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0篇文章
< 1 2 1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被引量:2909
1
作者 谢平 邹传伟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22,共12页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可能出现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称为"互联网金融模式"。...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可能出现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称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本文研究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模式 移动支付 社交网络 搜索引擎 云计算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 被引量:720
2
作者 谢平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3,共13页
本文基于 2 0年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进程和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从合作制、农村金融体制、农村信用社组织模式、行业管理体制、业务多目标冲突、历史包袱、破产约束失灵与道德风险、政府行为等八个方面入手 ,综论改革的基... 本文基于 2 0年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进程和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从合作制、农村金融体制、农村信用社组织模式、行业管理体制、业务多目标冲突、历史包袱、破产约束失灵与道德风险、政府行为等八个方面入手 ,综论改革的基本思路。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第一 ,产权改革是关键性的 ;第二 ,农村金融建设必须坚持多样化 ,兼顾竞争和盈利 ;第三 ,规模经济是农村信用社应追求的首要经营目标 ;第四 ,要结合体制改革解决“历史包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合作社 农村 金融机制 模式选择 体制改革 中国
原文传递
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检验 被引量:621
3
作者 谢平 罗雄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2,共10页
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和反应函数法首次将中国货币政策运用于检验泰勒规则。通过计算中国货币政策中利率的泰勒规则值 ,并与其实际值进行比较表明 ,泰勒规则可以很好地衡量中国货币政策 ,利率规则值与实际值的偏离之处恰恰是政策操作滞后... 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和反应函数法首次将中国货币政策运用于检验泰勒规则。通过计算中国货币政策中利率的泰勒规则值 ,并与其实际值进行比较表明 ,泰勒规则可以很好地衡量中国货币政策 ,利率规则值与实际值的偏离之处恰恰是政策操作滞后于经济形势发展之时。这表明泰勒规则能够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一个参照尺度 ,衡量货币政策的松紧。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GMM估计表明 ,通胀率对利率的调整系数小于 1 ,这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政策规则 ,在这一制度下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我实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勒规则 中国 货币政策 实证分析 检验 历史分析法 反应函数法 通货膨胀 利率
原文传递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 被引量:461
4
作者 谢平 邹传伟 刘海二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9,共7页
本文讨论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我们认为,对互联网金融,不能因为发展不成熟就采取自由放任的监管理念,应该以监管促发展,在一定的底线思维和监管红线下,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对于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和外部性等概念仍然... 本文讨论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我们认为,对互联网金融,不能因为发展不成熟就采取自由放任的监管理念,应该以监管促发展,在一定的底线思维和监管红线下,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对于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和外部性等概念仍然适用,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审慎监管、行为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等主要监管方式也都适用。鉴于部分互联网金融活动的混业特征,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协调也必不可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功能监管 机构监管 监管协调
原文传递
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 被引量:375
5
作者 谢平 邹传伟 刘海二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2,共12页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谱系概念,涵盖因为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的影响,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和市场,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本文讨论了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支柱、...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谱系概念,涵盖因为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的影响,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和市场,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本文讨论了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支柱、核心特征和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交易成本 信息不对称 金融去中介化
原文传递
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 被引量:213
6
作者 谢平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0,共10页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紧缩 货币乘数 货币流通 资本市场
原文传递
揭开武汉东湖蓝藻水华消失之谜 被引量:244
7
作者 刘建康 谢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12-319,共8页
水华(亦称湖靛)是湖泊富营养化最恶劣的表征之一。武汉东湖70年代至1984年间每年夏季出现蓝藻水华,1985年起突然消失,至今已有14年没有重现,原因何在?通过三次设在湖里的围隔试验,证明鲢鳙的大量放养,是水华消失的... 水华(亦称湖靛)是湖泊富营养化最恶劣的表征之一。武汉东湖70年代至1984年间每年夏季出现蓝藻水华,1985年起突然消失,至今已有14年没有重现,原因何在?通过三次设在湖里的围隔试验,证明鲢鳙的大量放养,是水华消失的决定性因素。文章报道了三次原地围隔试验的情况,结合东湖鲢鳙生物量的鱼群探测仪记录,指出鲢鳙的放养密度达到每立方米水(即1t有鱼50g)(即市制1两)时,就能控制蓝藻水华的发生。文章还对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流行学说—生物操纵论进行了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 东湖 蓝藻水华 消失原因 湖泊 围隔试验
下载PDF
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 被引量:201
8
作者 谢平 徐忠 沈明高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39,共17页
从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到现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走过了近十个年头。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晰,那就是要借鉴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将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现有农村金融部门改造成既能商业可持续发... 从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到现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走过了近十个年头。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晰,那就是要借鉴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将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现有农村金融部门改造成既能商业可持续发展,又能满足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和农户的有效资金需要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而商业可持续是农村金融机构能够有效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前提。本文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分析目前的农村信用社改革离这一目标还有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支农 商业可持续
原文传递
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 被引量:195
9
作者 谢平 尹龙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31,共8页
建立在信息革命基础上的网络经济 ,对传统金融产业和金融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金融成为了本世纪金融业发展的主流 ,电子货币也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金融产业组织的变化和货币形态的变革 ,使货币理论和货币供求关系... 建立在信息革命基础上的网络经济 ,对传统金融产业和金融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金融成为了本世纪金融业发展的主流 ,电子货币也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金融产业组织的变化和货币形态的变革 ,使货币理论和货币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 ,并导致了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等的一系列演进。金融体系主客体的变化 ,使金融风险有了新的特点 ,金融治理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经济 金融理论 金融治理 货币供求理论 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 金融市场
原文传递
公共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村金融改革——基于贵州省及其样本县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95
10
作者 谢平 徐忠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6-114,共9页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及其样本县农户和金融机构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得出了一些实证性的结论。一方面,贫困地区公共财政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无法建立;另一方面,将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支农的工具,进一步扭曲了农村的金融体制...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及其样本县农户和金融机构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得出了一些实证性的结论。一方面,贫困地区公共财政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无法建立;另一方面,将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支农的工具,进一步扭曲了农村的金融体制。分析表明,只有让公共财政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商业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财政 金融支农 农村金融
原文传递
存款保险的理论研究与国际比较 被引量:142
11
作者 谢平 王素珍 闫伟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2,共12页
实践表明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有助于提高公众信心 ,维护金融安全。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 ,无论是出于对存款人的保护还是从确保金融体系和社会经济稳定来考虑 ,都有必要尽快考虑研究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能性及其模式。本文从存... 实践表明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有助于提高公众信心 ,维护金融安全。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 ,无论是出于对存款人的保护还是从确保金融体系和社会经济稳定来考虑 ,都有必要尽快考虑研究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能性及其模式。本文从存款保险的理论研究以及制度比较两方面 ,就存款保险的必要性、组织形式、投保形式、覆盖范围、保护程度以及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以期为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保险 金融安全 金融稳定 理论研究 制度比较
原文传递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1994—2000年中国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8
12
作者 谢平 张晓朴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35,共6页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1994-2000年 中国 实证分析
原文传递
用鲢鳙直接控制微囊藻水华的围隔试验和湖泊实践 被引量:182
13
作者 刘建康 谢平 《生态科学》 CSCD 2003年第3期193-198,共6页
为了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所形成的水华,国外经典的生物操纵论者提倡放养食鱼性鱼类以控制食浮游生物的鱼类,藉此壮大浮游动物种群,然后借助浮游动物遏制藻类。按照这条思路,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和鳙应该是清除的对象。本文作者认为我国湖泊... 为了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所形成的水华,国外经典的生物操纵论者提倡放养食鱼性鱼类以控制食浮游生物的鱼类,藉此壮大浮游动物种群,然后借助浮游动物遏制藻类。按照这条思路,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和鳙应该是清除的对象。本文作者认为我国湖泊中危害性最大的是微囊藻水华,而浮游动物根本不能摄食这种水华,不如直接利用鲢鳙进行控制,因而1989-1992年间在武汉的东湖进行了三次原位围隔试验,2000年再度重复了一次围隔试验,结果证明,迄今在东湖中已消失18年的微囊藻水华,重新出现在不养鱼的围隔里。在养入一定密度的鲢或/和鳙的围隔中,就没有水华出现。已经出现水华的围隔,放入适当密度的鲢或/和鳙后,在短期内水华又复消失;而放入草鱼的围隔,则水华始终持续,不受影响。说明鲢和鳙能有效地遏制微囊藻水华。鲢、鳙遏制水华的有效放养密度(亦即有效生物量)为46-50 g·m-3。东湖湖泊中鲢、鳙的生物量,直到1985年才达到这个水平,所以1985年湖里反常地没有出现水华。往后的年份,东湖的鱼产量越来越高,也就是湖里鲢、鳙的生物量越来越大,所以迄今没有微囊藻卷土重来的机会。东湖的水质和其他非生物条件仍适于蓝藻水华的发生与发展,如果东湖鲢、鳙的产量下降到阈值以下,亦即降到1985年以前1 000 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水华 围隔试验 湖泊渔业实践 生物操纵途径 浮游生物 鱼类
下载PDF
水体富营养化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77
14
作者 龚志军 谢平 +1 位作者 唐汇涓 王士达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0-216,共7页
在武汉东湖营养水平不同的四个湖区 ,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周年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与营养水平呈相反趋势 ,富营养化导致多样性明显降低。研究还表明 ,霍甫水丝蚓的密度与水体营养水平呈正相关系 ,在超... 在武汉东湖营养水平不同的四个湖区 ,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周年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与营养水平呈相反趋势 ,富营养化导致多样性明显降低。研究还表明 ,霍甫水丝蚓的密度与水体营养水平呈正相关系 ,在超富营养水体中其密度最高 ,年平均 350 2ind ./m2 ,最高可达 1 0 52 4ind ./m2 ,这与其能忍受由于富营养导致的低氧环境有关 ;而在中营养水体中平均密度仅 2 7ind ./m2 。首次讨论了中国长足摇蚊与水体营养水平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 ,中国长足摇蚊应属超富营养水体的指示种 ,但其耐受性较霍甫水丝蚓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富营养化 物种多样性 多样性指数 湖泊
下载PDF
金融危机后有关金融监管改革的理论综述 被引量:181
15
作者 谢平 邹传伟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7,共17页
本文从九个角度综述了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金融监管当局关于金融监管改革的代表性文献,包括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顺周期性、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期限转化和流动性、薪酬激励机制、金融安全网措施和对问题机构的处置机制、信用证... 本文从九个角度综述了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金融监管当局关于金融监管改革的代表性文献,包括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顺周期性、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期限转化和流动性、薪酬激励机制、金融安全网措施和对问题机构的处置机制、信用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市场、信用评级机构、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等。本文旨在梳理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力图提炼出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综述
原文传递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 被引量:106
16
作者 谢平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30-37,13,共9页
本文试图分析1978—1991年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动状况,由此说明中国的金融深化进程和金融改革对中国经济运行的深刻影响。一、金融资产总量金融深化的首要标志,是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相对于社会总产出的比重上升。这意味着,与实物交换... 本文试图分析1978—1991年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动状况,由此说明中国的金融深化进程和金融改革对中国经济运行的深刻影响。一、金融资产总量金融深化的首要标志,是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相对于社会总产出的比重上升。这意味着,与实物交换和计划分配相反,社会交易活动和投资更多地通过货币或各种金融资产来实现。1978—1991年中国金融资产总量迅速增长的状况可见表1。表1显示,在这13年中,我国金融资产总量增加了12.4倍;新增了六大类金融工具: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的存款与贷款,城市信用社存款与贷款、金融债券、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股票。可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金融 资产结构
原文传递
中国货币政策分析:1998-2002 被引量:93
17
作者 谢平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20,共20页
本文总结了1998年至2002年间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通过相关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中国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呈现一定的内生性。建立向量自回归和向量误差校正模型,发现长期内产出的变... 本文总结了1998年至2002年间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通过相关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中国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呈现一定的内生性。建立向量自回归和向量误差校正模型,发现长期内产出的变化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没有必然联系,在长期货币是中性的,而货币供应量在短期和长期对物价水平都有影响。本研究还讨论了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利率政策的作用和外汇对冲操作问题,提出应增加央行国债持有量,解决因外汇占款增加带来的对冲操作工具不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利率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 外汇对冲操作
原文传递
水文变异诊断系统 被引量:153
18
作者 谢平 陈广才 +1 位作者 雷红富 武方圆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91,共7页
本文构建的水文变异诊断系统考虑了趋势和跳跃两种变异形式,由初步诊断、详细诊断和综合诊断三个部分组成。其基本思路是首先采用Hurst系数法等对序列进行初步检验,判断序列是否可能存在变异;如果可能存在变异,再利用多种变异检验方法... 本文构建的水文变异诊断系统考虑了趋势和跳跃两种变异形式,由初步诊断、详细诊断和综合诊断三个部分组成。其基本思路是首先采用Hurst系数法等对序列进行初步检验,判断序列是否可能存在变异;如果可能存在变异,再利用多种变异检验方法对水文序列进行详细诊断;然后分别对趋势和跳跃诊断结论进行综合,并根据效率系数评价水文序列与跳跃成分或趋势成分的拟合程度,以效率系数较大者作为变异形式判断的结果;最后结合实际水文调查分析,对变异形式和结论进行确认,从而得到最终的变异诊断结果。该系统可以解决单一方法有时检验结果不合理,多种方法常常检验结果不一致的问题。用该系统对海河流域五座大型水库入库年径流系列进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官厅水库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密云水库、西大洋、王快、黄壁庄四大水库跳跃变异显著,且为均值向下跳跃,不利于区域供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变异 诊断系统 趋势 跳跃 海河流域 入库年径流序列
原文传递
我国近年利率政策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9
19
作者 谢平 袁沁敔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3,共13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利率政策的运行环境、中央银行反应函数与利率调整模式、利率对通货膨胀、产出、储蓄与消费的影响 ,全面论证利率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 ,主要结论如下。第一 ,利率管制、过高的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机构实际负利率构成... 本文分析了我国利率政策的运行环境、中央银行反应函数与利率调整模式、利率对通货膨胀、产出、储蓄与消费的影响 ,全面论证利率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 ,主要结论如下。第一 ,利率管制、过高的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机构实际负利率构成了利率政策运行环境的三个主要标准化事实 ;第二 ,我国的利率调整属于典型的滞后调整 ,决策时滞约为 6- 1 0个月 ;第三 ,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不显著 ;第四 ,实际利率对名义和实际产出的预测能力明显高于其他金融变量 ;第五 ,利率变化对居民的储蓄与消费决策存在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政策 政策效果 中国 利率管制 贷款利率 存款利率 通货膨胀 居民储蓄 消费决策 宏观经济效应 中央银行
原文传递
ICT、移动支付与电子货币 被引量:147
20
作者 谢平 刘海二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4,共14页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发展和移动终端普及率的提高,移动支付完全有可能取代现金和信用卡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移动支付是电子货币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电子货币是移动支付存在的基础,二者具有网络规模效应,而预期在移动支付和电子货...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发展和移动终端普及率的提高,移动支付完全有可能取代现金和信用卡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移动支付是电子货币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电子货币是移动支付存在的基础,二者具有网络规模效应,而预期在移动支付和电子货币网络规模效应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移动支付和电子货币网络规模效应的凸显,移动支付的低交易成本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减少了人们对现金货币的需求,改变了货币需求的形式。同时,中央银行和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并行发行货币,将会冲击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形式的改变和电子货币的私人供给,将会使得货币控制的有效性大大降低,这时需要中央银行发明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应对这一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支付 电子货币 网络规模效应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