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汶川震区狭陡型泥石流典型特征与防治
被引量:
26
1
作者
杨东旭
游勇
+3 位作者
陈晓清
赵万玉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6-153,共8页
汶川MS 8.0强震发生6年来,震区暴发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泥石流灾害,其中一类可总结为"狭陡型泥石流",其特征指标及防治对策与震前常规泥石流存在显著差异,给灾后重建和灾害防治技术提出了新的命题。在对(极)重灾区泥石流...
汶川MS 8.0强震发生6年来,震区暴发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泥石流灾害,其中一类可总结为"狭陡型泥石流",其特征指标及防治对策与震前常规泥石流存在显著差异,给灾后重建和灾害防治技术提出了新的命题。在对(极)重灾区泥石流活跃的五大片区(汶川、都江堰、绵竹、北川、安县)进行大量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强震区狭陡型泥石流的概念并给出定义,提炼了其在形成、活动及危害等方面的典型特征;通过工程实践,分析了其独特的治理难点及相应的防治对策,介绍了几项极具适应性和有效性的防治新技术,可为强震扰动区泥石流治理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一类新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震区
狭陡型泥石流
防治工程
微型复合钢管桩
箱体衬砌式排导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丹巴县甲居滑坡复活机制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
21
2
作者
李明辉
郑万模
+1 位作者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7-582,共6页
甲居滑坡为一个特大型堆积层古滑坡,因其位于四川省丹巴县甲居藏寨风景旅游区而广受关注。结合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从滑坡形态、坡体结构、地表变形破坏发育特征等方面入手,对该典型堆积层滑坡进行了分析论述。研究表明,滑坡形成演...
甲居滑坡为一个特大型堆积层古滑坡,因其位于四川省丹巴县甲居藏寨风景旅游区而广受关注。结合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从滑坡形态、坡体结构、地表变形破坏发育特征等方面入手,对该典型堆积层滑坡进行了分析论述。研究表明,滑坡形成演化历史较为复杂,是一个多级多层滑动形成的非连续复合变形体,其变形复活与滑坡岩土结构、河流侵蚀和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滑坡具有长期间歇性蠕滑变形特征,以局部滑移为主,难以产生整体性变形破坏,进而为滑坡下一步的监测治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居滑坡
变形
复活机制
稳定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谷脑河流域暴雨型泥石流沟地貌特征分析
被引量:
12
3
作者
黄海
石
胜
伟
+1 位作者
谢
忠
胜
佘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3-207,共5页
沟谷的地貌特征是泥石流灾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缓变因子。它决定泥石流形成的动力条件,制约水源条件中的地表径流汇流过程,影响固体物质补给的方式。因此,可以通过研究流域地貌特征来分析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以杂谷脑河中游的暴雨型...
沟谷的地貌特征是泥石流灾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缓变因子。它决定泥石流形成的动力条件,制约水源条件中的地表径流汇流过程,影响固体物质补给的方式。因此,可以通过研究流域地貌特征来分析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以杂谷脑河中游的暴雨型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定量描述沟谷发育阶段的流域地貌信息熵,流域面积以及沟床纵比降与泥石流灾害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泥石流沟流域地貌信息熵值处于为0.12~0.20之间时,沟谷属于中高频的泥石流沟,熵值位于区间之外的沟谷则属于低频泥石流沟;沟谷流域面积大于15km2,沟床纵比降小于300‰时,发育稀性泥石流,反之则发育黏性泥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河谷
杂谷脑河
泥石流
地貌信息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江县石板沟滑坡特征、成因及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张涛
谢
忠
胜
+1 位作者
石
胜
伟
熊德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3-37,共5页
石板沟滑坡是南江县2011年"9.18"洪灾期间降雨诱发的大型顺层基岩滑坡。通过野外调研,详细研究了石板沟滑坡的地质环境和滑坡特征,并从多方面论述了其发生的地质成因机制及变形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原三沟环绕的地形特征为石...
石板沟滑坡是南江县2011年"9.18"洪灾期间降雨诱发的大型顺层基岩滑坡。通过野外调研,详细研究了石板沟滑坡的地质环境和滑坡特征,并从多方面论述了其发生的地质成因机制及变形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原三沟环绕的地形特征为石板沟滑坡的发生提供了非常大的汇水条件,超强度降雨引起斜坡所蕴藏的高势能、极高的静水压力、浮托力以及滑带土的液化,是致使石板沟滑坡高速滑动的主要原因;滑坡的变形演化过程大致经历基岩斜坡原生节理裂隙充水张开、初期短距离拉槽起动、中期槽谷缓慢扩张、后期槽谷充水剧烈滑移4个阶段。最后建议在地质调查详查工作中应注重对斜坡微地貌及风化卸荷带的调查,对预测预报这类具有隐伏性的顺层基岩滑坡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向基岩滑坡
成因分析
演化模式
暴雨诱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经济带环境地质调查研究进展
5
作者
姜月华
周权平
+47 位作者
倪化勇
陈立德
程和琴
雷明堂
葛伟亚
马腾
施斌
程知言
段学军
苏晶文
朱锦旗
修连存
向芳
朱志敏
冯乃琦
谢
忠
胜
谭建民
彭轲
郭盛乔
伏永朋
任海彦
孙建平
杨强
朱继良
王东辉
李明辉
刘广宁
范晨子
王新峰
史玉金
王寒梅
董贤哲
陈焕元
郝社峰
邓娅敏
李云
肖则佑
杨海
刘林
金阳
张鸿
梅世嘉
齐秋菊
吕劲松
侯莉莉
陈刚
陈孜
贾正阳
《华东地质》
CAS
2023年第3期239-261,共23页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组织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采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和认识:①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系统梳理了...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组织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采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和认识:①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与重点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和重大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②提出长江续接贯通时间是在距今75万年的早、中更新世之交的新认识;③探索形成流域5个系列生态修复示范关键技术和方法体系;④构建长江流域重大水利工程与地质环境效应研究方法体系,创建一套多模态传感器系统,提出重大水利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的新判断;⑤探索建立流域尺度地球关键带调查评价监测理论和方法体系;⑥创新应用“光纤技术”监测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长江崩岸以及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扰动取得突破,相关技术引领光纤监测技术发展;⑦自主研发机载航空高光谱仪,建立航空高光谱遥感综合调查技术方法;⑧探索形成流域3种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8种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⑨调查研究成果在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支撑服务新型城镇化战略、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地质灾害防治、脱贫攻坚和国家地下战略储油储气库基地建设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形成21支稳定的环境地质调查专业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长江流域
环境地质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地质环境
地质调查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汶川地震强震区震后10年泥石流活动特征遥感动态分析——以平武县石坎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
4
6
作者
赵聪
梁京涛
+2 位作者
谢
忠
胜
佘涛
张肃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2-227,共6页
为研究汶川8级地震震后10年内灾区地质灾害的发育演变状况,选取极重灾区平武县石坎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遥感解译以及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汶川地震重灾区震后10年泥石流发育概况以及其发展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
为研究汶川8级地震震后10年内灾区地质灾害的发育演变状况,选取极重灾区平武县石坎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遥感解译以及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汶川地震重灾区震后10年泥石流发育概况以及其发展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石坎河流域沿主河道分布了众多支沟,每年雨季石坎河流域泥石流暴发呈现明显的群发性。在震后10年间,石坎河流域内崩滑堆积体数量及面积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但残余物源方量仍较高,泥石流仍具有发生频率高、冲出量大、破坏性强的特点。②汶川震区的高密度物源发育特征导致区内部分洪水沟或常年流水沟转化为泥石流沟,以及某些处于停歇期的老泥石流沟重新复活,进入发展期。③受地形坡度以及汛期影响,地震所形成的崩塌、滑坡物源,在震后10年间大量进入沟道,转变为沟道堆积物,或以泥石流堆积物的形式沿主沟堆积。④在工程约束条件下,部分泥石流沟的启动物源分布位置以及物源类型发生较大改变,泥石流形成机制和运移过程也相应发生变化。⑤震区泥石流在主沟与主河交汇处形成大量泥石流扇形堆积,进入主河堆积体进一步抬升河床,给主河两岸或沟口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不便,影响该区域地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汶川地震
地震灾区
石坎河流域
遥感调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推滑坡式危岩崩塌诱因机制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
3
7
作者
梁炯
许蛟
+1 位作者
谢
忠
胜
石
胜
伟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3年第7期36-40,共5页
以四川巴中通江县寨槽平推滑坡式崩塌为案例,通过分析平推滑坡式危岩崩塌的形成条件、诱因机制,得出防治措施。形态上,基岩陡壁上方发育一组平行坡面走向、宽度为1 m、两侧封闭的张拉裂缝。强降雨时,地表水的汇集流入裂缝,除了本身具有...
以四川巴中通江县寨槽平推滑坡式崩塌为案例,通过分析平推滑坡式危岩崩塌的形成条件、诱因机制,得出防治措施。形态上,基岩陡壁上方发育一组平行坡面走向、宽度为1 m、两侧封闭的张拉裂缝。强降雨时,地表水的汇集流入裂缝,除了本身具有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以外,还有瞬时高水头在裂缝中的劈楔作用,促进了裂缝的发展。坡体上部的砂岩层也会沿着软弱夹层向外推挤,当挤移产生临空面时,就会导致崩塌发生,该模式是先平推推移、崩塌、再推移、再崩塌的模式。为了彻底消除该类型崩塌体的灾害隐患,在治理崩塌的前提下,还必须考虑减轻水对该坡体的影响,并应考虑防止裂缝的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推式滑坡
危岩崩塌
诱因机制
防治措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丹巴甲居滑坡成因机制分析及防治对策建议
被引量:
2
8
作者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1 位作者
王军朝
郑万模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8年第9期59-62,共4页
在总结分析四川丹巴甲居滑坡地质环境背景及变形特征基础上,阐述了甲居滑坡的成因机制特点,分析了其稳定性及破坏方式,并对滑坡的防治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甲居滑坡
成因机制
稳定性
防治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涪江上游泥石流灾损土地资源化利用模式
被引量:
2
9
作者
杨顺
黄海
+1 位作者
田尤
谢
忠
胜
《中国地质调查》
2019年第5期124-130,共7页
长江流域涪江上游以高山峡谷地貌为主,人地矛盾突出,水热条件较好的泥石流灾损土地是山区居民主要的生产生活场所,高效利用灾损土地是山区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野外调查,初步查明目前涪江上游42处泥石流灾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林...
长江流域涪江上游以高山峡谷地貌为主,人地矛盾突出,水热条件较好的泥石流灾损土地是山区居民主要的生产生活场所,高效利用灾损土地是山区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野外调查,初步查明目前涪江上游42处泥石流灾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林地和建筑用地,分别占调查总数的41.5%、32.8%和12.1%。这42处泥石流灾损土地总面积为2.47km^2,可利用面积为2.12km^2(含已利用建筑用地等),占调查总面积的86%,潜在可利用面积较高。选取土壤肥力、水土保持特性及工程地质特性3个因子进行泥石流灾损土地资源化利用评价,得出涪江上游泥石流灾损土地资源化利用模式。评价结果表明,涪江上游泥石流灾损土地可利用潜力主要以中等和较低程度为主,占调查总数的88.09%,因此,涪江上游泥石流灾损土地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另外,本文以涪江上游黄家坝为例,得出4种灾损土地利用模式,即村落聚集优化区模式、现代农业耕作区模式、水土保持缓冲区模式及工民建设潜力区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灾损土地利用建议,为山区土地资源化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江上游
泥石流灾损土地
土地资源化利用
黄家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奉节县城区高挡土墙裂损破坏机理及补救措施
被引量:
2
10
作者
谢
忠
胜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40-43,共4页
论文简要回顾了奉节高档墙建设和运营的基本现状。指出了奉节高档墙的一些主要裂损破坏型式:①挡墙自身墙体完好。但相对于墙背后土体,挡墙轴线有一定偏移。具体表现为墙体顶部与土体之间产生裂纹;②挡墙与墙背后土体未发生位移,墙体中...
论文简要回顾了奉节高档墙建设和运营的基本现状。指出了奉节高档墙的一些主要裂损破坏型式:①挡墙自身墙体完好。但相对于墙背后土体,挡墙轴线有一定偏移。具体表现为墙体顶部与土体之间产生裂纹;②挡墙与墙背后土体未发生位移,墙体中部出现近横向并且有贯通趋势的裂缝或者表现为伸缩缝位置有错缝现象;③挡墙整体与背后土体均未变形。但墙面局部出现竖向臌胀裂缝。针对其破坏型式,文章简要分析了破坏机理:①墙与墙背后土体产生裂缝,主要是挡墙基础未处理好;②墙体中部出现横向贯通裂缝或伸缩缝位置有错缝现象。主要因墙背后静止土压力增大转化为主动土压力造成;③挡墙墙面局部出现竖向臌胀裂缝。主要由于地下水泉涌造成。在分析其破坏机理基础上,同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处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挡墙
裂损破坏机理
补救措施
奉节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汶川震区哈尔木沟泥石流活动特征及防治
被引量:
1
11
作者
黄海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3年第7期24-28,共5页
哈尔木沟位于杂谷脑河中游,属于"5·12"汶川震区重灾区,历史上多次暴发泥石流灾害,曾于1989年8月暴发泥石流堵断杂谷脑河。受"5·12"地震影响,泥石流灾害相对震前具有规模增大、频率增高、活跃期增长等特...
哈尔木沟位于杂谷脑河中游,属于"5·12"汶川震区重灾区,历史上多次暴发泥石流灾害,曾于1989年8月暴发泥石流堵断杂谷脑河。受"5·12"地震影响,泥石流灾害相对震前具有规模增大、频率增高、活跃期增长等特点。分析哈尔木沟自然环境背景,发现哈尔木沟的地形地貌和降水条件均有利于泥石流的暴发,受新构造运动与地震影响,沟域内发育大量崩滑体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目前沟内由于松散固体物质充足,诱发泥石流灾害的降雨临界值较低,近5年每年均暴发泥石流。针对哈尔木沟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拦排结合的治理思路,修建拦挡坝调节泥石流峰值流量,排导槽将泥石流顺利排泄至主河。历经近5个水文年,表明防治工程治理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活动特征
防治对策
汶川震区
哈尔木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凉山州小流域泥石流形成机制及防治方法探讨
被引量:
1
12
作者
崔华丽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3年第7期33-35,40,共4页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境内地貌复杂多样,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分明。以凉山州美姑县作各列拖泥石流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地形地貌及泥石流产生的条件2方面综合分析了泥石流产生的危险性,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境内地貌复杂多样,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分明。以凉山州美姑县作各列拖泥石流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地形地貌及泥石流产生的条件2方面综合分析了泥石流产生的危险性,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拦挡和排导结合),对泥石流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形成机制
防治方法
凉山州
作各列拖泥石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省陈家湾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建议
被引量:
1
13
作者
张涛
石
胜
伟
+2 位作者
谢
忠
胜
粱炯
熊德清
《岩土锚固工程》
2016年第1期26-30,共5页
由于山体的特殊地质背景及人类工程活动,陈家湾滑坡在平面位置上以中间山梁为界分为I号、II号滑坡及潜在不稳定斜坡。通过地质灾害勘查,研究了滑坡特征及其地质成因机制,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仅I号滑坡在暴雨工况下处...
由于山体的特殊地质背景及人类工程活动,陈家湾滑坡在平面位置上以中间山梁为界分为I号、II号滑坡及潜在不稳定斜坡。通过地质灾害勘查,研究了滑坡特征及其地质成因机制,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仅I号滑坡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为此,根据滑坡地形特征、稳定性分析结果,结合保护对象,对I号滑坡提出了“抗滑桩+截水沟”和“预应力锚索+抗滑短桩+截水沟”两种防治方案。通过对比分析,推荐“抗滑桩+截水沟”为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滑坡
成因分析
稳定性评价
防治措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抢险边坡的治理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
1
14
作者
谢
忠
胜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4年第11期34-35,共2页
通过对奉节县刘家包蔬菜公司抢险边坡的设计与施工,简述边坡抢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抢险边坡
坡脚反压
锚杆
锚索
预张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BIM技术在桥梁墩柱施工中的应用
15
作者
谢
忠
胜
刘明建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第10期126-127,130,共3页
通过对BIM技术的研究和实际工程的利用,可以为工程建设带来不错的成果。本文介绍了BIM技术在三清高速墩柱施工中的应用,包括桥梁墩柱的建模、施工以及桥梁施工过程管理等。应用Revit实现桥梁墩柱的建模,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扩展为全桥的BI...
通过对BIM技术的研究和实际工程的利用,可以为工程建设带来不错的成果。本文介绍了BIM技术在三清高速墩柱施工中的应用,包括桥梁墩柱的建模、施工以及桥梁施工过程管理等。应用Revit实现桥梁墩柱的建模,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扩展为全桥的BIM模型,借助BIM模拟施工技术,做到施工环节信息共享,为项目顺利开展奠定信息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桥梁墩柱施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东红层缓倾岩质滑坡的演化过程及其识别标志探讨
被引量:
17
16
作者
张涛
谢
忠
胜
+3 位作者
石
胜
伟
张勇
苗朝
韩新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6-503,共8页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调查研究,总结提出了川东缓倾顺层岩质滑坡的变形演化阶段划分理论,并提出不同演化阶段下的识别标志特征。结论表明:(1)初期短距离启动阶段,斜坡后缘主要表现为深大裂隙;(2)中期槽谷扩张阶段,斜坡后缘主要表现为沟槽、...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调查研究,总结提出了川东缓倾顺层岩质滑坡的变形演化阶段划分理论,并提出不同演化阶段下的识别标志特征。结论表明:(1)初期短距离启动阶段,斜坡后缘主要表现为深大裂隙;(2)中期槽谷扩张阶段,斜坡后缘主要表现为沟槽、拉陷槽或者斜坡具有汇水聚集发生剧滑的地形特征,如圈椅状地形、三沟环绕或双沟同源地形、后缘洼地地形等。(3)大型、特大型顺层岩质滑坡大多为斜坡二次、甚至三次启动滑动的结果,识别古(老)滑坡是圈定大型、特大型顺层岩质滑坡的重要途径之一。(4)在地调详查中,应特别注重对斜坡微地貌和后缘拉张破坏区的调查,重点排查初期短距离拉槽启动阶段及中期槽谷扩张阶段的隐伏性斜坡。本研究为区内滑坡的预测预防和大型、顺层岩质滑坡隐患点的判定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
川东
岩质滑坡
早期识别
演化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北川县环境地质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
17
17
作者
孙金辉
谢
忠
胜
+2 位作者
陈欢
黄海
李金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5-128,共4页
[目的]对四川省北川县环境地质承载力进行评价,为区域发展规划及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涪江流域的环境地质特点及社会发展情况,构建基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3个方面共10个评价指标层的环境地质承载力评价体系,采取层次...
[目的]对四川省北川县环境地质承载力进行评价,为区域发展规划及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涪江流域的环境地质特点及社会发展情况,构建基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3个方面共10个评价指标层的环境地质承载力评价体系,采取层次分析法与专家打分法判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GIS栅格功能对现状下北川县环境地质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获得北川县的现状环境地质承载力分区图,划分出承载力状态高、较高、较低和低4种区域。[结论]北川县现状环境承载力分布与人类工程建设相关,总体上呈现人类聚集程度高而承载力状态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江流域
环境地质承载力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四川省北川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层缓倾岩质斜坡地下水作用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
13
18
作者
苗朝
石
胜
伟
+1 位作者
谢
忠
胜
张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50-55,共6页
强降雨条件下地下水作用对川东缓倾岩质滑坡大规模的爆发起到关键作用。以川东典型红层缓倾岩质斜坡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地下水渗流规律,并从地下水的物理作用和力学作用两方面研究其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
强降雨条件下地下水作用对川东缓倾岩质滑坡大规模的爆发起到关键作用。以川东典型红层缓倾岩质斜坡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地下水渗流规律,并从地下水的物理作用和力学作用两方面研究其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在层状和块状岩体斜坡中主要是通过原生层面和节理裂隙运移,孔隙水压力主要集中在斜坡后缘,靠近前缘水压力逐渐降低。川东缓倾岩质滑坡是在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和物理软化泥化共同作用的结果,降雨入渗形成的水平推力、扬压力及软弱结构面强度的降低导致滑坡的启动;其形成演化过程可分为:1结构面形成与贯通阶段;2泥岩夹层软化阶段;3强降雨启动破坏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规律
物理力学作用
数值模拟
形成演化过程
缓倾岩质斜坡
川东红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格构锚固体系梁下土体反力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10
19
作者
张涛
石
胜
伟
+2 位作者
谢
忠
胜
梁炯
杜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75,共6页
应用地质力学方法,开展格构锚固体系与滑坡体相互作用的模型试验,利用土压力计测量作用于格梁底部的土体反力,研究滑坡防治中格构锚固体系梁下土体反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格构梁各排横梁及竖肋在滑坡滑动时的受力模式基本相同,具有...
应用地质力学方法,开展格构锚固体系与滑坡体相互作用的模型试验,利用土压力计测量作用于格梁底部的土体反力,研究滑坡防治中格构锚固体系梁下土体反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格构梁各排横梁及竖肋在滑坡滑动时的受力模式基本相同,具有节点处大跨中小的规律;滑坡滑动时,各排锚索格梁同时受力、同时发生变位,但自上而下所承担的滑坡推力不均等,具有最上排格梁受力最大、中排次之、下排最小的特点。最后,分析了产生测试误差的原因,并建议提高岩土体的测试技术及方法,为格构锚固体系结构优化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构锚固体系
滑坡
土体反力
分布规律
模型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谷脑河下游坡面泥石流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
8
20
作者
黄海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116,共6页
以杂谷脑河下游为研究对象,对干旱河谷气候区的坡面泥石流发育条件、固体物质类型与分布进行了分析,基于物源特征,将坡面泥石流分为崩滑型、沟谷冲蚀型、坡面侵蚀型和面蚀型四种类型。通过分析坡面土体启动的力学过程、泥石流启动机理...
以杂谷脑河下游为研究对象,对干旱河谷气候区的坡面泥石流发育条件、固体物质类型与分布进行了分析,基于物源特征,将坡面泥石流分为崩滑型、沟谷冲蚀型、坡面侵蚀型和面蚀型四种类型。通过分析坡面土体启动的力学过程、泥石流启动机理、致灾方式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探索了土体失稳临界状态及造成其失稳的关键外力因素,揭示泥石流启动过程中的水、土相互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似的水力条件和地形地貌下,斜坡表层土体的空间分布及受力状态控制坡面泥石流频次、规模和致灾方式,由此提出基于物源受力过程和保护对象的优化防治模式,并为具有相似下垫面条件的川西北干旱河谷区的坡面泥石流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谷脑河
坡面泥石流
启动机理
力学过程
防治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汶川震区狭陡型泥石流典型特征与防治
被引量:
26
1
作者
杨东旭
游勇
陈晓清
赵万玉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6-153,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K12B03)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12120113011000)
文摘
汶川MS 8.0强震发生6年来,震区暴发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泥石流灾害,其中一类可总结为"狭陡型泥石流",其特征指标及防治对策与震前常规泥石流存在显著差异,给灾后重建和灾害防治技术提出了新的命题。在对(极)重灾区泥石流活跃的五大片区(汶川、都江堰、绵竹、北川、安县)进行大量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强震区狭陡型泥石流的概念并给出定义,提炼了其在形成、活动及危害等方面的典型特征;通过工程实践,分析了其独特的治理难点及相应的防治对策,介绍了几项极具适应性和有效性的防治新技术,可为强震扰动区泥石流治理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一类新的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
汶川震区
狭陡型泥石流
防治工程
微型复合钢管桩
箱体衬砌式排导槽
Key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areas
debris flow
mitigation project
micro steel pipe piles foundation
drainage canal
分类号
P642.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巴县甲居滑坡复活机制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
21
2
作者
李明辉
郑万模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出处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7-582,共6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四川丹巴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项目编号1212010541106 -4)资助~~
文摘
甲居滑坡为一个特大型堆积层古滑坡,因其位于四川省丹巴县甲居藏寨风景旅游区而广受关注。结合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从滑坡形态、坡体结构、地表变形破坏发育特征等方面入手,对该典型堆积层滑坡进行了分析论述。研究表明,滑坡形成演化历史较为复杂,是一个多级多层滑动形成的非连续复合变形体,其变形复活与滑坡岩土结构、河流侵蚀和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滑坡具有长期间歇性蠕滑变形特征,以局部滑移为主,难以产生整体性变形破坏,进而为滑坡下一步的监测治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甲居滑坡
变形
复活机制
稳定性
Keywords
JiaJu landslide
deformation
revival mechanism
stability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谷脑河流域暴雨型泥石流沟地貌特征分析
被引量:
12
3
作者
黄海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佘涛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3-207,共5页
基金
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西部复杂山体滑坡快速加固技术研究"(1212010814036)
文摘
沟谷的地貌特征是泥石流灾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缓变因子。它决定泥石流形成的动力条件,制约水源条件中的地表径流汇流过程,影响固体物质补给的方式。因此,可以通过研究流域地貌特征来分析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以杂谷脑河中游的暴雨型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定量描述沟谷发育阶段的流域地貌信息熵,流域面积以及沟床纵比降与泥石流灾害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泥石流沟流域地貌信息熵值处于为0.12~0.20之间时,沟谷属于中高频的泥石流沟,熵值位于区间之外的沟谷则属于低频泥石流沟;沟谷流域面积大于15km2,沟床纵比降小于300‰时,发育稀性泥石流,反之则发育黏性泥石流。
关键词
干旱河谷
杂谷脑河
泥石流
地貌信息熵
Keywords
dry valley
Zagunao River
debris flow
geomorphic information entropy
分类号
P642.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江县石板沟滑坡特征、成因及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张涛
谢
忠
胜
石
胜
伟
熊德清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3-37,共5页
基金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011220171)
文摘
石板沟滑坡是南江县2011年"9.18"洪灾期间降雨诱发的大型顺层基岩滑坡。通过野外调研,详细研究了石板沟滑坡的地质环境和滑坡特征,并从多方面论述了其发生的地质成因机制及变形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原三沟环绕的地形特征为石板沟滑坡的发生提供了非常大的汇水条件,超强度降雨引起斜坡所蕴藏的高势能、极高的静水压力、浮托力以及滑带土的液化,是致使石板沟滑坡高速滑动的主要原因;滑坡的变形演化过程大致经历基岩斜坡原生节理裂隙充水张开、初期短距离拉槽起动、中期槽谷缓慢扩张、后期槽谷充水剧烈滑移4个阶段。最后建议在地质调查详查工作中应注重对斜坡微地貌及风化卸荷带的调查,对预测预报这类具有隐伏性的顺层基岩滑坡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顺向基岩滑坡
成因分析
演化模式
暴雨诱发
Keywords
smooth layer of bedrock landslide
landslide causes
evolution mechanism
rainfall-induced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经济带环境地质调查研究进展
5
作者
姜月华
周权平
倪化勇
陈立德
程和琴
雷明堂
葛伟亚
马腾
施斌
程知言
段学军
苏晶文
朱锦旗
修连存
向芳
朱志敏
冯乃琦
谢
忠
胜
谭建民
彭轲
郭盛乔
伏永朋
任海彦
孙建平
杨强
朱继良
王东辉
李明辉
刘广宁
范晨子
王新峰
史玉金
王寒梅
董贤哲
陈焕元
郝社峰
邓娅敏
李云
肖则佑
杨海
刘林
金阳
张鸿
梅世嘉
齐秋菊
吕劲松
侯莉莉
陈刚
陈孜
贾正阳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自然资源部流域生态地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南京大学
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
出处
《华东地质》
CAS
2023年第3期239-261,共23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编号:工批2015-03-02,NO0531,NO0802)”
“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评价(编号:DD20190260)”
+3 种基金
“长三角南京—上海—温州城镇规划1∶5万环境地质调查(编号:DD20160246)”
“长江经济带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编号:DD202217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972101,4157209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岩溶发育特征的快速探测与精细刻画技术和装备研发(编号:2022YFC3705001)”项目联合资助。
文摘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组织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采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和认识:①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与重点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和重大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②提出长江续接贯通时间是在距今75万年的早、中更新世之交的新认识;③探索形成流域5个系列生态修复示范关键技术和方法体系;④构建长江流域重大水利工程与地质环境效应研究方法体系,创建一套多模态传感器系统,提出重大水利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的新判断;⑤探索建立流域尺度地球关键带调查评价监测理论和方法体系;⑥创新应用“光纤技术”监测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长江崩岸以及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扰动取得突破,相关技术引领光纤监测技术发展;⑦自主研发机载航空高光谱仪,建立航空高光谱遥感综合调查技术方法;⑧探索形成流域3种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8种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⑨调查研究成果在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支撑服务新型城镇化战略、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地质灾害防治、脱贫攻坚和国家地下战略储油储气库基地建设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形成21支稳定的环境地质调查专业团队。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长江流域
环境地质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地质环境
地质调查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Keywords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Yangtze river basins
environmental geology
hydrogeology
engineering geology
geological environment
geological survey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分类号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X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汶川地震强震区震后10年泥石流活动特征遥感动态分析——以平武县石坎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
4
6
作者
赵聪
梁京涛
谢
忠
胜
佘涛
张肃
机构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稀有稀土战略资源评价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
出处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2-227,共6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涪江流域1:5万环境地质调查”(DD20160251)
西南地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遥感综合调查评价(12120113010000)
文摘
为研究汶川8级地震震后10年内灾区地质灾害的发育演变状况,选取极重灾区平武县石坎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遥感解译以及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汶川地震重灾区震后10年泥石流发育概况以及其发展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石坎河流域沿主河道分布了众多支沟,每年雨季石坎河流域泥石流暴发呈现明显的群发性。在震后10年间,石坎河流域内崩滑堆积体数量及面积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但残余物源方量仍较高,泥石流仍具有发生频率高、冲出量大、破坏性强的特点。②汶川震区的高密度物源发育特征导致区内部分洪水沟或常年流水沟转化为泥石流沟,以及某些处于停歇期的老泥石流沟重新复活,进入发展期。③受地形坡度以及汛期影响,地震所形成的崩塌、滑坡物源,在震后10年间大量进入沟道,转变为沟道堆积物,或以泥石流堆积物的形式沿主沟堆积。④在工程约束条件下,部分泥石流沟的启动物源分布位置以及物源类型发生较大改变,泥石流形成机制和运移过程也相应发生变化。⑤震区泥石流在主沟与主河交汇处形成大量泥石流扇形堆积,进入主河堆积体进一步抬升河床,给主河两岸或沟口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不便,影响该区域地质环境。
关键词
泥石流
汶川地震
地震灾区
石坎河流域
遥感调查
Keywords
debris flow
Wenchuan earthquake
earthquake area
Shikan river watershed
remote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P642.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X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推滑坡式危岩崩塌诱因机制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
3
7
作者
梁炯
许蛟
谢
忠
胜
石
胜
伟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出处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3年第7期36-40,共5页
文摘
以四川巴中通江县寨槽平推滑坡式崩塌为案例,通过分析平推滑坡式危岩崩塌的形成条件、诱因机制,得出防治措施。形态上,基岩陡壁上方发育一组平行坡面走向、宽度为1 m、两侧封闭的张拉裂缝。强降雨时,地表水的汇集流入裂缝,除了本身具有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以外,还有瞬时高水头在裂缝中的劈楔作用,促进了裂缝的发展。坡体上部的砂岩层也会沿着软弱夹层向外推挤,当挤移产生临空面时,就会导致崩塌发生,该模式是先平推推移、崩塌、再推移、再崩塌的模式。为了彻底消除该类型崩塌体的灾害隐患,在治理崩塌的前提下,还必须考虑减轻水对该坡体的影响,并应考虑防止裂缝的工程措施。
关键词
平推式滑坡
危岩崩塌
诱因机制
防治措施
Keywords
plane-shoving slide
dangerous rock collapse
incentive mechanism
control measure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巴甲居滑坡成因机制分析及防治对策建议
被引量:
2
8
作者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王军朝
郑万模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出处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8年第9期59-62,共4页
文摘
在总结分析四川丹巴甲居滑坡地质环境背景及变形特征基础上,阐述了甲居滑坡的成因机制特点,分析了其稳定性及破坏方式,并对滑坡的防治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甲居滑坡
成因机制
稳定性
防治对策
Keywords
landslide in Jiaju of Danba County
origin mechanism
stability
control countermeasure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涪江上游泥石流灾损土地资源化利用模式
被引量:
2
9
作者
杨顺
黄海
田尤
谢
忠
胜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
出处
《中国地质调查》
2019年第5期124-130,共7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涪江流域1∶5万环境地质调查(编号:DD20160251)”“地质调查二级项目(编号:DD2019064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502330)”联合资助
文摘
长江流域涪江上游以高山峡谷地貌为主,人地矛盾突出,水热条件较好的泥石流灾损土地是山区居民主要的生产生活场所,高效利用灾损土地是山区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野外调查,初步查明目前涪江上游42处泥石流灾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林地和建筑用地,分别占调查总数的41.5%、32.8%和12.1%。这42处泥石流灾损土地总面积为2.47km^2,可利用面积为2.12km^2(含已利用建筑用地等),占调查总面积的86%,潜在可利用面积较高。选取土壤肥力、水土保持特性及工程地质特性3个因子进行泥石流灾损土地资源化利用评价,得出涪江上游泥石流灾损土地资源化利用模式。评价结果表明,涪江上游泥石流灾损土地可利用潜力主要以中等和较低程度为主,占调查总数的88.09%,因此,涪江上游泥石流灾损土地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另外,本文以涪江上游黄家坝为例,得出4种灾损土地利用模式,即村落聚集优化区模式、现代农业耕作区模式、水土保持缓冲区模式及工民建设潜力区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灾损土地利用建议,为山区土地资源化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
涪江上游
泥石流灾损土地
土地资源化利用
黄家坝
Keywords
the upper reaches of Fujiang River
debris flow disaster areas
land utilization
Huangjiaba
分类号
P642.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X1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奉节县城区高挡土墙裂损破坏机理及补救措施
被引量:
2
10
作者
谢
忠
胜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出处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40-43,共4页
文摘
论文简要回顾了奉节高档墙建设和运营的基本现状。指出了奉节高档墙的一些主要裂损破坏型式:①挡墙自身墙体完好。但相对于墙背后土体,挡墙轴线有一定偏移。具体表现为墙体顶部与土体之间产生裂纹;②挡墙与墙背后土体未发生位移,墙体中部出现近横向并且有贯通趋势的裂缝或者表现为伸缩缝位置有错缝现象;③挡墙整体与背后土体均未变形。但墙面局部出现竖向臌胀裂缝。针对其破坏型式,文章简要分析了破坏机理:①墙与墙背后土体产生裂缝,主要是挡墙基础未处理好;②墙体中部出现横向贯通裂缝或伸缩缝位置有错缝现象。主要因墙背后静止土压力增大转化为主动土压力造成;③挡墙墙面局部出现竖向臌胀裂缝。主要由于地下水泉涌造成。在分析其破坏机理基础上,同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处置措施。
关键词
高挡墙
裂损破坏机理
补救措施
奉节县
Keywords
large retaining walls
failare mechanisms
remedial measures
Fengjia
分类号
P64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汶川震区哈尔木沟泥石流活动特征及防治
被引量:
1
11
作者
黄海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出处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3年第7期24-28,共5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西南山区重大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优化集成与示范研究"(12120113011000)
文摘
哈尔木沟位于杂谷脑河中游,属于"5·12"汶川震区重灾区,历史上多次暴发泥石流灾害,曾于1989年8月暴发泥石流堵断杂谷脑河。受"5·12"地震影响,泥石流灾害相对震前具有规模增大、频率增高、活跃期增长等特点。分析哈尔木沟自然环境背景,发现哈尔木沟的地形地貌和降水条件均有利于泥石流的暴发,受新构造运动与地震影响,沟域内发育大量崩滑体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目前沟内由于松散固体物质充足,诱发泥石流灾害的降雨临界值较低,近5年每年均暴发泥石流。针对哈尔木沟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拦排结合的治理思路,修建拦挡坝调节泥石流峰值流量,排导槽将泥石流顺利排泄至主河。历经近5个水文年,表明防治工程治理效果良好。
关键词
泥石流
活动特征
防治对策
汶川震区
哈尔木沟
Keywords
debris flow
activity characteristic
countermeasures
Wenchuan earthquake area
Haermu ravine
分类号
P642.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凉山州小流域泥石流形成机制及防治方法探讨
被引量:
1
12
作者
崔华丽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出处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3年第7期33-35,40,共4页
文摘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境内地貌复杂多样,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分明。以凉山州美姑县作各列拖泥石流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地形地貌及泥石流产生的条件2方面综合分析了泥石流产生的危险性,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拦挡和排导结合),对泥石流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泥石流
形成机制
防治方法
凉山州
作各列拖泥石流
Keywords
debris flow
formation mechanism
control method
Liangshan Prefecture
Zuogelietuo debris flow
分类号
P642.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省陈家湾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建议
被引量:
1
13
作者
张涛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粱炯
熊德清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出处
《岩土锚固工程》
2016年第1期26-30,共5页
文摘
由于山体的特殊地质背景及人类工程活动,陈家湾滑坡在平面位置上以中间山梁为界分为I号、II号滑坡及潜在不稳定斜坡。通过地质灾害勘查,研究了滑坡特征及其地质成因机制,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仅I号滑坡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为此,根据滑坡地形特征、稳定性分析结果,结合保护对象,对I号滑坡提出了“抗滑桩+截水沟”和“预应力锚索+抗滑短桩+截水沟”两种防治方案。通过对比分析,推荐“抗滑桩+截水沟”为实施方案。
关键词
基岩滑坡
成因分析
稳定性评价
防治措施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抢险边坡的治理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
1
14
作者
谢
忠
胜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出处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4年第11期34-35,共2页
文摘
通过对奉节县刘家包蔬菜公司抢险边坡的设计与施工,简述边坡抢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抢险边坡
坡脚反压
锚杆
锚索
预张拉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IM技术在桥梁墩柱施工中的应用
15
作者
谢
忠
胜
刘明建
机构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出处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第10期126-127,130,共3页
文摘
通过对BIM技术的研究和实际工程的利用,可以为工程建设带来不错的成果。本文介绍了BIM技术在三清高速墩柱施工中的应用,包括桥梁墩柱的建模、施工以及桥梁施工过程管理等。应用Revit实现桥梁墩柱的建模,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扩展为全桥的BIM模型,借助BIM模拟施工技术,做到施工环节信息共享,为项目顺利开展奠定信息化基础。
关键词
BIM技术
桥梁墩柱施工
Keywords
BIM Technology
bridge pier construction
分类号
U44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东红层缓倾岩质滑坡的演化过程及其识别标志探讨
被引量:
17
16
作者
张涛
谢
忠
胜
石
胜
伟
张勇
苗朝
韩新强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6-503,共8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二级项目(DD20160278)资助
文摘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调查研究,总结提出了川东缓倾顺层岩质滑坡的变形演化阶段划分理论,并提出不同演化阶段下的识别标志特征。结论表明:(1)初期短距离启动阶段,斜坡后缘主要表现为深大裂隙;(2)中期槽谷扩张阶段,斜坡后缘主要表现为沟槽、拉陷槽或者斜坡具有汇水聚集发生剧滑的地形特征,如圈椅状地形、三沟环绕或双沟同源地形、后缘洼地地形等。(3)大型、特大型顺层岩质滑坡大多为斜坡二次、甚至三次启动滑动的结果,识别古(老)滑坡是圈定大型、特大型顺层岩质滑坡的重要途径之一。(4)在地调详查中,应特别注重对斜坡微地貌和后缘拉张破坏区的调查,重点排查初期短距离拉槽启动阶段及中期槽谷扩张阶段的隐伏性斜坡。本研究为区内滑坡的预测预防和大型、顺层岩质滑坡隐患点的判定提供指导。
关键词
红层
川东
岩质滑坡
早期识别
演化规律
Keywords
Red layer, Eastern Sichuan, Rock landslides, Early identification, Evolution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北川县环境地质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
17
17
作者
孙金辉
谢
忠
胜
陈欢
黄海
李金洋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5-128,共4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涪江流域1:5万环境地质调查"(DD2016025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渗流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对坡面固体物质起动的机理研究"(41502330)
文摘
[目的]对四川省北川县环境地质承载力进行评价,为区域发展规划及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涪江流域的环境地质特点及社会发展情况,构建基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3个方面共10个评价指标层的环境地质承载力评价体系,采取层次分析法与专家打分法判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GIS栅格功能对现状下北川县环境地质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获得北川县的现状环境地质承载力分区图,划分出承载力状态高、较高、较低和低4种区域。[结论]北川县现状环境承载力分布与人类工程建设相关,总体上呈现人类聚集程度高而承载力状态低的趋势。
关键词
涪江流域
环境地质承载力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四川省北川县
Keywords
Fujiang River basin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bearing capacit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ndex system
Beichuan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分类号
P694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层缓倾岩质斜坡地下水作用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
13
18
作者
苗朝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张涛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50-55,共6页
文摘
强降雨条件下地下水作用对川东缓倾岩质滑坡大规模的爆发起到关键作用。以川东典型红层缓倾岩质斜坡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地下水渗流规律,并从地下水的物理作用和力学作用两方面研究其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在层状和块状岩体斜坡中主要是通过原生层面和节理裂隙运移,孔隙水压力主要集中在斜坡后缘,靠近前缘水压力逐渐降低。川东缓倾岩质滑坡是在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和物理软化泥化共同作用的结果,降雨入渗形成的水平推力、扬压力及软弱结构面强度的降低导致滑坡的启动;其形成演化过程可分为:1结构面形成与贯通阶段;2泥岩夹层软化阶段;3强降雨启动破坏阶段。
关键词
渗流规律
物理力学作用
数值模拟
形成演化过程
缓倾岩质斜坡
川东红层
Keywords
seepage law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eff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process
gently inclined rocky landslide
red stratum in east Sichuan
分类号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格构锚固体系梁下土体反力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10
19
作者
张涛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梁炯
杜渊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75,共6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121201120171)
文摘
应用地质力学方法,开展格构锚固体系与滑坡体相互作用的模型试验,利用土压力计测量作用于格梁底部的土体反力,研究滑坡防治中格构锚固体系梁下土体反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格构梁各排横梁及竖肋在滑坡滑动时的受力模式基本相同,具有节点处大跨中小的规律;滑坡滑动时,各排锚索格梁同时受力、同时发生变位,但自上而下所承担的滑坡推力不均等,具有最上排格梁受力最大、中排次之、下排最小的特点。最后,分析了产生测试误差的原因,并建议提高岩土体的测试技术及方法,为格构锚固体系结构优化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思路。
关键词
格构锚固体系
滑坡
土体反力
分布规律
模型试验
Keywords
frame anchorage system
landslide
soil anti-force
distribution rule
model test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谷脑河下游坡面泥石流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
8
20
作者
黄海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116,共6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南山区重大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优化集成与示范"项目(12120113011000)
文摘
以杂谷脑河下游为研究对象,对干旱河谷气候区的坡面泥石流发育条件、固体物质类型与分布进行了分析,基于物源特征,将坡面泥石流分为崩滑型、沟谷冲蚀型、坡面侵蚀型和面蚀型四种类型。通过分析坡面土体启动的力学过程、泥石流启动机理、致灾方式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探索了土体失稳临界状态及造成其失稳的关键外力因素,揭示泥石流启动过程中的水、土相互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似的水力条件和地形地貌下,斜坡表层土体的空间分布及受力状态控制坡面泥石流频次、规模和致灾方式,由此提出基于物源受力过程和保护对象的优化防治模式,并为具有相似下垫面条件的川西北干旱河谷区的坡面泥石流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杂谷脑河
坡面泥石流
启动机理
力学过程
防治对策
Keywords
Zagunao River
slope debris flows
formation mechanism
strained condition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分类号
P642.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汶川震区狭陡型泥石流典型特征与防治
杨东旭
游勇
陈晓清
赵万玉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丹巴县甲居滑坡复活机制及其稳定性分析
李明辉
郑万模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杂谷脑河流域暴雨型泥石流沟地貌特征分析
黄海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佘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南江县石板沟滑坡特征、成因及演化过程研究
张涛
谢
忠
胜
石
胜
伟
熊德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长江经济带环境地质调查研究进展
姜月华
周权平
倪化勇
陈立德
程和琴
雷明堂
葛伟亚
马腾
施斌
程知言
段学军
苏晶文
朱锦旗
修连存
向芳
朱志敏
冯乃琦
谢
忠
胜
谭建民
彭轲
郭盛乔
伏永朋
任海彦
孙建平
杨强
朱继良
王东辉
李明辉
刘广宁
范晨子
王新峰
史玉金
王寒梅
董贤哲
陈焕元
郝社峰
邓娅敏
李云
肖则佑
杨海
刘林
金阳
张鸿
梅世嘉
齐秋菊
吕劲松
侯莉莉
陈刚
陈孜
贾正阳
《华东地质》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汶川地震强震区震后10年泥石流活动特征遥感动态分析——以平武县石坎河流域为例
赵聪
梁京涛
谢
忠
胜
佘涛
张肃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平推滑坡式危岩崩塌诱因机制及防治措施
梁炯
许蛟
谢
忠
胜
石
胜
伟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丹巴甲居滑坡成因机制分析及防治对策建议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王军朝
郑万模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涪江上游泥石流灾损土地资源化利用模式
杨顺
黄海
田尤
谢
忠
胜
《中国地质调查》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奉节县城区高挡土墙裂损破坏机理及补救措施
谢
忠
胜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汶川震区哈尔木沟泥石流活动特征及防治
黄海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凉山州小流域泥石流形成机制及防治方法探讨
崔华丽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四川省陈家湾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建议
张涛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粱炯
熊德清
《岩土锚固工程》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抢险边坡的治理设计与施工
谢
忠
胜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BIM技术在桥梁墩柱施工中的应用
谢
忠
胜
刘明建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川东红层缓倾岩质滑坡的演化过程及其识别标志探讨
张涛
谢
忠
胜
石
胜
伟
张勇
苗朝
韩新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北川县环境地质承载力评价
孙金辉
谢
忠
胜
陈欢
黄海
李金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红层缓倾岩质斜坡地下水作用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苗朝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张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格构锚固体系梁下土体反力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
张涛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梁炯
杜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杂谷脑河下游坡面泥石流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
黄海
石
胜
伟
谢
忠
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