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动植物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被引量:7
1
作者 郑兰 高飞 +3 位作者 曹进 游延军 谢代 杨艳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550-555,共6页
目的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动植物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方法在北京市范围内各业态餐厅购买600份凉菜样品为研究对象,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hlyA基因为目标基因,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使用环比等温扩增法(loop-to-isother... 目的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动植物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方法在北京市范围内各业态餐厅购买600份凉菜样品为研究对象,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hlyA基因为目标基因,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使用环比等温扩增法(loop-to-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创建凉菜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快速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鉴定凉菜中分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结果通过细菌分离培养法对600份凉菜进行检测,一共检测分离出37株致病菌菌株,其中包括7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0株沙门氏菌和20株大肠埃希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为1.2%。用LAMP对样品中的菌株进行测定,7株凉菜中分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为阳性,其他菌株为阴性。通过LAMP方法检测动植物源性凉菜中分离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均检出限为2.210 CFU/μL、特异性为100%。动物源性凉菜中的致病菌含量较高。结论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具备灵敏、快速、操作简便的特点,适合用于餐饮行业的现场快速检测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动植物源性
下载PDF
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和态度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燕 陈云 +7 位作者 吴晓敏 何育西 陈德友 张志学 颜朝阳 谢代 宋扬 邓颖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 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开展吸烟干预工作 ,减少乃至消除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方法 按三阶段随机抽样原则抽取 15~ 6 9岁人群 6 42 5人进行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和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有 81%的吸烟者和 85 %的非吸烟者认为吸烟对... 目的 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开展吸烟干预工作 ,减少乃至消除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方法 按三阶段随机抽样原则抽取 15~ 6 9岁人群 6 42 5人进行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和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有 81%的吸烟者和 85 %的非吸烟者认为吸烟对健康有危害 (包括轻度和重度危害 ) ;有 6 9%的吸烟者和 76 %的非吸烟者认为被动吸烟对健康有危害 ;认为孕妇吸烟对胎儿的发育存在轻至重度影响的有 6 5 %。对吸烟易患疾病的认识 ,有 5 7%的被调查者知道吸烟易患慢支炎 ;有 33%的人知道易患肺癌 ;只有 2 3%的人知道易患冠心病 ;而知道易患慢支炎、肺癌、冠心病 3种疾病的人不足 1%。对吸烟行为的态度 ,赞同吸烟可以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这一说法的比例较大 ,为 35 %。倡导医务人员、教师、家长应起表率作用 ,赞同他们应带头不吸烟或不应当着小孩面吸烟的分别达 6 9%和 6 3%。欢迎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来限制吸烟 ,减轻烟草的危害 ;赞同应禁止出售香烟给未成年的青少年的比例非常高 ,达 75 % ;赞同应禁止公共场所吸烟的也有 6 4%。结论 人们对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不全面 ,甚至是模糊的。应加强吸烟对健康危害知识的宣传教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知识 行为 态度
下载PDF
血栓前标志物与妊娠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陈鑫 李娜 +6 位作者 张欢 谢代 杨伟 王洁 农精萍 段继龙 秦枫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S02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前标志物检测在妊娠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诊断及抗凝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妇产科妊娠及产褥期妇女血浆样本124例(其中确诊VTE患者52例,非VTE对照组72例),使用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对124例妇产科妊娠及产褥... 目的探讨血栓前标志物检测在妊娠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诊断及抗凝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妇产科妊娠及产褥期妇女血浆样本124例(其中确诊VTE患者52例,非VTE对照组72例),使用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对124例妇产科妊娠及产褥期妇女血浆样本中血栓前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对其中52例确诊VTE患者在抗凝治疗2周后再次检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VTE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和D-二聚体(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治疗后,TAT、PIC、t-PAIC、DD和FDP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非VTE对照组TM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检测血浆中TAT、PIC、t-PAIC、DD和FDP的水平诊断VTE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12 ng/mL、0.895μg/mL、7.93 ng/mL、0.420μg/mL和5.17μg/mL,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6、0.898、0.852、0.976和0.889,而TAT+DD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6。结论血浆中TAT、PIC、t-PAIC、DD和FDP可作为诊断妊娠及产褥期VTE的参考指标,尤其是TAT+DD联合指标,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同时对评估妊娠及产褥期VTE患者抗凝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产褥期 静脉血栓栓塞症 血栓前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