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与大洋多金属结核对比 被引量:9
1
作者 殷征欣 王海峰 +7 位作者 韩金生 吕修亚 沈泽中 陈静 贺惠忠 谢安 关瑶 董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1-277,共17页
本文通过系统对比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研究了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的成矿特征,结果表明:南海边缘海结核的矿物组成与大洋结核相似,均主要由锰相矿物和铁相矿物组成,其中锰相矿物主要为水羟锰矿和钡镁锰矿,铁相矿物主要以无定型铁氧化/氢... 本文通过系统对比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研究了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的成矿特征,结果表明:南海边缘海结核的矿物组成与大洋结核相似,均主要由锰相矿物和铁相矿物组成,其中锰相矿物主要为水羟锰矿和钡镁锰矿,铁相矿物主要以无定型铁氧化/氢氧化物形式存在,另外南海边缘海结核中含有大量硅酸盐矿物,表明在南海结核成矿过程中受到大量的陆源碎屑矿物混杂;相对于大洋主要经济成矿区的多金属结核,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中主要的经济元素如Mn、Cu、Co、Ni和Zn质量分数较低,而亲陆源性元素如Fe、Ti、P、Nb、Pb、Rb、Sc、Ta、Sr、Th和REY(REE和Y)等质量分数较高;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REE配分模式显示其为水成成因,并呈现更低的Mn/Fe值;同时南海边缘海结核也具有较快的平均生长速率及较高的δCe正异常,表明其生长在更为氧化的海水环境。虽然较快的沉积物沉积速率和动荡的海水环境影响了南海边缘海结核的成矿,但大量陆源物质进入海洋也为南海边缘海结核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便于南海边缘海结核的快速生长成矿。南海边缘海结核富集有Fe、Ti、Pb、Rb、Th和REY等金属元素,同样可以作为极具潜力的海洋矿产资源。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具有其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大洋多金属结核存在着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结核 成矿特征 矿物组成 元素地球化学 南海边缘海 大洋
下载PDF
三维合成孔径技术在水下浅埋目标物探测的应用
2
作者 贺惠忠 章仲怡 +3 位作者 谢安 陈栋 李正元 何西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99-107,共9页
水下浅埋目标物的探测是水下考古和海洋探测的难点。梳理了现有水下浅埋目标物探测技术,认为传统水下掩埋物探测技术尚存不足,三维合成孔径声呐技术更具优势。通过对海底古沉船的实测,认为三维合成孔径声呐能够有效获得浅掩埋目标物三... 水下浅埋目标物的探测是水下考古和海洋探测的难点。梳理了现有水下浅埋目标物探测技术,认为传统水下掩埋物探测技术尚存不足,三维合成孔径声呐技术更具优势。通过对海底古沉船的实测,认为三维合成孔径声呐能够有效获得浅掩埋目标物三维结构状态、埋深情况和高分辨率图像等信息,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对水下浅埋目标物的探测与精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水下浅埋物探测 三维合成孔径声呐
原文传递
南海西北部陆架表层沉积物稀有金属矿物及相关元素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淑壮 王淑红 +5 位作者 陈翰 郑旭峰 黎刚 黄蔚霞 谢安 颜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9-440,共12页
对南海西北部近海陆架273个站位表层沉积物稀有金属矿物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沉积物粒度和沉积物类型,及与之相关的稀有金属元素分析,探讨了研究区稀有金属矿物的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本区沉积物中稀有金属矿物的分布主要受... 对南海西北部近海陆架273个站位表层沉积物稀有金属矿物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沉积物粒度和沉积物类型,及与之相关的稀有金属元素分析,探讨了研究区稀有金属矿物的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本区沉积物中稀有金属矿物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物物源、沉积物类型和水动力条件等因素的控制,稀有金属矿物与相关元素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不能仅凭沉积物中相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布来确定金属砂矿的有利富集或成矿区。根据沉积物中稀有金属矿物质量分数的分布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初步划分出5个稀有金属矿物富集区,分别对应于水东湾及附近海域、珠江口南外海、上下川岛与海陵岛之间外海、湛江湾及附近海域和海南岛东南近岸海域,且每个海域富集的稀有金属矿物种类有所不同,有望成为本区不同种类稀有金属砂矿的有利成矿区,其中钛铁矿、锆石和白钛石是本区最有成矿潜力的稀有金属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矿物 稀有金属元素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南海西北部陆架
下载PDF
南海及其围区新生代岩浆活动时序与成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安 钟立峰 颜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8-118,共11页
南海及其围区新生代岩浆活动具有相似的特征,根据与南海扩张时间(32~15.5 Ma)的先后关系,将岩浆活动分为三期:扩张前(>32 Ma)、扩张期(32~15.5 Ma)和停止扩张后(<15.5 Ma)。从岩相学特征可知:扩张前的岩石以三水盆地双峰式岩浆岩... 南海及其围区新生代岩浆活动具有相似的特征,根据与南海扩张时间(32~15.5 Ma)的先后关系,将岩浆活动分为三期:扩张前(>32 Ma)、扩张期(32~15.5 Ma)和停止扩张后(<15.5 Ma)。从岩相学特征可知:扩张前的岩石以三水盆地双峰式岩浆岩组合为代表;根据最新的IODP 349航次的钻孔样品资料,南海海盆扩张期岩浆岩为典型的MORB,而少量的陆缘岩石资料显示,该期岩浆岩为碱性玄武岩;停止扩张后岩浆活动可分为两期,早期以大陆-大洋中脊过渡型拉斑玄武岩为主,晚期以碱性玄武岩为主。除了扩张期南海海盆的MORB,整个新生代的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大体一致,与OIB相似,显示地幔源区具有不均一性,由一个DMM和一个EM端元组成,且岩石均表现出明显的Dupal异常特征。对于富集端元的性质和来源、Dupal异常的成因、海南地幔柱是否存在等问题目前存在较大争议。具OIB特征的岩浆除来自地幔柱作用外,地幔交代作用也是重要的产生机制。本文认为碳酸盐流体对地幔源区的交代作用可能在南海地区新生代岩浆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另外,岩浆岩成岩过程的研究也不够全面深入,这些都是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地方,有待后来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岩浆活动 岩浆成因 南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