱性复红抑制。这些菌种多数与粗糙型血清产生较高的凝集效价;所有菌种能被犬种噬菌体R/C株裂解,但对其它噬菌体不敏感,其中309号菌株为溶源菌,从中分离到噬菌体,命名Bj-309株,它能裂解所有的犬种布氏菌,但不裂解其它种布氏菌,用DNA中G+C mol%法,检查了9株菌,其值为56.6~58.4,与标准犬种菌基本一致。电镜观察形态,符合于布氏菌的特征。扫描电镜见有不规则凹陷,超微切片除见有明显的脆膜和肽聚糖层外,还常见乳头状突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种布氏菌 地方株 鉴定 布鲁氏菌
全文增补中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寄生菌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秀梅 +2 位作者 杜春明 晏质 孟昭赫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8-30,共3页
1989年,作者从北京永定河河水、陶然亭湖水中分离到能裂解大肠杆菌的噬菌蛭弧菌。再以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椰酵菌)为宿主菌,在双层琼脂平板上培养,4~6天后形成无菌落生长的噬斑。在电镜下观察,证明噬菌蛭弧菌有裂解椰酵菌的能... 1989年,作者从北京永定河河水、陶然亭湖水中分离到能裂解大肠杆菌的噬菌蛭弧菌。再以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椰酵菌)为宿主菌,在双层琼脂平板上培养,4~6天后形成无菌落生长的噬斑。在电镜下观察,证明噬菌蛭弧菌有裂解椰酵菌的能力,同时观察到一种新的瓜子形细菌也有侵袭椰酵菌的能力,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蛭弧菌 椰酵菌 瓜子形细菌
下载PDF
新发现的几个微生物超微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鲁平 +1 位作者 郎淑慧 吕秀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在用电镜系统地观察大量的细菌超薄切片标本中,偶然发现了几个新的超微结构。例如霍乱弧菌的多层外膜泡(multilayer outer-membrane);钩端螺旋体的各种球状体(various spheroid),以及支原体的细胞内出芽(intracellular budding)。材料... 在用电镜系统地观察大量的细菌超薄切片标本中,偶然发现了几个新的超微结构。例如霍乱弧菌的多层外膜泡(multilayer outer-membrane);钩端螺旋体的各种球状体(various spheroid),以及支原体的细胞内出芽(intracellular budding)。材料和方法:一,材料:所用菌种分别由各类细菌专业实验室提供,于培养至既定时间取样。二,方法:从固体培养基上刮取菌苔,或从液体培养物中离心分离菌体。用戊二醛和四氧化饿固定,系列乙醇脱水,Epon812树脂包埋,LKB超薄切片机切片,乙酸双氧铀和柠檬酸铅染色,H-660透射电镜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细菌 超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恶性瘤细胞在小鼠肾内侵袭过程的研究——肾被膜囊下移植后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高进 董化一 +1 位作者 高岩 《解剖学报》 CAS 1988年第1期64-67,123,共5页
本实验用小鼠前胃癌细胞(FC)移植于615近交系小鼠肾被膜囊下,观察其侵袭过程的形态学改变。共用52只小鼠,实验分为1、3、5、7天4个实验组及1个对照组。瘤细胞移植于肾被膜囊下第1天后,瘤细胞增殖活跃,出现核分裂象,瘤细胞紧贴于肾实质... 本实验用小鼠前胃癌细胞(FC)移植于615近交系小鼠肾被膜囊下,观察其侵袭过程的形态学改变。共用52只小鼠,实验分为1、3、5、7天4个实验组及1个对照组。瘤细胞移植于肾被膜囊下第1天后,瘤细胞增殖活跃,出现核分裂象,瘤细胞紧贴于肾实质组织。3天后,瘤细胞核分裂象增加,瘤细胞以单个或成组的向肾实质侵入,有的肾小管开始呈萎缩样改变。5天后,瘤细胞已侵入肾实质的深部,可达肾小球周围。7天后,肾实质大部分受到瘤细胞侵袭,肾小管和肾小球变性、萎缩及消失。同时,瘤组织有的可沿肾被膜外生长,有的可见与别的内脏粘连现象。扫描电镜下所见结果与光镜观察相似,并发现癌细胞有吞噬迹象,似吞噬红细胞等。本文对以上现象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胃癌 肾被膜囊下移植 癌侵袭
下载PDF
多形类杆菌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童少清 +2 位作者 王鲁平 张业彬 郎淑慧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厌氧菌是人、畜体内正常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粪便中99%是厌氧菌。多形类杆菌(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为专性厌氧菌,属脆弱类杆菌组,革兰氏染色阴性,一般为短杆形,两端圆而浓染,中间有不着色部分被认为是其特点,有荚膜,无芽... 厌氧菌是人、畜体内正常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粪便中99%是厌氧菌。多形类杆菌(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为专性厌氧菌,属脆弱类杆菌组,革兰氏染色阴性,一般为短杆形,两端圆而浓染,中间有不着色部分被认为是其特点,有荚膜,无芽胞,无鞭毛,不能运动。在含糖培养基上菌体呈多形性,有丝状体。多形类杆菌能产生内毒素,在脆弱类杆菌组中的抗原分型为血清型A,因产生β-内酰胺酶能破坏青霉素,故对其耐药。所以,研究多形类杆菌有一定的生物医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类杆菌 电镜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的电镜观察
8
作者 王鲁平 郎淑慧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3-16,共4页
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临界点干燥标本和负染标本作了观察,均可见到细胞表面常有一至二个直径为0.12~0.24μm的颗粒。在超薄切片中颗粒则有两种不同的结构:一种是外膜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 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临界点干燥标本和负染标本作了观察,均可见到细胞表面常有一至二个直径为0.12~0.24μm的颗粒。在超薄切片中颗粒则有两种不同的结构:一种是外膜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另一种是致密体(Dense body)。致密体可能是一种分泌性颗粒,它既不是内部的贮存物,也不似外部进来的异物。它们看来形成于细胞质内后分泌到细胞外。在细菌中这是一种罕见现象。有关致密体的化学性质和功能尚不清楚。文中指出粘质沙雷氏菌的纲胞表面也具有茂密的菌毛(Pi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氏菌 电镜
下载PDF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表面产物的形态和结构
9
作者 丁少卿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革兰氏阴性菌 多层外膜泡 环层体
原文传递
支原体感染的不育症精子超微结构研究
10
作者 洪明理 +1 位作者 卢宝廉 叶元康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409-410,共2页
生殖器官支原体感染可能是男性不育症的病因之一,为探讨不育的可能机理,本组对支原体感染的不育症患者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4例经支原体检查阳性的不育患者精液,1例支原体检查阴性的正常育者精液以及人型标准株... 生殖器官支原体感染可能是男性不育症的病因之一,为探讨不育的可能机理,本组对支原体感染的不育症患者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4例经支原体检查阳性的不育患者精液,1例支原体检查阴性的正常育者精液以及人型标准株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培养物作对照。固定于成二醛的精子及支原体培养物一部分用悬滴法磷钨酸染色制备负染标本。另一部份离心成团按常规方法制备超薄切片JEM1200EX电镜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不育症 精子 超微结构 支原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