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代谢生化指标对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4
1
作者 沈皆亮 +1 位作者 郝杰 胡侦明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在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风险方面的意义。方法收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11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骨科住院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椎体骨折患者51例和内分泌科住院的绝经后...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在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风险方面的意义。方法收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11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骨科住院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椎体骨折患者51例和内分泌科住院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无椎体骨折患者59例,记录并观察腰椎、髋部骨密度(BMD)、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I型胶原C末端肽特殊序列(β-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 D)、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清钙磷值。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伴椎体骨折组与无骨折组的年龄、体重、身高、BMI、BMD、PTH、Ca2+、P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PINP、BGP、BALP、β-CTX、25-(OH)Vit D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β-CTX、BALP呈正相关性(P<0.05,B值分别为3.952、0.482),与BGP呈负相关性(P<0.05,B=-0.223),与PINP、25-(OH)Vit D无相关性(P>0.05)。结论骨代谢生化标志物β-CTX、BALP、BGP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以作为其发生的风险因素,从而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高风险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减少骨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 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 生化指标 绝经 骨密度
下载PDF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叶森 郝杰 +5 位作者 胡侦明 张晓军 沈皆亮 常乐 赵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62-1467,共6页
目的观察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2013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52例患者,男10例,女42例,年龄55~84岁,平均70.5岁。通... 目的观察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2013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52例患者,男10例,女42例,年龄55~84岁,平均70.5岁。通过PACS阅片软件测量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脊柱局部后凸Cobb角来观察后凸畸形矫正情况,通过比较术前及术后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应用ASIA分级系统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收集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骨水泥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2例患者手术共458枚椎弓根螺钉置入了232个椎体中,骨水泥强化了282枚螺钉(61.6%)和146个椎体(62.9%),胸椎平均每个钉道使用骨水泥(2.03±0.52)mL,腰椎平均每个钉道使用骨水泥(2.43±0.88)mL。随访3~56个月,平均19.2个月。术前腰背部疼痛VAS评分为(6.54±1.26)分、ODI评分为(69.06±13.26)%、局部Cobb角为(23.88±13.73)°,末次随访腰背部疼痛VAS评分为(1.88±0.68)分、ODI评分为(20.74±5.91)%、局部Cobb角为(11.07±8.96)°,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7例神经损害患者ASIA分级为C级2例、D级5例,术后提高至D级2例、E级5例。强化282枚螺钉中有1枚出现骨水泥向椎弓根内侧壁渗漏,经术中及时清除后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11枚发生骨水泥向椎体前方渗漏,13枚发生骨水泥渗漏进入椎间盘内,术后均无临床症状。458枚螺钉均无松动、断裂。结论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既提高了螺钉的稳定性,又矫正了后凸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弓根螺钉 骨水泥 脊柱骨折 后凸畸形
下载PDF
经皮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温从游 温喜乐 +1 位作者 陈焕庆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究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获得两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后正中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实验... 目的探究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获得两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后正中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经皮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量表评分下降,其中,实验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相较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19%相比,实验组93.55%稍高(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矢状位Cobb角与椎体前缘高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矢状位Cobb角降低,椎体前缘高度升高,其中,实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与功能障碍情况,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患者病情好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疼痛 COBB角 椎体前缘高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