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和方法 被引量:302
1
作者 骆东奇 白洁 谢德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2年第2期202-205,共4页
阐述了土壤肥力的概念,分析了土壤肥力评价的指标选取和方法选择,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关键词 土壤肥力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基于AHP和熵权法赋权的区域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 被引量:235
2
作者 倪九派 李萍 +1 位作者 魏朝富 谢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209,共8页
针对耕地整理、未利用土地开发、废弃土地复垦和农村居民点整理构建多层次区域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将改进AHP、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结合起来对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进行了定量化评价。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结果表明,... 针对耕地整理、未利用土地开发、废弃土地复垦和农村居民点整理构建多层次区域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将改进AHP、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结合起来对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进行了定量化评价。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结果表明,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由大到小可划分为4个等级,耕地整理潜力是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的主要组成部分,耕地整理投入产出率和林地比重提高率是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的主导影响因素。同时未利用土地开发和废弃土地复垦潜力在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潜力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未利用地空间规模指数、废弃土地复垦新增园林地系数和空间规模指数也是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农村居民点整理在主城区及其周边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地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整理 区域规划 环境评价 潜力评价 AHP 熵权法 重庆市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动物、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3
3
作者 高明 周保同 +2 位作者 魏朝富 谢德 张磊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177-1181,共5页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 ,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动物、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0~ 2 0cm土壤层内大、中、小型土壤动物垄作免耕为 14 70 0个·m-2 2 ,冬水免耕为 10 4 5 0个·m-2 2 ,水旱轮作为 795 0个·m...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 ,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动物、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0~ 2 0cm土壤层内大、中、小型土壤动物垄作免耕为 14 70 0个·m-2 2 ,冬水免耕为 10 4 5 0个·m-2 2 ,水旱轮作为 795 0个·m-2 2 ,常规平作为 6 2 75个·m-2 2 ,垄作免耕处理土壤动物的数量是常规平作的 2 34倍 .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因季节而异 ,总体上是春秋多而夏季少 .土壤酶活性表现出表层高 ,底层低 .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及土壤酶活性不同处理间仍是垄作免耕 >水旱轮作>冬水免耕 >常规平作 ,表明垄作免耕有利于改善稻田土壤生态环境 ,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稻田 垄作免耕 土壤动物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雨强和坡度条件下紫色土养分流失规律研究 被引量:123
4
作者 傅涛 倪九派 +1 位作者 魏朝富 谢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4,101,共5页
采用室内模拟降雨装置,研究了三峡库区紫色土在不同雨强和坡度条件下的养分流失规律。结果表明,紫色土坡面流失养分主要由径流和泥沙携带,其中径流养分含量与雨强和坡度无关,但与产流过程一致。泥沙中养分含量与雨强无关,但随坡度增加... 采用室内模拟降雨装置,研究了三峡库区紫色土在不同雨强和坡度条件下的养分流失规律。结果表明,紫色土坡面流失养分主要由径流和泥沙携带,其中径流养分含量与雨强和坡度无关,但与产流过程一致。泥沙中养分含量与雨强无关,但随坡度增加而降低;泥沙养分含量与产沙量过程无关,但其流失量与产沙量过程一致。泥沙中各养分含量略大于降雨前表土养分含量,远大于径流养分含量,但由于径流中以速效养分为主,故径流携带的养分流失量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强 坡度 养分流失规律 紫色土 径流 坡耕地 泥沙
下载PDF
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120
5
作者 李阳兵 侯建筠 谢德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5-370,共6页
中国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出露广泛 ,土壤和植被是其岩溶生境中最为敏感的自然要素。综述了西南岩溶区的土壤形成与演化、植被生态特征与演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探讨了岩溶区生态脆弱性的评价理论 ,指出岩溶生态重建关键问题和进一步需要研... 中国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出露广泛 ,土壤和植被是其岩溶生境中最为敏感的自然要素。综述了西南岩溶区的土壤形成与演化、植被生态特征与演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探讨了岩溶区生态脆弱性的评价理论 ,指出岩溶生态重建关键问题和进一步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岩溶生态 土壤 植被 脆弱性 生态重建
下载PDF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紫色水稻土铁锰铜锌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92
6
作者 高明 车福才 +2 位作者 魏朝富 谢德 杨剑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1-17,共7页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 ,研究了 9年连续施用有机肥对紫色水稻土铁、锰、铜、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有机肥是土壤铁、锰、铜、锌的良好给源。紫色水稻土长期施用有机肥与单施化肥比较 ,土壤中的全铁、全锰变化不大 ,全锌提高了 5...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 ,研究了 9年连续施用有机肥对紫色水稻土铁、锰、铜、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有机肥是土壤铁、锰、铜、锌的良好给源。紫色水稻土长期施用有机肥与单施化肥比较 ,土壤中的全铁、全锰变化不大 ,全锌提高了 5 5%~ 30 0 % ,交换态铁、碳酸盐结合态铁、有机态铁、无定形结合态铁分别提高了 1 5%~ 12 7%、2 4 %~ 8 9%、11 6 %~19 5%、32 5%~ 72 5%。锰、锌的各形态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 ,长期施用有机肥增大了土壤铜的消耗 ,全铜含量有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水稻土 有机肥 微量元素 形态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山地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8
7
作者 李阳兵 谢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2-125,共4页
研究了 5种利用方式对岩溶山地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 :>0 .2 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为草坡 >林地 >弃耕地 >果园 >耕地 ;林地、草坡的土壤表层和亚表层水稳定性团聚体以 >2 mm为主 ,而果园、弃耕地、耕地... 研究了 5种利用方式对岩溶山地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 :>0 .2 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为草坡 >林地 >弃耕地 >果园 >耕地 ;林地、草坡的土壤表层和亚表层水稳定性团聚体以 >2 mm为主 ,而果园、弃耕地、耕地土壤 >2 mm的水稳定性团聚体较小。水稳定性团聚体以及团聚的水稳性均与有机质的含量呈正相关 ,林地、草坡开垦后 ,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或补充减少是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下降及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坡耕地退耕后 ,土壤团聚体可得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山地 土壤团聚体 土地利用方式
下载PDF
长期施用有机肥料对紫色水稻土有机无机复合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0
8
作者 魏朝富 陈世正 谢德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9-166,共8页
连续九年施用有机肥料,紫色水稻土土壤及<0.002mm的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无定形铁、铝和络合态铁、铝的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络合态铁和铝间具拮抗作用(r=0.7998 ̄*n=7);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轻组有机... 连续九年施用有机肥料,紫色水稻土土壤及<0.002mm的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无定形铁、铝和络合态铁、铝的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络合态铁和铝间具拮抗作用(r=0.7998 ̄*n=7);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轻组有机质含量增加,而有机无机复合度下降,土壤重组腐殖质的含量为0.25—0.01mm><0.0021mm>1—0.25mm>0.01—0.002mm;有机无机复合度及重组腐殖质中松结态与紧结态的比值随粒径的增大而下降,其平均复合度明显低于土壤,土壤中松结态腐殖质结合的铁的含量和Fe/C比值具有增加趋势,而铝的含量和Al/C比值恰相反;其中胡敏酸结合的铁铝含量比富里酸低;复合体中松结态腐殖质结合的铁铝含量与有机碳含量的顺序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 水稻土 有机肥料 有机无机复合度
下载PDF
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三峡库区典型村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6
9
作者 阎建忠 卓仁贵 +1 位作者 谢德 张镱锂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01-1410,共10页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参与式农村评估、地块调查等方法,研究了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3个典型村样本农户的土地利用和土地投入的差异。共调查了227户,2250个地块。结果发现:①除了6.17%的非农户土地撂荒、退耕或出租外,纯农户、一兼户、二兼...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参与式农村评估、地块调查等方法,研究了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3个典型村样本农户的土地利用和土地投入的差异。共调查了227户,2250个地块。结果发现:①除了6.17%的非农户土地撂荒、退耕或出租外,纯农户、一兼户、二兼户的土地利用类型均以集约为主。纯农户因年龄结构老龄化,劳动力供应不足,相对粗放的耕地面积为48.95%。一兼户相对集约利用的面积比例为71.08%。二兼户相对集约利用的面积比例为67.20%。②土地投入有明显差异。纯农户每公顷农业劳动力投入少,劳动力老龄化;由于缺乏资金,农业机械及省工性投入少,多选择农家肥及磷肥、碳铵等价格较低的传统肥料。一兼户劳动力投入的数量与质量都最高,有长期投资农业的意愿与动力,农业机械投资量最大,保持了较高的农家肥施用量,且各种化肥配合施用,用量适中;二兼户每公顷农业劳动力投入大,以老人与妇女为主;由于收入高,农业机械及省工性投入比纯农户多,首选价格高、省劳力的化肥。非农户无土地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 土地利用集约度 三峡库区
原文传递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5
10
作者 高明 张磊 +1 位作者 魏朝富 谢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348,354,共7页
不同耕作条件下的水稻生长发育、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状况的研究表明,稻田长期垄作免耕,水稻根系数量、白根率、根系活力比常规平作和水旱轮作高,分蘖时间早;垄作免耕水稻的株高、茎粗、穗长、穗粒数增加,11年水稻平均产量垄作免耕比常... 不同耕作条件下的水稻生长发育、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状况的研究表明,稻田长期垄作免耕,水稻根系数量、白根率、根系活力比常规平作和水旱轮作高,分蘖时间早;垄作免耕水稻的株高、茎粗、穗长、穗粒数增加,11年水稻平均产量垄作免耕比常规平作和水旱轮作分别提高了10.3%和11.3%。垄作免耕改变了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土壤容重、土壤养分含量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增强,土壤表层松结态腐殖质含量比常规平作和水旱轮作高0.194和0.238个百分点,紧结态腐殖质降低0.098和0.037个百分点。垄作免耕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垄作免耕 水稻产量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基于改进TOPSIS方法的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00
11
作者 洪惠坤 廖和平 +2 位作者 魏朝富 李涛 谢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8016-8027,共12页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能够有效引导土地合理利用,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构建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TOPSIS方法对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的典型区域—重庆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能够有效引导土地合理利用,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构建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TOPSIS方法对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的典型区域—重庆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综合分值整体呈现T型带状分布格局,可分为四个健康等级,即健康、临界健康、不健康、病态。2)渝东北、渝东南和重庆市西南片区部分地区因其土地生态系统脆弱敏感,土地利用风险性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土地生态系统呈现病态和不健康状态,属于高风险-高压力区域;重庆市主城区环线区域因其属于城市核心拓展区和人类活动频繁区域,人口压力指数和土地利用压力指数较大,土地利用风险性较小,健康度较为良好,是低风险-中度压力区域。3)PSR模型能够较好地改变现有研究主要关注自然资源环境的状况,更准确地反映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因素,为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4)以改进TOPsis方法计算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指数,消除了不同指标量纲的影响,并能充分利用原始数据的信息,能充分反映各方案之间的差距,客观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5)为保障三峡库区生态敏感区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发展,应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与调整,控制人类过度开发,维持生态系统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敏感区 土地利用系统 健康评价 改进TOPSIS方法
下载PDF
长期免耕稻田的土壤微生物与肥力关系研究 被引量:68
12
作者 肖剑英 张磊 +1 位作者 谢德 魏朝富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2-85,共4页
对经过 10年自然免耕后稻田的基本肥力特征、主要微生物类群的数量以及水稻农艺性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土壤肥力方面 ,该免耕方式能提高土壤肥力 ,垄作和厢作的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以及有机质显著比常规平作高 ,且上层 (0~ ... 对经过 10年自然免耕后稻田的基本肥力特征、主要微生物类群的数量以及水稻农艺性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土壤肥力方面 ,该免耕方式能提高土壤肥力 ,垄作和厢作的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以及有机质显著比常规平作高 ,且上层 (0~ 7.5cm)和下层 (7.5~ 30cm)的肥力水平差异不显著 ,但仍有上层高于下层的规律 ;微生物特征方面 ,各处理细菌数量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但免耕处理的微生物生长条件较稳定 ,季节性不明显 ;自生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之间相互促进 ,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自然免耕能提高作物产量 ,减少杂草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稻田 自然免耕 土壤微生物 肥力
下载PDF
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的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 被引量:95
13
作者 杨伟 谢德 +3 位作者 廖和平 潘卓 朱琳 李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19-229,I0006,共12页
该文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型农用地整治模式为切入点,将土地整治潜力评价与特定的整治模式相结合,构建一套适合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整治模式下的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体系和方法。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求和农户意愿调查的主客观分析... 该文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型农用地整治模式为切入点,将土地整治潜力评价与特定的整治模式相结合,构建一套适合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整治模式下的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体系和方法。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求和农户意愿调查的主客观分析,确定研究区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应采用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特征的评价模式。论文采用差异性调查分区法、置信区间计算法、潜力等级水平选择法、耕地生产能力计算法和耕地质量综合指数计算等方法分别确定了A类型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和B类型区(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的农用地整治的数量潜力、质量潜力,并对潜力结果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A类型区数量潜力551.78hm2、质量潜力2218.57t,B类型区数量潜力1531.32hm2、质量潜力3883.77t,适宜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主要集中在二、三级潜力区,研究认为A类型区整治潜力挖掘应以质量为主、数量为辅。该研究为区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潜力分析和土地整治实践提供方法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农村地区 潜力分析 高标准基本农田 质量综合指数 长寿区
下载PDF
长期免耕水稻田土壤的生物特征研究 被引量:67
14
作者 张磊 肖剑英 +1 位作者 谢德 魏朝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114,共4页
对经过 10年半旱式免耕定位试验的水稻土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实行半旱式厢作及垄作免耕法能够迅速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氮、磷的水平 ;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变化一般存... 对经过 10年半旱式免耕定位试验的水稻土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实行半旱式厢作及垄作免耕法能够迅速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氮、磷的水平 ;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变化一般存在季节性规律 :春季高 ,夏季至夏末降低 ;各处理土体上层和下层 (0~ 7.5 cm,7.5~15 cm)的基本肥力特征及微生物特征无明显区别 ;免耕处理土壤 ,其微生物的季节性变幅较小 ,垄上或厢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甚至表现反季节性 ,整个生长季节内稳中有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田 半旱式免耕 微生物特征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前景展望 被引量:81
15
作者 邵景安 李阳兵 +1 位作者 魏朝富 谢德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98-809,共12页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旨在从典型区域角度揭示土地利用变化背后的真正动因及其作用机理,进而动态模拟、预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土地利用系统的自组织性及其内驱动因子作用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研究必须与某一特定区域相联系,以...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旨在从典型区域角度揭示土地利用变化背后的真正动因及其作用机理,进而动态模拟、预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土地利用系统的自组织性及其内驱动因子作用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研究必须与某一特定区域相联系,以便确定合适的可定量指标来体现外生驱动因子的驱动效果。系统地识别土地利用系统在不同控制状态下的驱动因子及其多种时空尺度效应,建立具有综合模拟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型,能减少土地利用系统通常受临界值域和突变所左右的局面。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识别、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过程模拟等的研究现状表明,为更好地理解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机制和原因,测度现有及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速率、过程和地点,支持政府相关决策的制定与实施,促使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应优先考虑以下研究领域:①驱动力因子识别及其作用效应的尺度依赖性;②驱动力因子的贡献量化及其在具体区域的非均一分布;③驱动力因子作用过程的自然反馈机制模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区域尺度 驱动力 驱动机制 过程模拟
下载PDF
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16
作者 傅涛 倪九派 +1 位作者 魏朝富 谢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3-128,共6页
论述了坡耕地土壤侵蚀的机理、研究方法及防治措施 ,分析了坡耕地泥沙、径流、养分流失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认为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 ,在整个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国内外研究多偏重于坡面水土流失特征的描述和控制坡... 论述了坡耕地土壤侵蚀的机理、研究方法及防治措施 ,分析了坡耕地泥沙、径流、养分流失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认为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 ,在整个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国内外研究多偏重于坡面水土流失特征的描述和控制坡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等 ,研究方法以定性和统计分析为主 ,在坡耕地水土流失机理、养分流失所造成的面源污染、坡面流失定量预测模型以及控制措施与坡面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还需作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土壤侵蚀机理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岩溶生态系统土壤及表生植被某些特性变异与石漠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74
17
作者 李阳兵 谢德 魏朝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6-202,共7页
岩溶山地石漠化是一种与脆弱生态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土地退化过程。本文以重庆市典型岩溶山地为例 ,探讨了岩溶生态系统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有机质、土壤种子库、植被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 ,经... 岩溶山地石漠化是一种与脆弱生态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土地退化过程。本文以重庆市典型岩溶山地为例 ,探讨了岩溶生态系统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有机质、土壤种子库、植被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 ,经开垦利用后 ,岩溶环境土壤表层砂化现象更加明显。土地利用强度越大 ,对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也越大 ,林地、灌草坡对水分的保持能力强 ,土地利用强度较大的土壤保水能力相对较弱 ,土壤有机质受土地利用强度的明显影响。土地利用强度越大 ,木本植物种子越少 ,草本植物种子越多 ,且以农田杂草为主。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 (如陡坡开垦 )是对次生植被及其种子库的主要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生态系统 土壤 表生植被 石漠化 土地退化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种子库
下载PDF
氮肥施用量对莴笋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8
18
作者 曾希柏 谢德 +1 位作者 青长乐 侯光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23-328,共6页
运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作物(莴笋)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肥施用量不仅对莴笋产量具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莴笋的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叶绿素含量等光合特性。增施氮肥,使其光合... 运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作物(莴笋)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肥施用量不仅对莴笋产量具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莴笋的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叶绿素含量等光合特性。增施氮肥,使其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叶绿素含量均得到提高,但过量施用氮肥反而会导致光合特性向不利方向变化并引起莴笋产量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笋 氮肥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家庭承包制下土地流转的农户解释:对重庆不同经济类型区七个村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68
19
作者 邵景安 魏朝富 谢德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5-286,共12页
利用大量农访数据,检查了家庭承包制度下农业土地利用的重要方面,测算了样点村现有土地流转状况及其农户解释。结果表明:流转规模,总体呈渝西经济走廊快于都市发达圈,更快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圈;流转模式,转包已逐渐被农民所接受和采用,... 利用大量农访数据,检查了家庭承包制度下农业土地利用的重要方面,测算了样点村现有土地流转状况及其农户解释。结果表明:流转规模,总体呈渝西经济走廊快于都市发达圈,更快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圈;流转模式,转包已逐渐被农民所接受和采用,而以现金兑换的出租和转让方式,也渐渐被部分农民所喜欢;流转用途,都市发达圈土地流转后土地利用主要向非农用转变,而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圈除小部分向非农用转变外,大部分土地流转后提高了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土地权属在总量上制约着土地流转的规模,但这一作用的区域差异不明显;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程度不仅影响区域土地流转的总体规模,而且是导致不同区域流转规模各异和流转方式演化差异的根本原因;社会保障的完善程度对农民是否愿意离土和采取何种方式离土具有决定性作用;土地流转管理包括权益保障管理和流转后土地用途管理,是规范土地流转主体行为,减少流转纠纷,保障土地流转依法展开的基础性力量。土地流转中,把握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背景下的农户心理及其对现有土地流转驱动因素的响应,对安排遵循市场规律和贯彻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土地流转制度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户行为 家庭承包 土地利用 重庆
下载PDF
有机肥对紫色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47
20
作者 魏朝富 高明 +1 位作者 谢德 陈世正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4-116,共3页
水旱轮作条件下紫色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的研究表明:同无肥区和化肥区比较,施用9年有机肥后,土壤<0.01mm土粒(物理性粘粒)发生团聚的程度明显增强;有机微团聚体和Fe、Al-有机微团聚体的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微... 水旱轮作条件下紫色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的研究表明:同无肥区和化肥区比较,施用9年有机肥后,土壤<0.01mm土粒(物理性粘粒)发生团聚的程度明显增强;有机微团聚体和Fe、Al-有机微团聚体的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微团聚体垒结疏松,孔隙稳定性增强,有机肥施用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和无定形氧化铁的变化是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改善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紫色水稻土 水稻性团聚体 土壤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